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0.2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 教學設計(表格式)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0.2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 教學設計(表格式)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
課程基本信息
學科 化學 年級 九年級 學期 春季
課題 課題2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酸和堿的中和反應,學會運用指示劑判斷反應的發生; 2.能從微觀粒子運動的角度了解中和反應的原理,并會正確書寫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熟記pH和溶液酸堿度、酸堿性的關系; 4.會使用pH試紙測溶液的pH,了解溶液的酸堿度在實際中有重要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設計實驗驗證酸堿之間能否發生反應,初步了解控制變量的方法在探究實驗設計中的運用; 2.通過自主實驗操作,體驗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激發對化學學習興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了解中和反應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生產的密切聯系,體會學習化學的重要性; 2.進一步加深對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關系的理解。
教學內容
教學重點: 1.中和反應及其應用; 2.認識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方法——pH。
教學難點: 1.設計實驗證明鹽酸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化學反應; 2.酸堿度和酸堿性的區別。
教學過程
【活動一】酸堿之間能否發生化學反應 教師先課件展示課前學生預習,查閱資料得到的中和反應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實例,從而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展示課前學生預習查閱得到的資料: (1)食用皮蛋時,蘸些醋會改善發澀的口感; (2)印染廠的堿性污水在處理時可以加入硫酸; 踴躍展示自己課前收集到的相關資料,并說明 課前讓學生收集相關資料,一是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并以此引入課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當感覺胃部不適甚至泛酸時,可以服用氫氧化鋁來緩解; (4)農田土壤出現酸化板結,可以撒些熟石灰進行改良。 【提問】為什么在生活生產中有這樣的應用呢?是不是酸能與堿反應呢?我們利用實驗室常見的酸——稀鹽酸,和常見的堿——氫氧化鈉來進行探究驗證。 【板書】課題2酸和堿能否發生反應 二是學生在收集資料過程中能真正落實預習,對即將要學習的知識做到心中有數。
【活動二】得出結論:酸和堿之間能發生反應。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實驗探究】仔細觀察下面的實驗,判斷氫氧化鈉與稀鹽酸是否發生了反應 實驗:將稀鹽酸滴加至NaOH溶液中,充分反應,觀察。 【引導】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也遇到過沒有明顯現象的化學反應,比如二氧化碳與水反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那如何證明反應的發生 我們可以通過證明反應物消失,或者有新物質生成來證明。自己試著設計一下實驗方案吧!結合課題1,我們知道酸堿指示劑在酸、堿溶液中顏色變化不同,可以利用這一性質來設計以下方案。 通過分析發現:第2種方案中,當最終觀察到溶液變成紅色時,NaOH溶液已經過量,此前未觀察到明顯變化。第3種和第4種方案中,用石蕊溶液作指示劑,很難觀察到最終的紫色。因此,上述4種方案中第1種方案為最佳方案。 【實驗探究】仔細觀察下面實驗, 【觀察和描述】實驗的現象,并做出判斷。 【回答】1.沒有反應。 2.反應了,但沒 有反應現象。 3.沒有明顯的實驗 現象,不能做出判斷。 【活動討論】討論、分析上述實驗方案,整合出優選方案1。 根據實驗現象做猜測是為了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帶著疑問走進課程,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基礎。 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真正參與其中,以此引發學生思考。
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是否發生了反應 實驗:向稀NaOH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逐滴加入稀鹽酸,攪拌,觀察,直到紅色恰好褪去。 【提問】請同學們根據觀察到的現象再來判斷一下,NaOH溶液與稀鹽酸是否發生了反應呢 【板書】第一次修改板書 課題2酸和堿能發生反應。 NaOH + HCl = NaCl + H2O 【觀察實驗和描述】重新分析、判斷。 【回答】向稀NaOH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溶液變紅,堿能使酚酞變紅,逐滴加入稀鹽酸,攪拌,紅色逐漸變淺,最后恰好褪去,說明堿性物質消失,也就是NaOH消失,從而證明了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 通過重新設計實驗,看到明顯實驗現象,自主分析得出結論,進一步認識酸和堿的反應。
【活動三】得出結論:酸和堿之間能發生中和反應。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練習過渡】實驗室常見的堿還有熟石灰——氫氧化鈣,酸還有稀硫酸,它們也能和氫氧化鈉與鹽酸一樣,發生相同的反應。請同學們試著寫一寫吧! Ca(OH)2 + HCl = NaOH + H2SO4 = Ca(OH)2 + H2SO4= 仔細觀察這幾個反應方程式,可以發現,上述反應中生成的氯化鈉、氯化鈣和硫酸鈉、硫酸鈣都是由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我們把這樣的化合物叫做鹽。而酸與堿作用生成了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 【板書】第二次修改板書 課題2酸和堿發生中和反應。 一、中和反應 酸與堿作用生成了鹽和水的反應 NaOH + HCl = NaCl + H2O 【思考并完成】模仿NaOH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獨立完成。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2NaOH + H2SO4 = Na2SO4 +2H2O Ca(OH)2 + H2SO4=Na2SO4+2H2O 通過仿寫中和反應方程式,仿寫中理解中和反應產物是如何而來,同時整理得到中和反應。
【活動四】微觀角度認識中和反應,并了解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提問】為什么中和反應的發生,一定會有水生成呢 課件展示中和反應的微觀過程動畫。 酸中都含有H+,堿中都含有OH-,H+和OH-結合生成水分子(H2O)。 【板書】課題2酸和堿的中和反應 H+ + OH- === H2O 【觀看并分析】認真觀看動畫過程,理解并表述: 從微觀角度去看,中和反應的實質是酸中的氫離子與堿中的氫氧根離子結合為水分子的過程。 運用微觀動畫,幫助學生從宏觀現象到微觀解釋轉化,促進思維方式改變。微觀圖示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讓我們回到大家課前找出的一些應用實例,現在你能自己解釋為什么了嗎 【板書】 二、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嘗試分析并回答】 腌制皮蛋用到的熟石灰呈堿性,食醋呈酸性,酸堿中和,改善發澀的口感; 印染廠廢水呈堿性,加入硫酸,中和,達到污水處理的目的; 胃液的主要成分是鹽酸,服用堿性的氫氧化鋁片可緩解不適; 酸性土壤板結,撒些堿性的熟石灰可達到改良的目的。 回答導入提出的問題,首尾呼應,讓學生自己解釋原因的過程中,不但能鞏固理解中和反應,更能體會到化學來源生活而服務于生活。
【活動五】知道pH,并會用pH試紙測定溶液酸堿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解答】在堿的化學性質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堿的腐蝕性與堿性的強弱有關,氫氧化鈉是強堿,具有強烈的腐蝕性。 【講解】我們用酸堿度來說明酸堿性的強弱程度,用pH來表示,pH的范圍在0~14,而測定pH最簡便的方法是使用pH試紙。 【板書】 三、pH—溶液的酸堿度 范圍:0~14 測定:pH試紙。 【演示實驗】利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 【板書】酸性溶液 pH>7 堿性溶液 pH<7 中性溶液 pH=7; pH越小,酸性越強;pH越大,堿性越強。 【講解】pH試紙只能粗略測定,如需精確測定還可以用pH計。 【提出疑問】課前查閱資料過程中,同樣是堿,在改良酸性土壤中用到的是熟石灰,特別強調了不能用氫氧化鈉,氫氧化鈉為什么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呢 【追問】那我們又如何知道物質酸堿性的強弱呢? 【再追問】那我們如何利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呢? 【觀察實驗并整理】 酸性溶液 pH>7 堿性溶液 pH<7 中性溶液 pH=7; pH越小,酸性越強;pH越大,堿性越強。 由生活實際問題引出,感受物質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系。 規范實驗操作,培養了對知識整理歸納能力。
【整理小結】下面我們總結一下指示劑、pH試紙在酸堿性、酸堿度測定上的區別與聯系吧! 【板書】 【思考并總結】初中化學中常用的指示劑有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結合pH試紙從定性、定量角度分析。 自行總結歸納,加深對酸堿性、酸堿度的理解。
【活動六】了解溶液酸堿度對生產、生活和人體健康的重要意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我們還可以測定生活中其他物質的酸堿性和酸堿度,了解溶液的酸堿性與酸堿度,對于生活、生產以及人類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在化工生產中,許多反應都必須在一定pH的溶液里才能進行;農作物一般適宜在pH=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長,調節土壤的pH是改良土壤的方法之一。某些工廠排放的酸性氣體非經處理而排放到空氣中可能導致酸雨,我們把PH<5.6的降雨稱為酸雨。酸雨對農作物以及一些建筑等不利,隨時監測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氣的污染情況,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健康人的體液必須維持在一定的酸堿度范圍內,如果出現異常,可能導致疾病。測定人體內排出的液體的pH,可以幫助人們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經測定,相同溫度下,等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的pH大于氫氧化鈣溶液的pH,所以在農業生產中,氫氧化鈣有更廣泛的應用。 傾聽,了解 了解了溶液酸堿度對于生活、生產和人類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活動七】課堂小結
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不僅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認識了酸與堿可以發生中和反應,學會了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了解了溶液酸堿度對于生活、生產和人類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進一步加深了物質的性質和物質用途之間關系的理解。
板書設計
課題2酸和堿的中和反應 一、中和反應 酸與堿作用生成了鹽和水的反應 NaOH + HCl = NaCl + H2O 實質:H+ + OH- === H2O 二、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三、pH—溶液的酸堿度 (
pH
越小,酸性越強;
pH
越大,堿性越強
) 酸性溶液 pH<7 范圍:0~14 中性溶液 pH=7 測定:pH試紙。 堿性溶液 pH>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城县| 绍兴县| 资溪县| 桂阳县| 茂名市| 阿拉善左旗| 凯里市| 镇巴县| 南澳县| 茌平县| 临泉县| 保德县| 台中县| 邛崃市| 玉林市| 易门县| 景宁| 克山县| 盐源县| 苗栗县| 林口县| 郓城县| 无棣县| 洛宁县| 靖安县| 宁德市| 太和县| 金寨县| 临邑县| 勃利县| 张掖市| 新宁县| 阿拉善盟| 安达市| 拉萨市| 博野县| 荥经县| 吴堡县| 同江市| 泰宁县| 武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