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課題 實驗活動6 酸、堿的化學性質教學目標1.通過化學實驗及相關分析,進一步理解酸、堿的各項化學性質,酸堿的中和反應。 2.通過實驗探究,提高實驗分析能力和設計實驗的能力,認識事物的兩面性,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3.通過探究,能體驗到探究活動的樂趣和學習成功的喜悅,并進而增加學習化學的興趣。 4.通過學生分組實驗使學生認識到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并培養同學之間的合作能力。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酸、堿各項化學性質的驗證實驗。 教學難點: 分析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實驗用品試管、藥匙、蒸發皿、玻璃棒、酒精燈、鐵架臺(帶鐵圈)、坩堝鉗、膠頭滴管、火柴、試管架、器材瓶。 稀鹽酸、稀硫酸、稀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鈣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試紙、生銹的鐵釘、白色點滴板等。教學過程一、自主學習 1.酸、堿與指示劑作用 酸性溶液中性溶液堿性溶液紫色石蕊溶液無色酚酞溶液2. 酸的化學性質: 3.堿的化學性質: 二、互動探究 1、導入新課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之前我們學習酸、堿的各項化學性質時,大家都只是看到教師的演示實驗,今天,讓我們又一次相約化學實驗室,自己動手操作,來探究一下酸堿的各項化學性質及酸堿的中和滴定。 實驗之前老師要強調一下實驗中的注意事項: (1)在使用酸、堿時應注意酸和堿有腐蝕性,學生在實驗時最好帶防護眼鏡和橡膠手套。 (2)將鐵釘放入試管時,先將試管橫放,放入鐵釘,再將試管慢慢豎起,使鐵釘滑落到試管底部。 (3)向硫酸銅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量要少加入幾滴即可,注意觀察,生成少量氫氧化銅絮狀沉淀。 (4)加熱蒸干溶液時,要注意用玻璃棒攪拌和及時移開酒精燈,防止固體迸濺。 2、合作探究 請同學們按教材P69實驗步驟進行實驗,完成實驗報告。 步驟1 在白色點滴板不同的位置滴入稀硫酸、稀鹽酸、氫氧化鈣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各 3-5滴,再分別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1滴,觀察現象。 稀鹽酸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紫色石蕊溶液無色酚酞溶液步驟2 取兩個生銹的鐵釘分別放入兩支試管中,然后向試管中分別加入約2ml稀鹽酸,觀察現象。當觀察到鐵釘表面的銹去掉并變得光亮時,將其中一支試管中的鐵釘取出,洗凈。繼續觀察另一支試管中的現象。過一段時間將鐵釘取出,洗凈。比較兩支鐵釘的變化。 現象分析步驟3 在試管中加入約2ml硫酸銅溶液,滴入2-3滴氫氧化鈉溶液,觀察現象。然后再向試管中加入稀鹽酸,觀察現象。 硫酸銅溶液滴入氫氧化鈉溶液繼續滴入稀鹽酸現象分析步驟4 在試管中加入約1ml氫氧化鈉溶液, 滴入1-2滴酚酞溶液。然后邊用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邊不斷振蕩試管,至溶液顏色恰好變為無色為止。取該無色溶液約1ml,置于蒸發皿中加熱,使溶液蒸干,觀察現象。 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蒸干溶液現象分析步驟5 向兩支試管中加入相同量的氫氧化鈣粉末,然后各加入1ml水,振蕩;再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觀察現象。繼續向其中一支試管中加入1ml水,振蕩;向另一支試管中加入約1ml稀鹽酸,振蕩;比較兩支試管中的現象。 滴入酚酞加入稀鹽酸現象分析3.課堂小結 上述實驗,都體現了酸和堿的哪些性質? 4.拓展提升 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請根據化學的概念談一談,如何用分類和歸納的方法學習物質? 三、課堂板書 實驗活動6 酸、堿的化學性質 1.結論: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變成紅色,遇到堿溶液變成藍色,酚酞溶液遇到酸溶液不變色,遇到堿溶液變成紅色。 2.原理: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 3.原理:2NaOH+CuSO4=Na2SO4+Cu(OH)2↓ Cu(OH)2+2HCl=CuCl2+2H2O 4.原理:NaOH+HCl=NaCl+H2O 5.原理:Ca(OH)2+2HCl=CaCl2+2H2O.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實驗進一步探究了酸和堿的主要性質,同學們課后要好好歸納總結,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出來,加強對酸、堿知識的認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