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原子核的組成人們關于原子核內部信息的研究,最早來自礦物的天然放射現象。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想一想目錄壹放射性:物質發出射線的性質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天然放射現象:放射性元素自發地發出射線的現象貳天然放射現象這些射線是電磁波還是帶電微粒?如何設計實驗來驗證?想一想實驗設計如何判斷它們分別帶什么電荷?現象分析選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102頁物理學家們經過多方面的研究后確認α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具有以下特征。射線的本質射線種類 射線組成 射出速度 電離能力 穿透能力α射線氦核0.1cβ射線高速電子流略小于cγ射線c高能光子流物理學家們經過多方面的研究后確認α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具有以下特征。射線的本質射線種類 射線組成 射出速度 電離能力 穿透能力α射線氦核0.1c強弱β射線高速電子流略小于c較弱較強γ射線c弱強高能光子流原子核內部的結構會是什么樣的呢?想一想1919年,盧瑟福用鐳放射出的α粒子轟擊氮原子核,打出了一種新的粒子——質子。質子是原子核的組成部分原子核的組成選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104頁原子核內部只有質子嗎?提出問題如果原子核內部只有質子,會出現什么情況?科學推理絕大多數原子核的質量與電荷量之比都大于一個質子的質量和電荷量之比。實驗事實原子核內部除了質子之外,一定還存在另外一種未知的粒子,而且這種粒子的電荷量一定比質子小。歸納總結未知的粒子是什么?提出新問題1920年盧瑟福根據實驗測定的結果大膽猜想并預言在原子核內部存在一種不帶電的、與質子等質量的粒子——中子。猜想·預言盧瑟福的學生查德威克在1932年發現了中子。實驗驗證質子和中子都是原子核的組成成分,統稱為核子。原子核的組成選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104頁原子核符號表示方法:質子數+中子數=質量數(A)質子數=電荷數(Z)選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105頁原子核符號表示氦原子核質量數為4,電荷數為2,即核內有2個質子,2個中子選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105頁原子核符號表示一種鈾核質量數為238,電荷數為92,即核內有92個質子,146個中子選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105頁用符號表示以下原子核,并說出原子核的質子數、中子數。α粒子質量數為14的碳原子核電荷數為8、質量數為17的氧原子核質量數為40的鉀原子核練一練用符號表示以下原子核,并說出原子核的質子數、中子數。α粒子質量數為14的碳原子核電荷數為8、質量數為17的氧原子核質量數為40的鉀原子核練一練同位素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處于同一位置,因而互稱同位素。選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105頁1. 原子核的組成:質子和中子,統稱為核子。小結實驗事實+科學思維+實驗驗證= 科學結論3. 探索微觀世界的過程:2. 原子核符號:如圖所示,P為放在勻強電場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線在電場作用下分成a、b、c三束,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為α射線,b為β射線a為β射線,b為γ射線b為γ射線,c為α射線b為α射線,c為γ射線練一練B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