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學會負責(一) 增強責任意識?【學習目標】培養學生承擔責任的勇氣,增強責任意識;認知責任的重要性,當面對責任沖突時善于負責的途徑的探索。【重點】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培養學生敢于負責的精神,尋找責任發生沖突時的有效途徑。【難點】如何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真正做一個有負責感的人。一、【情景導入】 現象一:南方某市有關部門對優秀中學生進行考察時,事先有意地將抹布、掃帚、拖把等雜物放在他們必經的走道上。結果,絕大部分的學生或視而不見,或繞道走開,很少有人動手或予以清理。 現象二:某小區綠地,工作人員為了保護草坪,立了一塊警示牌,上書:“禁止踐踏草坪!”語言簡潔明了,無人不懂,無人不曉,可惜無效。于是改用婉轉語,寫道:“小草依依,踐踏何忍”。看似觸動人心,但沒過多久,依然失效。 現象三: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是“風聲、雨聲、讀書聲,我不吭聲;家事、國事、天下事,我不管事。”想一想:上述三則現象共同反映了什么問題?二、【自主學習】1、每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不僅需要懂得自己 要承擔的相應的責任,而且還要 負責。2、責任意識也就是通常所說的 。3、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是生活的 ,對人對事 ;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是一個 的人,任憑風吹雨打,都不會放棄自己的信念,忘掉自己的 。4、對國家來說,一個國家的人民有了責任感,國家就能 ;對家庭來說,只有家庭的成員有了責任意識,家庭就會 ;對個人來說,一個人有了責任感,就能 ,在事業上取得成就,得到 。5、責任感強的人之所以讓人肅然起敬,是因為他們的情懷往往同 乃至 聯系在一起。【合作探究】材料一:隴海大院居民高新海,1976年突然患病高位截癱,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1983年起,家人相繼去世,留下高新海孤零零一人。當不幸籠罩在這個家庭時,大院里的鄰居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一個自發形成的愛心群體自覺承擔起了照顧高新海的義務,從此39年從未間斷。父輩們老去,孩子們接力棒,隴海大院的事跡感動了中國。材料二:2015年2月1日,浙江玉環縣楚門東西村一名老人倒地后8分鐘,路過其身旁的四輛車輛和23個行人無一人上前進行救助,后被一輛汽車碾壓和拖行,終至身亡。(1)為什么隴海大院的事跡能感動中國?(2)對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說一說:怎樣才算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2、你是一個責任感強的人嗎?外出游玩,找不到垃圾桶時,你會把垃圾帶回家嗎? 是( )否( )你經常運動以保持身體健康嗎? 是( )否( )受到別人的信,你總會在一兩天內回信嗎? 是( )否( )你經常拖欠交作業的時間嗎? 是( )否( )你經常幫忙做家務嗎? 是( )否( )發現朋友犯錯,你會指出他的錯誤嗎? 是( )否( ) (7)你幫別人辦的事,總能盡力地完成嗎? 是( )否( )四、【課堂演練】(一)精挑細選1、下列行為屬于負責任的表現的是 ①李美每次都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工整地完成 ②小彬把教室里的垃圾全部打掃干凈,放進垃圾箱 ③鐘亮在教室的墻面亂寫亂涂 ④一位下崗職工借口家里窮,不贍養自己的父母(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2、國愛杰創辦了以公益活動為主題的邯鄲社區網。9年來,他發起的救助孤兒、資助特困學生和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動達147次,受助人員1742人。在他和他的網站影響下,參與公益活動的人數逐年增加,累計超過6萬多人。2015年2月他被評為“2014年度十大責任公民”。國愛杰的事跡說明 ①在社會生活中,每一種角色往往都意味著一種責任 ②只有人人都盡到自己的責任,才能共建和諧美好的社會?③承擔責任可能會付出代價,但也伴隨著獲得回報的權利?④愛的力量總是巨大的,一個愛心倡議將會得到眾多人的積極響應(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2014年12月9日,金華市區江北通園路上有一位銀發老奶奶在刺骨的寒風中站立半小時,用樹枝撐起被風吹斷的電纜線,讓300多輛車安全通過。老人舉手投足間傳遞出來的正能量是 ①對人守信,對事負責?②不言代價與回報的奉獻精神 ③友善的個人價值準則?④生命的意義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列夫·托爾斯泰說:“一個人若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這句話說明了 ①一個人有了熱情,他必定會成功 ②責任心是我們成就事業的基點③熱情的人,一定是個責任心強的人 ④沒有責任心,事業難以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5、對右邊漫畫的正確理解是( )A.是敢作敢為的表現 B.是向往自由的表現C.是學習不認真的表現 D.是對自己不負責的表現明辨是非6、之所以說孩子的責任心最重要,是因為只要有責任心,孩就能健康成長。( )7、平凡人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也是責任感強的表現。(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