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八章 壓強 全章習題課件(10份打包) 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八章 壓強 全章習題課件(10份打包) 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共23張PPT)
第八章 壓強
第一節 壓力的作用效果
第1課時 壓力和壓強
課時精要導練
課時分層提優
1.壓力
(1)定義:物理學中將   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2)方向:   于接觸面指向   物體。
垂直
垂直
被壓
(3)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a.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   ,
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b.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   ,壓力的作
用效果越明顯。


2.壓強
(1)意義:表示壓力的   。
(2)定義:在物理學中,把物體所受的   與   的比叫做壓強。
作用效果
壓力
受力面積
(3)公式:     。利用壓強公式進行計算時,單位要統一,即壓力F
的單位為   ,受力面積S的單位為   ,壓強p的單位為   。
(4)單位:壓強的國際單位是   ,簡稱   ,符號是“   ”。
1 Pa  1 N/m2。1 Pa表示的物理意義:   。
N
m2
Pa
帕斯卡

Pa

1 m2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為1 N
&1& 壓力和重力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種力。重力可以使物體產生壓力,但壓力不是重力,壓力有時與重力無關。
&2& 壓力等于重力(F=G)的條件:物體靜置在水平面上且無其他外力作用。
&3& 壓強是反映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壓力大,壓強不一定大;反之,壓強大,壓力不一定大。
&4& 受力面積指的是物體與被壓物體之間的接觸面積。常用面積的單位換算:1 cm2=1×10-4 m2,1 mm2=1×10-6 m2。
知識點一 壓力
1.易錯點 壓力的作用點畫在施力物體上
下列圖中,正確表示壓力的是( )
D
2.物體A重力為20 N,如圖甲所示,對它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F=10 N的作用力,
則水平地面受到的壓力為   N;如圖乙所示,水平力F=10 N作用在物體A上,
豎直墻面受到的壓力是   N。
30
10
3.如圖所示,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實驗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D
A.甲、乙兩次實驗中,小桌對海綿壓力的大小相等
B.圖甲中小桌對海綿壓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圖中的明顯
C.甲、乙兩次實驗,說明壓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積有關
D.為了完成整個實驗,可以將圖乙中的砝碼取下來,并將看到的實驗現象和
圖甲中的對比
知識點二 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4.(教材P143圖片改編)用磚、海綿狀泡沫塑料“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
關”的實驗如圖所示。
(1)(a)(b)相比,   相同,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   ;
受力面積
明顯
(2)(a)(c)相比,   相同,受力面積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   .
壓力
明顯
5. 對于壓強的理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A.物體受到的重力越大,產生的壓強越大
B.物體受到的壓力越大,產生的壓強就越大
C.受力面積越大,產生的壓強就越小
D.受力面積不變時,產生的壓強與壓力的大小成正比
知識點三 壓強及其簡單計算
6.(2023岳陽)一個裝滿書的箱子,用如圖所示三種不同方式提起并保持靜止。圖甲
中繩子對手的拉力為F甲,圖乙中繩子對手的拉力為F乙。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C
A.F甲>F乙
B.F甲<F乙
C.比較乙、丙兩圖,乙圖中繩子對手的勒痕更深一些
D.比較乙、丙兩圖,丙圖中繩子對手的勒痕更深一些
7.將用50 N的壓力作用在1 cm2的面積上所產生的壓強為   Pa,這個
壓強值表示   。
5×105
物體1 m2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為5×105 N
8.如圖所示,能正確描述受力面積相同時固體壓強與壓力大小關系的圖像是( )
B
9. (多選)(2023懷化)把裝滿水的礦泉水瓶從正立變為倒立,下列物理量大小
改變的是( )
AD
A.桌面的受力面積大小
B.礦泉水瓶的重力大小
C.礦泉水瓶對桌面的壓力大小
D.礦泉水瓶對桌面的壓強大小
10. 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長為L、質量分布均勻的木板M,右端與桌邊
相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直線向右勻速離開桌邊,在此過程中,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
C
A.M對桌面的壓強變小,壓力變小
B.M對桌面的壓強不變,壓力不變
C.M對桌面的壓強變大,壓力不變
D.M對桌面的壓強變大,壓力變小
11. 易錯點 壓強相等,壓力就相等 如圖,甲、乙兩人在完全相同的沙灘散步,
留下深淺相同、大小不同的腳印。則( )
A
A.甲所受的重力較大
B.甲所受的重力與乙的相等
C.甲對沙灘的壓強較大
D.甲對沙灘的壓強較小
12.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時,小珠設計了如圖甲、乙所示的
兩種方案,用兩只手的食指分別壓在鉛筆兩端。她設計的   (選填“甲”或
“乙”)方案不合理,該方案未控制  相等;在圖甲中,鉛筆靜止時,
兩手指對鉛筆的壓力是一對   (選填“相互作用”或“平衡”)力。

壓力 
平衡
13. 一只圓臺形狀的實心物體,按圖甲、乙所示兩種方式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設
圓臺兩底面半徑之比為1∶2,圓臺對桌面的壓力分別是F1、F2,圓臺對桌面的
壓強分別是p1和p2,則F1∶F2=   ,p1∶p2=   。
1∶1
4∶1
14. 如圖所示,質量為48 kg的小明同學在商場乘坐勻速上升的電動扶梯時,若
他對電梯的壓強為1.2×104 Pa,則腳與電梯的總接觸面積為   m2,其中
一只腳對電梯的壓強為   Pa。(g取10 N/kg)
0.04
1.2×104
15.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火星著陸后,“祝融號”火星車開展巡視探測任務。已知火
星車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是在地球表面的0.4倍,火星車質量為240 kg,為六輪
驅動,且每個輪胎與火星表面的接觸面積均為50 cm2(g取10 N/kg),求:
(1)“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
【答案】火星車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G地=mg=240 kg×10 N/kg=2 400 N
火星車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
G火=0.4G地=0.4×2 400 N=960 N
(2)水平靜止的“祝融號”火星車對火星表面的壓強。
【答案】火星車對水平火星表面的壓力F=G火=960 N,
火星車在火星上的受力面積S=50 cm2×6=300 cm2=0.03 m2,
火星車對火星表面的壓強 p= = =3.2×104 Pa
16. 科學探究 為了估測小強同學雙腳站立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課外活動
小組的實驗過程如下:
Ⅰ.用臺秤稱出小強同學的質量為55.5 kg。
Ⅱ.為了測量地面的受力面積,活動小組將小強同學的鞋底印
在一張帶有正方形方格的白紙上,通過鞋底印占有方格的個數
(大于半個方格面積的計數,小于半個方格面積的不計數)及每
個方格的面積計算出地面的受力面積。
Ⅲ.根據壓強公式計算出小強同學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
(1)步驟Ⅱ中得到的鞋底印如圖所示,圖中每個方格的面積為1 cm2。小組同學
在進行該步驟時發現圖中鞋底印占有的方格個數太多,計數比較麻煩,分析圖后
發現可以根據圖中方格的行、列數計算出圖中全部方格的總數為   ,再用
步驟Ⅱ的方法找出鞋底印外的方格個數為 ,該鞋底印的面積為   cm2。
請回答下列問題:
260
38
222
(2)為方便計算,g取10 N/kg,小強同學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為   Pa。
1.25×104
(3)為了使結果更加的精確,請提出你的建議:   。
選用方格邊長更小的方格紙(共19張PPT)
第八章 壓強
第四節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課時精要導練
課時分層提優
1.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1)氣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較   ,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較   ;
(2)液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較   ,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較   。




2.升力的產生
(1)飛機的升力:由于機翼的特殊形狀,流過機翼上方的空氣速度   ,
流過機翼下方的空氣速度   ,機翼上、下方所受的壓力差形成向   
的升力,當飛機的速度達到一定值時,機翼所受的升力超過飛機   ,
飛機就起飛了。
(2)水翼船的升力:水翼船的下部也有類似于飛機機翼的水翼。船在高速行駛
時,水翼會獲得   ,使船體與水的接觸面積減小,從而減少水對船體的
   ,進一步提高船速。



自重
升力
阻力
&1& 流體流速變大的原因
(1)外力使流體流速變大,如用力吹氣;
(2)高速運動的物體帶動流體流速變大,如列車駛過時,列車周圍的氣體流速變大;(3)同一流體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較大的路程處流速大。
知識點一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1.(教材P165T1改編)如圖所示,往自由下垂的兩張白紙中間向下吹氣,兩張白
紙會( )
D
A.朝上翻卷   B.彼此遠離
C.不動    D.相互靠攏
2.(2023南充閬中期末)當風沿著窗外的墻壁吹時,懸掛的窗簾會飄向窗外,這
是因為窗外空氣的流速   室內空氣的流速,窗外空氣的壓強   室
內空氣的壓強。(均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大于
小于
3.大多數汽車的外形截面類似于飛機機翼的縱截面(俗稱“流線型”),如圖所示。
當汽車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駛時,對地面的壓力會減小,汽車可能出現“發飄”
的現象。下列關于汽車“發飄”原因解釋正確的是( )
B
A.汽車上方空氣流速大,上方氣體壓強大
B.汽車上方空氣流速大,上方氣體壓強小
C.汽車上方空氣流速小,上方氣體壓強大
D.汽車上方空氣流速小,上方氣體壓強小
知識點二 升力的產生
4.如圖為飛機機翼橫截面的大致形狀,飛機前進時,機翼與周圍的空氣發生相對
運動,相當于氣流迎面流過機翼。在相同的時間內機翼上方氣流通過的路程較長,
因而速度較大。這樣,機翼上、下表面就存在著   ,因而有   ,
這就是產生升力的原因。
壓強差
壓力差
5. (2023懷化)唐詩“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詩中秋風“卷”走
“三重茅”是由于屋頂外側空氣流速   (選填“快”或“慢”),壓強
   (選填“大”或“小”),從而產生一個向上的力。


6.易錯點 向管內吹氣,管粗處流速大 如圖所示,往管中快速吹氣的過程中,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A.A中液面會上升 B.B中液面會上升
C.兩液面會保持不變 D.兩液面會同時上升
7.(2023杭州模擬)如圖所示是一種水翼船,船體下方安裝了水翼。當船高速
航行時,水面下的水翼會使船身整體抬高,從而減小水對船的阻力。則水翼
安裝正確的是( )
B
8.創新裝置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H”形容器,右側裝有植物油,左側可能裝有水
或酒精,中間用一個可以無摩擦移動的活塞密封,活塞處于靜止狀態,則左側可能
裝有哪種液體?若想讓活塞向左側移動,可以在什么位置水平吹氣?(ρ水>ρ植物油
>ρ酒精)( )
C
A.水 a處 B.水 b處
C.酒精 a處 D.酒精 b處
9. 土撥鼠是草原上常見的小動物,它的洞穴有多個洞口,有的洞口較平整,
有的洞口由圓錐形土堆圍成,如圖所示。當風吹過時,平整洞口A處的空氣
壓強   (選填“>”“=”或“<”)有土堆的洞口B處的空氣壓強,從
而使洞內空氣流動,改善通風情況。

10. 我國南極泰山站采用輕質材料裝配而成,支架上懸空部分的結構特點如
圖甲所示;某飛機的機翼模型如圖乙所示。從流體流速與壓強的關系這一方
面來說,二者的設計原理   ,作用   。(均選填“相同”或“不
相同”)
相同
不相同
11. 某物理課外小組制作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打開閥門A,水流入管道,
當水穩定后,a管液面高度   b管液面高度;再打開閥門B,在水向外流的
過程中,a管液面高度   b管液面高度。(均選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等于
大于
12. 科學思維:科學推理 如圖,水中的氣泡隨著水流,從水管較粗的一端
流入較細的一端,其體積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變大
13. 科學探究飛機飛行時的升力除了與機翼形狀有關,還與仰角(即圖中迎角)大小、
飛行速度有關。興趣小組用圖甲裝置進行實驗探究。
(1)保持風速最大,調整飛機模型的仰角,記錄升力測力計的示數,得到
圖乙的曲線圖??傻贸龅慕Y論是:飛機以一定的速度飛行時,仰角從0°增大
到20°過程中,升力的變化情況是   。
先增大后減小
(2)用電風扇三個擋位的風速模擬飛機的飛行速度,研究飛機升力與飛行速
度的關系,數據如表。由此推測:若一架飛機在以10°仰角飛行時,突然遇到
強風,要保持飛機所受升力不變,飛行員應將飛機的仰角   (選填“增大”
“減小”或“不變”)。
減小
擋位 弱風 中風 強風
升力F/N 2 5 9(共25張PPT)
第八章 壓強
第一節 壓力的作用效果
第2課時 固體壓強知識的應用
課時精要導練
課時分層提優
1.增大壓強的方法
(1)F一定時,減小  ??;
(2)S一定時,增大   ;
S
F
(3)減小   ,同時增大   。
S
F
2.減小壓強的方法
(1)F一定時,增大  ??;
(2)S一定時,減小   ;
S
F
(3)增大   ,同時減小   。
S
F
&1& 分析壓強的變化,需同時關注壓力和受力面積大小的變化,其思路是
(1)壓力不變時,受力面積變小,壓強變大;受力面積變大,壓強變小。
(2)受力面積不變時,壓力變大,壓強變大;壓力變小,壓強變小。
知識點一 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
1.人們根據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有時候要增大壓強,有時候卻要減小壓強。下列
應用中屬于增大壓強的是( )
B
A.安全帶做得寬大
B.注射器的針頭做得很尖
C.很重的坦克安裝履帶
D.用螺絲固定零件時,在螺絲下墊上較寬的墊圈
2.(2023宜昌)下列生產生活實例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 )
A
3.某在濕地上行走,雙腳陷入松軟的泥土時,用力拔起一只腳,另一只腳反而會
陷得更深,這是由于一只腳拔起前、后,人對地面的壓力   ,壓強   。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不變
變大
4.傳統文化 如圖所示為歐陽修的塑像,它屹立于寬大的基座之上,寬大的基座 
 了受力面積,從而   了塑像對地面的壓強,可有效防止基座下陷。(均選填“增大”或“減小”)
增大
減小
5.用左手掌平壓在氣球上,右手的食指頂住氣球,處于靜止狀態的氣球發生了
形變(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A.右手對氣球的壓力大于左手對氣球的壓力
B.右手對氣球的壓強等于左手對氣球的壓強
C.右手對氣球的壓強大于左手對氣球的壓強
D.右手對氣球的壓強小于左手對氣球的壓強
知識點二 比較壓強的大小
6.小明將質量為0.3 kg的物理課本平放在手掌上,手掌與課本的接觸面積為
30 cm2,靜止時課本對手掌的壓力為   N,壓強為   Pa;若他將
課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則課本對桌面的壓強   (選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課本對手掌的壓強。(g取10 N/kg)
3
1 000
小于
7.如圖是一幅人行道的照片:左側是“盲道”,其地磚表面有許多凸起的條棱;右
側是普通人行道,地磚表面是平的。盲人根據腳底的感覺就能判斷出自己走在盲
道上。這是因為行走在盲道上時( )
D
A.腳底受力面積和壓強都較大
B.腳底受力面積和壓強都較小
C.腳底受力面積較大,受到的壓強較小
D.腳底受力面積較小,受到的壓強較大
8.如圖所示,五塊完全相同的磚以三種形式擺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
強分別為p甲、p乙、p丙,下列關系判斷正確的是( )
D
A.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丙
C.p甲=2p乙=p丙 D.p甲=2p乙=2p丙
9.一款環保共享電動汽車滿載時對地面的壓強為p1,空載時對地面的壓強為p2,
則p1   p2。若滿載時該車不慎陷入路邊松軟的水平草坪,此時電動汽車
對地面的壓強p3   p1。(均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大于
小于
10. 易錯點 圖釘帽受到的壓力不等于圖釘尖受到的壓力 如圖所示,圖釘尖的
面積是5×10-8 m2,圖釘帽的面積是1×10-4 m2,木塊能承受的最大壓強是
6×108 Pa,手指至少要用   N的壓力,圖釘尖才能進入木塊,此時手指受
到的壓強至少為   Pa;圖釘尖端做得很尖銳是為了增大   。
30
3×105
壓強
11. 分類討論(2023隨州)物理課《壓強》正在愉快地進行,在“舉例與辯論”環節小剛
與小強成了“正方與反方”,小剛主張履帶式挖掘機的履帶是減小壓強的例子,因為
在松軟的泥土上它沒有陷進去;小強則認為挖掘機從門前平展的水泥路面經過時,
鋼鐵履帶上的棱條將路面壓出許多“破損的白痕”屬于增大壓強。
請你運用“壓力、受力面積、壓強三者關系”對雙方的觀點進行分析說明:
(1)同一挖掘機在松軟的泥土上(提示:受力面積如何,壓強如何): 
 ;
受力面積大,壓強小
(2)同一挖掘機在水泥路面上(提示:受力面積如何,壓強如何): 
?。?br/>受力面積小,壓強大
12.水平桌面放置一個質量為0.8 kg的保溫杯,杯底對桌面的壓強為2×103 Pa,
g取10 N/kg。求:
解:(1)保溫杯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溫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
F=G=mg=0.8 kg×10 N/kg=8 N
(2)由p= 得,桌面的受力面積
S= =4×10-3 m2
=
(1)保溫杯對桌面壓力的大小;
(2)桌面的受力面積。
(1)空載時收割機對地面的壓強;
13.為了防止過分壓實耕地影響秋作物的播種,收割機對耕地的壓強一般不超過
8×104 Pa,已知空載時收割機的質量為1 000 kg,輪胎與耕地的總接觸面積始終
為0.2 m2。(g取10 N/kg)求:
【答案】空載時收割機對地面的壓力
F=G=mg=1 000 kg×10 N/kg=1×104 N
空載時收割機對地面的壓強
p= =5×104 Pa
=
(2)收割機收割小麥時,儲糧倉的小麥不能超過多少千克?
【答案】收割機對耕地的最大壓強p大=8×104 Pa,
由p= 可得,收割機對耕地的最大壓力
F大=p大S=8×104 Pa×0.2 m2=1.6×104 N
收割機和儲糧倉中小麥的最大總重力G大=F大=1.6×104 N,
收割機和儲糧倉中小麥的最大總質量
m總大= =1 600 kg
儲糧倉中小麥的最大質量
m小麥=m總大-m車=1 600 kg-1 000 kg=600 kg
=
(1)這摞作業本重約為   (填寫序號);
A.2 N   B.20 N   C.100 N
14.科學探究一摞物理作業本共有n(n約為50)本,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
要測出這摞作業本對桌面的壓強,請你完成下列問題:
B
(2)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br/>天平、刻度尺
(3)簡要敘述測量方法:   
;
用天平測出這一摞作業本的質量m,用刻度尺測出
作業本的長度L與寬度d
(4)作業本對桌面的壓強      (可用公式或文字表述)。
p=
【模型分析】
如圖所示是一個質量分布均勻的長方體金屬塊,把它豎立在水平桌面上,金屬塊
的密度為ρ、底面積為S、高度為h,金屬塊對地面的壓力F=G=   (用已知量
表示),金屬塊對地面的壓強p= =   (用已知量表示)。
ρShg
ρgh
1.如圖所示是a、b兩種物質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圖像。若用質量相等的a、b兩種
物質分別制成甲、乙兩個底面積不同、高度相同的實心圓柱體,將它們放在水
平地面上。則( )
C
A.a、b的密度之比為4∶1
B.a、b的密度之比為2∶1
C.甲、乙兩個圓柱體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8∶1
D.甲、乙兩個圓柱體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4∶1
2.(2023達州)如圖所示,甲、乙兩質地均勻的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
邊長之比L甲∶L乙=1∶2,質量之比m甲∶m乙=2∶3,甲、乙的密度分別為
ρ甲、ρ乙,甲、乙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甲、p乙,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
D
A.ρ甲∶ρ乙=8∶3   B.ρ甲∶ρ乙=3∶4
C.p甲∶p乙=2∶3 D.p甲∶p乙=8∶3
3.如圖所示,高度相同的實心圓柱體A、正方體B和長方體C均為鐵塊,已知正
方體鐵塊B質量最大,長方體鐵塊C質量最小。小紅將面粉放入托盤,并使面
粉均勻且表面水平。然后,將A、B、C緩緩立放在面粉表面,待其穩定后,
將它們輕輕取出,能觀察到它們下陷的深度是   (選填“A最深”
“B最深”“C最深”或“深度一樣”)。
深度一樣
4.如圖所示,邊長分別為0.2 m和0.1 m的實心正方體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ρA=2×103 kg/m3,ρB=8×103 kg/m3。則物體A的質量為   kg;物體B對
地面的壓強為   Pa。(g取10 N/kg)
16
8×103(共15張PPT)
第八章 壓強
第二節 科學探究:液體的壓強
第2課時 與液體壓強相關的應用實例
課時精要導練
課時分層提優
1.連通器
(1)定義:上端   、底部互相   的容器叫做連通器。
(2)特點:靜止在連通器內的   液體,各部分直接與大氣接觸的
液面總是保持在   上。
開口
連通
(3)應用:茶壺、水塔的供水系統、船閘等都利用了   的原理。
同一種
同一水平面
連通器
2.帕斯卡定律
(1)內容:加在密閉液體上的壓強,能夠大小   地被液體向   方向
傳遞。這個規律被稱為帕斯卡定律。
(2)應用:①液壓機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液壓機有大、小兩個活塞,小活
塞對液體產生的壓強為p1,液體對大活塞產生的壓強為p2,根據帕斯卡定律,
可知p1=p2,即 =    ,得F2=    。
②液壓千斤頂。用較小的力就可以頂起較重的物體。
不變
各個
&1& 如圖所示,用手指堵住連通器的一個容器口,向另外容器口里倒水。水靜止時,各容器中的水面并不相平。這是因為被堵住的那個容器口內的氣體壓強和外界大氣壓不相等。
&2& 在帕斯卡定律中,“密閉液體”指嚴密封閉起來的液體?!凹釉诿荛]液體上的壓強”指外加壓強,不是液體自身的壓強。
知識點一 連通器
1.在下列底部相通的容器中裝有同種液體,當靜止時液面位置正確的是( )
A
2.如圖所示的裝置中不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C
3.三峽船閘實現了上、下游船只的通航。如圖所示,船由上游駛向下游,此時閥
門A   (選填“打開”或“關閉”)、閥門B   (選填“打開”或“關閉”),
上游和閘室構成   。待上游和閘室的水面   時,船便駛入閘室。
船由閘室駛向下游的情形與此類似。
打開
關閉
連通器
相平
4.北京路沂河大橋改造工程是臨沂市2022年重大工程之一。截至2月27日,南幅
老橋橋面被560個液壓千斤頂頂升到位(如圖)。液壓千斤頂應用了( )
C
知識點二 帕斯卡定律
A.流體壓強特點 B.連通器特點
C.帕斯卡定律 D.固體壓強特點
5. (教材P155圖片改編)如圖所示為液壓機原理圖,液壓機內裝有同種液體,
活塞A、B的面積SA∶SB=1∶6,當用50 N的力作用在活塞A上,活塞B能舉
起   N的物體。(不計摩擦和活塞重力)
300
6.有一臺液壓機,大活塞的橫截面積與小活塞的橫截面積之比為40∶1,當在
小活塞上加200 N的壓力時,產生的壓強是2×105 Pa,這時在大活塞上產生的壓
力和壓強是( )
C
A.200 N,2×105 Pa B.200 N,5×103 Pa
C.8 000 N,2×105 Pa D.8 000 N,8×106 Pa
7.易錯點 不知道橡皮膜變平的原理 取一根直筒塑料管,在底部扎上橡皮膜后,
將塑料管豎直漂浮于某液體10 cm深處。往管內加水,直到橡皮膜恰好變平時,
管外液面比管內水面高2 cm,如圖所示。則液體的密度與水的密度之比為
(ρ水=1.0×103 kg/m3)( )
B
A.5∶4 B.4∶5 C.5∶1 D.1∶5
8.(2023常德)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兩容器用一細管相連,細管中間
有一開關K,先把K關上,在兩容器中裝入不同質量的水后,甲中水面比乙中
水面高,然后將甲上口密封,此裝置   (選填“是”或“不是”)連通器。
打開開關K待液面穩定后,甲中的液面高度   (選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乙中的液面高度。
不是
大于
9. 小明家新購置的房間要裝修,從地板到墻上1 m處要貼不同顏色的瓷磚,
為此要在墻的四周畫一水平線。裝修師傅在如圖所示的一根長膠管里裝適
量的水。先在某一標準1 m處定一個點A,然后將管的一端放在A點,讓水
面與A點始終相平,另一端分別放在墻面不同位置,在水面處定出B、C、
D點,用直線將A、B、C、D連起來,便畫出了水平線。
(1)這是運用了   原理。
連通器
(2)若膠管中間某處壓癟了一點,但水仍可流動,將   (選
填“影響”或“不影響”)水平線的準確程度。
不影響
(3)請你舉出生活、生產中應用相同原理的3個例子:   。
船閘、鍋爐水位計、茶壺
10. “連通器內裝入同種液體,當液體靜止時,各容器中的液面保持相平?!?br/>如圖所示是一個簡單的連通器,它盛水靜止后,兩管中液面高度相等。若左管
內裝有10 cm高的水,在右管中裝入酒精(水和酒精不溶合),請問液面靜止時酒
精的高度是多少?(ρ酒精=0.8×103 kg/m3)
解:左管內裝有10 cm高的水,右管中裝入酒精,液面靜止時左、
右兩管里的液體壓強相等,所以p左=p右,即ρ水gh水=ρ酒精gh酒精,
h酒精= ×10 cm=12.5 cm
=(共21張PPT)
第八章 壓強
第三節 空氣的“力量”
課時精要導練
課時分層提優
1.大氣壓強:空氣內部   方向都存在壓強,這種壓強稱為大氣壓強,簡
稱   或氣壓。
各個
大氣壓
2.大氣壓的測量
(1)  實驗測出了大氣壓的大小。
(2)大氣壓的大小:管內汞液的上方是真空,正是管外汞面上受到的大氣壓強
支持著玻璃管內760 mm高的汞柱,可知此時的大氣壓強跟   mm高的汞柱
產生的壓強大小正好   ,即p=ρgh=13.6×103 kg/m3×9.8 N/kg×0.76 m≈
1.013×105 Pa。
(3)測量儀器:汞氣壓計、空盒氣壓計、管式彈簧壓強計。
托里拆利
760
相等
3.大氣壓的變化
(1)通常把   高的汞柱所產生的壓強叫做1個標準大氣壓。1個標準
大氣壓=1 013 hPa=   Pa。
(2)大氣壓與海拔高度的關系:大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
760 mm
1.013×105
減小
4.大氣壓的應用:活塞式抽水機抽水、吸盤掛物、吊瓶輸液、鋼筆“吸”墨水、
用吸管“吸”飲料等都是利用   來實現的。
大氣壓
&1& 空氣產生壓強的原因:空氣受重力的作用,并且具有流動性。
&2& 在托里拆利實驗中,如果外界大氣壓不變,把玻璃管變細、變粗、上提、下壓、傾斜,則管內汞柱的高度不變;如果外界大氣壓變小或者管內混入了少量空氣,則管內汞柱的高度減小。
&3& 除海拔高度外,大氣壓還隨天氣、氣候變化。規律:冬高夏低、晴高陰低。
知識點一 大氣壓的存在
1.下列用礦泉水瓶所做的實驗中,能驗證大氣壓存在的是( )
C
2.不可以直接說明大氣壓強存在的事實是( )
D
A.帶掛鉤的塑料吸盤能吸附在光滑的玻璃上
B.鋼筆從墨水瓶中吸取墨水
C.拔火罐時玻璃罐“吸”在皮膚上
D.河堤的底部比上部要造得寬
3.在如圖所示的托里拆利實驗中,會使測得的大氣壓數值變小的是( )
D
A.將玻璃管稍微傾斜
B.將玻璃管稍微下壓
C.用密度更小的液體替代水銀
D.玻璃管內混入空氣
知識點二 大氣壓的測量及變化
4.易錯點 大氣壓變大,自制氣壓計中的液柱變高 如圖所示,在小瓶里裝一些
帶顏色的水,再取一根兩端開口的細管,使細管穿過橡皮塞插入水中,從細管
上端吹入少量氣體,就制成了一個簡易氣壓計。小明把氣壓計從山頂帶到山腳,
由于大氣壓強  (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細管內水柱會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
變大
下降
5. (2023成都)地球被幾百千米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大氣對浸在其中的物體
有壓強。以下實例中,與大氣壓作用有關的是( )
B
A.沙漠越野車安裝寬大的車輪
B.用吸管吸玻璃杯中的飲料
C.船經過船閘從上游駛往下游
D.利用圓木滾動來搬運巨石
知識點三 大氣壓的應用
6.(教材P162T2改編)活塞式抽水機工作時,活塞向上移動,閥門   關閉,
水在   的作用下沖開閥門   ,流入圓筒。
A
大氣壓
B
7.我們呼氣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肺的容積減小,肺內空氣壓強增大
B.肺的容積增大,肺內空氣壓強減小
C.肺的容積增大,肺內空氣壓強增大
D.肺的容積減小,肺內空氣壓強減小
8.小明為家中的盆景設計了一個自動供水裝置。如圖所示,用一個塑料瓶裝
滿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剛剛被水浸沒。當盤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
時,空氣進入瓶中,瓶中的水由于受到   的作用而流出,使盤中的水位
升高,瓶口又被浸沒,瓶中的水不再流出,此時瓶內水上方的氣壓   (選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外大氣壓。
小于
重力
9. (2023廣東)如圖所示,用兩個吸盤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將兩個吸盤對接,
用力擠壓出空氣后難以將其分開,說明吸盤內部氣體壓強   (選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氣壓強。若在吸盤上戳一個小孔,吸盤內部
氣體壓強會變   。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做同樣的實驗,將其分開所需的力
更小,說明海拔越高,大氣壓強越  。
小于

小 
10. 小亮同學在物理實驗室利用托里拆利實驗測量大氣壓強的值,實驗時他
沒有將玻璃管豎直放置,而是稍稍傾斜了,如圖所示,則此時大氣壓強等于
 m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如果現在在該實驗室做“觀察水沸騰”的實驗,
測得水的沸點將   (選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00 ℃。
 0.75
低于
11. 證明大氣壓存在的著名實驗是   ,最早精確測量出大
氣壓值的實驗是   。若標準大氣壓的值是1.01×105 Pa,能支
持   m高的水柱。注射器向肌肉推送藥物   (選填“是”或“不是”)
利用大氣壓。(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馬德堡半球實驗
托里拆利實驗
10.1
不是
12. 科學探究 利用容積為10 cm3的注射器、彈簧測力計和刻度尺可粗略測出
大氣壓的值。
(1)實驗的原理是     。
p=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這樣做的目的是   
,然后用一個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排盡注射器筒內
的空氣
(3)如圖所示,水平向左緩慢勻速拉動注射器筒,當注射器的活塞   
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9 N。
剛被拉動
(4)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   長度為5 cm,這樣就不用測活塞的
直徑也能算出活塞橫截面積。
帶刻度部分
(5)則大氣壓的值為   Pa。
9.5×104
(6)提出提高這種測量大氣壓值精確度的一條建議:  

采用小活塞涂凡士林
或其他潤滑油等(共22張PPT)
第八章 壓強
章末復習分層提優
一層 重點復習
二層 素養提升
重點一 壓強
1.下列做法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 )
A
A.書包帶做得較寬
B.篆刻刀刀口磨得很鋒利
C.用細線切割肥皂
D.壓路機的碾子質量很大
2.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可展示各種可愛的動作。圖中,同一冰墩墩
對地面壓強最小的是( )
C
3.易錯點 不會估測瓶蓋的表面積如圖,將一瓶500 mL的純凈水倒置在水平桌
面上,它對桌面的壓強最接近下面哪個數據(g取10 N/kg)( )
B
A.1×102 Pa B.1×104 Pa
C.1×106 Pa D.1×108 Pa
4.A、B為兩個實心正方體,若A、B密度之比為3∶1,高度之比為1∶2;B的
質量為8 kg,邊長為0.2 m。如圖甲所示,A對B的壓力與B對地面的壓力之比
為   。如圖乙所示,A對地面的壓強是   Pa。(g取10 N/kg)
3∶11
1.1×104
5.如圖,A、B兩容器中裝有同一液體,且液面高度相同,a點的壓強小于b點的
壓強,當A、B間的閥門打開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重點二 液體的壓強
A.液體由A流向B
B.液體由B流向A
C.液體在A、B間來回流動
D.液體靜止不動
6.小明將一只質量為1 kg的平底水桶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所示,已知該水桶的
底面積為5×10-2 m2,桶內裝有50 cm深的水,水對桶底的壓力比桶對地面的壓
力小40 N,g取10 N/kg,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g取10 N/kg)( )
A.水對桶底的壓強為5×105 Pa
B.水對桶底的壓力為280 N
C.桶對地面的壓力為290 N
D.桶內水的質量為29 kg
C
7.(2023南充)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質量相同、底面積相同、形狀不同
的三個容器甲、乙、丙,里面分別裝有質量相同的水。三個容器中,水對容器
底部的壓力F甲、F乙、F丙大小關系是   ,三個容器對桌面的壓
強p甲、p乙、p丙大小關系是   。
F甲>F丙>F乙
p甲=p乙=p丙
8.已知甲、乙兩個均勻圓柱體密度、底面積、高度的數據如下:(g取10 N/kg)
圓柱體 密度/(kg·m-3) 底面積/m2 高度/m
甲 5×103 2×10-3 0.6
乙 8×103 5×10-3 0.5
(1)求甲的質量m甲;
【答案】甲的體積
V甲=S甲h甲=2×10-3 m2×0.6 m=1.2×10-3 m3
甲的質量
m甲=ρ甲V甲=5×103 kg/m3×1.2×10-3 m3=6 kg
(2)求乙對地面的壓強p乙;
【答案】乙的體積V乙=S乙h乙=5×10-3 m2×0.5 m=2.5×10-3 m3
乙的質量
m乙=ρ乙V乙=8×103 kg/m3×2.5×10-3 m3=20 kg
乙的重力G乙=m乙g=20 kg×10 N/kg=200 N
乙對地面的壓力F壓=G乙=200 N,
乙對地面的壓強
p乙= = =4×104 Pa
(3)若在甲、乙上方分別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并將切去的部分疊放在對方
剩余部分的上方。甲的底部對地面的壓力變化量為49 N。求乙底部對地面壓強的
變化量Δp乙。
【答案】甲的底部對地面壓力的變化量
ΔF甲=|ΔG甲-ΔG乙|=49 N
故乙的底部對地面壓力的變化量
ΔF乙=|ΔG乙-ΔG甲|=ΔF甲=49 N
乙的底部對地面壓強的變化量Δp乙= = =9 800 Pa
9. 有關大氣壓的說法正確的是( )
重點三 大氣壓強
A
A.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
B.牛頓最早精確測出了大氣壓強的值
C.離地面越高,大氣壓強越大
D.氣壓越低,水的沸點越高
10.(2023濱州)如圖所示的實例中,能利用大氣壓強解釋的是( )
C
11.如圖甲是某同學自制的一個簡易氣壓計,在溫度相同的情況下,大氣壓越大,甲中玻璃管內的液柱高度就越  (選填“高”或“低”);如圖乙是該同學自制的一個簡易溫度計,在大氣壓相同的情況下,溫度升高,乙中玻璃管內的液
柱   (選填“升高”或“降低”)。
低 
升高
12.(2023煙臺)如圖所示的實例中,不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釋的是( )
D
A.圖甲,刮大風時,傘面會被向上“吸”起
B.圖乙,向兩張紙之間吹氣,兩張紙會相互“吸”起來
C.圖丙,等候列車的乘客應站在安全線以外,否則可能會被“吸”向列車
D.圖丁,將吸盤壓在光潔的瓷磚表面,吸盤會被“吸”在瓷磚上
重點四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13.易錯點 風帽的轉動方向隨風向改變屋頂風帽是利用自然風使風帽旋轉實現室內換氣的裝置,如圖所示。它不用電,無噪聲,節能環保。只要速度為0.2 m/s的微風即可讓其輕盈運轉。風帽轉動時其內部空氣流速變大、壓強變   ,室內的污濁氣體在   作用下被排出。水平方向的風,從不同方位吹來,風帽的轉動方向   。

大氣壓
相同
14.如圖為自制發球機示意圖,當吹風機向水平管吹風時,乒乓球上方的氣體壓強變   。已知球的質量為2.5 g,豎直方向受大氣壓作用的等效面積為12.5 cm2,若不計管壁摩擦,當球下方和上方氣壓差為   Pa時,球恰能上升;若考慮管壁摩擦,則需要   乒乓球上方的風速。(g取10 N/kg)
小 
20
增大
15.創新裝置學習小組在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的活動中:
(1)當微小壓強計探頭放入液體中的不同位置時,可以通過比較U形管兩邊 
 來比較壓強的大小。
液面的高度差
(2)如圖所示,吉穎同學將探頭放入水中進行實驗,分析圖中信息可知:①根據A、B、C三幅圖的實驗現象,可得出“同一液體同一深度各方向壓強    ”的結論。
②根據   三幅圖的實驗現象,可得出“水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結論。
相等
B、D、E
(3)如圖F所示,柴帥同學進一步探究“壓強與深度的關系”,他把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豎直插入液體中深h處,并向管內緩慢加入細沙,直至橡皮膜沒有凹凸,研究得出“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成正比”的結論。
次數 液體種類 沙子的質量m/kg 玻璃管的內截面積S/m2 液體對橡皮膜的壓強p/Pa 橡皮膜所在的深度h/m
1 液體甲 0.025 5×10-4 500 0.05
2 0.050 1 000 0.10
3 0.075 1 500 0.15
4 液體乙 0.020 400 0.05
5 0.040 800 0.10
6 0.060 1 200 0.15
①根據完整的表格信息可以得出,“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成正比”的前提是    ;
②根據表中數據,計算出液體乙的密度為   kg/m3。(g取10 N/kg)
在同種液體中
0.8×103(共25張PPT)
第八章 壓強
第二節 科學探究:液體的壓強
第1課時 液體壓強的特點及大小
課時精要導練
課時分層提優
1.液體產生壓強的原因
(1)液體受到   的作用;
(2)液體具有   性。
重力
流動
2.U形管壓強計
(1)作用:測量液體   的大??;
(2)檢查氣密性的方法:手壓橡皮膜,U形管兩側出現高度差,說明U形管壓強
計氣密性   ,否則不好,此時需要  ?。?br/>壓強
(3)表示壓強大小的方法:用U形管兩側液面的   來表示。

重新安裝
高度差
3.液體壓強的特點
(1)液體內部向   方向都有壓強;
(2)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的各處、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  ??;
(3)隨液體深度的增加,壓強隨之  ?。?br/>各個
相等
變大
(4)不同的液體,產生的壓強大小與液體的   有關,在同一深度,
密度越大,液體的壓強   。
密度
越大
4.液體壓強的計算
(1)液體壓強公式的推導:設想水中有一高度為h、截面為S的水柱,其上表面
與水面相平。水柱對其底面積的壓力F=mg=ρVg=ρShg,水柱對其底面積的壓
強p= =ρgh。
(2)公式:p=   ,其中,密度ρ的單位為   ,深度h的單位
為   ,壓強p的單位為   。
ρgh
kg/m3
m
Pa
&1& 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與液體的重力、體積、容器的形狀、底面積等因素無關。
&2& 深度(h):液體內某一點到自由液面的豎直距離,如圖所示,液體內部,A點的深度為3 cm,B點的深度為5 cm。
&3& 液壓(F)與液重(G)的關系,如圖所示。底大的容器,液體對底的壓力大于容器中液體的重力;底小的容器,液體對底的壓力小于容器中液體的重力。即“底大力大,底小力小?!?br/>知識點一 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
1.(2023蘇州)小明用壓強計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影響因素。
(1)壓強計通過U形管兩側液面的   來反映被測壓強的大小。使用
前,用手按壓金屬盒上的橡皮膜,發現兩側液面沒有明顯變化,接下來應進
行的操作是  ?。?br/>A.向U形管中注入一些水
B.將U形管中水倒出一些
C.檢查裝置是否漏氣
高度差
C
(2)小明在圖甲中,保持金屬盒深度不變,改變橡皮膜朝向,目的是為了探究
液體內部壓強大小與   是否有關;
方向
(3)小明還猜想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和密度有關。他在圖甲基礎上,繼續將金
屬盒下移一段距離,發現壓強變大。若接下來又進行了圖乙所示實驗,再與圖甲
比較,   (選填“能”或“不能”)得出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的初步結論。

2.易錯點 深度就是液體中的點到容器底的距離
(2023郴州)如圖是某攔河大壩的截面示意圖。則A點受到水的壓強是(g取10 N/kg)
( )
知識點二 液體壓強、壓力的計算
B
A.4×105 Pa B.3×105 Pa
C.5×105 Pa D.1×105 Pa
3.(2023安徽)“奮斗者”號深潛器創造了我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當“奮斗者”號
潛至海面下10 000 m深處時,其外部0.1 m2的水平艙面上所受的海水壓力約為
  N。(海水密度近似為1×103 kg/m3,g取10 N/kg)
1×107 
4.(2023福建)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中國自主研制的潛水器有了質的飛躍。潛
水器下潛到圖中標注的對應深度,承受海水壓強最大的是( )
知識點三 比較液體壓強的大小
D
5. 如圖所示,一密閉的圓臺形容器裝有一定質量的水(未裝滿),靜止放在水平
桌面上,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p1,現將容器倒置后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水
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p2,則p1和p2的大小關系為   。
p1<p2
6.科學思維:科學推理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個相同容器中分別盛有三種密度
不同的液體,它們的液面高度相同,若a、b、c三點處液體的壓強相等,則容器
中液體密度ρ甲、ρ乙、ρ丙大小關系是( )
B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ρ甲=ρ乙=ρ丙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7.(2023黑龍江)如圖所示,底面積和質量都相同的A、B兩容器,裝有深度相等,
質量相同的不同液體,若容器底受到液體的壓強分別為pA和pB,容器對桌面的壓
力分別為FA和FB。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8.潛水員在較深的海水中工作時要穿抗壓潛水服,這是由于海水的壓強隨  
的增加而增大,若穿著如圖所示的抗壓潛水服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5×106 Pa,則
潛水員穿著這種抗壓潛水服能下潛的最大深度為  m。(ρ海水取1.0×103 kg/m3,
g取10 N/kg)
深度
500
9. 如圖所示,一個裝有水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則水對容器底部產生的壓強
為   Pa,a、b兩點受到水的壓強之比為   。(g取10 N/kg)
1 000
1∶4
10. 如圖所示,一木桶壁上有一缺口,桶的質量為2 kg,桶壁上最長的木板長
為0.5 m,缺口處的木板長為0.3 m,桶底內部底面積為400 cm2。當桶裝足夠多
的水時,水的質量為16 kg,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桶底受到水的壓強;
【答案】桶裝滿水時,水深為最短木板的長度,即h=0.3 m,
桶底受到的壓強
p1=ρ水gh=1.0×103 kg/m3×10 N/kg×0.3 m=3 000 Pa
(2)桶底受到水的壓力;
【答案】桶底內部的底面積S=400 cm2=4×10-2 m2,桶底受到水的壓力
F1=p1S=3 000 Pa×4×10-2 m2=120 N
(3)地面受到的壓強。
【答案】地面受到的壓力F2=G總=(m桶+m水)g=(2 kg+16 kg)×10 N/kg=180 N
地面的受力面積S=4×10-2 m2,
地面受到的壓強
p2= = =4.5×103 Pa
11. 科學探究(2023齊齊哈爾)小彬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液體內部的壓強。
(1)圖1裝置是測量液體內部壓強的儀器。它的探頭是由空金屬盒蒙上橡皮膜
構成的。如果液體內部存在壓強,放在液體里的薄膜就會   ,U形管
左右兩側液面就會產生   。
發生形變
高度差
(2)根據圖2、圖3所示現象可以研究:液體內部壓強大小與   的
關系。根據研究得出的結論,攔河壩應設計成   (選填“下寬上窄”
或“下窄上寬”)的形狀。
液體深度
下寬上窄
(3)如圖3、圖4所示,保持探頭在水中的深度不變,改變探頭的方向,觀察U
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的變化,得出結論:   
。
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
方向的壓強相等
(4)為研究液體內部壓強大小是否與液體密度有關,小彬接著將濃鹽水緩慢倒入
圖3所示容器的水中(液體未溢出、探頭位置不變),靜置待均勻混合后,觀察到U形
管左右兩側液面發生了變化,得出液體內部壓強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的結論。小彬
得出結論的實驗過程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判斷的依據是
   。
錯誤
沒有控制探頭所在深度相同
(5)通過學習,小彬利用掌握的液體壓強知識測量實驗所用鹽水的密度,過程如下:
①向如圖5所示容器中的左側倒入適量的水,橡皮膜向右凸起;
②再向容器中的右側緩慢倒入鹽水,直至橡皮膜   ;
③測得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為h1;測得鹽水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為h2;
④可推導出該鹽水密度的表達式為ρ鹽水=     (用h1、h2、ρ水表示)。
變平
ρ水(共17張PPT)
第八章 壓強
本章實驗突破
實驗一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1.實驗器材 (2023長沙期末)“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如圖所示。
(1)由a圖和b圖可知,   ,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在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
(2)由a圖和c圖可知,   ,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在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
(3)由a、b、c三圖可知,壓力的作用效果跟   、   有關。
(4)此實驗   (選填“能”或“不能”)用硬紙板代替海綿狀泡沫塑料,
原因是   。
壓力
受力面積
不能
硬紙板形變效果不明顯
2.實驗結論在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用一塊海綿
和兩塊規格相同的長方體磚塊做了如圖所示的系列實驗。
(1)實驗中通過觀察   來判斷壓力的作用效果;
海綿的凹陷程度(形變程度)
(2)分析比較圖中   和   兩次實驗,可得出:當受力面積相同時,
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他將磚塊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丁所示。經過分析得到
結論: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他得出的結論   (選填“正確”
或“錯誤”),理由是   。
錯誤
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
3. 設計實驗探究方案 2023年1月12日,山西省迎來了兔年的第一場雪。開心的小明和爸爸一起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細心的小明發現他和爸爸在雪地里留下的腳印深淺不一樣,他猜想可能是因為對雪地的壓力大小不同使得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請設計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
(2)實驗過程及現象:  
。
(1)實驗器材:   。
海綿、裝滿水的礦泉水瓶
瓶內裝滿水,倒放在海綿上,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將
瓶內水倒出一部分倒放在海綿上,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發現瓶內裝滿水時海綿的
凹陷程度大
(3)實驗結論:   。
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4.創新裝置小明同學利用木板、橡皮泥、包扎帶和鉤碼“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
什么因素有關”。
(1)將橡皮泥做成長方體平放于木板上方,把包扎帶剪出相同寬度的兩段,并將
兩段包扎帶分別繞過橡皮泥,且在包扎帶下方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如圖所示,
通過觀察對比橡皮泥的變化得出實驗結論。結論是:在   相同時, 
 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受力面積
壓力
不同
(2)小明同學想繼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積的關系,應進行的操作是:
將橡皮泥恢復原狀,把包扎帶剪出   寬度的兩段,兩包扎帶下方掛   
數量的鉤碼;(均選填“相同”或“不同”)
相同
(3)實驗過程中,小明同學在包扎帶下方掛了2個50 g的鉤碼,并測得包扎帶與
橡皮泥的接觸面積為250 cm2,包扎帶的質量忽略不計,則包扎帶對橡皮泥的壓
力是 N,壓強是  Pa。(g取10 N/kg)
 1 
 40
5.用透明塑料瓶探究為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取一個空的透明塑料瓶,
在瓶口扎上橡皮膜,將塑料瓶浸在液體中,橡皮膜向瓶內凹進得越多,表明液
體的壓強越大。
(1)將塑料瓶豎直地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如圖甲),第二次瓶口朝下(如
圖乙),兩次塑料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圖乙中的橡皮膜凹進得更多,則可得到
的實驗結論是:同種液體中,   ,液體的壓強越大;
實驗二 探究液體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深度越深
(2)若用體積相同的酒精(ρ酒精<ρ水)進行實驗,如圖丙所示,塑料瓶在酒精里
的位置與圖乙相同,則圖   (選填“乙”或“丙”)中的橡皮膜凹進得更多。

6.用壓強計探究(2023黃岡)小明用壓強計探究液體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1)使用壓強計前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用手指輕壓探頭橡皮膜,觀察U形管
兩側液面的   ;
高度差
(2)小明把壓強計的探頭浸入水中一定深度,把探頭分別朝側面、朝下、朝上
(如圖A、B、C),發現U形管左右兩側的液面高度差保持不變,說明在同種液體
內部的同一深度,   的壓強都相等;
液體向各個方向
(3)小明根據圖D和E實驗得出“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的結論,請指出
小明實驗中存在的問題:   ;
沒有控制探頭處于液體的同一深度
(4)壓強計通過U形管左右兩側的液面高度差大小,反映探頭薄膜所受壓強大小,
應用了轉換法。量筒、刻度尺、彈簧測力計等測量工具的設計原理也應用了這種
方法的是   。在使用壓強計時,待探究液體與U形管中液體的密度
差越   (選填“大”或“小”),實驗現象越明顯。
彈簧測力計

7.用長直玻璃管探究在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因素的實驗中,用幾根一端封有相同橡
皮薄膜的玻璃管進行實驗,在5號管中裝入鹽水,其他管中裝入水,如圖。
(1)玻璃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體   的大小。
壓強
(2)根據圖甲中三支相同玻璃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猜想:液體的壓強可能與液
體的質量、重力、體積或   有關。
深度
(3)圖乙中,4號管上段更粗,下段與2號管粗細相同,兩管中水的總長度相同,
發現兩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得: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的質量、重力、體
積都   。
無關
(4)圖丙中,5號管和2號管的液柱長度相等,利用5號管和2號管可探究液體壓
強與液體的   是否有關。
密度
(5)為了探究液體長度對液體壓強的影響,選用2號管和6號管進行實驗,6號管
水柱比2號管水柱長,實驗時需控制兩管水柱的   相等。
深度(共20張PPT)
第八章 壓強
專題三 固體、液體壓強的分析與計算
類型一 固體壓力、壓強的比較與計算
1.將一個鐵錠(如圖甲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產生的壓力和壓強分別
是F1和p1;當以如圖乙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產生的壓力和壓強分
別是F2和p2,那么( )
A.F1=F2,p1=p2 B.F1=F2,p1<p2
C.F1>F2,p1=p2 D.F1<F2,p1>p2
B
2.如圖所示,邊長分別為a、b的實心均勻正方體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
對地面的壓強均為p,若正方體甲、乙邊長之比a∶b=2∶3,則正方體甲、乙的
密度之比ρ甲∶ρ乙=   ,它們對地面的壓力之比F甲∶F乙=   。
現將正方體甲疊放在乙的上方,此時乙對地面的壓強為p′,則p′∶p=   。
3∶2
4∶9
13∶9
3.如圖甲所示是以蘑菇為元素打造的中國首個蘑菇主題旅游景區,如圖乙所
示,若景區內的一個“蘑菇凳”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8.4×103 Pa,已知圓柱體
的質量為1.8 kg,底面積為30 cm2。試求(g取10 N/kg):
(1)若僅將該“蘑菇凳”的圓柱體部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求此圓柱體對地面的壓強;
【答案】“蘑菇凳”的圓柱體部分對地面的壓力
F1=G1=m1g=1.8 kg×10 N/kg=18 N
圓柱體對地面的壓強
p1= = =6×103 Pa
(2)該圓臺的質量。
【答案】“蘑菇凳”對水平地面的壓力
F2=p2S1=8.4×103 Pa×30×10-4 m2=25.2 N
因為F2=G1+G2,所以圓臺的重力
G2=F2-G1=25.2 N-18 N=7.2 N
由G=mg可得,圓臺的質量
m2= = =0.72 kg
4.如圖所示,甲、乙是兩只高度不同、底面積相同的圓柱形薄壁玻璃杯,兩只
杯里裝有不同質量的水,分別靜止在上、下兩級水平臺階上,此時水面恰好相
平。甲容器水中A點和乙容器水中B點到水面的距離h相同,甲容器水中C點和
乙容器水中B點到甲、乙容器底部的距離h′也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類型二 液體壓力、壓強的比較與計算
角度1 柱形容器問題
C
A.所受水的壓強A點比C點大
B.所受水的壓強B點與C點相同
C.所受水的壓強A點與B點相同
D.所受水的壓強B點比C點大
5.如圖,薄壁圓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別盛有不同的液體。A、B的
底面積之比SA∶SB=2∶1,液體的高度之比hA∶hB=3∶2,液體對兩個容器底部
的壓強大小相等。則液體的密度之比ρA∶ρB=   ,A、B容器底部受到液體
的壓力之比FA∶FB=   。
2∶3
2∶1
6.如圖所示,兩個底面積相同、形狀不同的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甲杯中
裝有水,水對甲杯底的壓力、壓強分別為F1、p1;現將甲杯中的水全部倒入
乙杯中,水對乙杯底的壓力、壓強分別為F2、p2。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C
角度2 臺形容器問題
A.F1=F2,p1=p2 B.F1=F2,p1<p2
C.F1<F2,p1<p2 D.F1<F2,p1=p2
7.(多選)如圖所示,質量和底面積相同且厚度忽略不計的三個容器,分別裝有
質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丙三種不同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正確的是
( )
BD
A.三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大小不相等
B.三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大小相等
C.三容器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強大小相等
D.甲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最小
8. 如圖所示為一杯封口的豆漿正放與倒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情況。已知杯子的質量為20 g。圖甲中,杯子正放時,液面以下1 cm的A點處的壓強為105 Pa,豆漿對杯底的壓強為630 Pa;圖乙中,液面高度比正放時降低了1 cm,B點距離杯子封口處
1 cm,杯子封口處的面積為60 cm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C
A.圖甲中,豆漿對杯底的壓強等于杯子對桌面的壓強
B.圖甲中,豆漿對杯底的壓力大于豆漿受到的重力
C.圖乙中,豆漿對杯子封口處的壓力為3.15 N
D.圖乙中,豆漿對B點處的壓強為525 Pa
9.如圖所示,粗細相同、高矮不同的甲、乙兩把水壺,且壺嘴等高,裝滿水后,則( )
A
A.兩壺底受到水的壓強相等
B.乙壺底受到水的壓強更大
C.甲壺底受到水的壓強更大
D.以上說法均不對
角度3 不規則容器問題
10.(2023南京模擬)小剛的爺爺喜歡飲酒,經常把酒裝入葫蘆里存放,就此情景
小剛想:如果在相同的葫蘆容器中分別裝滿酒和水(ρ水>ρ酒),則( )
B
A.兩壺底受到水的壓強相等
B.乙壺底受到水的壓強更大
C.甲壺底受到水的壓強更大
D.以上說法均不對
11.如圖所示,一重為2 N的薄壁容器中裝有質量為600 g的水,容器的底面積為40 cm2,放在水平桌面上,則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和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分別為(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
B
A.1.0×103 Pa,2 N B.1.0×103 Pa,8 N
C.1.4×103 Pa,8 N D.1.4×103 Pa,2 N
12.如圖所示,質量未知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積為80 cm2,內裝
1.5 L的水。已知g取10 N/kg,求:
(1)水的重力;
【答案】容器中水的質量m水=ρ水V=1.0×103 kg/m3×1.5×10-3 m3=1.5 kg
容器中水的重力G水=m水g=1.5 kg×10 N/kg=15 N
(2)水對容器底的壓力;
【答案】容器中水的深度h=10 cm=0.1 m,
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ρ水gh=1.0×103 kg/m3×10 N/kg×0.1 m=1×103 Pa
水對容器底的壓力
F=pS=1×103 Pa×8×10-3 m2=8 N
(3)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2.5×103 Pa,求容器的質量。
【答案】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力
F′=p′S=2.5×103 Pa×8×10-3 m2=20 N
容器和水的總質量m= =2 kg
容器的質量m容=m-m水=2 kg-1.5 kg=0.5 kg
13.如圖所示,一冰塊放入燒杯中,冰塊對杯底壓力為F1,壓強為p1;當冰熔化
成水后,水對杯底的壓力為F2,壓強為p2。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F1>F2 B.F1<F2
C.p1>p2 D.p1=p2
類型三 固體和液體壓強問題的綜合
C
14.如圖,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裝有某種液體,液體的體積為6.0×10-4 m3,液體的深度為0.25 m,若容器重為2 N,底面積為2.0×10-3 m2(容器的厚度不計),容器底受到液體的壓強為2.0×103 Pa,g取10 N/kg。求:
(1)液體的密度;
【答案】由p=ρgh可得,液體的密度
ρ= = =0.8×103 kg/m3
(2)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
【答案】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
F=pS=2.0×103 Pa×2.0×10-3 m2=4 N
(3)距容器底高為0.1 m處A點的液體壓強;
【答案】A點的深度hA=0.25 m-0.1 m=0.15 m,
A點的液體壓強
pA=ρghA=0.8×103 kg/m3×10 N/kg×0.15 m=1.2×103 Pa
(4)這個裝著液體的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答案】容器內液體的質量
m液=ρV=0.8×103 kg/m3×6.0×10-4 m3=0.48 kg
液體的重力
G液=m液g=0.48 kg×10 N/kg=4.8 N
容器對桌面的壓力
F′=G容+G液=2 N+4.8 N=6.8 N
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p′= =3.4×103 Pa(共14張PPT)
第八章 壓強
專題二 固體壓強的疊放與切割問題
類型一 疊放類問題
1.將8個完全相同的正方體分兩部分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甲、乙所示,它們
對地面的壓強之比p甲∶p乙等于( )
C
A.5∶3 B.5∶2 C.10∶9 D.3∶2
2.(2023泰安)如圖所示,有兩個實心正方體物體A、B疊放在水平桌面上,物體
A重5 N,B重40 N。已知物體A對B的壓強與此時物體B對桌面的壓強相等,物體
A對B的壓力、物體B對桌面的壓力分別為FA和FB。物體A和物體B的密度分別是
ρA和ρB,下列說法中( )
A
①FA∶FB=1∶9?、贔A∶FB=1∶8
③ρA∶ρB=27∶8?、堞袮∶ρB=9∶8
A.只有①③正確 B.只有①④正確
C.只有②③正確 D.只有②④正確
3.有A、B兩個均勻實心圓柱體,A的高為5 cm、底面積為20 cm2,B的高為
8 cm、底面積為50 cm2。若將它們按圖甲、乙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A對桌
面的壓強為p1=1.0×103 Pa,B對桌面的壓強為p2;若按圖丙的方式放置時,
B對A的壓強為p3=6.0×103 Pa,A對桌面的壓強變為p4。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g取10 N/kg)( )
B
A.A的重力為20 N
B.B的密度為3.0 g/cm3
C.p3∶p2=2∶5
D.p4=1.6×104 Pa
4.質量相同而體積不同的正方體合金塊A、B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甲所示,
此時B對A的壓強為p1,A對桌面的壓強為p2。將A、B倒置,如圖乙所示,此
時A對B的壓強為p′1,B對桌面的壓強為p′2,則p1   p′1,p2   p′2。
(均選填“>”“<”或“=”)


5.一個質量分布均勻的立方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沿圖中虛線將其分割成
體積相等的a、b兩部分,并取走a部分。剩下的b部分(未傾倒)對水平地面產生
的壓強最大的是( )
類型二 切割類問題
D
6.如圖所示,均勻圓柱體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現沿水平虛線切去部
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為h。若此時甲、乙的剩余部分對地面的
壓力相等,則甲、乙原先對地面的壓強p甲、p乙和壓力F甲、F乙的關系是( )
B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7.如圖所示,質量分布均勻的長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沿虛線切去一半后,
剩余的一半留在桌面上。切割前后,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大小將   ,壓
強大小將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變小
不變
8.易錯點 切割后,受力面積小的壓強小,受力面積大的壓強大 一均勻長方體木塊對地壓強為p,沿虛線切成完全相等的A、B兩塊,單獨置于地面(均不歪倒),A對地壓強為pA,B對地壓強為pB,則pA   ;pB   。(均選填“>”“<”或“=”)。


9.如圖所示,甲、乙兩個質量分布均勻的實心正方體分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對地面的壓強相等,若沿豎直方向將甲、乙各切除一部分,使剩余部分水平寬度相同,再將切除部分分別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則關于水平地面分別受到甲、乙的壓力和壓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類型三 切割、疊放類問題
B
A.F甲<F乙, p甲>p乙 B.F甲>F乙, p甲>p乙
C.F甲>F乙, p甲=p乙 D.F甲=F乙, p甲>p乙
10.科學思維:科學推理 實心圓柱體甲和長方體乙分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密度為0.6×103 kg/m3、質量為12 kg、底面積為4×10-2 m2;乙的質量為5.4 kg,長、寬、高分別為0.3 m、0.2 m、0.1 m。(g取10 N/kg)
(1)求乙的密度;
【答案】長方體乙的體積
V乙=abc=0.3 m×0.2 m×0.1 m=6×10-3 m3
乙的密度
ρ乙= =0.9×103 kg/m3
=
(2)求甲直立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答案】甲直立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力
F甲=G甲=m甲g=12 kg×10 N/kg=120 N
甲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p甲= = =3×103 Pa
(3)若在甲的上方水平截去一段并疊放在乙的正上方后,甲剩余圓柱體對水平
地面的壓強恰好等于此時乙對水平地面壓強的最小值,求甲截去的高度。
【答案】設在甲上方水平截取的高度為h,截取部分的質量m=ρ甲V截=ρ甲S甲h
甲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p′甲=
甲截取部分疊放在乙的正上方后,要使乙對水平面的壓強最小,乙的受力面積
(乙的底面積)應最大,此時乙的受力面積
S乙=ab=0.3 m×0.2 m=6×10-2 m2
=
則乙對水平地面的最小壓強
p乙=
因為p′甲=p乙,所以

解得m=5.04 kg,
由m=ρ甲S甲h可得,甲截去的高度
h= =0.21 m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拖县| 筠连县| 永丰县| 凤阳县| 华容县| 安达市| 长寿区| 扬中市| 陆河县| 象州县| 宾阳县| 龙泉市| 瑞金市| 通榆县| 奎屯市| 丘北县| 阜南县| 乌兰察布市| 乌兰察布市| 巴彦淖尔市| 讷河市| 晋州市| 濮阳市| 青铜峡市| 旌德县| 万山特区| 九台市| 寿光市| 宜昌市| 桃源县| 桂东县| 峨眉山市| 林西县| 宁河县| 涟水县| 墨竹工卡县| 绵竹市| 朝阳市| 仁寿县| 科技|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