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10.1 電勢能和電勢1.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①物體受力的作用 ②在力的方向上發生的位移2.公式和單位:W=Flcosθ(θ為恒力F與位移l的夾角)3.標量:單位:焦耳(J)知識回顧:功正負只表示力做功的效果注意:力F對物體做負功,也可以表述為物體克服力F做功。能量:1.動能:物體由于物體運動而具有的能量。2.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3.機械能:動能和勢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之和Ep= mgh功能關系:做功能量相互轉化1.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發生了轉化。(動能定理)(能量守恒)【思考1】如圖所示, 質量為m 的物體在重力場中, 分別(1) 沿折線從A 運動到B;(2)沿直線從A 運動到B ; (3)沿曲線從A 運動到B .(1)重力分別做多少功 (2)重力做功有什么特點 (3)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關系是什么 hAB(1)(2)(3)m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勢能的減少量。與路徑無關,由初末位置的高度差來決定W重 = EP1-EP2思考1:試探電荷+q靜止的放入勻強電場中(忽略重力),將如何運動,動能如何變化,變化了多少 E電荷做加速運動,動能增加。+F思考:從動能增加,我們會想到什么呢 功能關系+能量守恒【思考2】試探電荷+q在電場強度為E的勻強電場中沿以下不同路徑從A運動到B電場力做功的情況。(1)q沿直線從A到B;ABABEAB(2)q沿折線從A到M、再從M到B;(3)q沿任意曲線從A到B。對AM:W1 = q E ·|AM|對MB:W2 = 0W = W1 + W2= q E·|AM|MW = F·|AB| cosθ= q E·|AM|W = W1 + W2 + W3 +… = q E·|AM|一.靜電力做功1.特點:靜電力做功與電荷移動路徑無關,只與初、末位置有關。3.正負功的判斷2.關系式:W=qEdq:試探電荷電荷量E:勻強電場場強d:q沿著電場線方向上的位移電場力:F=qE(1)靜電力和位移的夾角:0 ≤θ<90°θ=90°90<θ≤180°(2)粒子僅受靜電力,根據動能的變化:Ek增加,靜電力做正功(正負表示靜電力動力還是阻力)W=qEl cosθl:位移 θ:力和位移的夾角任意電場勻強電場練習(1)勻強電場中,將+q沿藍色曲線由A移到B,求電場力的功(2)將-q由A移到B的過程,求電場力對電荷做功dAB+qELθ1.如圖所示,在勻強電場中有A、B兩點,將一電荷量為q的正電荷從A點移到B點,第一次沿直線AB移動該電荷,靜電力做功為W1;第二次沿折線ACB移動該電荷,靜電力做功為W2;第三次沿曲線AB移動該電荷,靜電力做功為W3。則( )A.W1>W2 B.W3C.W1=W2 D.W1C2.如圖,在電場強度為60 N/C的勻強電場中A、B、C三個點,AB為5 cm,BC為12 cm,其中AB沿電場方向,BC和電場方向的夾角為60°。將電荷量為4×10-8 C的正電荷從A點移到B點,再從B點移到C點,靜電力做了多少功?若將該電荷沿直線由A點移到C點,靜電力做的功又是多少?1.試探電荷q只受電場力作用由A運動到B,能量如何變化?B+MAF q+2.由能量守恒定律,增加的動能由什么能轉化而來?3.試探電荷q由不同位置運動到B,能量變化相同嗎?E+F思考:二.電勢能EP1.定義:電荷在電場中而具有的能量叫電勢能。單位:J(焦耳)(類比重力勢能)2.特點:a.零勢能點可以任意選,通常選地表面或無窮遠地方做為零勢能點b. 零勢能位置發生變化,電荷的EP也發生變化。(2)標量:有正負,EP<0表示電荷在該處的電勢能小于零電勢能處電勢能.(3)系統性:電勢能是電荷和電場所共有的思考:試探電荷+q由A運動到B,能量如何變/轉化?V0EABV0+(1)相對性:要先確定零電勢能處.盡管重力做功與靜電力做功很相似,但還是存在很大差異—存在兩種電荷靜電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少1.正電荷順電場線移動,靜電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少2.負電荷順電場線移動,靜電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3.正電荷逆電場線移動,靜電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4.負電荷逆電場線移動,V0EABV0三.靜電力做功與電勢能的變化關系①靜電力對電荷做正功,電荷的電勢能減小②靜電力對電荷做負功,電荷的電勢能增大靜電力做的功等于電勢能的減少量2.關系式:1 .功能關系:3.電荷在某點的電勢能:等于靜電力把它從該處移動到零勢能位置所做的功注意角標WAB=EpA-EpB(類比重力做功)例1. 如圖,在場強 的勻強電場中,點電荷q=+1c從A移動到B,AB相距L=1m,電場力做功為多少 電勢能如何變化 電荷在B點具有的電勢能多大?(設A點的電勢能EPA=0)EqFAB+··電勢能為負表示的物理意義是什么?WAB = EPA-EPB =103J電勢能減少若設B點的電勢能EPB=0,電荷在A點的電勢能又多大?例2.A和B為電場中某條電場線上的點,如圖:將q=4×10-9的正電荷從A點移到B點需克服電場力做功5 ×10-7J,則⑴電場方向由A→B還是B→A?⑵電荷在哪點時電勢能大?大多少?AB3.(多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當兩正點電荷相互靠近時,它們的電勢能增大B.當兩負點電荷相互靠近時,它們的電勢能增大C.一個正電荷與另一個負電荷相互靠近時,它們的電勢能減小D.一個正電荷與另一個負電荷相互靠近時,它們的電勢能增大。ABC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少;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知識鏈接4.(多選)一個電荷只在電場力作用下從電場中的A點移到B點時,電場力做了5×10-6J的功,那么 ( )A.電荷在B處時將具有5×10-6J 的電勢能B.電荷在B處將具有5×10-6J 的動能C.電荷的電勢能減少了5×10-6JD.電荷的動能增加了5×10-6JCD由動能定理可知,電荷的動能將增加5×10-6J ,D正確根據功能關系,電荷的電勢能將減少5×10-6J ,C正確由于不知道電荷的初動能和初勢能,所以A、B錯誤5、如圖所示,在等量正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它們連線的中垂面ab上, 有一電子,從靜止開始由a運動到b的過程中(a、b相對O對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子的電勢能始終增多B.電子的電勢能始終減少C.電子的電勢能先減少后增加D.電子的電勢能先增加后減少COab++EEFF做正功做負功電勢能減少電勢能增加6、將帶電量為6×10-6C的負電荷從電場中的A點移到B點,克服電場力做了3×10-5J的功,再從B移到C,電場力做了1.2×10-5J的功,則(1)電荷從A移到B,再從B移到C的過程中電勢能共改變了多少?(2)如果規定A點電勢能為零,則該電荷在B點和C點的電勢能分別為多少?(3)如果規定B點的電勢能為零,該電荷在A點和C點的電勢能分別為多少?增加了1.8×10-5J.EPC=1.8×10-5 JEPC=-1.2×10-5 JEPB=3×10-5 JEPA= -3×10-5 J7、一帶電油滴在勻強電場E中的運動軌跡如圖虛線所示,電場方向豎直向下.若不計空氣阻力,則此帶電油滴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能量變化情況為( )EabCmgF電受力分析合力向上,合力做正功,油滴動能增加,A錯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少,B錯根據能量守恒可知,C對、D錯A .動能減小B.電勢能增加C.動能和電勢能之和減少D.重力勢能和電勢能之和增加例8.下圖中MN為電場中某一條電場線方向向右,在線取兩點a、b 今將一電荷+q從a移到b則( )A.電場力做正功,+q的電勢能增加;B.電場力做負功,+q的電勢能增加;C.電場力做正功,+q的電勢能減少;D.電場力做負功,+q的電勢能減少。C重力勢能和電勢能類比重力場中,重力:地球和物體之間存在的吸引力電場中,電場力:電荷之間的作用力有重力就有重力勢能Ep= mgh有電場力就有相應的能,叫電勢能EPEp由物體和零勢能點的相對位置決定EP由電荷間的相對位置決定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就減少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就增加電場力作功,電勢能改變重力做功,重力勢能改變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就減少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就增加W重 = EP1-EP2W電 = EPA-EPB小結一、靜電力做功的特點:與路徑無關,只與起點和終點的位置有關二、電勢能:電荷在電場中具有的能量(勢能)1、靜電力做的功等于電勢能的減少量:WAB=EPA-EPB靜電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少靜電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2、電荷在某點的電勢能,等于靜電力把它從該點移動到零勢能位置時所做的功3、電勢能是相對的,須建立零勢能參考面。電勢能有正負之分,負值表示比零還要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