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小學畢業精準復習綜合練習卷(十九)2024小升初歸類沖刺卷 (實驗探究專題)一、使用顯微鏡。1.在方框中寫出顯微鏡的結構名稱。目鏡調節旋鈕物鏡載物臺反光鏡2. 下列使用顯微鏡的步驟中,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安放→對光→調焦→上片→觀察B.安放→對光→上片→調焦→觀察C.對光→安放→調焦→上片→觀察B3. 用顯微鏡觀察物體時,眼睛看目鏡觀察時應該( )。A. 左眼睜開,右眼閉攏B. 左眼閉攏,右眼睜開C. 兩眼都保持睜開C4. 實驗中將鏡筒下降時,我們的眼睛應該注視 (填“物鏡”或“目鏡”)。物鏡5. 下圖是科學小組在顯微鏡下觀察某生物標本時的視野,若要使視野①轉換成視野②,則應向 1 方移動標本才能實現。若看到的圖像不清晰,應轉動 。左下調節旋鈕二、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的細胞。某同學在做“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實驗時進行了如下操作。①撕取一小塊洋蔥鱗片內表皮。②在載玻片上加一滴清水。③蓋上蓋玻片。④將洋蔥表皮放入水滴中。⑤用碘酒染色。1. 以上操作的正確順序是。② ① ④ ③ ⑤2. 如右圖所示,在一個視野中看到一行細胞,此時顯微鏡鏡頭的示數是10× 和10×。如果此時將鏡頭換成10× 和40×,那么在這個視野中可以看到的細胞數量是( ),將鏡頭換成10× 和20× 看到的細胞數量是( )。A. 1 B. 2C. 3 D. 4BD3. 同學們在觀察時發現一片黑,什么都看不見,可能是因為 11,此時我們可以,就能看到圖像了。反光鏡沒有調節好調節反光鏡(合理即可)三、地球的公轉。下圖所示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示意圖,看圖回答下列問題。1. 當地球繞太陽轉到 位置時,北半球是秋季。D2. 當地球繞太陽轉到 位置時,北半球一年中正午時物體的影子最短,當地球繞太陽轉到 位置時,北半球一年中正午時物體的影子最長。CA3. 當地球繞太陽轉到 位置時,北半球是 季,南半球是 季。C夏冬4. 同一時間,南北半球的季節是的。北半球是夏至時南半球是 ,北半球是春分時南半球是 。相反冬至秋分5. 四季變化與地球公轉有關,下列不屬于四季變化對生物的影響的是( )。A. 候鳥遷徙 B. 落葉歸根C. 貓頭鷹捉田鼠C四、晝夜交替現象。某小組同學提出了下面 4 種假說:A. 地球不動,太陽圍著地球轉B. 太陽不動,地球圍著太陽轉C. 地球自轉D. 地球圍著太陽轉,同時地球自轉1. 為了證實這些假說是否成立,實驗過程中,用手電筒模擬太陽,選用下圖中的 更合理。乙2. 通過實驗,我們發現:上述假說中可以產生晝夜交替現象的有。ABCD3. 托勒密提出了“ ”的觀點,相當于上述假說中的 (填字母)。地心說A4. 地球是自西向東轉還是自東向西轉呢?我們做了下圖所示的實驗:圍成圈的同學做自東向西的運動時,看到北京和烏魯木齊中 1先迎來黎明;烏魯木齊做自西向東的運動,看到 1 先迎來黎明。實際生活中,北京和烏魯木齊,是 先迎來黎明,這個實驗證明了地球的自轉方向是 。北京北京自西向東五、共享單車。共享單車(如右圖)是指企業在校園、地鐵站、公交車站、居民區、商業區、公共服務區等提供的自行車共享服務,是一種分時租賃模式,也被譽為“新時代的四大發明之一”。1. 自行車的腳踏板主要運用了簡單機械中的( )。A. 杠桿 B. 斜面C. 輪軸C2. 騎自行車爬坡怎樣才能更省力?小科同學進行了“斜面的坡度與省力情況”的實驗。(1)小科在設計實驗方案時應該設計的是 (填“模擬實驗”或“對比實驗”)。對比實驗(2)實驗中,小科把3個相同的物體分別放在3個不同坡度的斜面上,由低處沿斜面向上拉動,并測出拉力的大小。拉動同一物體時,測量多次,這樣做的目的是1。誤差,避免偶然性減少(3)為了提高每次實驗的公平性,減小誤差,在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有 11。(寫出一點即可)不改變斜面的粗糙程度(或斜面的高度相同等)(合理即可)六、工具和技術。工具和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人們的生活方式不斷發生變化。例如農村吃水變化三部曲:從“挑水”到“有水”再到“放心水”。1. 村民每天早上從家里出發,通過崎嶇的山路,艱難地從山上把水挑到家里。下圖所示是一位村民挑水的場景。(1)圖中村民挑水用的扁擔,可以看作是簡單機械中的( )。A. 杠桿 B. 斜面 C. 輪軸(2)圖中村民走路的石階,可以看作是簡單機械中的( )。A. 杠桿 B. 斜面 C. 輪軸AB2.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具與技術的革新,村民不用去山上挑水了。現在,每家每戶都有了自來水管,人們取水很方便。右圖所示是村民家放水的情景,其中水龍頭屬于 ,它由半徑較大的 和半徑較小的 組成。輪軸輪軸3. 根據以上材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工具可以給生活帶來便利B. 技術和工具都是不能改進的C. 人們總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發明新的工具,創造新的技術B七、電磁鐵磁性實驗。小林做了關于電磁鐵的科學實驗,下面是他的實驗記錄單。干電池節數 電磁鐵吸起的大頭針數量(枚)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數一節 5 6 7 6兩節 12 11 13 12三節 19 18 11 161.研究的問題: 1。2.實驗改變的條件: 。3.實驗不能改變的條件: 、、 。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電流大小是否有關電流大小線圈匝數鐵芯粗細導線粗細4. 分析實驗記錄單時,小林發現有一個實驗數據有問題,請把它找出來。1。第3次用三節電池時的實驗數據有問題5. 實驗中如果發現數據有問題,比較科學的做法是( )。A.直接修改數據B.分析原因,重新實驗獲得新數據C.到其他同學那里抄數據B6. 猜測有問題的實驗數據產生的原因: 11 。電池多次使用后電量不足八、調查生活中的能量。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會補充和消耗能量。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能量形式都有哪些?它們之間是怎樣轉換的?1. 夏天天氣太熱,我們會使用空調制冷,此時空調把電能轉化成。也有些人會使用電風扇,扇葉轉動時把電能轉化成 。熱能和機械能機械能2. 送孩子上學時,有些家長開汽車,有些家長開電動車,從環保的角度上看,開 更環保、清潔。電動車3. 汽車大約只有20% 的燃料用于驅動車輛,剩下的燃料大部分轉換成了( ),散發到環境中去了。A. 熱能 B. 聲能C. 熱能和聲能C4. 家里的電器,可以把電能轉換為熱能的有 、 等。5. 各種電器都會在說明書上標有功率,功率的單位是 ,可以用符號 表示。電飯煲電烤箱瓦特W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