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搜索目的 通過調查,了解校園中的生物。搜索工具 小鏟子、放大鏡、手機、記錄本、筆等注 意 事 項 安全、細心、認真記錄,不要漏掉校園中的動植物。 天空中經常飛來的動物也要記錄。 從腳印、糞便、毛發等蹤跡推測躲藏起來動物和曾經來過的動物,將它們記錄下來。 不要采摘植物和傷害動物。編號 區域名稱 環境特點 生物名稱 數量 備注我的發現2.1《校園生物大搜索》活動記錄單小組: 姓名: 調查區域: 調查日期:2.2《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活動記錄單小組: 姓名:活動一:統計各組調查結果,匯總到班級記錄表中。組別 區域名稱 環境特點 生物名稱 數量 備注我的發現活動二:利用二歧分類法對植物進行分類活動三: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編號+生物名稱2.3《形形色色的植物》實驗記錄單記錄時間: 記錄人: 第 組親代木槿花 子代木槿花花瓣顏色花瓣數量花蕊形態花的大小親代桑葉 子代桑葉葉脈形狀葉子大小葉邊緣是否有鋸齒葉子顏色我的發現2.4《多種多樣的動物》記錄單記錄時間: 記錄人: 第 組活動一 比較其他動物親代和子代的異同長頸鹿 相同之處: 不同之處:大象 相同之處: 不同之處:馬 相同之處: 不同之處:貓 相同之處: 不同之處:豹 相同之處: 不同之處:袋鼠 相同之處: 不同之處:企鵝 相同之處: 不同之處:我的發現活動二 觀察狗媽媽和她的寶寶觀察項目 狗媽媽 狗寶寶 狗爸爸(推測)左 右毛色花紋耳朵體型2.5《相貌性狀調查》記錄單記錄時間: 記錄人: 第( )組活動一:觀察組內同學的相貌特征姓名 相貌特征 耳垂緊貼臉頰 發際 舌頭向 內彎曲 下顎 大拇指向外彎曲 面部是否有酒窩是 否 V 平 是 否 有溝 無溝 能 不能 有 無活動二:班級匯總 將自己的姓名寫在對應的形狀處2.6《古代生物多樣性》記錄單記錄時間: 記錄人: 第( )組活動一:恐龍化石觀察記錄名稱 特征描述(體型大小,是否有角,運動方式,食性等) 與之相似的現代動物霸王龍三角龍翼龍活動二:比較亞洲象和猛犸象異同猛犸象 亞洲象身形牙齒骨骼皮膚推測可能的生活環境活動三:觀察古生物化石推測它們是什么資料表猛犸象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它身高體壯,有粗壯的腿,腳生四趾,頭特別大,在其嘴部長出一對彎曲的大門牙。一頭成熟的猛犸,身長達5米,體高約3 米,與亞洲象相近,門齒長1.5米左右,雖然身高不高,但身體肥碩,因而體重可達6~8噸。它身上披著黑色的細密長毛,皮很厚,具有極厚的脂肪層,厚度可 達9厘米。從猛犸象的身體結構來看,它具有極強的御寒能力。與現代象不同,它們并非生活在熱帶 或亞熱帶,而是生活在北半球的第四紀大冰川時期,生存于亞歐大陸北部及北美洲北部更新世晚期的寒冷地區。猛犸象化石出土最多的地方是在北極圈附近。阿拉斯加用象牙化石做屋門,北冰洋沿岸俄羅斯領海中有一個小島,島上的猛犸象化石遍地都是。這些化石是冰塊流動時從岸邊泥土中帶出的,堆積到了這個小島上。由于猛犸象滅絕不過一萬年的時間,而在自然界中化石的形成需要2.5萬年,所以猛犸象的化石都是半石化的。亞洲象是亞洲現存的最大陸生動物,長達1米多的象牙,是雄象上頜突出口外的門齒,也是強有力的防衛武器。象的眼小耳大,耳朵向后可遮蓋頸部兩側。四肢粗大強壯,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細,皮厚多褶皺,全身被稀疏短毛。頭頂為最高點,體長5~6米,身高2.1~3.6米,體重達3~5噸。亞洲象主要分布范圍為東南亞和南亞這些熱帶地區的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越南、印尼和馬來西亞等13國家,大約4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古代從西亞的兩河流域,往東延伸到中國的黃河流域,都曾經有它們活躍的蹤影。中國境內目前只剩下云南西雙版納。亞洲象主食竹筍、嫩葉、野芭蕉和棕葉蘆等。在早、晚及夜間,亞洲象會外出覓食,它們主要食用草、樹葉、嫩芽和樹皮。亞洲象也會吃農作物如香蕉和甘蔗。亞洲象生活中水是必不可少的,會長途跋涉去尋找水源。象是草食性動物,一天要有16個小時用來采集食物,它們的消化系統效率不高,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一天一只成年象可以吃進30到60千克食物,但60%被排泄出去了2.7《保護生物多樣性》活動記錄單小組: 姓名:活動一:查閱資料,交流并討論破壞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的影響。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息息相關,人類的衣、食、住、行及物質文化生活的許多方面都依賴于生物多樣性的維持。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其一,生物多樣性為人類直接提供了食物、纖維,木材、藥材和多種工業原料。人類是異養生物,就基本的生活保障而言,食物全部來源于動植物產品。在一些經濟不發達地區,利用生物資源是人們維持生計的主要方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不斷地把越來越多的生物作為資源開發利用。因此,保護和維持生物多樣性,不僅可以不斷豐富食物品種,也將不斷提高生活質量。其二,生物多樣性在生態系統功能中起著重要作用。雖然因地域和物種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但大致可包括以下若干方面。(1)調節氣候。生態系統對大氣候及局部氣候、大氣層成分、地球表面溫度、地表沉積層氧化還原電位及pH值等方面的調控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現在地球大氣層中的氧氣含量約為21%,供給我們自由呼吸,這主要應歸功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地球早期的歷史中,大氣中氧氣的含量要低很多。據科學家估計,假如斷絕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那么大氣層中的氧氣,將會由于氧化反應在數千年內消耗殆盡。(2)保護土壤。受自然植被覆蓋和凋落層保護的優質土壤可保持肥力,防止危險滑坡,保護海岸和河岸及防止淤積作用對珊瑚礁、淡水和近海漁業的破壞。(3)穩定水土。在集水區內發育良好的植被具有調節徑流的作用。植物根系深入土壤使土壤對雨水更具有滲透性。有植被地段比裸地的徑流較為緩慢和均勻。一般在森林覆蓋地區雨季可減弱洪水,旱季在河流中仍有流水。對污染物的吸收和分解。包括對有機廢物、農藥及空氣和水污染物的分解作用。(5)傳粉、基因流動、異花受精的繁殖功能、維持環境的效力,使競爭者之間保持永恒的張力。(6)娛樂和生態旅游。可以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條件下開展如野外觀鳥、賞花、森林浴等旅游活動。生態旅游還有一定的生態教育功能。其三,保護和維持生物多樣性,將有益于一些珍稀瀕危物種的保存。任何一個物種一旦滅絕,便永遠不可能再生。所以,那些處于滅絕邊緣的瀕危物種,一旦消失了,人類將永遠喪失這些寶貴的生物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特別是保護瀕危物種,對于人類后代,對于科學事業都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1)野生動植物具有豐富的基因多樣性。野生動植物可以為農作物或家禽、家畜的育種提供更多選擇的機會。例如,家豬與野豬雜交,培育形成瘦肉型豬的新品種。家雞目前已有上百個不同的品種,均來自原雞。另外,當今的轉基因技術為農作物和畜禽定向育種鋪平了道路。(2)野生動植物及微生物是天然藥物開發的主要原料。中國天然藥物總數目前已達12772種。抗癌藥物紫杉醇是在太平洋紅豆杉中發現的,在我國的東北紅豆杉中也發現有此成分。而紅豆杉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也是世界上公認的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植物,所以科學家選用紅豆杉屬植物的離體培養物,用生物工程的方法生產紫杉醇。此外,我們還可從微生物提取抗生素藥物,自1940年青霉素應用于臨床以來,抗生素藥物已有幾千種之多。當然,現存許多野生動植物,也許短時間內人類無法進行利用,但它們仍具有潛在價值,也許我們的子孫后代能不斷發現、找到利用它們的途徑。因此多保存一個物種,就會為我們的后代多留下一份寶貴的財富。保護生物多樣性,能夠讓這個大自然藥柜,不僅為現代人儲備醫藥成分,也為未來人儲備在不斷抵御新的疾病時需要制造新藥的所有成分。(3)有些珍稀物種具有極高的存在價值。例如,大熊貓、金絲猴、褐馬雞等是我國的特產珍稀動物,盡管其本身的直接價值有限,但它們的存在可以形成一種文化或象征,甚至可以促進國際友好、交流與和平。大熊貓的保護、人工繁育后放回大自然,以及向多個國家或地區饋贈,都使全國人民引以為榮。(4)有些動植物種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如銀杏等些子遺物種,在生物演化歷史上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對其開展研究,有助于搞清生物演化的過程。以上足以表明,無論為了現時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還是為了保障人類未來的生活質量,為子孫后代負責,都需要保護生物多樣性。活動二:目前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正在采取的一些措施。(一)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瀕危物種。自然保護區是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自然保護區是一個泛稱,實際上,由于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備的條件不同,而有多種類型。按照保護的主要對象來劃分,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為生態系統類型保護區、生物物種保護區和自然遺跡保護區3類;按照保護區的性質來劃分,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為科研保護區、國家公園(即風景名勝區)、管理區和資源管理保護區4類。自然保護區的作用:1.為人類提供研究自然生態系統的場所。2.提供生態系統的天然“本底”。對于人類活動的后果,提供評價的準則。3.是各種生態研究的天然實驗室,便于進行連續、系統的長期觀測以及珍稀物種的繁殖、馴化的研究等。4.是宣傳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館。5.保護區中的部分地域可以開展旅游活動。6.能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環境和保持生態平衡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7.保護生物多樣性。建立植物種子庫和花粉庫。保存種子的種質基因庫又叫種子庫,其保存條件涉及種子生理代謝的各種條件,可保存的時間長短依種類不同而異,一般保存在5℃或更低溫度條件下,或保存含水量為5%~7%的種子于密閉容器中,或保存種子于相對濕度低于20%的條件下,亦可將種子保存在液態氮中(-196℃)。有生命活力的種子都要進行生理代謝,所以種子的保存時間還是有限的,需要定期進行檢測,當種子的發芽率低于20%時,就需要更新種子。那些難以得到種子或種子不易保存的種類,一般以培養組織在低溫(-2℃)的條件下進行長期保存。但長期繼代培養的組織會產生染色體裂變而導致遺傳基因的不穩定性,若將培養組織保存在液態氮(-196℃)中,則能保持其遺傳穩定性。現代還可以從植物體中分離出DNA或DNA片斷進行DNA的長期保存。此外,還可以在一定條件下保存花粉和一些營養器官。種質基因庫保存多集中在農作物方面,如中國國家作物種質庫中就保存了54 411份水稻種質基因,35635份小麥種質基因。花粉的壽命很短,但在特殊的條件下保存,可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其活力。如果將花粉存放在花粉庫中,對于該植物的雜交育種、科學研究有著重要意義。目前主要是采取低溫保存的技術,將花粉保存在花粉庫中。建立動物精子庫精子是雄性動物的生殖細胞,通過人工授精,可以幫助動物繁殖后代。動物精子通過液氮將精液貯藏于一196℃的條件下,精子能良好地貯藏很長時間。目前,有很多國家正積極建立動物精子庫,以保護瀕危物種。頒布相關法律法規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國際社會和我國都頒布了許多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國自然保護綱要》《生物多樣性公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 年)。活動三: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在行動。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可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