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1張PPT)小學畢業精準復習綜合練習卷(九)2024小升初歸類沖刺卷 (六上專題)一、選擇題。(每空2分,共40分)1.小明用球形魚缸制作了一個生態瓶,里面有金魚藻和小魚,小明發現從魚缸外看小魚,看到的小魚( )。A.比實際的要小 B.比實際的要大C.和實際的一樣大B2.關于放大鏡的使用,下列說法錯誤是( )。A.可以用手拿著放大鏡靠近眼睛B.觀察物體時可移動放大鏡C.放大鏡可以幫助人們觀察微生物C3.用下面3個凸透鏡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范圍最大的是( )。A. B.C.A4.霉菌最喜歡在( )的環境中生長和繁殖。A.干燥、溫暖 B.潮濕、溫暖C.潮濕、寒冷B5.正確使用顯微鏡的方法是( )。A.安放→調焦→對光→上片→觀察B.安放→對光→上片→調焦→觀察C.安放→對光→上片→觀察→調焦B6.北京、烏魯木齊、西藏3個城市,最先迎來黎明的是( )。A.北京 B.烏魯木齊C.西藏A7.一年中從春季到冬季,同一地點物體正午的影子長短的變化規律是( )。A.逐漸變短 B.逐漸變長C.先變短后變長C8.地球上不同季節溫度差異大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轉B.太陽的直射點不同C.太陽東升西落B9.下列現象與四季變化有關的是( )。A.老鷹捕食B.螞蟻搬家C.大雁遷徙C10.地球轉動時,地軸始終傾斜著指向( )。A.北斗七星B.北極星C.月球B11.杠桿是否省力是由( )決定的。A.杠桿的長度B.杠桿的形狀C.三個點的位置C12.下列工具的使用中,應用了斜面原理的是( )。A.用斧頭劈柴 B.用筷子夾食物C.用羊角錘拔釘子A13.把字模按照順序排列整齊,這是活字印刷的第一步,叫 ( )。A.拓印 B.刷墨C.檢字C14.下列不屬于信息傳播工具的是( )。A.廣播 B.足球C.電腦B15.獨輪車的模型中,車輪屬于( )。A.輪軸 B.杠桿C.斜面A16.轉子是由鐵芯、線圈和( )組成。A.電刷 B.換向器C.外殼B17.只改變電磁鐵電流的方向,電磁鐵的( )。A.南北極改變B.南北極不變C.磁性強弱發生變化A18.丹麥科學家奧斯特的實驗說明了( )。A.磁體的周圍存在磁場B.導體周圍存在磁場C.通電導體的周圍存在磁場C19.強激光可以打孔或切割材料,說明激光( )。A.具有能量B.鋒利C.很硬A20.太陽能熱水器的能量來自( )。A.熱能 B.太陽能C.電能B二、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1.微生物個體很小,都是肉眼看不見的。 ( )2.日影的變化與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有關。 ( )×√3.酒店大廳里掛有許多標有東京、北京、巴黎、紐約等鐘表,它們顯示的時間都相同。 ( )4.通電導線無論擺放在什么位置,磁針偏轉的角度大小都相等。( )××5.一種工具只有一個用途。( )6.輪軸上半徑較大的是軸,半徑較小的是輪。 ( )××7.活字印刷術有省時、省力、字跡工整等優點,沒有缺點。( )8.同一時間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節是不一樣的。 ( )×√9.兩個凸透鏡平行組合之間的距離會影響圖像的放大倍數和清晰度。( )10.從行駛的汽車里往外看,外面的景物在向后移。 ( )√√三、連線、填圖題。(共8分)1.將下列事物與其應用磁鐵的原理用線連起來。(4 分)指示方向能吸鐵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記錄信息2.寫出下面在顯微鏡中觀察到的生物名稱。(4 分)新月藻( )( )鐘形蟲線蟲( )( )草履蟲四、綜合題。(共42分)1.下面是研究“地球的運動”的實驗示意圖,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2分)(1)圖中蠟燭代表 。(1分)(2)地球的公轉方向是 時針,請在圖中的弧線上用箭頭來表示。(2分)太陽逆(3)當地球轉到丁位置時,陽光直射到 半球,此時我國是 1 季。(4分)南冬(4)分析上圖,并結合我們做過的模擬實驗,我們發現:地球四季變化的原因是地球繞著太陽 轉,同時地軸是 的。(2 分)公傾斜(5)當地球轉到乙位置時,圖乙中A、B、C 3點,此時 點所在的位置是夜晚,A和 點是白天,此時正值中午的是 點所在的位置。(3 分)CBB2.小明和爸爸兩個人玩蹺蹺板(如右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0 分)(1)蹺蹺板運用的簡單機械原理是 。(2分)杠桿(2)如果把爸爸的位置看成是阻力點,小明的位置就是 (2 分)用力點。(3)現在蹺蹺板處于水平平衡狀態,小明想要把蹺蹺板壓下去,應該讓( )。(2分)A.爸爸離支點更近些B.小明離支點更近些C.爸爸離支點更遠些A(4)如果爸爸的體重是小明的兩倍,爸爸坐的位置離支點的距離是30 厘米,小明坐的位置離支點的距離要大于 厘米,才能把蹺蹺板壓下去。(2 分)60(5)右圖所示的兩根蠟燭和一個支架做成了一個暫時平衡的“蹺蹺板”,此時點燃兩根蠟燭,讓它燃燒兩分鐘,由于兩根蠟燭粗細相同,因此燃燒后減少了相同的質量。兩分鐘后吹滅蠟燭,這時可以看到( )。(2 分)A.長蠟燭升高,短蠟燭下降B.短蠟燭升高,長蠟燭下降C.保持原位不動B3.在載玻片的一端滴一滴含有草履蟲的培養液。在載玻片的另一端滴一滴清水,然后把這兩滴水連通起來,請回答下列問題。(10 分)(1)草履蟲都聚集在培養液中,說明微生物( )。(2 分)A.適應環境能力較差B.需要營養C.需要適宜的溫度B(2)草履蟲是由( )細胞構成的。(2 分)A.1個 B.多個C.數百個A(3)在制作微生物的玻片標本時,為了控制微生物的運動速度,可以在載玻片上放 。(2 分)脫脂棉纖維(4)在蓋蓋片時應該 蓋上蓋玻片,防止產生 。(4 分)傾斜氣泡4.資料閱讀題。(10 分)奧斯特發現如果電路中有電流通過,它附近的指南針中的磁針就會發生偏移。法拉第得到啟發,認為假如磁鐵固定,線圈就可能會運動。根據這種設想,他成功地發明了一種簡單的裝置。在裝置內,只要有電流通過線路,線路就會繞著一塊磁鐵不停地轉動。事實上法拉第發明的是第一臺電動機,是第一臺使用電流使物體運動的裝置。雖然裝置簡陋,但它卻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電動機的祖先。這是一項重大的突破。只是最初它的實際用途還非常有限,因為當時除了用簡陋的電池以外別無其他方法發電。之后由于交流電的使用日趨普及,而發明了感應電動機與同步電動機,直流電動機的重要性亦隨之降低。直到約1959年,由于SCR(單向可掛硅)的發明,磁鐵材料、碳刷、絕緣材料的改良,以及變速控制的需求日益增加,再加上工業自動化的發展,直流電動機驅動系統再次得到了發展,到了1980年直流電動機驅動系統成為自動化工業與精密加工的關鍵技術。(1)電動機是利用 能產生能的機器。(2 分)電機械(2)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利用電產生 ,利用 的相互作用轉動。(2 分)磁磁(3)下列家電中,不包含電動機的是( )。(2 分)A.電熱水壺 B.電風扇C.電吹風機A(4)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2分)A.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工具也隨之發展,更符合人類的需求B.電流越大,小電動機的轉動速度越快C.改變電池的正負極接法,小電動機的轉動方向不會改變C(5)課堂上使用的小電動機是一種 (填“交流”或“直流”)電動機。(2 分)直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