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1張PPT)2024年秋季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章 機械運動第1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第1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學習內容導覽長度的單位長度的測量長度的特殊測量時間的單位時間的測量誤差1.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長度和時間。2.能通過日常經驗、物品或自然現象粗略估測長度和時間。3.知道測量有誤差,誤差和錯誤有區別。中心的兩個圓哪個面積大 AB長還是CD長 1.長度的單位國際單位:米,符號是m。常用單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2.常用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1km=1000m=103m 1dm=0.1m=10-1m1cm=0.01m=10-2m 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步驟1:數值不變,乘原單位與目標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步驟2:將原單位改寫為目標單位。注意規范使用科學記數法。3.單位換算的步驟科學記數法學生用的課桌的高度 ≈ 80cm一層樓的高度 ≈ 3m一支2B鉛筆的長度 ≈ 1.75dm = 17.5cm一張紙的厚度 ≈ 0.1mm4.生活中常見的長度例1 (1)一根頭發絲的直徑約8.2μm,合__________m=__________cm =__________mm =_______nm。8.2×10-68.2×10-48.2×10-38 200(2)一個正常發育的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0____(填單位)。(3)一個甲型H7N9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徑約為9×10-8m=_____nm。cm901.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刻度尺學生用尺卷尺軟尺皮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測距儀它的零刻度線在哪里,是否磨損?8cm1mm單位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它能測量的范圍是多少?它的分度值是多少?012345678cm觀察刻度尺根據不同的測量對象和要求,選擇量程和分度值都合適的測量工具例2 要測量一名中學生的身高,選用下列哪一種尺子最合適( )A.量程20cm,分度值0.5mm B.量程5m,分度值1dmC.量程3m,分度值1mm D.量程100cm,分度值1mmC步驟一:估。在實際的測量中,首先要估測被測物體的長度。步驟二:選。在實際的測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測量時應先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需要達到的程度,再選擇滿足測量要求的刻度尺。2.如何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步驟三:放。刻度尺的位置應放正,零刻度線對齊被測物體的一端,有刻度線的一邊要緊貼被測物體且與被測物體保持平行,不能歪斜。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步驟四:讀。視線與刻度尺尺面垂直。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讀數:讀數:3.2cm3.25cm說明:分度值不同,讀數也不同,分度值越小,測量結果越精確。步驟四:讀。要估讀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數值。步驟五:記。記錄測量結果應包括數字和單位。2.78cm數字單位例3 請讀出下列物體的長度。(都以cm為單位)2.00cm2.4cm1.87cm正確使用刻度尺的步驟:(1)估:估計被測物長度。(2)選:選擇合適的刻度尺。(3)放:刻度尺與待測邊平行;零刻度線要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4)讀:正對刻度線,讀數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記:記錄數值和單位。使用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和寬:物理量 長度a/cm 長度b/cm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閱讀教材“小資料”,了解常見的長度或距離。討論、操作、交流:生活中,我們常常采用一些方法來粗略地測量長度。人體的哪些部位可以作為“尺”來估測長度 嘗試用這些“尺”來估測某個物體的長度(如教室的寬度)。1 m1 dm1 cm(1)大拇指的寬度大約是1cm。(2)手臂伸直,手尖到鼻子的距離大約是50cm 。(3)成人一步大約是75cm。(4)“一拃”的長度為8厘米。人身體的“尺子”(5)身高也是一把尺子。因為每個人兩臂平伸,兩中指尖之間的長度和身高大致是一致的。所以,將兩臂伸平,可以作尺子去測量。(6)影子也是尺子。要是想量樹的高,只要量一量樹的影子和自己影子的長度就可以了。因為樹的高度=樹影長×身高÷人影長。人身體的“尺子”1.如何測量一張紙的厚度?2.如何測量鐵絲的直徑?3.如何測量一枚硬幣的直徑?一元錢硬幣的直徑4.地圖上鐵路路線的長度該怎么測量?例4 如圖所示,硬幣的直徑是________cm。2.501.國際單位:秒,符號是s。2.常用單位:小時分鐘天毫秒微秒年minhdYmsμs3.時間單位之間的換算1 h=60 min1 min=60 s1 s=103 ms1 s=106 μs1 ms=10-3 s1 μs =10-6 s石英鐘電子手表機械手表智能手表1.測量時間的工具手機秒表日晷沙漏一炷香的時間銅壺滴漏銫原子鐘電子秒表機械秒表用手緊握停表,大拇指按在右邊按鈕上, ①第一次按下時,開始計時;②第二次按下時,停止計時;③食指按下左邊按鈕,回零。2.電子秒表的使用復位啟動、停止按鈕分針秒針3.機械秒表的基本結構大表盤秒針運動一周所表示的時間為_____ ,大表盤的分度值是______。小表盤分針運動一周所表示的時間為______, 小表盤的分度值是 ______。60s0.1s30min1min4.機械秒表的量程與分度值大表盤秒針運動一周所表示的時間為_____,大表盤的分度值是______。小表盤分針運動一周所表示的時間為______,小表盤的分度值是 ______。30s0.1s15min0.5min第一次按下開始/啟動鍵時 表針開始轉動。第二次按下開始/啟動鍵時 表針停止轉動,讀數。第三最后按下復位鍵時 表針彈回零點。簡記:一啟動;二按停;三讀數;四歸零。5.機械停表的使用步驟6.機械秒表的讀數用停表測量時間時,先看小圈再看大圈,小圈讀數+大圈讀數=記時。圖中秒表的讀數為3min+37.5s=217.5s例5 如圖所示,停表的示數為 min s。444.2例6 如圖所示的是某種機械停表的實物圖,長針轉一圈度量的時間是 ,分度值是 ;短針轉一圈度量的時間是 ,分度值是 ,圖中顯示的時間是 。30s0.1s15min30s9min 38.4s(1)練習使用秒表:按動秒表上的按鈕,觀察指針(或數字)的變化,了解秒表的使用方法。(2)使用秒表測量你脈搏跳動10次所用的時間;正常行走時你每邁一步所用的時間。7.學生實驗:用秒表測量時間(1)測量時,要用眼睛估讀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數字,是估讀就不可能非常準確。1.定義:測量的數值和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這就是誤差。2.誤差的來源 :測量工具、測量方法、測量者。(2)儀器本身不準確。(3)環境溫度、濕度變化。3.誤差與錯誤的區別誤差不可能避免只能減小≠錯誤不應該發生的可以避免由測量工具、測量方法的限制測量人估讀值不同而引起的在測量時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或讀數不正確造成的4.減小誤差的方法(1)多次測量取平均值。(2)使用精密的測量工具。(3)改進測量方法。21世紀網例7 下列有關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B.誤差就是測量中產生的錯誤C.只要認真測量,就可以避免誤差D.選用精密的測量儀器可以消除誤差A國際單位制國際單位制(SI),源自公制或米制,舊稱“萬國公制”,是現時世界上最普遍采用的標準度量衡單位系統,采用十進制進位系統。是18世紀末科學家的努力,最早于法國大革命時期的1799年被法國作為度量衡單位。國際單位制是在公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單位制,于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推薦各國采用,其國際簡稱為SI。國際單位制7個嚴格定義的基本單位:長度(米)、質量(千克)、時間(秒)、電流(安培)、熱力學溫度(開爾文)、物質的量(摩爾)和發光強度(坎德拉)。基本單位基本單位的定義始于1889年,在近百年內,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它們的定義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下面簡述其定義和演變的情況。國際單位制誤差誤差與錯誤的區別減小誤差的方法長度和時間的測量長度的測量長度的單位:m、km、cm等長度的測量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長度的特殊測量方法時間的測量時間的單位:s、h、min等時間的測量工具:秒表、鐘表等秒表的使用1.第一章 第1節。2.“練習與應用”第1~5題。3.實踐作業:測量學校操場主席臺的高度和長度、寬度,制作周期為1s的單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