資源簡介 (共49張PPT)小學畢業精準復習綜合練習卷(七)2024小升初歸類沖刺卷 (六上專題)一、選擇題。(每空2分,共40分)1.為了清楚地觀察到物體的更多細節,我們應選擇( )的簡易顯微鏡。A.目鏡2×,物鏡5×B.目鏡5×,物鏡10×C.目鏡3×,物鏡5×B2.人類從( )中得到啟發,發明了“百葉窗樣式的人造衛星控溫系統”。A.蒼蠅的復眼B.蝴蝶的足C.蝴蝶的翅膀C3.用顯微鏡觀察物體,眼睛從目鏡往下觀察時,應該( )。A.左眼睜開,右眼閉攏B.右眼睜開,左眼閉攏C.兩只眼睛都睜開C4.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各種生物細胞時,要把標本做得( )。A.薄而透明B.厚而完整C.厚而均勻A5.下列可用作發酵面包、使面包內部疏松多孔的微生物是( )。A.細胞B.酵母菌C.益生菌B6.在晝夜交替的模擬實驗中,可以用( )來模擬太陽。A.手電筒B.地球儀C.反光的小圓片A7.以下時間中,正午太陽仰角最大的是( )。A.春分B.夏至C.冬至B8.科學家( )是世界上首次在顯微鏡下發現血液紅細胞的人。A.列文虎克B.施旺麥丹C.胡克B9.“地心說”和“日心說”的共同點是( )。A.地球是球體B.地球處于宇宙中心C.地球是靜止不動的A10.晝夜交替對生物影響最大的因素是( )。A.水分B.溫度C.光照C11.下列工具中,沒有應用輪軸原理的是( )。A.汽車輪胎B.扳手C.核桃夾C12.生病時,我們用于測量體溫的工具是( )。A.體溫計B.防護眼鏡C.口罩A13.現在生活中使用的家庭打印機的印刷方式大多數是( )。A.雕版印刷B.活字印刷C.激光打印C14.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中,與知識的傳播、交流的關系不大的是( )。A.火藥B.造紙術C.印刷術A15.使用輪軸時,在( )上用力才會覺得省力。A.輪B.軸C.輪與軸的中間A16.下列做法中,能改變電磁鐵南北極方向的是( )。A.增加線圈圈數B.增加電池數量C.改變電池正負極的接法C17.小電動機的電刷安裝在( )上。A.后蓋B.轉子C.外殼A18.植物的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換為( )。A.光能B.化學能C.熱能B19.小電動機的轉速和( )無關。A.串聯電池的數量B.電池正負極的接法C.磁鐵與轉子的距離B20.下列材料中,可以制作電磁鐵的是( )。A.導線、指南針B.導線、鐵釘C.磁鐵、導線B二、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1.放大鏡的放大倍數與鏡片的凸度有關,鏡片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數越小。 ( )×2.用顯微鏡觀察時,發現視野里有污點,若轉動目鏡,污點不移動,則污點不在目鏡上。( )√3.蘑菇木耳都能用肉眼看見,所以它們不屬于微生物,而屬于植物。 ( )4.地球在自轉和公轉過程中,地軸都是傾斜的,并且傾斜方向會改變。 ( )××5.夏季太陽位置低,影子短,冬季太陽位置高,影子長。( )6.檢字時字模要按順序擺放,不能放反。 ( )×√7.電可以轉換成磁,磁也可以轉換成電,電和磁可以相互轉換。( )8.小電動機里既有電磁鐵,也有磁鐵。 ( )√√9.太陽是自然界最大的能量來源。( )10.聲音和光不能使物體運動,所以不是能量的形式。 ( )√×三、連線題。(每線1分,共10分)1.將實驗器材與其相應的作用用線連起來。滴管 吸取少量的液體培養皿 放置標本鑷子 染色載玻片 盛放多余的洋蔥碘酒 夾取實驗材料2.在模擬實驗中,把不同的實驗現象與其所代表的對象用線連起來。圍成一圈的同學地球上不同地區的人們貼有地名和方位標志的同學地球太陽紅色紙片看到紅色紙片迎來黎明地球轉動按某個方向轉動四、綜合題。(除標注外,每空2分,共40分)1.對草履蟲的研究。(10分)(1)把干草放入水中制成培養液(如圖),甲杯中的液體最好選用( )。A.礦泉水B.自來水C.池塘水C(2)為了讓草履蟲繁殖得更快,培養液應放在( )。A.門后黑暗的角落里B.溫暖通風的窗臺上C.冰箱的冷藏柜中B(3)觀察草履蟲時,除了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吸水紙外,還需要( )。A.滴管、碘液、鑷子、脫脂棉纖維B.滴管、鑷子、脫脂棉纖維C.小刀、鑷子、碘液、培養皿B(4)如圖,給顯微鏡調焦時,要旋轉 處來調節鏡筒的高低。先抬高鏡筒安放好載玻片,再讓眼睛觀察物鏡處并降低鏡筒,然后讓眼睛觀察處并慢慢抬升鏡筒,直至出現清晰的圖像。(2分)BA(5)小方高興地叫起來:“我看到草履蟲了。”他看到的是( )。A. B. C.C2.小明在研究“晝夜交替現象”時,讓乒乓球靜止不動,讓手電筒繞著乒乓球轉動,并讓手電筒的光始終照著乒乓球。(10分)(1)小明用乒乓球模擬地球,手電筒模擬太陽,這種探究自然現象的方法稱為( )。A.模擬實驗 B.對比實驗C.替代實驗A(2)這個實驗所驗證的假說是( )。A.太陽不動,地球公轉B.太陽不動,地球自轉C.地球不動,太陽繞著地球轉動C(3)該實驗所驗證的假說和( )的觀點相一致。A.托勒密B.哥白尼C.傅科A(4)上述實驗 (填“能”或“不能”)解釋晝夜交替現象。(5)若是手電筒不動,讓乒乓球原地逆時針轉動,發現(填“能”或“不能”)出現晝夜交替現象。能能3.觀察下面的小電動機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1)小電動機的轉子上有 組線圈。換向器的主要作用是 。(2)小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 。3接通電流并轉換電流的方向利用電產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轉動(3)用小電動機帶動三片塑料風葉,就相當于一臺小型電風扇。這一工作過程中,電能轉換為 。機械能(4)改變小電動機的轉動方向的方法有: 。電池的正負極反接或對調轉子中磁鐵的磁極4.一名同學用在車廂上搭木板的方法往汽車上搬運木塊,做法如下圖。(10分)(1)搬運木塊的過程中,運用了( )這一機械原理。A.輪軸 B.杠桿C.斜面C(2)搬運木塊所用的力與木塊所受的重力相比,( )。A.前者大B.前者小C.一樣大B(3)如果想更省力,可以( )。A.增加木板的寬度B.增大木板的坡度C.減小木板的坡度C(4)如果車廂高度不變,要減小木板的坡度,可以( )。A.增加木板的長度B.減短木板的長度C.保持木板的長度不變A(5)小紅用實驗室的材料做了模擬實驗。她將長度分別為20厘米、40厘米、60厘米、80厘米的木板搭在10厘米高的木塊上,形成四個斜面(依次記為A、B、C、D),并用彈簧測力計沿各斜面拉動同一個重物,實驗數據如下表。分析數據,我們發現: 。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斜面 A B C D力的大小(牛) 1.65 1.25 1.15 1.0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