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 流第1課時 以外流河為主設計說明河流是我國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形態特征深受地形地勢和氣候的影響,為此,在前兩節有關地形和氣候學習的基礎上,本節教材講述的是我國的河流。河流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同河流的水文特征密切相關,因此,河流的水文特征是學習河流知識的核心內容。本節課通過設計河流科考小組的情境,讓學生融入其中,重點分析我國外流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并補充分析內流河和京杭運河。學習目標1.閱讀地圖,歸納我國外流河、內流河的分布特征。2.讀圖歸納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其影響因素。3.舉例說明河流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重點難點重點:1.河流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2.我國內流河、外流河的分布特征。難點:內流河、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對比分析法、概括歸納法。教學過程一、預習檢查在中國水系圖上描畫我國的主要河流,判斷其流向和注入的海洋。二、學習任務教學 模塊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教師:PPT展示我國主要大江大河的圖片及相關古詩詞。河流被稱為大地的動脈,哺育著一代又一代人,是人類文明的搖籃,歷代歌頌河流的詩詞不計其數。 通過圖片和詩詞導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我國是世界上河流眾多的國家之一,河流有什么重要價值呢 學生:提供淡水資源,塑造沖積平原,為動植物提供棲息地,利于灌溉、養殖、航運、發電和旅游等。 教師:學習河流有關知識,我們首先要了解幾個概念,水系、流域、分水嶺。PPT展示材料,教師解釋概念。 水系:河流就像一棵大樹,干流好比樹干,大大小小的支流如同眾多的樹枝,干支流共同組成一條河流的水系。 流域:每條河流都有自己的集水區域,這個集水區域就稱為該河流的流域。 分水嶺:相鄰的流域之間有高地分隔,高地兩側的水流順著斜坡分別流入不同的水系,這些高地稱為分水嶺。 今天我們就要成立河流科考小組,完成兩項任務。 任務一:尋找河流,歸納河流的分布特征。 任務二:閱讀圖文,探究真相,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在教材第42頁圖2.30中描出我國的主要河流,并判斷河流流向及注入地。 學生:黑龍江、遼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瀾滄江注入太平洋,怒江、雅魯藏布江注入印度洋,額爾齊斯河注入北冰洋(我國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塔里木河中途消失。 教師:這些河流大部分最終流入海洋,我們稱之為外流河,像塔里木河一樣最終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稱為內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稱為外流區,內流河的流域稱為內流區。PPT展示我國內、外流區分布圖,中國氣候分布圖和中國地形圖。 學生:小組合作,分析我國外流區與內流區的分布及其成因。 外流區與內流區的分界線大致與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一致。外流區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季風氣候區,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3,水量超過全國河流總水量的95%,因為該地區受季風氣候影響,夏季降水豐沛,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多數河流自西向東流入太平洋。內流區主要分布在西部,這里降水較少,河流水量小,蒸發旺盛。 設計河流科考小組的情境,使學生有代入感。 通過描畫河流,分析內、外流河的分布特征,提升用圖能力和綜合能力。教師: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和枯水期、含沙量、結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統稱為河流的水文特征。接下來大家完成任務二,閱讀圖文,探究真相,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讀教材第43頁圖2.31,小組合作完成。 (1)找出四條河流在我國的具體位置。 (2)對比找出四條河流流量的異同點,并分析原因。 學生:相同點是四條河流都是夏季流量最大,形成汛期,因為夏季降水多,河流水主要來自大氣降水。不同點是南方河流的流量比北方大,汛期長,因為南方降水多,雨季長。 教師:松花江1、2月會出現斷流,為什么 學生: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結冰現象,因為該地1月均溫在0 ℃以下。 教師:松花江在4、5月流量增加,為什么 學生:東北地區,春季氣溫回升,冰雪消融,會有短暫的汛期(春汛)。 教師:河流的水文特征深受地形地勢和氣候等因素的影響。有人這樣比喻:“地勢是河流之父,氣候是河流之母。” 學生:完成河流水文特征與影響因素的連線。 教師:你了解內流河的水文特征嗎 PPT展示塔里木盆地圖。內流區降水稀少,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就成為內流河的水源,夏季氣溫高,形成汛期。 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響因素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通過小組合作,設置問題,一步步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教師:除了天然河流,人類還開鑿修建了很多運河,如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等。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河是京杭運河。 讀教材第44頁閱讀材料,找出京杭運河溝通的水系、經過的省區市,說一說京杭運河的重要作用。 學生:(1)京杭運河自北向南經過京、津、冀、魯、蘇、浙6省(直轄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2)由于地勢西高東低,我國大河多自西向東流,溝通東西交通。京杭運河起到了溝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在南水北調工程中,是長江水北調的重要輸水通道(東線)。 教師:我們研究一條河流,不僅要研究水文特征,還要特別關注河流的形態特征。長江和黃河都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最重要的兩條河流。后面的兩節課我們就分別從水文特征和形態特征角度分析長江和黃河。 京杭運河作為河流部分知識的補充,將歷史和地理學科融合,旨在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和綜合能力。三、過程性評價隨堂練習。四、課堂小結河流與我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根據能夠最終是否流入海洋,把河流劃分為外流河和內流河兩種。受地形地勢和氣候的影響,我國外流河主要分布在東部,內流河主要分布在西部。由于夏季降水集中,河流大多在夏季形成汛期,秦嶺—淮河一線以北河流冬季普遍有結冰現象。除了天然河流,還有很多人工運河,京杭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河,溝通南北交通,也是南水北調的重要輸水通道。五、布置作業相關練習六、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