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化學 年級 九 學期 春季課題 常見的酸和堿(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見酸堿,通過實驗知識了解酸堿指示劑及其變色規律。 2.過程與方法:主要通過實驗探究法,進一步認識與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自制酸堿指示劑,并能用其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自主探究實驗增強實驗技能、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學精神以及分析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規律、利用酸堿指示劑進行簡單的鑒別。 2.自制酸堿指示劑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教學難點: 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規律、利用酸堿指示劑進行簡單的鑒別。教學過程【課前導入】認識常見的酸和堿,舉例說明生活中的酸和堿。 【提問】生活中可以通過酸味澀味來辨別哪些是酸哪些是堿,實驗室中如何辨別呢? 【自主學習】酸堿指示劑的發現 【活動1】家庭小實驗:動手自制酸堿指示劑探究鑒別酸和堿的方法 學生思考,制定實驗方案,動手實驗 1.制作植物浸出液。 2.試驗指示劑在食醋酸性和小蘇打堿性溶液中的顏色變化。 3.判斷該浸出液能否作酸堿指示劑。 【講授】酸堿指示劑的概念、由來。 許多植物的花、果、莖、葉中都含有色素,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堿性溶液里顯示不同的顏色,可以作為酸堿指示劑。實驗室中常用的酸堿指示劑是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它們遇到酸和堿分別會顯示什么樣的顏色呢? 【活動2】實驗探究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的變色規律 選擇的溶液加入石蕊溶液后的顏色變化加入酚酞溶液后的顏色變化食醋稀鹽酸石灰水氫氧化鈉溶液【總結】交流實驗結果,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歸納石蕊酚酞溶液的變色規律 紫色石蕊溶液無色酚酞溶液中性溶液酸性溶液堿性溶液【活動3】實驗室有三瓶無色溶液,分別可能是氯化鈉溶液、鹽酸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如何鑒別這三種溶液? 實驗方案現象及結論 現象:結論:【講授】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還可能是中性溶液。 【當堂檢測】 1.向某溶液中滴入無色酚酞溶液后不顯色,向該溶液中滴人紫色石蕊溶液,則( ) A.一定顯紅色 B.可能仍為紫色,也可能顯紅色 C.可能顯藍色 D.一定為無色 2.化學課上老師拿出三朵用石蕊溶液處理過的紫色小紙花(如圖),向紙花上分別噴灑不同溶液,三朵紙花的顯色情況為:①紫色;②紅色;③藍色。噴在①②③號紙花上的溶液依次是 (填字母序號) A.氫氧化鈉 B.氯化鈉 C.稀鹽酸 【小結】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布置作業】選取身邊的幾種物質自制酸堿指示劑并通過實驗選出一種檢驗效果較好的指示劑并利用自制的酸堿指示劑檢驗家中洗發水和護發素的酸堿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