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第七章 從粒子到宇宙走進分子世界1. 物質由大量的 或原子構成. 若把分子看成一個小球,則一般分子直徑的數量級為10-10m,合 nm.2. (2023·焦作三模)陸游的詩句“花氣襲人知驟暖”中聞見花香是 現象,氣溫升高,花香味更濃,說明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 (劇烈/緩慢).3. (2023·徐州期末)金屬棒很難被拉斷,這是因為它們的分子間存在 力,這些分子間 (存在/不存在)空隙,結合金屬棒很難被壓縮的事實,可論證分子間還存在 力.分子 0.1 擴散 劇烈 吸引 存在 排斥 12345678910111213144. (2023·湘潭)下列現象能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B )A. 瑞雪飄飄 B. 花香襲人C. 柳絮飛舞 D. 稻浪起伏B12345678910111213145. (2023·無錫)如圖所示,將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緊壓,它們會粘在一起,下方可以掛起重物.該現象主要說明了( B )A. 分子間有空隙B. 分子間存在吸引力C. 分子間存在排斥力D. 分子處在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中 第5題B12345678910111213146. 學習了分子動理論之后,小聰總結了很多生活中與分子動理論有關的現象.下列總結中正確的是( C )A. 用透明膠帶能揭下紙上寫錯的字,是因為膠帶與紙之間有排斥力B. 海綿容易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空隙C. “二手煙”危害他人健康,是由于吸煙產生的有害分子在不停地運動D. 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吸引力C12345678910111213147. (2023·益陽)安化臘肉是益陽的傳統美食之一,制作時先在鮮肉表面均勻涂上食鹽,過一段時間后,肉的內部也具有了咸味.這一現象說明( B )A. 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B. 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C. 分子之間存在排斥力D. 分子之間存在吸引力B12345678910111213148. (2023·赤峰)兩個相同的杯子中裝有質量相同的冷水和熱水,分別向兩個杯子中放入同樣的糖塊,冷水中的糖塊比熱水中的溶解得慢,這是因為冷水溫度低導致( D )A. 物質分子不運動 B. 水分子間沒有空隙C. 糖分子間沒有排斥力 D. 物質分子運動緩慢D12345678910111213149. (2023·鎮江)以下實驗能說明分子間存在空隙的是( B )A. 用肉眼觀察海綿,發現海綿內部有許多空隙B. 將等體積的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總體積變小C. 用鉛筆畫出連續直線,用放大鏡觀察到碳粒間有空隙D. 用光學顯微鏡觀察血細胞涂片,發現細胞間有空隙B123456789101112131410. 夏季來臨,瓶裝水迎來銷售旺季,大量廢棄的塑料瓶污染環境.三位英國大學生用海藻提取物制成可食用薄膜,將水封裝在薄膜中做成“水球”,可直接吞服解渴,如圖所示.圖中薄膜沒有破裂是因為( A )A. 薄膜的分子間有吸引力 B. 薄膜的分子間有排斥力C. 薄膜的分子靜止不動 D. 薄膜的分子間沒有空隙第10題A123456789101112131411. “破鏡不能重圓”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下列關于鏡子斷面處分子間情況的說法,正確的是 ( D )A. 只有排斥力,沒有吸引力B. 吸引力和排斥力相等C. 距離太大,排斥力大于吸引力D. 距離太大,幾乎沒有作用力D123456789101112131412. (2023·隨州)近年來許多家庭使用電熱液體蚊香器,如圖所示,瓶中的碳纖維棒將瓶內的殺蟲劑吸到棒的頂端,而發熱電阻散發的熱量會使棒的上端溫度達到50℃左右,此時殺蟲劑蒸發得更快,提高了驅蚊效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蒸發是液化的一種方式B. 在常溫下,碳纖維棒里的殺蟲劑分子不會運動C. 殺蟲劑分子運動的快慢與溫度高低有關,50℃時殺蟲劑分子運動得最慢D. 一般情況下,溫度升高,汽化的速度會加快第12題D123456789101112131413. (2023·常州新北校級期中)兩個探究小組在進行酒精和水混合實驗過程中,分別采用了兩種不同的容器,a小組用的是如圖甲所示的一端開口的直玻璃管,b小組用的是如圖乙所示的下大上小的容器. 第13題1234567891011121314(2) 通過比較你覺得 (a/b)小組的實驗更好,理由是 .b 水和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變小,b的變化更明顯 (1) 兩組同學在進行實驗時,都應先注入一半體積的 (酒精/水),再將另外一種液體注滿容器,然后用食指堵住容器口并上下顛倒幾次,發現容器中的液面降低,這說明了 .水 分子間有空隙 123456789101112131414. (2023·南陽方城期末)將兩個分別裝有空氣和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ρ二氧化氮>ρ空氣)的玻璃瓶口對口連接,中間用玻璃板隔開.抽開玻璃板后,通過觀察瓶內顏色變化推斷氣體分子是否做無規則運動.在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三種放置方法中,選用 放置方法時最有說服力,理由: .甲 雖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氣密度,但是它也會運動到上面的玻璃瓶內 1234567891011121314(共23張PPT)第七章 從粒子到宇宙考點一 分子動理論1. (2023·青島)下列詞語中,能體現分子熱運動的是( C )A. 駿馬奔馳 B. 塵土飛揚C. 花香滿園 D. 水滴石穿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 (2023·唐山灤南期中)下列實驗中,能證明分子間存在排斥力的是( C )A. 破鏡難重圓B. 肥皂泡可以吹得很大而不破C. 玻璃瓶內的水很難被壓縮D. 用鼻子嗅氣味來鑒別醋和醬油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 (1) 如圖甲所示,2021年12月9日,王亞平在空間站“太空授課”時,她往水球中注入適量藍色顏料,很快整個水球都變藍了,這是由于分子 . 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2) 如圖乙所示,該實驗能否成功的關鍵是兩個鉛塊表面是否足夠(光滑/粗糙).若滿足上述條件,則它們會粘在一起,說明分子間有 .光滑 吸引力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 如圖丙所示,實驗時先向試管中注入一半水,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滿,封閉管口,并將試管反復翻轉,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觀察液面的位置,發現混合后與混合前相比,總體積 (變大/不變/變小).另一小組用的是如圖丁所示的上小下大的容器完成“水和酒精混合”實驗,你覺得圖 (丙/丁)的實驗效果更好. 變小 丁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考點二 靜電現象4. (2023·南陽唐河二模)小偉的媽媽做飯時,不小心把胡椒粉撒在粗粒鹽上.小偉急中生智,拿橡膠小勺在干燥毛料布上摩擦了幾下,然后把橡膠小勺靠近胡椒粉,胡椒粉立刻被吸到橡膠小勺上,成功將胡椒粉和粗粒鹽分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A. 橡膠小勺能吸引胡椒粉是因為橡膠小勺帶了電B. 若橡膠小勺帶負電,則是因為它失去了電子C. 橡膠小勺帶電是通過摩擦的方法創造了電荷D. 若摩擦后的毛料布帶了正電,則說明橡膠小勺上的正電荷轉移到毛料布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5. 如圖所示,當帶電體接觸驗電器金屬球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若帶電體帶正電荷,則這些正電荷就通過金屬桿全部轉移到金屬箔上B. 若帶電體帶負電荷,則這些負電荷就通過金屬桿全部轉移到金屬箔上C. 若帶電體帶正電荷,則驗電器就有一部分電子轉移到帶電體上D. 若帶電體帶負電荷,則驗電器就有一部分正電荷轉移到帶電體上第5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6. 把餐巾紙摩擦過的塑料吸管放在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內自由轉動.如圖所示,手持帶負電的橡膠棒,靠近吸管A端,A端會遠離橡膠棒,說明吸管A端帶 電,你的判斷依據是 . 第6題負 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考點三 比分子更小的粒子7. (2023·貴州)人類對物質結構的探索永無止境,如氧分子由氧原子構成,氧原子由氧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氧原子核又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下列微觀粒子中,空間尺度最小的是( D )A. 氧分子 B. 氧原子C. 氧原子核 D. 質子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8. 下列氫原子的模型示意圖中,正確的是( A )ABCD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考點四 宇宙探秘9. 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逝世,引發全球悼念.他證明了宇宙起源于“大爆炸”,說明宇宙是一個 (有/無)起源的天體結構系統,天體之間相距遙遠,天文學中常用 做長度單位;宇宙也是有層次的,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 (恒/行/衛)星.10. 現代宇宙觀認為 (太陽是宇宙的中心/銀河系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沒有中心),天文學家所觀察發現的星系的譜線“ ”現象,說明星系在遠離我們而去.有 光年 行 宇宙沒有中心 紅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1. (2023·長沙)下列現象能說明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C )A. 春風拂面,柳絮飛揚 B. 晨曦微露,霧漫山野C. 百花齊放,花香四溢 D. 天寒地凍,大雪紛飛12. (2022·徐州)如圖所示,熱熔法連接PPR管時,用熱熔器加熱粗管端口內層和細管端口外層,然后把細管推進粗管,冷卻后兩根管子就連接在一起很難被拉開了.這個現象說明( C )A.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B. 分子是運動的C. 分子間存在吸引力 D. 分子間存在排斥力第12題C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3. (2023·荊州)對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C )A. 氣體可壓縮存儲于鋼瓶中——分子之間有空隙B. 花園里百花盛開,香氣四溢——分子在不停地運動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分子的大小不同D. 金剛石與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很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4. 下列關于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質子組成的B. 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C. 組成原子核的質子帶負電,中子不帶電D. 夸克由比其更小的質子與中子組成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5. (2022·西藏)如圖所示,利用靜電噴漆槍給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間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則( D ) A. 物件一定帶負電 B. 物件一定不帶電C. 小液滴可能不帶電 D. 小液滴一定帶同種電荷第15題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6. (2023·泰州)關于粒子與宇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 )A. 用鼻子嗅氣味來鑒別醬油和醋,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B. 盧瑟福提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C. 摩擦起電的過程中,帶正電的物體得到了質子D. 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太陽是銀河系中的一顆恒星17. 引發天文學革命,使自然科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的是波蘭科學家哥白尼的( B )A. 地心說 B. 日心說C. 大爆炸理論 D. 萬有引力理論C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8. (2023·廣東)如圖是氦的原子模型示意圖,原子核是 ,核外電子是 ,其中帶負電的是 .(A/B)第18題B A A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9. 在干燥的天氣里,用塑料梳子梳頭(如圖),發現頭發會隨著梳子飄起來,這是因為梳頭時通過 的方式使梳子和頭發帶了電,兩者帶 (同/異)種電荷而相互 (吸引/排斥). 第19題摩擦 異 吸引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0.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黑洞與宇宙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研人員及機構參與國際合作,利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射電望遠鏡觀測同一目標源,組成一臺巨大的虛擬望遠鏡,其口徑相當于地球直徑,黑洞(位于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是該望遠鏡“拍照”的重點對象之一.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21時許,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同步公布了首張黑洞照片,如圖所示.第2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黑洞的產生過程類似中子星的產生過程:某一個恒星在準備滅亡,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縮、塌陷,發生強力爆炸.當核心中所有的物質都變成中子時收縮過程立即停止,被壓縮成一個密實的星體,同時也壓縮了內部的空間和時間.但在黑洞情況下,由于恒星核心的質量大到使收縮過程可以無休止地進行下去,連中子間的排斥力也無法阻擋.中子本身在擠壓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為粉末,剩下的是一個密度高到難以想象的物質.(1) 在銀河系中心的天體是 .A. 中子星 B. 太陽 C. 黑洞 D. 恒星C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 在黑洞的形成過程中,密度 (變大/不變/變小).(3) 關于宇宙的起源,下列說法中與大多數宇宙科學家的觀點不一致的是 .A. 譜線紅移現象說明所有星系都在靠近我們B. 大爆炸是整體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質及時間、空間C. 大爆炸導致宇宙空間處處膨脹,溫度則相應下降D. 宇宙溫度下降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團、星系團、星系及恒星、行星等變大 A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共16張PPT)第七章 從粒子到宇宙探索更小的微粒1. 物理學中的基本觀念是“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1811年,意大利物理學家阿伏伽德羅將組成物質的、仍能保持其化學性質不變的最小微粒命名為 .2. (2023·陜西A卷)人類在探索微觀世界的歷程中,認識到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而原子核又是由 和 構成的.分子 質子 中子 1234567891011121314153. 一百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不斷地探索微小粒子,且已取得了輝煌的成果.1897年,湯姆生發現了 ;1919年,盧瑟福用α粒子從氮原子核中打擊出了 ;1932年,查德威克發現了 ;1961年,蓋爾曼提出 的設想.電子 質子 中子 夸克 123456789101112131415ABCD4. 自湯姆生發現了電子后,科學家開始研究原子內部結構,提出了許多原子結構的模型.下列模型中,與二十世紀上半葉盧瑟福提出的原子結構模型最相似的是( A )A1234567891011121314155. (2023·安徽)玻璃棒與絲綢摩擦后,玻璃棒帶正電、絲綢帶負電,在摩擦過程中( C )A. 玻璃棒和絲綢都得到電子B. 玻璃棒和絲綢都失去電子C. 玻璃棒失去電子,絲綢得到電子D. 玻璃棒得到電子,絲綢失去電子C1234567891011121314156. (2023·廣州)手與硅膠管M均不帶電,用手摩擦M后,M與帶負電的塑料管互相排斥,則( D )A. M帶正電B. M不帶電C. 手摩擦M時,正電荷從手轉移到MD. 手摩擦M時,電子從手轉移到MD1234567891011121314157.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中子是物理學家盧瑟福發現的B. 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是由查德威克提出的C. 質子是人們最早發現比原子更小的微粒D. 湯姆生發現了電子,從而說明原子是可分的D8. 依據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模型,原子中繞核高速運轉的是( A )A. 電子 B. 中子C. 質子 D. 核子A1234567891011121314159. 1911年,盧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下列關于這個模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B. 原子核帶負電C. 電子靜止在原子核周圍D. 原子核占據了原子內的大部分空間A12345678910111213141510. (2023·常州期末)小華把塑料梳子與干燥的頭發摩擦,然后將塑料梳子靠近細細的水流,會觀察到如圖甲所示的現象.當梳子靠近帶負電的小球,現象如圖乙所示.可見,梳子與頭發摩擦過程中( A ) 第10題A. 得到電子 B. 失去電子C. 得到質子 D. 失去質子A12345678910111213141511. (2023·武漢)小紅同學用氣球(由橡膠制成)與自己的頭發摩擦幾下,松手后,氣球“粘”在頭發上,其原因是( D )A. 氣球上的負電荷轉移到頭發上B. 頭發上的正電荷轉移到氣球上C. 氣球和頭發因帶同種電荷而相互排斥D. 氣球和頭發因帶異種電荷而相互吸引D12345678910111213141512. (2023·淄博桓臺一模)人類對于宇宙的探索是在一次次挫折中不斷向前發展的,比如俄羅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測器在地球近地軌道上因主發動機啟動失敗而無法變軌.經查,失誤原因最有可能是太空中的帶電粒子對機載計算機系統產生影響導致程序出錯.下列可能對計算機系統產生影響的粒子中,首先可以排除的是( C )A. 電子 B. 質子 C. 中子 D. 原子核C12345678910111213141513. (2023·無錫濱湖期末)大千世界,從宏觀到微觀,從天體到原子,有很多驚人的相似規律.在太陽系中,行星們圍繞太陽在各自的軌道上運轉,這與物理學家 建立的原子核式結構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當于太陽,繞核運動的 就相當于行星.盧瑟福 電子 123456789101112131415第14題負 質子 有 14. 如圖所示為用來說明原子及原子核結構情況的示意圖.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帶 電的電子組成的,原子核內的 帶正電.由此圖提供的信息可知:原子核內的質子和中子 (有/沒有)更精細的結構.12345678910111213141515. 如表為幾位科學家研究摩擦起電得出的物體帶電次序,表格中任意兩種物體相互摩擦時,次序在前帶正電,次序在后帶負電.根據西耳斯資料 石 棉 玻 璃 云 母 化 纖根據蒙科馬利資料 羊 毛 尼 龍 粘膠絲 木 棉根據西耳斯資料 毛 皮 鉛 絹根據蒙科馬利資料 酸堿鹽 丙烯樹脂 聚乙烯醇123456789101112131415(2) 由表中信息可知,石棉與玻璃棒摩擦后帶 電.(3) 云母對電子的束縛能力要比毛皮 (強/弱).(4) 由表中信息 (能/不能)判斷羊毛和木棉摩擦后兩者的帶電情況.正 弱 能 (1) 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是 ,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是 .正電 負電 123456789101112131415(共14張PPT)第七章 從粒子到宇宙宇宙探秘1. 宇宙是一個 (有/無)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在太陽系中,太陽是 (恒星/行星).2. 為了形象地說明宇宙大爆炸,將一個黏有小金屬粒的氣球看成宇宙,如圖所示,將 看成是宇宙中的天體,氣球膨脹時,任一小金屬粒周圍的其他小金屬粒都在離它遠去.這里主要運用的一種思維方法是 (等效法/類比法/轉換法)有 恒星 小金屬粒 類比法 12345678910111213第2題.3. (2023·常州期末)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一開始是一個“原始火球”,原始火球發生了大爆炸,導致宇宙空間處處膨脹,溫度 (上升/不變/下降)到一定程度時,逐步形成了超星系團、星系團、星系乃至恒星和 等.4. (2023·海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到達火星,標志著我國在太空探測領域更進一步,為人類探索浩瀚宇宙做出了中國貢獻.下列空間尺度最小的是( D )A. 宇宙 B. 銀河系 C. 太陽系 D. 火星下降行星 D123456789101112135. (2023·淮安期中)創立萬有引力理論,使人們第一次科學認識神秘的天體運動的科學家是( D )A. 魯斯卡 B. 哈勃 C. 羅雷爾 D. 牛頓6. 無論是浩瀚的宇宙,還是微小的粒子,人類從未停止過探索的腳步.關于宇宙和粒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恒星是絕對不動的B. 太陽是宇宙的中心C. 湯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D.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DD123456789101112137. 關于宇宙,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 宇宙是指以地球為中心的地月系統B. 宇宙是指以太陽為中心的太陽系C. 宇宙是指銀河系D. 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脹的和演化的D123456789101112138. (2023·南通啟東二模)為了揭示大自然的奧秘,科學家們不懈探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A. 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太陽是宇宙的中心B. 盧瑟福建立了類似行星繞日的核式結構模型C. 湯姆生發現了電子,從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D. “光年”是光一年所通過的距離,是長度單位A123456789101112139. (2023·惠州期末)下列各項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數量級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 )A. 銀河系、太陽系、地球、生物體B. 太陽系、銀河系、地球、生物體C. 銀河系、太陽系、生物體、地球D. 太陽系、銀河系、生物體、地球A1234567891011121310. 20世紀40年代末,著名物理學家伽莫夫提出了大爆炸宇宙模型,認為宇宙起源于137億年前的一個“原始火球”的大爆炸,大爆炸模型現在被稱為宇宙學的標準理論.下列選項中支持“原始火球”大爆炸理論的事實是( A )A. 用哈勃望遠鏡觀察到星系光譜的“紅移”現象B. 通過科學探究發現宇宙中有數千億個星系C.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觀點取代“地心說”觀點D. 通過科學測量發現不同的星系距離地球的遠近不同A1234567891011121311. 天體之間相距遙遠,天文學中常用 作為長度單位.截至2021年1月3日6時,執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約163天,飛行里程突破4×108km.火星是太陽系中的一顆 (恒/行/衛)星.光年 行 12345678910111213行 星 水 星 金 星 地 球 火 星直徑約/km 5000 12000 12750 7000表面狀況 巖土+ 環形坑 巖土+云 巖土+ 水+云 巖土+環形坑行 星 木 星 土 星 天王星 海王星直徑約/km 140000 120000 52000 50000表面狀況 液態+ 大氣層 液態+ 大氣層 氣 態 氣 態12. 請依據表中太陽系行星的相關數據和如圖所示的行星的等比例縮略圖回答問題:12345678910111213(1) 根據表中數據可以發現圖中的 是天王星.(2) 圖中將行星按遠日行星、巨行星和類地行星分成了3組,其中類地行星是指表面主要由巖石構成的行星,它們是 .第12題c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1234567891011121313. 天文觀測表明,幾乎所有遠處的恒星(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遠離我們而去,離我們越遠的星體,遠離我們運動的速度(稱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說,宇宙在膨脹.不同星體的退行速度和離我們的距離r成正比,即v=Hr,式中H為一常數,稱為哈勃常數(已由天文觀察測定).為解釋上述現象,有人提出一種理論,認為宇宙是由一個“原始火球”發生大爆炸開始形成的.假設大爆炸后各星體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做勻速運動,并設想我們就位于其中心,則速度越大的星體現在離我們越遠,這一結果與上述天文觀察一致.由上述理論和天文觀察結果,可估算宇宙的年齡T,其計算式為T= . 12345678910111213根據近期觀察,哈勃常數H=3×10-2m/(s·l.y.),其中,光年(l.y.)是光在一年中行進的距離,可估算出宇宙的年齡約為 億年.100 12345678910111213(共14張PPT)第七章 從粒子到宇宙靜電現象1. (2023·南寧期中)同學們在勞動時發現塑料掃把上很容易粘頭發,這是因為在掃地時塑料掃把與地板摩擦,發生了 現象,使掃把帶了電,具有 輕小物體的性質.2. 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靠近碎紙屑,碎紙屑被吸引,則橡膠棒帶有 (正/負)電荷;用絲綢摩擦的玻璃棒靠近碎紙屑,碎紙屑被吸引,則玻璃棒帶有 (正/負)電荷.摩擦起電 吸引 負 正 123456789101112A. 春天花開時,會聞到撲鼻的花香B. 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能吸引輕小物體C. 冬天夜晚,脫毛衣時常聽到“啪啪”聲D. 冬季晴天,梳頭時常見頭發隨梳子飄動3. 下列實例中,不屬于靜電現象的是( A )A1234567891011124. 下列是用帶電小球探究電荷間相互作用規律的實驗裝置,其中符合事實的是( B )ABCD5. (2023·懷化)如圖所示,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靠近靜止在空氣中的氣球時,氣球遠離玻璃棒,則氣球( B )A. 帶負電 B. 帶正電C. 不帶電 D. 無法判斷 第5題BB1234567891011126. (2023·徐州)如圖所示,將一根針插在絕緣底座上,把折成V字形的鋁箔條水平架在針的頂端,就制成了一個簡單的驗電器.將待檢驗的物體靠近鋁箔條的一端,發現鋁箔條向物體偏轉,則說明該物體( D )A. 帶正電荷B. 帶負電荷C. 不帶電D. 帶正電荷或負電荷 第6題D1234567891011127. 東漢《論衡》中的“頓牟掇芥”是指用摩擦過的玳瑁外殼吸引草屑,其原因是( D )A. 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B. 分子之間有吸引力C. 同種電荷相互吸引 D. 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D1234567891011128. (2023·涼山)老師將塑料袋剪成細絲,用兩塊毛皮分別來回摩擦細絲和塑料管后,將細絲拋向空中,在其下方用塑料管靠近,細絲可在空中飛舞,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 )A. 毛皮摩擦后的細絲間會相互排斥B. 細絲和塑料管帶上同種電荷C. 細絲和塑料管帶上異種電荷D. 這種現象可用來解釋驗電器的工作原理第8題C1234567891011129. (2023·永州)甲、乙、丙三個輕質小球,已知甲球帶正電,甲和乙互相吸引,甲和丙互相排斥,則( C )A. 乙一定帶負電,丙帶正電 B. 乙可能帶負電,丙帶負電C. 乙可能不帶電,丙帶正電 D. 乙一定不帶電,丙帶負電C12345678910111210. (2023·鄂州)如圖所示為實驗室的驗電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同種電荷 ,驗電器 (能/不能)直接檢驗物體帶哪種電荷.第10題相互排斥 不能 12345678910111211. 如圖甲是一種車載空氣凈化器,工作過程如圖乙所示,受污染的空氣被吸入后,顆粒物進入電離區會帶上電荷,然后在集塵器上被帶電金屬網捕獲,其工作原理是 ;剛擦完車玻璃的干毛巾很容易吸附灰塵,其原因是帶電物體具有 的性質. 第11題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吸引輕小物體 12345678910111212. 我們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兩種電荷:一種與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相同,稱為正電荷;另一種與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相同,稱為負電荷.為了進行本規律的探究,課本中安排了如圖所示的三個實驗活動: 第12題123456789101112實驗(c):將用絲綢摩擦過的有機玻璃棒與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互靠近,觀察現象.(1) 實驗(a)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可產生的合理猜想是 .(2) 進行實驗(b)的目的是 .吊起來的有機玻璃棒向后遠離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多次實驗,避免偶然性,尋找普遍規律實驗(a):將兩根用絲綢摩擦過的有機玻璃棒相互靠近,觀察現象.實驗(b):將兩根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互靠近,觀察現象.123456789101112(3) 結合實驗(a)、實驗(b),由實驗(c)能判斷出玻璃棒和橡膠棒的帶電情況是 ;并能推斷出自然界中 兩種電荷.(4) 設計還需要開展的關鍵實驗環節,并進行論述,完成題干中關于兩種電荷的探究. .分別用有機玻璃棒和橡膠棒與不同材料的物體摩擦,重復實驗(a)(b)(c)的步驟 帶異種電荷 存在 1234567891011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1 走進分子世界 課件 2023-2024學年物理蘇科版八年級下冊.pptx 7.2 靜電現象 課件 2023-2024學年物理蘇科版八年級下冊.pptx 7.3 探索更小的微粒 課件 2023-2024學年物理蘇科版八年級下冊.pptx 7.4 宇宙探秘 課件 2023-2024學年物理蘇科版八年級下冊.pptx 第七章 從粒子到宇宙 總結提升 課件 2023-2024學年物理蘇科版八年級下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