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導體和絕緣體》說課稿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新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6課《導體和絕緣體》。本單元以“電路”為探究主題。本單元將借助導線、燈泡、電池等電器元件和許多有趣的探究活動,幫助學生初步建立:電是可以在特定的物質中流動的,電是我們生活中重要能源的概念,促進他們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發展,并學會安全用電。第6課主要引領學生通過探究活動,明白導體和絕緣體的區別,本課承擔著實現單元教學目標的任務。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學情分析、教學方法、教學準備、教學過程等方面進行說課。一、使用教材《導體和絕緣體》是四年級下冊《電路》單元的第6課。通過前面幾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獲得了一些關于電、以及電是如何工作的知識。在這一課中,他們會發現將身邊的物體連接到電路中時,情況是不一樣的。導體是一種允許電流通過它們的物質,絕緣體是電流不容易通過的物質。導體和絕緣體在電路中是同樣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一節課中學生將探究物體導電性能,教學內容主要分2個部分,第一部分:檢測區分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第二部分:使用電路檢測器規范地來檢測身邊的物體是否導電以及一些安全用電事項。二、學情分析四年級學生能提出科學探究的大致思路,能對自己或者小組提出的探究問題做出書面計劃。在實際過程中,如果讓他們完成獨立的計劃,稍有困難,本節課在引導學生做完整實驗計劃。四年級學生往往會用自己原有的經驗來判斷甚至想象替代實際科學實驗情況,有些學生甚至只會憑借經驗不加實驗地將導體和絕緣體分類,因為要強調學生在課堂中實證意識的培養,每一種檢測都要達到兩次以上。四年級學生合作分工意識還不夠強,本節課會繼續在小組分工提供幫助策略。三、實驗器材準備每組學生準備:木質鉛筆,回形針,鐵釘,干樹枝,橡皮,塑料尺等待檢測的物體,1個自制簡單電路檢測器,1份科學監測記錄表。教師準備:班級記錄表、教學課件等。教學方法:實驗觀察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四、實驗教學目標[科學知識目標]1.有的物質易導電,這樣的物質做成的物體叫做導體;有的物質不易導電,這樣的物質做成的物體叫做絕緣體。2.導電性是材料的基本屬性之一。[科學探究目標]1.根據任務要求制定一個小組的研究計劃,并完成設想的計劃。2.實施有關檢測的必要步驟,并整理實驗記錄。[科學態度目標]1.嘗試多角度、多方式認識物體,有積極的探究興趣。2.形成細致、客觀地觀察的態度。[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1.在實驗中學習與別人合作。2.在檢測中培養尊重事實的實證精神。3.認識到井然有序的實驗操作習慣和形成安全用電的意識是很重要的。[說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導體和絕緣體的區別。2.教學難點:使用電路檢測器規范地來檢測身邊的物體是否導電。五、實驗教學內容教學過程采用四個板塊的呈現方式,是借鑒學習周期的策略,將探究活動的組織過程顯性化,使師生不必再去識別過程,而是把注意力轉移到理解活動的意義以及注重它們的聯結上來。第一部分:聚焦這一板塊以疑問句的形式提出幾個學生可以探究的科學問題,以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語句與前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聯系,體現課程的連貫性。教師出示一個簡單電路,指著電路中的導線提問學生:在連接電路時,我們為什么要把導線兩端的塑料包皮剝開 當學生們說出各自的觀點后,教師分別用導線的金屬頭和塑料皮作為接觸點連接到電路中,來驗證學生的觀點。確定物質中的確是有的物質容易讓電流通過,而有的物體不容易讓電流通過。并讓學生們列舉出一些他們認為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體和不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體,來了解學生對導體和絕緣體的原有認識。第二部分:探索探索板塊包括前概念測查、預測、探究計劃的制訂、收集信息、組織和呈現證據以及形成初步解釋。這一板塊列出可供選擇的觀察和實驗方法、有關的第二手資料和數據呈現所需要的方法和工具等。同學們列舉的物體到底能不能讓電流通過呢 我們可以用我們的電路檢測器來檢測物體的導電性。怎樣用電路檢測器來檢測一個物體的導電性呢 請小組學生討論一下,制定出一個用電路檢測器檢測物體導電性的研究計劃。各小組匯報自己的研究計劃,并進行相互的補充和完善。形成一個規范而又完善的檢測計劃。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取身邊的6種物體,用來檢驗的6 種物體可以教師準備一部分,再加上學生選取的身邊物體,這樣使檢測的物體更有結構性。在檢查了電路檢測器能正常工作后,逐一檢測每件物體,先預測它的導電性,并將預測結果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上。學生在討論研究方案的時候,也可能會想出以下的研究方案:先對要檢驗的所有物體的導電性進行預測,并記錄預測結果,再進行檢驗,也可以。按照規定的研究計劃進行規范操作,是這個活動的重點,還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動手操作的機會和合作的意識。第三部分:研討問題1:整理檢測結果。讓學生分組匯報檢驗結果,對于同一種物體的檢測,不同小組的檢測結果是否相同 如果檢測結果不同,可以進行重復檢測。對物體導電性的預測和實際檢測的結果相同嗎 如果預測和實際檢測結果不同,讓學生說一說預測時是怎么想的,通過實際檢測后,你有什么新的認識。問題2:揭示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通過檢測,學生知道了有的物體容易導電,有的物體不容易導電,這時教師將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告訴學生。那么,在檢測的問題中,哪些第導體 哪些是絕緣體 讓學生按照導體和絕緣體來給剛剛檢測的物體分類,讓學生將導體和絕緣體的科學的概念進行初步的應用。并讓學生們去觀察導體和絕緣體,看看他們有什么發現,有認識到導體通常是金屬的,絕緣體通常是非金屬的。問題3:導體和絕緣體的應用。把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簡單的電器,如電池盒、燈座、開關、插頭、插座、螺絲刀等,發給各個小組,每組發一樣。讓學生們觀察這些物品的哪些部分使用導體材料制成的,哪些部分是用絕緣體材料制成的 為什么這樣選用材料 通過各個小組的匯報交流,讓學生們認識到我們通常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而用導體使電流流過。第四部分:柘展通過教師講解,拓展學生對導體和絕緣體的認識,知道導體混臺絕緣體并不是絕對的,在不同的環境下,絕緣體也可能變成導體,堤醒學生要好好保護電器.設備上的絕緣體部分,注意安全用電。四個板塊呈現的是一個有結構的,既符合科學家的工作特點,又符合兒童認知規律的教學過程,目的是讓兒童親身經歷和體驗問題解決的系列科學實踐。這個實踐過程與兒童轉變他們的原有認識相關,與促進他們對科學的理解相關,與發展他們的認識能力相關,而且一定是以科學概念和科學探究共生的方式發生的。六、實驗教學過程第二單元 電路第6課時 導體和絕緣體【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有的物質易導電,這樣的物質叫做導體;有的物質不易導電,這樣的物質叫做絕緣體2.導電性是材料的基本屬性之一。科學探究目標1.根據任務要求制定一個小組的研究計劃,并完成設想的計劃。2.實施有關檢測的必要步驟,并整理實驗記錄。科學態度目標培養尊重他人意見、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的精神。認識到井然有序的實驗操作習慣和形成安全用電的意識是很重要的。【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導體和絕緣體。難點:根據檢測的結果判斷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教學課件。學生準備:電路檢測器、待測材料、科學活動手冊【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聚焦問題1.圖片出示一根已經剝開塑料包皮的導線,提問:在連接電路時,我們需要把導線兩端的塑料包皮剝開的原因是什么?(預設:塑料不能導電)21·cn·jy·com學生猜想:橡膠塑料包皮不導電,而金屬銅絲會導電。2.追問:是否真的如你們所說,我們該如何檢測呢?同時生活中又有哪些物體容易導電,哪些不容易導電呢?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走進導體與絕緣體的世界。揭示課題:導體與絕緣體(板書)二、學單導學,自主實驗探索: 我們發現在簡單電路中,電路閉合,小燈泡會發光。那它能否給我們一些啟示呢?學生猜想:我們是否可以借助電路,來檢測器檢測物體的導電性。將物體接入電路當中:當物體導電時,小燈泡會發光,當物體不導電時,小燈泡不發光。選取身邊的6種物體,用電路檢測器分別檢測它們的導電性,并記錄下來。1.先檢測電路檢測器能否正常工作。2.預測被檢測物體能否使小燈泡亮起來。3.用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接觸物體的兩端,檢測物體的到導電性,做好記錄,并與預測進行比較。4.出示要求:(1)自檢:組裝電路檢測器,并檢查電路檢測器能否正常工作;(2)預測:猜測待測物體是否能點亮小燈泡,記錄在預測欄中;(3)檢測:每種物體要檢測2遍,并記錄檢測結果;(4)對比:將能亮和不能亮的物體進行分類,比較有什么異同。5.將能使小燈泡亮起來的物體放在一邊,不能使小燈泡亮起來的放在另一邊。仔細觀察這些物體,你能發現它們又什么異同嗎?21教育網6.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7.學生總結:我們發現:回形針和鐵釘在接入電路檢測時,小燈泡發光。而橡皮、木質鉛筆、塑料尺和干樹枝接入電路檢測時,不發光。每種材料檢測2次,結果沒有發生變化,所以,我們可以判斷:回形針和鐵定容易導電,而橡皮、木質鉛筆、塑料尺和干樹枝不容易導電。8.教師補充:在物理學中,我們把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絕緣體。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下圖中這些物品的哪些部分是用導體材料制成的,哪些部分是用絕緣材料制成的?為什么這樣選用材料?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1.在潮濕的空氣中或較強的電流下,人體、自然界中的水和大地等都將成為導體。如果我們觸及了家中使用的電路,電流就會通過人體而危及生命。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2.引導學生觀察教室里哪些設施是絕緣體做的,哪些是導體做的。提醒學生要好好保護電器設備上的絕緣體部分,注意安全用電。21cnjy.com【板書設計】2.6 導體和絕緣體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導體。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絕緣體。在潮濕的空氣中或較強電流下,人體、自然界中的水和大地等都將成為導體。【教學反思】導體與絕緣體這兩個科學概念學生以前可能都聽說過,但是在認識上是比較模糊的。學生在以前的探究活動中已經有了這樣的認識:為什么導線的外面用塑料皮,而里面用銅絲?為什么小燈座、電池盒的有些部分用銅來做,有些部分用塑料來做?教材通過用電路檢測器去檢測20種(甚至更多)物體能不能使小燈泡發亮(在檢測前讓學生先作出預測,并強調重復幾次)的實驗,凸顯了探究活動的價值,強調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生成概念、內化概念。如果說起初的概念是模糊的話,那么,活動后的概念將是深刻的、影響深遠的。(共17張PPT)導體與絕緣體問題聚焦為什么連接電路時,要剝開導線的兩端的橡膠塑料呢?橡膠塑料銅絲金屬銅絲容易導電橡膠塑料不容易導電學生猜想同時在生活中哪些物體容易導電,哪些不容易導電呢?問題聚焦是否真的如此,我們該如何去判斷?探索發現怎樣判斷物體的導電性?實驗猜想可以用電路檢測物體的導電性。實驗準備2.5V燈泡燈泡底座U型導線電池底座5V電池自檢:組裝電路檢測器,并檢查能否正常工作。實驗操作3、電池裝入底座1、連接電路2、安裝小燈泡待檢測狀態物體導電性檢測記錄表 物體 預測 第1次檢測 第2次檢測 檢測表明 亮 不亮 亮 不亮 亮 不亮 容易導電 不容易導電 回形針橡皮木質鉛筆鐵釘塑料尺干樹枝預測記錄預測:猜想待檢測物體的導電性,并進行記錄。實驗操作檢測:每一種物體要檢測2遍以上,并記錄檢測結果。物體導電性檢測記錄表 物體 預測 第1次檢測 第2次檢測 檢測表明 亮 不亮 亮 不亮 亮 不亮 容易導電 不容易導電 回形針橡皮木質鉛筆鐵釘塑料尺干樹枝實驗記錄分析總結對比:根據是否易導電將物體進行分類,比較異同。容易導電的物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小結學習研討下圖中的物體哪些部分是導體,哪些部分是絕緣體?為什么這樣選材?充電寶數據線插頭插排墻壁插座學習拓展在潮濕的空氣中或較強電流下,人體、自然界中的水和大地等都將成為導體。如果我們觸及了家中使用的電路,電流就會通過人體而危及生命。注意用電安全學習拓展說一說我們的教室內,哪些設施是絕緣體做的,哪些是導體做的?為什么?注意用電安全再見注意用電安全試講稿一、聚焦引入1.圖片出示一根已經剝開塑料包皮的導線,提問:在連接電路時,我們需要把導線兩端的塑料包皮剝開的原因是什么?(預設:塑料不能導電)驗證觀點:分別用導線的金屬頭和塑料皮作為接觸點連接到電路中,發現燈泡會亮、滅。2.追問:生活中哪些物體容易讓電流通過,哪些不容易讓電流通過?揭示課題:導體與絕緣體(板書)二、探索實驗1.同學們列舉的物體是否容易或者不容易讓電流通過,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判斷?(預設:電路檢測器)2.怎樣用電路檢測器來檢測呢?說說你們的想法。(預設:先預測電流是否容易通過銅絲和塑料使得小燈泡發光,把預測的結果記錄下來,每個物體檢測至少2次。在檢測前,電路檢測器要進行自檢。當小燈泡發光,則說明是導體。)3.同學們認識了正確的檢測方法,現在實驗籃里面有很多物體,哪些容易讓電流通過,哪些不容易讓電流通過?請大家自己來動手試一試。布置任務:以小組為單位,取身邊的的若干種物體(教師提供一部分,學生自己選取一部分。)出示要求:(1)自檢:組裝電路檢測器,并檢查電路檢測器能否正常工作;(2)預測:猜測待測物體是否能點亮小燈泡,記錄在預測欄中;(3)檢測:每種物體要檢測2遍,并記錄檢測結果;(4)對比:將能亮和不能亮的物體進行分類,比較有什么異同。4.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三、研討交流1.我們的檢測已經結束,現在請每個小組派代表,拿著你們的實驗記錄表到實物投影儀上進行匯報,哪些物體容易讓電流通過,哪些物體不容易讓電流通過。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如果有不同的意見,請同學匯報結束后,提出自己的想法。2.學生交流匯報(預設:若對于同一種物體的檢測,小組檢測結果出現不同,可進行重復檢測。對預測和實測結果不同的情況,說說預測時是怎么想的,通過檢測后,有什么新的認識。小結:根據檢測,能讓小燈泡發光的物體和不能發光的物體有什么特點?(預設:金屬材料容易讓燈泡發光,非金屬材料則不容易讓燈泡發光。)我們把容易導電的物質叫做導體,不易導電的物質叫做絕緣體。(板書課題:導體和絕緣體)3.解釋應用。出示一些簡單電器,如電池盒、開關、燈座、插頭、插座、螺絲刀等發給小組,每組一種,讓學生觀察這些物品的哪些部分使用導體材料,哪些部分使用的絕緣材料制成的?為什么這樣選用材料?我們通常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而用導體使電流流過。四、拓展延伸導體和絕緣體并不是絕對的,在不同的環境下,絕緣體也可能變成導體。你知道的導體和絕緣體有哪些?我們要好好保護電器設備上的絕緣體部分,注意用電安全。【板書設計】導體和絕緣體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絕緣體:不易導電的物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導體與絕緣體》教案.docx 《導體與絕緣體》試講稿.docx 《導體與絕緣體》課件.pptx 《導體和絕緣體》說課稿.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