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2024年秋季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章 聲現象第1節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第1節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學習內容導覽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聲速1.認識聲音的產生。(重點)2.認識聲音的傳播,真空不能傳聲,認識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重點)3.了解回聲測距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難點)探究活動1:邊說話邊把手放在聲帶上。(1)你的手指感覺到了什么?(2)當你不說話時,還能感受到振動嗎?探究活動2:撥動張緊到一定程度的橡皮筋。(1)你聽到聲音了嗎?(2)橡皮筋在做什么運動?(3)這聲音是由什么引起的 (4)當橡皮筋停止振動,你還能聽到聲音嗎 探究活動3:撥動伸出桌面的尺子。(1)你聽到聲音了嗎?(2)尺子在做什么運動?(3)這聲音是由什么引起的 (4)當尺子停止振動,你還能聽到聲音嗎 探究活動4: 敲擊音叉,然后將一個懸掛起來的乒乓球接觸音叉,觀察現象。這個現象說明什么?探究活動5:敲擊音叉后將音叉放入水中。觀察現象。這個現象說明什么?結論: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也會立即停止。正在發聲的物體。1.聲源: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作為聲源。鳥鳴:鳥的鳴膜振動發聲濤聲:海水拍打振動產生雷聲:空氣受熱膨脹產生爆鳴液體固體氣體以下物體是靠什么振動發出的聲音?聲帶振動鼓面振動空氣柱振動琴弦振動翅膀振動留聲機的原理:把發聲體的振動記錄下來。機械唱片表面的溝槽例1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B.所有生物都靠聲帶振動發聲C.振動停止,發音停止D.敲擊課桌發聲,是由于課桌振動發聲B探究活動6:真空不能傳播聲音。(1)在沒有抽出玻璃罩的空氣前,你能看到泡沫的振動嗎?你能聽到音樂嗎?(2)在用抽氣機抽氣的過程中,你能看到泡沫的振動嗎?說明什么問題?但是隨著抽氣的不斷進行,玻璃罩內的空氣越來越稀少,你聽到的音樂聲有什么變化?能看到泡沫的振動,能聽到音樂。能看到振動,說明音響發聲,隨著抽氣的不斷進行,音樂聲越來越小。(3)如果玻璃罩內的空氣全部抽盡,玻璃罩內變成真空,你還能聽到音樂嗎?(4)再讓空氣進入玻璃罩,聽到的聲音有什么變化?(5)通過真空罩實驗,你能得到什么結論?罩內變成真空,就不能聽到音樂了。聲音由無變弱再變強。空氣可以傳播聲音,真空不能傳聲。水中的魚會被兩位同學的說話聲嚇跑。趴在鐵軌上,能聽到遠處通過鐵軌傳來的火車運行的聲音。想想做做:用一張桌子做實驗。請你把耳朵貼在桌面上,讓一位同學用手指甲輕刮桌子(不要讓附近的同學聽到聲音)。從實驗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從這個實驗可以發現,桌子也能傳聲。(2)聲音能靠一切固體、液體、氣體等介質傳播。(1)聲音是靠介質傳播的。(3)真空不能傳聲。聲的傳播需要物質,這樣的物質叫作介質。小結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向外傳播。例2 玻璃魚缸中養有金魚,用細棍輕輕敲擊魚缸上沿,金魚立即受驚,這時金魚接收到聲波的主要途徑是( )A.魚缸→空氣→水→金魚 B.空氣→水→金魚C.魚缸→水→金魚 D.水→金魚C為什么大于來臨前,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聲音的傳播速度叫作聲速。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一般來說,在固體中聲速最快,液體中較快,氣體中最慢。而且聲音在同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還與溫度有關。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會怎么樣?回聲: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時,被反射回來的聲音。人耳區分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反射回來的聲波比原聲遲0.1s,人耳能把回聲和原聲區分開,小于0.1s時,人耳是感覺原聲增強了。請大家計算一下要想區別出原聲和回聲,人距離障礙物的距離至少要多少米?(聲速按照340m/s計算)例 3 “蛟龍”號在探測海深,下潛的速度20 m/s,某時刻向海底發射一束超聲波,4 s后收到信息,求此時距海底的距離。(超聲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 m/s)解:s1s2s1=v蛟龍t=20m/s×4s=80 m,s=s1+s2=3 040 m。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傳播聲音是靠介質傳播的,真空不能傳聲一切氣體、液體、固體都能傳聲聲速:15 ℃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 m/s產生: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回聲1.第二章 第1節。2.“練習與應用”1~6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