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六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第一節 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第2課時 化學反應與電能[學習目標]1.設計實驗認識構成原電池的條件。2.理解原電池的概念及工作原理,能正確判斷原電池的正、負極(重、難點)。3.了解原電池工作原理的應用。引入新課2023年我國電力生產量構成圖能量之間是如何轉換的?主要火力發電,煤為主要原料一、原電池構成條件及工作原理1.火力發電——化學能間接轉化為電能關鍵環節火力發電的缺點是什么?①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會造成能源危機;②煤炭燃燒會產生污染性氣體;③經多次轉換,能量損耗大,燃料的利用率低。思考12.原電池——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1)實驗探究實驗裝置實驗現象銅片:沒有變化鋅片:逐漸溶解,有氣泡產生銅片:有氣泡產生鋅片:逐漸溶解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鋅與酸反應產生H2,而銅不反應鋅失電子,經導線流向銅片,H+在銅片上得電子被還原生成H2導線中有電流通過,過程中產生了電能實驗結論一、原電池構成條件及工作原理①概念: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②本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③電極 負極:電子流出的一極,發生氧化反應;正極:電子流入的一極,發生還原反應。2.原電池——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2)原電池 +e 一、原電池構成條件及工作原理2.原電池——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3)原電池工作原理①導線中的電流方向:從銅極流向鋅極;②溶液中沒有電子的轉移。電極和導線、電解質溶液中的導電微粒分別是什么?其移動方向是怎么樣的?思考2電極和導線中的導電微粒是電子;外電路中電子從負極(Zn)流出,經導線流向正極(Cu) 。電解質溶液中的導電微粒是陽離子H+、陰離子;溶液中陽離子H+向正極區,陰離子向負極區移動。 +e H+、Zn2+ 特別注意:一、原電池構成條件及工作原理2.原電池——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3)原電池工作原理知識歸納(以Zn-H2SO4-Cu原電池為例)電極材料 電極反應 反應類型 電極Zn片Cu片電池總反應 氧化反應Zn-2e-= Zn2+2H+ + 2e-=H2↑負極正極Zn+2H+=Zn2++H2↑還原反應 +e H+、Zn2+裝置中銅的作用?能否用其他物質代替?將鋅片換成銅,能形成原電池嗎?用酒精代替稀硫酸能形成原電池嗎?思考3導體??捎檬却?。不能,因無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不能。酒精不導電。一、原電池構成條件及工作原理2.原電池——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4)原電池的構成條件知識歸納必須存在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兩極兩種活潑性不同的金屬(或一種為能導電的非金屬)一液兩極之間填充電解質溶液(或熔融電解質)一線必須形成閉合回路一反應 +e 一、原電池構成條件及工作原理應用體驗1.判斷正誤(1)火力發電過程中,機械能轉化為電能是整個能量轉化的關鍵( )(2)原電池的電極材料必須是金屬( )(3)原電池工作時,正極與負極轉移電子數相同( )(4)在鋅銅原電池中,電子由鋅通過導線流向銅,再由銅通過電解質溶液流回鋅( )(5)原電池中陽離子向正極移動( )××√×√一、原電池構成條件及工作原理應用體驗2.根據原電池原理,結合裝置圖,按要求解答問題:(1)若X為Zn,Y為硫酸銅溶液,則X為______(填電極名稱),判斷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銅電極的名稱是______,溶液中的Cu2+移向______(填“Cu”或“X”)電極。負極鋅的活潑性比銅強(或Zn的還原性比Cu強)正極Cu(2)若X為銀,Y為硝酸銀溶液,則X為______(填電極名稱),判斷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銅電極的名稱是____,溶液中的Ag+移向___(填“Cu”或“X”)電極。X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正極銅的活潑性比銀強(或Cu的還原性比Ag強)負極XAg++e-===Ag一、原電池構成條件及工作原理電極名稱的判斷方法歸納總結一、原電池構成條件及工作原理二、原電池工作原理的應用1.加快氧化還原反應的進行用Zn和稀硫酸反應制H2時,為了使反應加快,常加少量CuSO4溶液,或用含雜質的粗鋅,為什么?思考1鋅和置換出的銅(或粗鋅中的雜質)、稀硫酸構成原電池,可加快反應速率。 原電池中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分別在兩極進行,使溶液中粒子運動相互間的干擾減小,使反應加快。2.比較金屬的活動性一般情況下,作負極的金屬活動性比作正極的金屬活動性強。3.設計原電池(1)給定氧化還原反應設計原電池的構成要素如Cu+2AgNO3===Cu(NO3)2+2Ag負極材料:負極反應:正極材料:正極反應:0 +2Cu石墨等金屬性小于銅的固體Cu-2e-===Cu2+2Ag++2e-===2Ag一般還原劑作負極,氧化劑作電解質溶液,比負極活動性弱的金屬或能導電的非金屬作正極。二、原電池工作原理的應用(2)簡易電池的設計與制作如水果電池的設計,材料:Zn片、Cu片、導線、水果 、電流計。3.設計原電池二、原電池工作原理的應用1.判斷正誤(1)原電池中,負極材料的活動性一定強于正極材料的活動性( )(2)只要是自發的放熱的化學反應就可以設計為原電池( )(3)原電池的負極上一定發生氧化反應,故負極本身質量一定減輕( )(4)向Zn和稀H2SO4反應的溶液中,滴加幾滴CuSO4溶液,產生氣泡速率加快,是因為構成了原電池( )(5)原電池中正極材料必須與電解質溶液的某種離子反應( )×××√×應用體驗二、原電池工作原理的應用應用體驗2.現有如下兩個反應:A:H2SO4+2KOH===K2SO4+2H2OB:Cu+2FeCl3===CuCl2+2FeCl2(1)根據上述兩反應的本質,____(填字母)反應能設計成原電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A為非氧化還原反應,沒有電子轉移;B為氧化還原反應,有電子轉移(2)將上述反應中能設計成原電池的反應設計成原電池。①寫出電極反應式及反應類型:負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2e-===Cu2+氧化反應2Fe3++2e-===2Fe2+還原反應二、原電池工作原理的應用(2)將上述反應中能設計成原電池的反應設計成原電池。②畫出裝置圖并標明電極材料、電解質溶液和電子流向。③若導線上通過2 mol電子,則負極質量減輕____g。642.現有如下兩個反應:A:H2SO4+2KOH===K2SO4+2H2OB:Cu+2FeCl3===CuCl2+2FeCl2二、原電池工作原理的應用應用體驗隨堂檢測選項 A B C DM 石墨 Zn Fe AlN Ag Ag Cu AlP 稀硫酸 蔗糖溶液 FeCl3溶液 NaOH溶液1.下列各組材料組成如圖裝置,電流表指針能發生偏轉的是√Ag、石墨與稀硫酸都不反應蔗糖溶液不導電兩個電極相同隨堂檢測2.某科學探究小組為探究電化學原理,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實驗。下列對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或相關結論的敘述錯誤的是A.a和b不連接時,該裝置不能形成原電池,鐵片上有紅色的銅析出B.a和b用導線連接時,銅片為負極,發生的反應為Cu2++2e-===CuC.無論a和b是否連接,鐵片均會被氧化,溶液中均有Fe2+生成D.a和b用導線連接時,溶液中的Cu2+向銅電極移動√鐵作負極,銅作正極(1)X是電池的______(填“正”或“負”,下同)極,Zn2+向_____極移動。隨堂檢測3.鋅錳干電池是應用最普遍的電池之一,其基本反應:X極:Zn-2e-===Zn2+ Y極:2MnO2+ 2+2e-===Mn2O3+2NH3+H2O負正(2)該電池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中MnO2是_________(填“還原劑”或“氧化劑”)。H2O +Zn2+氧化劑(3)若反應消耗16.25 g Zn,則電池中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0.5 mol20.25 mol1 mol Zn失2 mol電子本節內容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