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十三章 內能第1節 分子熱運動1. 物質的構成:常見的物質是由極其微小的粒子—— 、 構成的,大小通常以 為單位來度量。2. 分子熱運動(1)擴散現象說明: 。(2)分子熱運動:溫度越高,構成物質的分子無規則運動越 。分子 原子10-10 m 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劇烈 3. 分子間的作用力(1)分子間同時存在著相互作用的 和 。(2)當分子間的距離很小時,分子間作用力表現為 ;當分子間的距離稍大時,作用力表現為 ;如果分子相距很遠,作用力就變得 。引力 斥力 斥力 引力 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1. 以下不屬于擴散現象的是( B )B123452. 將杯中的水倒出,發現怎樣倒也倒不干凈,杯壁總是沾有水珠,這主要是由于( C )A. 水有粘連性 B. 水分子與玻璃杯之間有摩擦力C. 分子之間存在引力 D. 分子之間存在斥力C123453. 關于分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D )A. 常見物質都是由分子、原子組成的B.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C. 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D. 有的分子之間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間只有斥力D123454. 將一瓶小石子和一瓶沙子混合后,發現兩者裝不滿兩個瓶子,這個現象 (選填“能”或“不能”)說明分子間存在間隙。5. “黃河故道芳菲天,大套梨花來相見”。滿園梨花香撲鼻而來,這是現象,此現象說明了 ,中午時溫度升高,香味更加濃郁,說明了 。不能 擴散 構成物質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 12345第十三章 內能第2節 內能1. 內能(1)構成物體的 分子,其熱運動的 與 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2)影響物體內能大小的因素有 ;同一物體溫度降低時內能 ,溫度升高時內能 。所有 動能 分子勢能 溫度、質量 變小 變大 2. 內能的改變(1)在 過程中,傳遞 的多少叫做熱量。(2)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 和 。前者是內能的 ,后者是內能的 。熱傳遞 能量 做功 熱傳遞 轉化 轉移 1. 下列情況中,物體內能減小的是( D )A. 冰雪消融 B. 鉆木取火C. 壓縮氣體 D. 開水冷卻D123452. 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如圖所示的是書中關于利用銅鑄幣的情景。下列改變內能的方式與用爐火加熱銅使銅熔化不同的是( B )A. 揚湯止沸 B. 鉆木取火C. 釜底抽薪 D. 炙手可熱B123453. 小明將凝固點為47 ℃的某液態合金放在室溫為25 ℃的實驗室中。該合金從70 ℃降至47 ℃并保持47 ℃一段時間后再降至35 ℃,合金在此過程( A )A. 對外放熱,內能一直減少B. 存在液化現象,內能一直增加C. 溫度保持47 ℃時,不吸熱也不放熱D. 存在凝固現象,內能先減少后不變再減少A123454. 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內,交警會強制一些重型汽車在降溫池里停留一會兒,這是因為汽車在高速行駛過程中,通過 的方式增加輪胎的內能,使輪胎的溫度 (選填“升高”或“降低”);輪胎停在水中,通過 的方式減少內能,降低溫度,以保證行車安全。5. 物理學中的“熱”可以表示溫度、內能、熱量等含義,其中摩擦生熱的“熱”表示的是 ,冰塊吸熱而熔化中的“熱”表示的是 ;天氣很熱的“熱”表示的是 。(均選填“溫度”“內能”或“熱量”)做功 升高 熱傳遞 內能 熱量 溫度 12345第十三章 內能第3節 比熱容第1課時 比熱容的概念及應用1. 單位質量的物質溫度每升高或降低 所吸收或放出的 為該物質的 。比熱容用符號 表示,它的國際單位是,符號是 。2. 水的比熱容較大,水的比熱容為 ,它的意義是 。1 ℃ 熱量 比熱容 c 焦每千克攝氏度 J/(kg·℃) 4.2×103 J/(kg·℃) 1 kg的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4.2×103 J 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物體的溫度越高,比熱容越大B. 物體的質量越大,比熱容越小C. 同一物質的熱量為零,則其比熱容為零D. 物質的比熱容跟物體的質量大小、溫度變化的多少及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都無關D123452. 下列物質的比熱容發生改變的是( B )A. 把鐵塊放在熱水中再取出 B. 水凝固成冰C. 0 ℃的水變成4 ℃的水 D. 將鐵塊銼成鐵球B12345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熱容減為原來的二分之一B. 吸收熱量多的物質,比熱容一定大C. 高溫物體放出的熱量一定多D. 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熱量,煤油升高的溫度大于水升高的溫度D123454. 在農業生產中,為了保護秧苗夜間不致受凍,傍晚時要向秧田里多灌些水,這是因為水的( B )A. 密度大 B. 比熱容大C. 溫度高 D. 熱膨脹大B123455. 夏季的海邊,晝夜溫差小,氣候宜人,這是由于水的比熱容大。下列現象不能反映水這一特性的是( B )A. 汽車發動機的冷卻循環系統常用水做工作物質B. 發現人中暑時,常在額頭上擦冷水降溫C. 北方冬天暖氣供熱設備用水做工作物質D. 建人工湖,調節周圍的氣候B12345第十三章 內能第3節 比熱容第2課時 熱量的計算根據物質比熱容的定義可得物體吸收熱量的計算公式是 ;物體放出熱量的計算公式是 。其中,c是 ,m是 ,t0是 ,t是 。若用Δt表示溫度的變化量,則上述兩個公式可以統一表述為 。Q吸=cm(t- t0)Q放=cm(t0-t) 比熱容質量 初溫 末溫 Q=cmΔt 1. 銅的比熱容是鉛的比熱容的3倍。質量相同的銅塊和鉛塊,若它們升高的溫度之比為1∶2,則它們吸收的熱量之比為( B )A. 2∶3 B. 3∶2 C. 6∶1 D. 1∶62.5 kg的水溫度由40 ℃下降到20 ℃,放出的熱量Q放為多少?[c水=4.2×103 J/(kg·℃)]解:水放出的熱量Q放=c水m(t0-t)=4.2×103 J/(kg·℃)×5 kg×(40 ℃-20 ℃)=4.2×105 J。B1233. 一個溫度是40 ℃的鐵球,吸收2.3×103 J的熱量后,溫度上升到90 ℃,求這個鐵球的質量。[鐵的比熱容是0.46×103 J/(kg·℃)]解:由Q吸=cm(t-t0)得,2.3×103 J=0.46×103 J/(kg·℃)×m×(90 ℃-40 ℃),解得m=0.1 kg,即這個鐵球的質量為0.1 kg。12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