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科學五年級上、下冊典型分組實驗操作規范要求序號 實驗名稱 實驗器材 規范操作要點 備注1 探究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 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長方形卡紙3張、 1張無孔卡紙 手電筒 四個架子 1.根據日常生活經驗,猜測光是怎樣傳播的。 2.展示提供的器材,根據器材,設計實驗,驗證先前對光傳播的想法是否正確,組內進行交流。 3.把3張有孔卡紙分別用夾子夾住橫立在桌上,排成整齊的一列,使卡紙的小孔在同一直線上。在最后一張卡紙之后再放一張沒有打孔的卡紙作為屏。 4.把手電筒放置在離自己最近的卡紙前一定距離,讓手電筒的光射進小孔。在記錄紙上畫出光前進的路線。把第二或第三張卡紙(第一張除外)向左或向右移動,同樣用手電筒的光對準離自己最近的卡紙上的小孔,用箭頭標出光前進的路線。 5. 比較兩次實驗有什么不同的現象,試著解釋我們看到的現象。 6.用手電筒的光筆直對準空心彎管和直管,比較實驗中的不同現象,并嘗試解釋。 7.實驗結束,整理實驗器材。2 光的反射現象 手電筒 黑色卡紙 膠帶紙 平面鏡 1.將卡紙剪成比手電筒光圈直徑略大一點的圓;在剪好的卡紙中間劃開一道縫隙,并用透明膠帶將卡紙固定在手電筒光圈上;打開手電筒,會有一道狹窄的光束射出來。 2.先用手電筒照射白板或紙屏,調整手電筒距白板或紙屏的距離,以確保能看清楚一道光斑。 3.在白板或紙屏的某處做一個記號。再通過調試平面鏡,使光反射到標記的位置。 4.不斷重復上面的實驗,直到你能預測平面鏡會將光反射到什么位置。3 觀察光通過三棱鏡的色散現象 手電筒 三棱鏡 讓一束強光(白光)通過三棱鏡,觀察現象。4. 模擬地震實驗 塑料薄膜 分成兩半的小盒 土 鐵鍬 水 將小盒的兩半拼接起來,在上面鋪一層塑料薄膜。 將土、水和成泥,并將它鋪在有塑料薄膜的小盒中。 等泥變干后,將這個小盒的兩半迅速拉開或擠壓。 觀察發生的現象。5 模擬火山噴發 土豆泥 番茄醬 罐頭盒(不銹鋼盆) 鐵架臺 酒精燈 護目鏡 在罐頭盒內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狀,并在山的頂部向下挖一個小洞。 向小洞內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醬(適當稀釋),然后用一層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 將罐頭盒放在鐵架臺上,用酒精燈加熱,觀察“火山”噴發現象。 注意,全程帶上護目鏡 酒精燈的使用 1.在使用酒精燈之前,首先要檢查酒精燈是否完好無損,是否有破損、泄漏或堵塞的情況。確保酒精燈底部平穩,防止在使用過程中翻倒。 2.使用火柴或點火器點燃酒精燈。(火柴使用后要放入沙盤中) 3.在加熱過程中,將需要加熱的物體放置在火焰外焰加熱,以獲得更高的溫度。 4.使用完畢后,應使用燈帽將酒精燈火焰熄滅(蓋兩次)。不可用嘴吹滅火焰,以免發生危險。6 用科學原理制作簡單裝置—擺鐘 鐵架臺 細繩 回形針 螺母 秒表7 探究水對種子發芽的影響 放大鏡、 綠豆種子、 塑料盒、 標簽、 紙巾、 水、 滴管、 剪刀等 1.研究“水”這個條件的小組,在兩個塑料盒內部墊上紙巾,再往一個紙巾上滴水,另一個保持干燥,然后在盒中各放三顆綠豆種子 2.用標簽標明對照組和實驗組,并把標簽貼在塑料盒的外面 研究“水”這個條件,建議在塑料盒底部鉆一個排水孔,使種子保持濕潤,而不是浸泡在水中。8 蚯蚓的選擇 長方形扁紙盒、 玻璃片、 蚯蚓、 干土、 濕土、 吸水紙等 1.根據日常生活經驗,猜想蚯蚓生長對水分和光線的需求 2.展示實驗器材,根據實驗材料設計實驗計劃,組內交流 3.在盒子的底部鋪上吸水紙,盒子的蓋的一端剪掉一塊 4.將蚯蚓5條一組放在盒子中間,蓋好蓋子,5分鐘后,打開盒蓋觀察,并做好記錄 5.反復幾次,組內組外依次交流發現 6.在盒子的兩端分別鋪上一層泥土,一端鋪濕潤的,一端鋪干燥的 7.將蚯蚓10條一組放在盒子中間,蓋好盒蓋,5分鐘后,打開觀察,并做好記錄 8.反復幾次,組內組外依次交流發現 9.分析現象,得出結論:蚯蚓適合生長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 10. 實驗完畢,清潔并整理實驗器材,注意桌面整潔 1.選用野生的蚯蚓,實驗現象會更明顯 2.泥土的準備,最好是和原來蚯蚓生活過的土質相同。 3.實驗中盡量避免外界干擾因素的影響,如聲音、桌面振動等。 4.如遇陰雨天可用白熾燈模擬光源。9 做一個生態瓶 大飲料瓶或色拉油桶、 洗干凈的細沙和石子、 剪刀、 河水、 水生植物、 水生動物、 漏網等 1.設計生態瓶方案,考慮其中所放的生物和非生物 2.根據生態瓶的建造方案,準備好所需的材料 3.將飲料瓶清洗干凈后,剪掉上面一部分 4.在瓶底裝入一層干凈的細沙和石子,再裝入大半瓶河水 5.在瓶里種上水草,水面放一些浮萍 6.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魚、螺螄等小動物 7.建造好的生態瓶要進行管理和長期的觀察記錄 1.設計生態瓶方案一個環節,至關重要,一定要讓學生考慮好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關系。 2.前面的生物與非生物選擇,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稍作調整。 3. 基于條件和教育成本的考慮,建議基本就按教科書的要求。 4.生物盡量野生的,瓶子最好無色透明的。10. 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彈簧測力計、 鉤碼、 用于測量重力的小物體等 1.觀察彈簧測力計,檢查指針是否歸零,了解測量單位和測量范圍。 2.學生先進行估計再實際測量,做好記錄進行比較。 3.學生測量物體重力時,視線要和指針相平。 4.實驗完畢,整理實驗器材。 1.測量時要慢慢提起物體,不要用力過猛,如果指針已經達到最大值還沒有提起重物,應立即停止測量。 2.只要求學生對測力計“檢查”而不“調整”,強調的是檢查計量工具的意識。如指針沒有指〇,老師調整即可,要避免學生自行亂調指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