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8張PPT)期末提分專項專項2 實驗探究題階段強化專項訓練類型1 密度的測量1.[2023鐵嶺中考]小寧利用天平和量筒測量一個圓柱體金屬塊密度.(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度線處.若天平的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左側,應向____(填“左”或“右”)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右(2)測量金屬塊質量時,天平恢復平衡,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金屬塊的質量為____ .52(3)測量金屬塊體積時,小寧用粗鐵絲系緊金屬塊并將其浸沒在裝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上升至如圖乙所示的位置,則金屬塊密度為__________ .以上實驗操作會導致金屬塊密度的測量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偏小(4)小寧又利用彈簧測力計、細線、刻度尺、圓柱體金屬塊和分別裝有足量水和鹽水的燒杯等器材,設計了如下實驗,測量鹽水的密度.請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①用刻度尺測量圓柱體金屬塊的高度為 ;②把彈簧測力計下懸掛的圓柱體金屬塊浸沒水中,如圖丙所示,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③把彈簧測力計下懸掛的圓柱體金屬塊逐漸浸入鹽水中,直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再次為 ,用刻度尺測出圓柱體金屬塊____________的高度為 ;④鹽水密度的表達式為 _ _____(用所測物理量字母和 表示).③浸入鹽水【解析】 ③把彈簧測力計下懸掛的圓柱體金屬塊逐漸浸入鹽水中,直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再次為 ,用刻度尺測出圓柱體金屬塊浸入鹽水的高度為 ;④設圓柱體金屬塊的底面積為 ,把彈簧測力計下懸掛的圓柱體金屬塊浸沒水中,排開水的體積為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得,受到水的浮力 ;如圖丙所示,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則 .把彈簧測力計下懸掛的圓柱體金屬塊逐漸浸入鹽水中,直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再次為 ,則 ;排開鹽水的體積為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得,受到鹽水的浮力.由以上分析知, ,即 ,解得 .2.[2023丹東中考]小潘和小明想知道鴨綠江水的密度.(1)小潘利用天平和量筒進行了如下實驗:①將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此時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向____調節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水平右②向燒杯中倒入適量鴨綠江水,將裝有江水的燒杯放在已調平的天平左盤,向右盤中加減砝碼并調節游碼,天平再次平衡后,右盤中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江水和燒杯的總質量為_____ ;93.6③將燒杯中的江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圖丙所示,則量筒中江水的體積為____ ;40④用天平測出剩余江水和燒杯的總質量為 ,則所測江水的密度為_ ___________ ;⑤在把燒杯中的江水倒入量筒中時,如果有幾滴江水滴到桌面上,會導致所測江水的密度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偏大(2)在沒有天平的條件下,小明使用不吸水的木塊(已知木塊的密度為)、細鋼針和量筒,進行了如圖丁所示的實驗:①向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江水,體積記為 ;②將木塊輕輕放入量筒中,當木塊靜止時,液面對應的體積記為 ;③用細鋼針將木塊壓入江水中,使其浸沒,靜止時液面對應的體積記為;④鴨綠江水密度的表達式 _ __________(用 、 、 和 表示).【解析】 ④由題意可知,木塊的體積為 ,則木塊的重力 ,由步驟②可知木塊漂浮時,木塊排開水的體積為 ,木塊受到的浮力 ;根據漂浮的條件可知, ,即 ,解得江水的密度 .類型2 力與運動3.[2023寶雞渭濱區期中]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選擇如下器材:長木板、棉布、木塊、砝碼、彈簧測力計等進行實驗.(1)根據__________知識,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木塊做___________運動時,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二力平衡勻速直線(2)比較圖1中________兩次實驗可知,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甲、乙(3)實驗中發現圖1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比圖1甲的大,由此得出結論:當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______,滑動摩擦力越大.粗糙(4)本實驗主要采用的科學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法.控制變量(5)該小組將木塊沿豎直方向切掉一半后重新進行實驗,如圖1丁所示,測得木塊所受摩擦力與圖1甲測得的摩擦力進行比較,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有關.此結論是______(填“正確”或“錯誤”)的.錯誤(6)該小組在實驗中發現較難保持木塊勻速運動,導致彈簧測力計示數不穩定.于是他們改進實驗,如圖2所示,固定彈簧測力計,拉動長木板進行實驗.實驗過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勻速拉動長木板,更易操作.不需要4.[2023南京求真中學期中]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兩種實驗方案.(1)通過實驗比較,小明發現采用方案乙實驗效果更好,原因是甲方案受________的影響.摩擦力(2)小敏選質量為 的卡片作為研究對象,如圖乙.在線的兩端分別掛上等質量的重物,對卡片施加兩個拉力.在探究本實驗過程中所掛重物質量最合適的是_ ______(填“ ”“ ”“ ”或“任意質量均可”).【解析】 當卡片受到的拉力遠大于卡片的重力時,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計,此時卡片可以看作只在兩個拉力的作用下平衡,故應選質量大的重物來拉卡片,即選擇 的重物.(3)在裝置乙中,將卡片旋轉一定角度(如圖丙所示),松手后,發現卡片旋轉后又恢復原狀,這說明兩個力必須________________,物體才能平衡;為了驗證上述結論,采用“將卡片往下拉過一定距離(如圖丁所示)”的操作方式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在同一條直線上不可行【解析】 卡片旋轉后,兩個力的作用線沒有在同一直線上,恢復原狀后,兩個力的作用線在同一直線上,說明兩個力必須在同一直線上,物體才能平衡;題圖丁這種操作方式不可行,因為題圖丁將卡片下拉之后,兩個力的作用線沒有在同一直線上,方向也不再是相反的.(4)小超認為,若采用如圖戊的方案,必須測出物體所受的拉力和_______的大小來進行比較.研究發現,在小超的方案中,只能根據相互作用的關系直接測出______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條件的前提下,另一個力無法直接測量,所以此方案無法實施.重力拉力【解析】 因為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時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是平衡力,所以要采用如題圖戊的方案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必須測出物體所受的重力和拉力;彈簧測力計顯示的示數是物體對測力計的拉力,測力計對物體的拉力和物體對測力計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所以根據相互作用的關系可以直接測出拉力的大小.5.小明同學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1)如圖1所示,實驗中需要小車每次從同一斜面的______(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靜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斜面底端時的______相同;實驗中,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改變阻力的.相同速度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2)小明多次實驗分析論證得出:若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小車向前滑行的距離越____.并進一步推測:若水平面完全光滑且足夠長,小車將一直做______________,表明物體的運動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遠勻速直線運動不需要(3)牛頓第一定律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一架水平向右勻速直線飛行的飛機上,自由落下一箱物資,如圖2給出幾種物資落地前與乙飛機位置關系的情形.若不計空氣對物資的阻力,物資與飛機的位置關系為____圖.【解析】 不計空氣對物資的阻力,在水平方向上,由牛頓第一定律,物資與飛機的速度相等,物資在飛機的正下方,它們相對靜止,由圖示可知,物資與飛機的位置關系為題圖乙.類型3 壓強 浮力6.[2023西安長安區期末改編]如圖所示,某同學利用小桌、海綿和砝碼等器材進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1)本實驗的科學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控制變量法轉換法(2)小桌對海綿的壓力改變了海綿的______(填“形狀”或“運動狀態”).形狀(3)為了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做了圖甲和圖乙的實驗,可知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______(填“越大”或“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越大(4)圖乙和圖丙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知壓力大小相同時,受力面積______(填“越大”或“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越小(5)將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根據上述結論可知,圖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 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 的大小關系為 __(填“ ”“ ”或“ ”) .【解析】 將同樣的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根據 ,因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相同,則 .(6)實驗時如果將小桌換成長方體木塊,并將木塊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戊所示.小明發現它們對海綿的壓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解析】 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要控制壓力大小相同,實驗時,如果將小桌換成木塊,并將木塊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則壓力變小了,由此他得出的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7.[2023溧陽期末]在“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壓強計探頭上的橡皮膜應該選用較____(填“薄”或“厚”)一些的;通過兩側液面高度差來反映探頭受到的壓強大小,這種實驗方法為________.薄轉換法(2)實驗前檢查裝置:當按壓探頭的橡皮膜,若裝置不漏氣,則 形管兩邊液面高度變化______(填“明顯”或“不明顯”);在使用壓強計前,發現右側支管中液面較高,為了使兩側的液面相平,正確的調節方法是___(填字母).A.將右側支管中高出的液體倒出B.取下軟管重新安裝明顯B(3)調節好裝置進行實驗,比較圖甲、乙可知,同種液體內部壓強與______有關.深度(4)保持圖乙中探頭的位置不變,改變探頭的方向,發現兩側液面的高度差不變,表明在相同條件下,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相等(5)如圖丙所示,橡皮管和玻璃管側壁管口相連通,當向玻璃管中吹風時, 形管內液面較高的是_ __(填“ ”或“ ”)側.【解析】 由于橡皮管和玻璃管側壁管口相連通,當向玻璃管中吹風時,形管 側壓強減小,液面上升,則 形管內液面較高的是 側.(6)小王用圖丁所示自制裝置進行探究,在一個右側開孔并貼上橡皮膜的開口塑料瓶中裝入部分水,然后將瓶子放入裝有鹽水的燒杯中,內外液面相平時,發現橡皮膜內凹,說明當深度相同時,__________越大,液體壓強越大.液體密度【解析】 將瓶子放入裝有鹽水的燒杯中,內外液面相平時,發現橡皮膜內凹,說明橡皮膜受到鹽水的壓強更大,可知當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8.小明利用 注射器、 的彈簧測力計、刻度尺和細線來估測本地的大氣壓值.(1)實驗時,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盡筒內空氣,防止空氣進入【解析】 將活塞推至底部并用橡皮帽堵住小孔,這樣做的目的是排盡注射器內的空氣,防止外面的空氣進入.(2)如圖甲,拔去橡皮帽,將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手沿水平方向慢慢地拉動注射器筒,當活塞開始滑動時,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則活塞與注射器筒間的摩擦力為____ .若增加拉動注射器筒的拉力,當注射器筒水平向右加速運動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0.6不變【解析】 用手沿水平方向慢慢地拉動注射器筒,當活塞開始滑動時,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 ;活塞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拉力和摩擦力,這兩個力為一對平衡力,故活塞與針筒間的摩擦力為 .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與速度無關,故在注射器筒水平向右加速運動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不變.(3)他重新將活塞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動注射器筒,當活塞開始滑動時,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 ;然后,如圖乙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長度為_____ ,則本地大氣壓強的測量值為_ _________ .4.00【解析】 當活塞開始滑動時,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 ,則大氣產生的壓力 ;由題圖乙知,刻度尺有刻度部分的長度 ,活塞的橫截面積;大氣產生的壓強.(4)若實驗過程中注射器筒內漏進了少量空氣,則測得的大氣壓值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偏小【解析】 如果筒內空氣沒有排盡,拉力的測量值會偏小,根據公式 可知,將導致測得的大氣壓值偏小.(5)實驗室還有 注射器,其活塞的橫截面積為 ,小明認為不能采用 注射器來估測大氣壓的值,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氣對活塞的壓力較大,超過測力計的量程【解析】 當大氣壓約為 ,活塞橫截面積為 ,即 時,由 可得, ,因為已知彈簧測力計量程為 ,超過了測力計的量程,所以小明不能采用 注射器來估測大氣壓的值.9.[2023淮安淮陰區期末]如圖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忽略繩的體積和重力)(1)甲圖中金屬塊靜止時受到的合力為___ .0(2)乙圖中金屬塊所受浮力為____ .1.6(3)分析甲、丙、丁圖,可以得出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的深度______(填“有關”或“無關”).無關(4)若在測量前彈簧測力計忘記校零,且指針在零刻度線下方,然后完成整個實驗,則測得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與真實值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不變【解析】 若彈簧測力計都沒有校零,那么兩次測量結果都應加上或減去測量前彈簧測力計示數,那么所得浮力大小應不變.(5)圖丁與圖戊中,用同樣的燒杯裝了體積相同的水和某液體,根據彈簧測力計示數可知______(填“水”或“液體”)密度較大.液體【解析】 由題圖丁、戊可知,在液體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比在水中的示數小,所以排開液體體積相同時,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液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10.根據如圖所示的阿基米德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以上探究步驟中,最合理的操作順序是_ ______(填字母代號).(2)物體所受水的浮力 ____ ;物體排開水的重力 ____ ,由此得出阿基米德原理.1.41.4(3)實驗中出現下列情況,其中對結果驗證沒有影響的是_____(填字母).AEA.整個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沒有校零B.溢水杯中的水沒有裝滿C.從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灑了一些在桌面上D.C步驟中石塊碰觸容器底部E.C步驟中石塊沒有浸沒【解析】 若彈簧測力計都沒有校零,那么四次測量結果都應同時加上或者減去測量前彈簧測力計示數,那么所得浮力與排開水的重力大小均為某兩次測量的差值,故A對實驗的結果驗證沒有影響;溢水杯中的水沒有加到溢水口,使得排開液體的體積偏小,排開液體的重力也偏小,故B對實驗的結果驗證有影響;從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灑了一些在桌面上,測得偏小,則 偏小,故C對實驗的結果驗證有影響;步驟C中,石塊浸沒后,碰觸容器底部,容器對石塊有支持力,測得 偏小,則偏大,故D對實驗的結果驗證有影響;C步驟中石塊沒有浸沒,只要其他測量均正確,則仍有 與 的大小相等,故 對實驗的結果驗證沒有影響.故選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