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1.(2023廣東連平期中,9,★☆☆)關于壓力和壓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B. 物體對支撐面的壓力增大,壓強不發生變化C. 壓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并且和接觸面是垂直的D. 壓力的大小總等于物體重力的大小,但壓力不是物體的重力第九章 壓強 素養基礎測試卷A解析: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壓強越大,表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故A正確;壓強取決于壓力和受力面積兩個因素,所以物體對支撐面的壓力增大,壓強可能增大、減小或不變,故B錯誤;壓力是垂直作用在接觸面上的力,所以它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不一定豎直向下,故C錯誤;壓力和重力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力,大小也不一定相等,故D錯誤。2.【跨學科·日常生活】(2023山東濱州中考,7,★☆☆)如圖所示的實例中,能利用大氣壓強解釋的是 ( )C解析:軌道鋪在枕木上,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A不符合題意;鍋爐水位計顯示水位是利用了連通器的原理,當連通器中裝同種液體,液體靜止時,連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相平,故B不符合題意;用吸管吸飲料時,管內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飲料在大氣壓力作用下被壓入嘴中,利用了大氣壓,故C符合題意;向B管中吹氣時,A管上端空氣流速變大,壓強變小,大氣壓不變,水在壓強差的作用下上升,在氣流沖擊下形成噴霧,利用了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故D不符合題意。3.(2023廣東廣州南沙期末,1改編,★☆☆)如圖所示,平靜的湖中,下列哪處水的壓強最大(ρ水=1 g/cm3) ( )A. a B. b C. c D. dD解析:由題圖可知,a處水的深度最小,d處水的深度最大,根據公式p=ρgh可知,d處水的壓強最大,故D正確。易錯警示深度是指某點到與大氣連通的液面的豎直距離。4.【新中考】【新素材·時事熱點】【新獨家原創】據新聞報道,速度為160千米每小時的復興號動車組,2023年7月1日起在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投入運營,青藏鐵路正式進入動車時代。如圖所示,列車站臺上都有黃色警戒線,從物理學角度看,這是因為列車高速通過時,列車與人之間的空氣( ) A. 流速減小,壓強增大 B. 流速減小,壓強減小C. 流速加大,壓強增大 D. 流速加大,壓強減小D解析:列車從人的面前高速通過時,人和列車之間的空氣流速增大,空氣壓強減小,人外側的空氣流速幾乎不變,壓強幾乎不變,人外側的空氣壓強大于人和列車之間的空氣壓強,容易把人壓向列車的方向,發生事故,所以在火車站站臺上候車的乘客應站在安全線外。5.【跨學科·工程實踐】(2023山西呂梁離石期末,3,★☆☆)如圖所示,下列高速公路工程機械的部件構造為了減小壓強的是( )A解析:運梁車裝有多個車輪,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方式來減小壓強,故A符合題意;壓路機的碾子很重,是通過增大壓力的方式來增大壓強;挖掘機細長的斗齒、隧道掘進機鋒利的切割機構,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的方式來增大壓強,故B、C、D不符合題意。6.(2023廣西南寧期末,9,★☆☆)如圖所示的裝置中裝有同種液體,當液體靜止時液面位置正確的是 ( )A解析: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叫作連通器,連通器中裝有同種液體,當液體靜止時液面相平,故A正確。7.【新特色】【實驗探究·分析論證】(2023河北阜平期中,15,★★☆)做托里拆利實驗時,測得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為760 mm。下列措施中可以改變這個高度差的是 ( )A. 把實驗移到高山上去做B. 用細一些的玻璃管做實驗C. 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但不出水銀面D. 往水銀槽內加少量水銀A解析:往水銀槽內加水銀、用細一些的玻璃管做實驗、把玻璃管往上提但不出水銀面,這三個方法既不能改變大氣壓的大小,又不能改變管內水銀柱上方的壓強,故都不能使管內外液面高度差發生變化;把實驗移到高山上去做,大氣壓隨著海拔的增加而減小,高山上大氣壓小,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也就變小。8.(2023湖南漢壽期末,10,★★☆)如圖所示為小華過生日時,媽媽為她定制的蛋糕(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假設蛋糕的質量分布是均勻的,當小華豎直切去蛋糕的 后,剩余蛋糕對水平桌面的壓強將 ( ) A. 變為原來的 B. 變為原來的 C. 變為原來的 D. 不變D解析:蛋糕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力大小等于蛋糕受到的重力大小;當小華豎直切去蛋糕的 后,壓力變為原來的 ,受力面積也變為原來的 ,由壓強公式p= 可知,剩余蛋糕對水平桌面的壓強不變。9.(2022山西陽高期中,9,★★☆)如圖A、B、C三個容器中裝同種液體,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分別為pA、pB、pC,則 ( )A. pA=pB=pC B. pA>pB>pCC. pAA解析:由題知,三個容器內液體深度hA=hB=hC,由于A、B、C三個容器中裝的是同種液體,液體密度相同,根據p=ρgh可知,pA=pB=pC。10.【新課標】【學科素養·科學思維】(2023湖北鄂州臨空經濟區期中,10,★★☆)把一個重力為10 N、底面積為10 cm2 的正方體甲,放在一個重力為5 N、棱長為2 cm 的正方體乙的正上方,那么正方體甲對正方體乙的壓強為 ( )A. 2.5×104 Pa B. 1.5×104 PaC. 104 Pa D. 2.5 PaA解析:由受力分析可知,將正方體甲放在正方體乙的正上方時,正方體甲對正方體乙的壓力F等于正方體甲的重力G甲,即F=G甲=10 N;由題意可知,正方體甲的底面積為S甲=10 cm2,正方體乙的底面積為S乙=2 cm×2 cm=4 cm2,則正方體乙的底面積小于正方體甲的底面積,故將正方體甲放在正方體乙的正上方時,正方體乙的受力面積為S=S乙=4 cm2=4×10-4 m2;故由p= 可得,正方體甲對正方體乙的壓強為p= = =2.5×104 Pa,故A正確。技巧點撥解答該類問題,關鍵在于正確確定受力面積。11.【跨學科·工程實踐】(2023山西大同期末,19,★☆☆)(4分)在裝修房屋時,工人師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無氣泡)且足夠長的透明塑料軟管的兩端靠在墻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標記,如圖所示,工人師傅這樣做的目的是 (選填“當刻度尺用”“測量兩個點的水平距離”或“找到兩個相同高度的點”)。找到兩個相同高度的點解析:透明塑料軟管的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符合連通器的特點,連通器中裝有同種液體,當液體靜止時液面相平,所以工人師傅這樣做的目的是找到兩個相同高度的點。12.【新課標】【學科素養·物理觀念】(2023河南通許期末,5,★☆☆)(4分)“香蕉球”,又稱弧線球,指的是運動員將足球以旋轉的方式踢出,利用足球的自轉使其兩側空氣流速不同,從而在空中向前沿弧線運行的踢球技術。如圖所示為某運動員踢出的“香蕉球”示意圖,請你判斷:該足球 (選填“左”或“右”)側的空氣流速大,你判斷的依據是: 。 左在氣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解析:由題圖可知,足球在運動過程中,逐漸向左側偏移,說明足球左側的空氣壓強小,根據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可知,足球左側的空氣流速大,判斷的依據是在氣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13.【新課標】【學科素養·科學思維】(2023湖南永州零陵期末,24,★★☆)(4分)冰凍的江河,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強是5×104 Pa,一輛30 t的坦克要想從冰面上行駛,每條履帶的面積至少為 m2。(g取10 N/kg)3解析:由題意可知,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壓強是5×104 Pa,坦克對冰面的壓力F=G=30×103 kg×10 N/kg=3×105 N,由p= 可知,最小受力面積S= = =6 m2,則每條履帶的面積至少為S'= = =3 m2。14.(2023河南鶴壁期末,15,★★☆)(4分)如圖所示,小球從水平面上A點向左運動到達斜面上的B點處,畫出小球在A點對水平面的壓力F和在B點對斜面的壓力FB的示意圖。作圖與解答題三答案:如圖所示解析:壓力是接觸面受到的力,因此壓力的作用點是小球與接觸面的接觸點,根據壓力的方向與接觸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體的關系,從壓力作用點表示出壓力的方向即可。15.【跨學科·體育與健康】(8分)如圖甲所示為2022北京冬奧會的情境。 甲(1)圖甲中,運動員在進行自由式滑雪比賽時,為什么采用較寬、較長的滑雪板 (2)圖乙是運動員在空中滑行的情景,觀察運動員特有的姿勢與滑雪板的組合與圖 (選填“丙”或“丁”)所示的模型相似,結合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釋為什么這種姿勢能使運動員在空中滑行獲得升力 解析:(1)采用較寬、較長的滑雪板可以增大受力面積而減小對雪地的壓強。(2)運動員特有的姿勢與滑雪板的組合與圖丙所示的模型相似;這種組合使運動員背上的空氣流速大于滑雪板下面的空氣流速,而氣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從而產生向上的壓力差,即升力。16.【新特色】【實驗探究·新實驗】(2023四川涼山中考,44,★★☆)(10分)物理課上,同學們利用壓強計探究液體內部壓強,進行了如下的操作。 實驗探究題四(1)實驗前,用手指按壓橡皮膜,發現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靈活,說明該裝置 (選填“漏氣”或“不漏氣”);(2)通過比較 兩圖,可得出結論:同一種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通過比較D、E兩圖,可探究液體壓強與 的關系;(4)通過比較A、B、C三圖,可得出結論:同種液體在相同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 ;(5)某次實驗時,小王同學將探頭放入水下,U形管兩側水面高度差為10 cm,此時U形管內外的氣壓差為 Pa。(g取10 N/kg)1×10 3不漏氣C、D液體密度相同解析:(1)用手指按壓橡皮膜,發現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靈活,說明該裝置不漏氣。(2)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要得出“同一種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結論,需要控制液體的密度相同、橡皮膜朝向相同,改變橡皮膜所處的深度進行研究,故應比較C、D兩圖。(3)通過比較D、E兩圖,橡皮膜所處液體的深度是相同的,液體的密度不同,液體的壓強就不同,所以,可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4)通過比較A、B、C三圖,液體密度和橡皮膜所處液體深度相同時,橡皮膜的朝向不同,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相同,所以,可得出結論:同種液體在相同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同。(5)根據題意可知,U形管兩側水面高度差為10 cm,此時U形管內外的氣壓差為p=ρgh=1×103 kg/m3×10 N/kg×0.1 m=1×103 Pa。17.【新特色】【實驗探究·設計實驗】【新獨家原創】 (12分)暑假,小龍一家去海邊游玩,小龍發現踩到沙灘上會留下深深的腳印,如圖所示,于是想到了在沙灘上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1)小龍分別站立、側躺、平躺在沙灘上,通過觀察 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他這是為了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 的關系。(2)他又觀察爸爸站在沙灘上留下的腳印,發現壓力的作用效果更明顯,于是他得出結論: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有關。爸爸笑了笑告訴他這樣得出的結論是不嚴謹的,爸爸認為小龍得出結論不嚴謹的原因是: 。在不增加其他實驗器材的條件下,請你幫助小龍設計出合理的實驗方案。沙子的凹陷程度受力面積沒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爸爸自己站在沙灘上,觀察沙子的凹陷程度;爸爸背起小龍站在沙灘上,觀察沙子的凹陷程度;比較兩次凹陷程度,分析得出結論解析:(1)小龍分別站立、側躺、平躺在沙灘上時,對沙灘的壓力一定,受力面積不同,沙子的凹陷程度不同,說明壓力作用效果不同,根據控制變量法思想可知,他這是為了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2)爸爸和小龍的體重不同、腳底面積不同,他們站立在沙灘上時對沙灘的壓力、沙灘的受力面積均不同,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這樣得出的結論不嚴謹。小龍要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應該控制受力面積相同,改變壓力的大小,比較凹陷程度得出實驗結論。18.【跨學科·生物】我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考察團隊在西藏察隅縣境內發現了我國迄今最高樹木:一棵高達83.2米的云南黃果冷杉。樹的生長離不開水,科研人員發現水分被根系吸收進入木質部的導管后,沿著木質部向上運輸到莖或葉。(1)求:地面處受到水的壓強p水。(2)西藏察隅縣常年氣壓值約為0.6倍標準大氣壓,這棵云南黃果冷杉是不是僅利用大氣壓將水分輸送到樹頂的呢 請結合計算說明理由。綜合題五答案:(1)8.153 6×105 Pa (2)見解析解析:(1)地面處受到水的壓強p水=ρ水gh=1.0×103 kg/m3×9.8 N/kg×83.2 m=8.153 6×105 Pa。(2)將木質部的導管看成托里拆利實驗中的一端封閉,另一端開口的管子,則0.6倍標準大氣壓支持的水柱高度為h'= = ≈6.2m,云南黃果冷杉的高度為83.2米,而0.6倍標準大氣壓能托住水柱的最大高度約為6.2米,所以這棵云南黃果冷杉不可能僅利用大氣壓將水分輸送到樹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