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2024年秋季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章 聲現象第2節 聲音的特性第2節 聲音的特性 學習內容導覽音調響度音色1.了解音調、響度、音色是聲音的三個特性。(重點)2.了解三個特性的影響因素。(難點)男同學的聲音較粗、較低,音調低。女同學的聲音較細、較高,音調高。1.定義:物理學中把聲音的高低叫作音調。2.探究音調的影響因素探究活動1: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鋼尺。比較兩種情況下鋼尺振動的快慢和發聲的音調。探究活動2:將橡皮筋固定在一次性紙杯上,撥動橡皮筋,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橡皮筋振動的快慢。拉緊橡皮筋后撥動橡皮筋。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橡皮筋振動的快慢。再次拉緊橡皮筋后撥動橡皮筋。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橡皮筋振動的快慢。比較三種情況下橡皮筋振動的快慢和發聲的音調有什么不同。如圖所示,轉動齒輪,將紙片放到不同齒數的齒輪上,聽發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為什么齒輪的齒數越多,紙片發出的聲音的音調越高。探究活動3:拿著一張硬紙片以不同的速度劃過梳子,感受音調。什么情況下,發出聲音的音調高?探究活動4:(3)單位:赫茲,簡稱赫,符號是Hz。3.頻 率( f )(1)定義:頻率是發聲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2)物理意義: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換言之:聲音的音調是由聲源的振動頻率決定的。(4)音調的高低與發聲物體的振動頻率有關,振動頻率越大,音調越高;振動頻率越小,音調越低。4.聲波的分類頻率聲音20 Hz20 000 Hz聲20 Hz20 000 HZ人的聽覺范圍次聲波超聲波超聲波次聲波例1 小明的二胡斷了一根細琴弦,他用一根粗琴弦代替后,發出的聲音的音調( )A.保持不變 B.變高C.變低 D.無法確定C例2 下表是人和幾種動物的發聲頻率和聽覺范圍。從表中可以看出,可以發出次聲的是( )A.人 B.蝙蝠 C.大象 D.狗C1.定義:聲音的強弱(大小)叫作響度。聲音大的響度高,聲音小的響度低。探究活動5:2.探究影響響度的因素用較小的力敲擊音叉,并將音叉靠近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觀察現象。用較大的力敲擊音叉,并將音叉靠近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觀察現象。從實驗現象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振幅:振動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位移)叫物體振動的振幅。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大;物體振幅越小,響度越小。探究活動6: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幅度。改變撥動鋼尺的力度,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幅度。比較兩種情況下鋼尺振動的幅度和發聲的響度有什么不同。探究活動7:用示波器演示不同響度的聲音的振幅。(注意聲音的頻率盡量相同)這兩個聲音的什么相同,什么不同?敲擊同一個音叉,顯示不同的波形圖,請問哪個波形圖對應的聲音的響度大?重敲,振動幅度大,響度大。輕敲,振動幅度小,響度小。探究活動8:將一臺音響放在教室的不同位置,以相同的音量播放聲音。你發現聲音的響度一樣嗎?影響聲音響度的因素是什么?有什么規律?響度與到聲源的距離有關,距離越大,聽到的聲音越小;響度還與聲音分散的范圍有關,越分散,聽到的聲音越小。例3 在鼓面上撒一些細沙,敲鼓時會發現越使勁敲鼓,聽到的聲音與細沙的情況是( )A.聲音越響,振動得越快 B.聲音越響,振動得越高C.聲音越響,振動得越慢 D.聲音越響,振動得越低B例4 如圖所示的是幾種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其中音調相同的是 ;響度相同的是 。甲乙丙甲、乙甲、丙1.定義:聲音的品質與特色,叫作音色。我們能分辨不同樂器發聲,是因為它們的音色不同。2.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就不同,因此音色的影響因素是發聲體本身。音叉鋼琴長笛3.音色不同的聲音可以用聲音的波形圖來區別。如圖所示的是音叉、鋼琴和長笛都發C調的1(do),比較各波形有何異同。例5 如圖所示,兔乖乖聽見說話和敲門聲之后,不開門的原因是( )A.說話響度不同B.說話音調不同C.說話音色不同D.敲門聲音不同C聲音的特性音調影響因素:發聲體本身(構成材料、形狀)音色響度人耳的聽覺頻率:20~20000Hz影響因素:振動頻率頻率: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單位為赫茲(Hz)定義:聲音的高低振幅: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影響因素:振幅、離發聲體的遠近超聲波和次聲波定義:聲音的強弱(大小)定義:聲音的品質與特色1.第二章 第2節。2.“練習與應用”1~5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