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2024年秋季物理(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第3章 聲的世界第2節 探究樂音的特性1.知道音調、響度、和音色的影響因素。2.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樂音三特性的影響因素。3.能主動將物理與生活聯系起來,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總結成功的經驗。溫故知新:1.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2.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同學們生活中都聽到過很多美妙的歌聲,那么這些美妙的聲音都有什么特點呢?實驗要求:觀察古箏和編鐘,他們如何改變自身的音調?學生活動一:音調的影響因素是什么?學生活動二:如何利用刻度尺,演示高低不同的音調,觀察刻度尺的振動。(觀察、思考、設計、體驗)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鋼尺。比較兩種情況下鋼尺振動的快慢和發聲的音調。結論:音調是由聲源的振動頻率決定的。聲源振動越快,頻率越高,聲音的音調越高;聲源振動越慢,頻率越低,聲音的音調越低。學生活動三:(觀察、體驗)蜜蜂飛行時發出了聲音,那蝴蝶發出聲音了嗎 如果發出了為什么我們聽不見 小組討論并驗證:1.什么叫響度?2.響度的影響因素是什么,如何設計實驗?實驗探究:①在桌面上撒些小紙屑,先輕輕地敲擊桌面,觀察小紙屑的振動幅度。②然后用力敲擊桌面,觀察小紙屑的振動幅度。發現:用力越大,紙屑跳得越高,說明桌面振幅越大,這時聲音也變大了。結論:(1)振幅決定響度,振幅越大,響度越大。(2)此外,響度還與距聲源的遠近有關,距離聲源越近,聽到的聲音越大。音色: 指聲音的特色。 影響因素:取決于聲源本身,由聲源的材料、結構和振動方式等因素造成的。1.往熱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經驗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據聲音判斷水是否快倒滿了,這是為什么 2.醫生用聽診器聽病人心跳的聲音是因為( )A.聽診器能使振動的振幅增加,使響度增大B.聽診器能改變發聲的頻率,使音調變高C.聽診器能縮短聽者與發聲體之間的距離,使傳入人耳的聲音的響度更大些D.聽診器能減少聲音的分散,使傳入人耳的響度更大些D 3.“不見其人,先聞其聲”意思是根據說話聲就可以判斷出誰在說話,這是因為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 ) A.振幅 B.頻率 C.響度 D.音色D1.樂音的三個特征是什么2.三個特征的影響因素?1.第3章 第2節。2.自我評價第1~4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