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核心素養測評卷(三)—— 第八章 浮力 復習課件(共26張PPT) 2023--2024學年魯科版(五四學制)八年級物理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核心素養測評卷(三)—— 第八章 浮力 復習課件(共26張PPT) 2023--2024學年魯科版(五四學制)八年級物理下冊

資源簡介

(共26張PPT)
核心素養測評卷(三)——浮力
一、選擇題(共9小題,每小題4分,共36分)
1.關于浮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浸沒在水中的物體,可能不受浮力
B.物體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物體沒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體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A
2.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時,將重為10 N的物體放入盛滿水的盆中時,溢出水重為9 N,
則( )
A.物體會浮在水面上
B.物體會懸浮在水中
C.物體會沉入盆底
D.不能判定物體的浮沉情況
C
3.如圖甲、乙為潛水艇的浮沉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中向潛水艇水艙充氣潛水艇將會下沉
B.潛水艇平行潛入密度變小的水域時,受到的浮力變小
C.潛水艇與魚的浮沉原理相同
D.在海里同一位置處,甲圖中潛水艇受到的浮力大
B
4.一個大物塊甲,先后兩次分別在小物塊乙和小物塊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與
水面相平,甲、乙之間用繩連接,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種情況下,甲物塊所受浮力不相等
B.繩對甲的拉力與丙物塊的重力大小相等
C.乙物塊的密度比甲小
D.乙物塊的質量比丙物塊小
B
5.已知ρ銅>ρ鋁>ρ水>ρ煤油,關于浮力大小的比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同樣重的實心銅塊甲和乙,甲浸沒在水中,乙浸沒在煤油中,乙受到的浮力大
B.同樣重的實心鋁塊和銅塊,都浸沒在煤油中,銅塊受到的浮力大
C.同樣重的實心鋁塊和銅塊,銅塊浸沒在煤油中,鋁塊浸沒在水中,鋁塊受到的
浮力大
D.體積相同的空心鋁塊和銅塊,均漂浮在水中,它們受到的浮力一樣大
C
6.體積相同的銅、鐵、鋁、木四個小球,放入水中靜止后如圖所示。已知這幾種
物質的密度關系是ρ銅>ρ鐵>ρ鋁>ρ水>ρ木,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鋁、木兩球一定是實心的,銅、鐵兩球一定是空心的
B.四個小球所受浮力關系是:F銅>F木>F鐵=F鋁
C.四個小球的重力關系是:G鋁>G鐵>G木>G銅
D.四個小球的質量關系是:m鋁>m鐵>m銅>m木
C
7.將體積相同的實心小球A、B、C分別放入兩個裝有不同液體的相同容器中,靜止
時的情況如圖所示。通過測量可知,兩容器中液面相平,小球A、C露出液面的體積
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個小球中密度最大的是B球
B.小球C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C.A、C兩球所受的浮力相等
D.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比乙容器小
A
8.如圖所示,小航同學將一個棱長為10 cm的木塊放入底面積為200 cm2的圓柱形
盛水容器中,木塊靜止時露出水面的高度為2 cm。他小心地把露出水面的部分
切去,待木塊再次靜止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取10 N/kg)( )
A.木塊露出水面的高度仍為2 cm
B.木塊的密度為1.2×103 kg/m3
C.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保持不變
D.容器對桌面的壓力減小1.6 N
D
9.如圖所示,不吸水的一木塊靜止在鹽水中,已知木塊的重力為3 N,體積為500 cm3,
當木塊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5 N,液面距離容器底部的深度為20 cm,不計
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取10 N/kg)( )
A.木塊的密度為0.5×103 kg/m3
B.木塊所受浮力大小為0.5 N
C.容器底部所受液體壓強大小為2.2×103 Pa
D.鹽水的密度為1.03×103 kg/m3
C
二、填空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24分)
10.在“阿基米德解開王冠之謎”的故事中,若王冠的質量為480 g,浸沒在水中稱時,王冠重為4.6 N,則這頂王冠在水中的浮力是 N,它排開的水重為 。(g取10 N/kg)
0.2
0.2 N
11.一艘輪船,從長江駛入大海時,會 (選填“上浮”“下沉”或“不動”);該船到達碼頭后,卸完一半貨物,它受到的浮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水中的魚兒是通過改變魚鰾中的氣體體積來幫助自己浮沉的,而潛水艇是通過改變 實現浮沉的。
上浮
變小
自身的重力
12.如圖所示,是某型號熱氣球。空氣的密度為1.3 kg/m3,熱氣球的體積為300 m3,該熱氣球所受的浮力為 N;熱氣球和吊籃的總質量是130 kg,要讓熱氣球勻速上升,該熱氣球最多可承載貨物的質量為 kg。(不計空氣阻力,g取10 N/kg)
3.9×103
260
13.將兩個質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實心球形和碗形,分別放入相同的甲、乙兩杯水中,靜止時如圖所示,橡皮泥的密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 杯中水面升高得多。
大于
小于

14.將一小物塊A輕輕地放入盛滿水的大燒杯中,A靜止后,有72 g的水溢出;再將其輕輕放入盛滿酒精的大燒杯中,A靜止后,有64 g的酒精溢出。則A在水中靜止時受到的浮力為 N,A的密度是 g/cm3。(g取10 N/kg)
0.72
0.9
三、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每空2分,共24分)
15.如圖1所示,圖A、B、C、D、E是“探究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實驗的五個步驟。
(1)由 兩步驟可計算出圓柱體物塊
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浮= N。
由 兩步驟可得出物塊排開水所受
的重力G排,比較F浮與G排,可以得
到浮力的大小跟物塊排開水所受重力
的關系。
B、D
1.2
A、E
(2)如圖2所示是圓柱體物塊從水面緩慢浸入水中時,根據實驗數據描繪出彈簧測力計示數F隨物塊浸入深度h變化的關系圖象,分析圖象可得:當物塊沒有浸沒之前,h增大時,彈簧測力計示數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浸沒后,h繼續增大時,彈簧測力計示數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由此可知,浮力的大小有時與深度有關,有時又與深度無關,對此正確的解釋是浮力的大小與 有關。
(3)由以上實驗數據計算出圓柱體物塊密度為 kg/m3。
變小
不變
排開液體的體積
3.5×103
16.小明按照教材中“綜合實踐活動”的要求制作簡易密度計。
(1)取一根粗細均勻的飲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適量金屬絲并用石蠟封口。塞入金屬絲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配重 ,使吸管能豎直漂浮在液面上。
降低重心
(2)將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圖(a)所示,測得浸入的長度為H;放到另一液體中的情景如圖(b)所示,浸入的長度為h,用ρ液、ρ水分別表示液體和水的密度,則ρ液 (選填
“>”“<”或“=”)ρ水,ρ液與ρ水、h及H的關系式是ρ液=    。
(3)小明根據圖(a)在吸管上標出1.0刻度線(單位g/cm3,下同),再利用上述關系式進行計算,標出了0.8、0.9、1.1、1.2的刻度線(圖中未畫出),結果發現:1.1刻線是在1.2刻線的 (選填“上”或“下”)方。


(4)為檢驗刻度誤差,小明取來食用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其密度,然后再用這個密度計測量。但操作時卻出現了圖(c)所示的情形,這讓他很掃興,難道實驗就此終止了嗎?根據經驗或思考,在不更換食用油的情況下,你認為可以進行怎樣的簡便嘗試: 。
往燒杯中加油或將燒杯換成細長容器再用密度計實驗
四、計算題(共2小題,每題8分,共16分)
17.如圖所示,底面積為100 cm2的圓柱形容器內盛有一定量的水,將一重力為6 N的木塊A放入水中,再將另一重力為2 N的合金塊B放在木塊A的上方,此時木塊A恰好有的體積浸入水中(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此時木塊A受到的浮力大小;
解:(1)由圖可知,A、B整體漂浮在水面上,
則此時木塊A受到的浮力F浮=GA+GB=6 N+2 N=8 N
(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時木塊A排開水的體積
V排= = =8×10-4 m3
所以木塊A的體積VA= ×8×10-4 m3=1×10-3 m3,
由G=mg=ρVg可知,木塊A的密度
ρA= = =0.6×103 kg/m3
(2)木塊A的密度;
(3)因為容器為柱形容器,A、B整體漂浮在水面上,
所以水對容器底的壓力等于A、B及水的重力之和,
若取走B,水對容器底部壓力減小量ΔF=GB=2 N,
所以取走B,水對容器底部壓強的減小量
Δp= = =200 Pa
(3)若取走合金塊B,水對容器底部壓強的變化量。
18.如圖所示,把重為34 N的合金塊放入水平放置的裝水的容器中。合金塊沉到容器底,靜止時對容器底的壓力為24 N。求:(ρ水銀=13.6×103 kg/m3,g取10 N/kg)
(1)合金塊受到的浮力;
解:(1)由題意可知,合金塊沉到容器底,由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可知,合金塊受到的支持力F支=F壓=24 N,
合金塊處于靜止狀態,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支持力和
豎直向下的重力,由力的平衡條件可知,合金塊受到的
浮力F浮=G-F支=34 N-24 N=10 N
(2)合金塊的體積;
(2)根據F浮=ρ水gV排可知,合金塊排開水的體積
V排= = =1×10-3 m3
因為合金塊浸沒在水中,所以合金塊的體積
V=V排=1×10-3 m3;
(3)將杯中的水換成同體積水銀后,為了使合金塊靜止在水銀的中間,需要在豎直方向上加多大的力?
(3)將杯中的水換成同體積水銀后,合金塊靜止在水銀的中間,
受到水銀的浮力
F浮′=ρ水銀 gV排=13.6×103 kg/m3×10 N/kg×1×10-3 m3=136 N
此時合金塊受到豎直向下的壓力、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的共同作用,
則向下的壓力F′=F浮′-G=136 N-34 N=102 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介休市| 政和县| 穆棱市| 滦南县| 无锡市| 凤阳县| 延安市| 辽中县| 阳新县| 凤山县| 内乡县| 和龙市| 富顺县| 威信县| 大名县| 佛教| 德惠市| 峨边| 文安县| 平昌县| 奉化市| 金湖县| 保靖县| 龙胜| 信丰县| 安西县| 涿鹿县| 仙游县| 资兴市| 高州市| 澄迈县| 陇西县| 嘉黎县| 剑河县| 泸西县| 大冶市| 尼勒克县| 平顺县| 淮滨县| 湟中县| 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