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年級 八年級 班級 科目 數學 日期 2024年5月9 日課題名稱 探究三角形相似的條件(二) 課時數 一課時教材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相似圖形的基礎知識,了解了相似的基本概念,感受到相似圖形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了解相似三角形“兩邊成比例且夾角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重點).數學思考 經歷兩個三角形相似條件的探索過程,增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進一步體會類別、分類、歸納等思想方法.問題解決 能夠運用三角形相似的條件解決簡單的問題,發展應用意識(難點).情感態度 通過小組討論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意識.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相似三角形“兩邊成比例且夾角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難點:能夠運用三角形相似的條件解決簡單的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備課人 集體備課主備 審稿人 個人備課人集體備課教學過程 個人備課與課堂生成補充一.復習回顧如圖,M為線段AB的中點,AE與BD交于點C,∠DME=∠A=∠B=α,且DM交AC于F,ME交BC于G.寫出圖中兩對相似三角形,并選取其中的一對加以證明. 二.新知探究兩個三角形有兩邊成比例,它們一定相似嗎?如果不相似,再增加一個條件使它們相似,可以增加哪一個?如果增加一個角,可以有哪些情況? 探究一:做一做畫△ABC和△A′B′C′,使∠A=∠A′,和都等于給定的值k.設法比較∠B與∠B′的大小(或∠C和∠C′).△ABC和△A′B′C′相似嗎?改變k值的大小,再試一試.結論: 的兩個三角形相似.練一練:1.如圖,(1)若 ,則△ABC∽△AEF;(2)若∠E=_____,則△ABC∽△AEF.2.如圖,∠A=52°,AB=2.5,AC=5.5,△DEF中,∠E=52°,DE=7,EF=3,△ABC與△EDF是否相似?為什么? 探究二:想一想如果△ABC和△A′B′C′的兩邊成比例,且其中一邊所對的角相等,那么這兩個三角形一定相似嗎?如果相似,請說明理由;如果不想似,請舉出反例.典型例題例1 如圖,D、E分別是△ABC的邊AC、AB上的點.AE=1.5,AC=2,BC=3,,求DE的長. 練習1 如圖,P 是△ABC 的邊 AB 上的一點. (1)如果∠ACP =∠B,△ACP 與△ABC 是否相似?為什么? (2)如果,△ACP 與△ABC 是否相似?為什么?如果呢? 例2 如圖,△ABC中,E是△ABC的邊AB上一點且AE=1.5,AC=4,AB=6,點D是邊AC上一點,要使△ADE與△ABC相似,求AD的長. 練習2 如圖,在△ABC中,∠C=90°,BC=8cm,AC=6cm,動點P、Q分別從點B、C同時出發,點P以2cm/s的速度沿BC向點C移動;點Q以1cm/s的速度沿CA向點A移動,經過多少秒,△CPQ和△ABC相似?課堂達標作業 課堂達標作業反饋矯正方法板書設計課后作業 課后作業批改記錄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