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4張PPT)第10講 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和基本操作1.能識別化學實驗常用儀器,熟悉其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2.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能根據實驗目的和要求正確選用實驗裝置。3.能識別化學品標識,了解實驗室一般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方法。01考點梳理 高效演練考點一 常用化學儀器的識別和使用 1.可加熱的儀器向下 玻璃棒 泥三角 坩堝鉗 陶土網 圓底燒瓶 蒸餾燒瓶 蒸餾或分餾 玻璃棒 三頸燒瓶 2.常用計量儀器儀器名稱 使用注意事項A.量筒 (1)只能粗略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2)精確度為________mLB.容量瓶 (1)不同規格的容量瓶只能配制相應容積的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使用前需“________”;(2)溶液轉入時要用________引流;(3)該儀器不能長時間貯存溶液0.1 查漏 玻璃棒 儀器名稱 使用注意事項C.__________ (1)使用前需“________”,要用待裝液潤洗;(2)“0”刻度在上方;(3)用于盛裝______性和________性溶液,不可盛裝________性溶液;(4)精確度為________mLD.___________ (1)使用前需“________”,要用待裝液潤洗;(2)“0”刻度在上方;(3)用于盛裝__________溶液,不可盛裝______性和________性溶液(如 KMnO4 溶液);(4)精確度為________mL酸式滴定管 查漏 酸 強氧化 堿 0.01 堿式滴定管 查漏 堿性 酸 強氧化 0.01 儀器名稱 使用注意事項E.托盤天平 (1)稱量前先調零;(2)易潮解、腐蝕性藥品應放于________內稱量;(3)左盤放________,右盤放________,即“________物________碼”;(4)精確度為________gF.溫度計 (1)測反應混合液的溫度時,溫度計的水銀球應插入混合液中,但不能接觸容器內壁;(2)測蒸氣的溫度時,水銀球應在液面以上;(3)測餾分的溫度時,水銀球應放在蒸餾燒瓶的______________處小燒杯 被稱物 砝碼 左 右 0.1 支管口3.常用的分離、提純儀器儀器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注意事項A.普通漏斗 (1)用于過濾; (2)向小口容器中轉移液體; (3)倒扣在液面上,用作易溶于水或溶液的氣體的防倒吸裝置 (1)用作過濾裝置時,濾紙與漏斗內壁應嚴密吻合,用水潤濕后,中間不得有氣泡;(2)過濾時,要做到“一貼、二低、三靠”B.分液漏斗 用于萃取、分液 (1)注意活塞部位不得滲漏液體;(2)分離液體時,下層液體由______________,上層液體由________________下口放出 上口倒出 沸石或碎瓷片 a進b出 大口 小口 儀器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注意事項G.a為__________,b為__________ 直形冷凝管常用于組裝蒸餾裝置;球形冷凝管常用于組裝冷凝回流裝置,將蒸氣冷凝為液體 冷卻水的方向為________進________出直形冷凝管 球形冷凝管 下 上 4.其他常用儀器儀器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注意事項A.a為長頸漏斗,b為分液漏斗 長頸漏斗用于組裝氣體發生裝置;分液漏斗用于反應中隨時添加液體 (1)使用a制取氣體時應將長管末端插入液面以下,防止氣體逸出;(2)b使用前需要檢查是否漏液B.a為滴瓶,b為膠頭滴管 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體試劑;膠頭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液體 (1)滴瓶的滴管與滴瓶配套使用,不可換用;(2)膠頭滴管:不能將液體吸入膠頭內,不能平放或倒置;加液體時不可接觸器壁,用后立即洗凈儀器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注意事項C.a為廣口瓶, b為細口瓶 廣口瓶貯存________試劑;細口瓶貯存________試劑 (1)見光易分解試劑用________瓶;(2)盛堿性試劑應用________塞,盛強酸或強氧化性試劑應用_______塞D.啟普發生器 用于難溶于水的________固體與液體在________下制取氣體 (1)能使反應隨時發生、隨時停止;(2)制備氫氣時應遠離火源;(3)添加液體以剛好浸沒固體為宜固體液體 棕色 橡膠 玻璃 塊狀 常溫 儀器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注意事項E.泥三角 一般與三腳架配套使用,其上可放坩堝,以給固體物質加熱 (1)不能猛烈撞擊,以免損壞瓷管;(2)應把泥三角放在三腳架上,把坩堝放在泥三角上,然后再加熱F.表面皿 (1)用作燒杯、蒸發皿等容器的蓋子; (2)用于pH試紙等試紙的變色實驗 不可加熱儀器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注意事項G.恒壓滴液漏斗 用于反應中隨時添加液體,其中a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前需檢查是否漏液;用于制取氣體時上部玻璃塞不要取下平衡氣壓,使液體順利流下[易錯秒判](1)用托盤天平稱取5.85 g食鹽( )(2)量筒、容量瓶、錐形瓶都是不能加熱的玻璃儀器( )(3)容量瓶、滴定管使用前均需要檢漏( )(4)用蒸發皿加熱蒸發濃縮溶液時,必須墊上陶土網( )(5)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量筒的“0”刻度在下端( )(6)選用瓷坩堝高溫熔融Na2CO3固體( )答案:(1)× (2)× (3)√ (4)× (5)× (6)×1.儀器的選用。(1)根據要求寫出下列反應通常選用的反應容器。①較多量的金屬鈉與水反應(確保安全):___________________。②鐵絲在氯氣中燃燒:______________。③灼燒氫氧化鐵使之完全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尾氣——氯氣:______________。答案:①燒杯?、诩瘹馄俊、圹釄濉、軣?br/>(2)下列實驗應選用哪一種測量儀器(填名稱)。①量取6.5 mL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量取6.50 mL鹽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量取8.50 mL氫氧化鈉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稱取6.5 g氯化鈉粉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準確測定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配制500 mL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10 mL量筒?、谒崾降味ü堋、蹓A式滴定管?、芡斜P天平?、輕H計 ⑥500 mL容量瓶(3)下列情況應選用哪一種漏斗(填名稱)。①制取氧氣時向反應器中加H2O2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向酒精燈中添加酒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分離結晶出來的硝酸鉀晶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將乙酸乙酯與飽和碳酸鈉溶液分離: 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分液漏斗?、?普通)漏斗 ③(普通)漏斗?、芊忠郝┒?br/>2.下面列出了7個常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請辨認各裝置中指定儀器的名稱,并思考各儀器的作用。(1)圖1中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儀器②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儀器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球形)分液漏斗 向反應器中添加液體試劑,并能控制反應速率 錐形瓶 收集氣體 (2)圖2中儀器④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時,玻璃管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儀器⑤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儀器⑥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3)圖3中儀器⑦的名稱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圖4中儀器⑧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儀器⑨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圖5中儀器⑩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2)長頸漏斗 防止氣體逸出 U形管 球形干燥管 (3)漏斗 充分吸收氨,防止倒吸 (4)坩堝 泥三角 蒸發皿 (5)圖6中儀器 的名稱是____________,圖7中儀器 的名稱是____________,儀器 不能換成儀器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圖6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圖6、圖7中的溫度計的作用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直形冷凝管 球形冷凝管 冷凝后的液體容易殘留在球形區域內防暴沸 (6)圖6中溫度計測定餾分的溫度,圖7中溫度計測定反應體系的溫度考點二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1.試劑的取用(1)試劑取用的方法。取用試劑 使用儀器 操作要領固體 試劑 粉末狀 藥匙或紙槽 一斜、二送、三直立塊狀 鑷子 一橫、二放、三慢豎液體 試劑 大量 用試劑瓶傾倒 ①塞子倒放;②標簽朝向手心;③容器口緊挨;④緩慢倒入少量 膠頭滴管 ①豎直懸滴;②滴管專管專用或洗凈后再用(2)試劑加入的操作圖示。①加固體試劑。②加液體試劑。2.試紙的使用(1)常見試紙及其用途。常見試紙 用途pH試紙 定量(粗測)檢驗溶液的__________,讀數時取整數;精密pH試紙可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藍色石蕊試紙 定性檢驗________溶液或氣體紅色石蕊試紙 定性檢驗________溶液或氣體品紅試紙 檢驗SO2等具有__________的物質淀粉KI試紙 檢驗Cl2等具有____________的物質酸堿性 酸性 堿性 漂白性氧化性(2)使用方法。①檢驗溶液:取一小塊試紙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測液的玻璃棒點在試紙中部,觀察試紙顏色的變化。②檢驗氣體:一般先將試紙________,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接近出氣口,觀察試紙顏色的變化。(3)注意事項。①不可使用pH試紙測定氯水、NaClO溶液等具有漂白性溶液的pH。②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時無需潤濕試紙,否則可能導致誤差(酸性溶液測量結果__________,堿性溶液測量結果________,中性溶液測量結果________)。 潤濕 偏大 偏小 無影響 3.物質的溶解(1)氣體的溶解或吸收。①溶解度不大的氣體,如CO2、Cl2、H2S等,常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吸收。②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如NH3、HCl等,常用如圖b所示的裝置防倒吸。(2)液體的溶解(稀釋)。一般把密度________的液體加入密度________的液體中,如稀釋濃硫酸。(3)固體的溶解。①常用儀器:試管、燒杯、玻璃棒等。②加速溶解的方法:加熱、研磨固體、攪拌或振蕩等。較大較小 4.物質的加熱加熱方式 操作或使用注意事項直接加熱(以用試管加熱為例) ①先________,再將火焰固定在試管底部加熱。②加熱固體時,試管口___________;加熱液體時,試管口___________________墊陶土網加熱(如燒杯、燒瓶等) 適用較大的玻璃反應容器浴熱(水浴、油浴等) ①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溫度不超過100 ℃的選用________,超過100 ℃的選用________預熱 略向下傾斜 向斜上方傾斜約45°受熱均勻,便于控制反應溫度 水浴 油浴5.裝置的氣密性檢查(1)基本思路。裝置的氣密性檢查必須在放入試劑之前進行,基本思路是使裝置內外壓強不等,觀察氣泡或液面變化。(2)答題規范。①裝置形成封閉體系→操作(微熱、手捂、熱毛巾捂、加水等)→描述現象→得出結論。②微熱法檢查的關鍵詞:封閉、微熱、氣泡、水柱。③液差(封)法的關鍵詞:封閉、液差。④答題時易忽略的關鍵性文字敘述:a.將導管末端浸入水中;b.關閉或者開啟某些氣體通道的活塞或彈簧夾;c.加水至“將長頸漏斗下口浸沒”。[易錯秒判](1)用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氨的性質時,試紙需潤濕( )(2)用pH試紙檢測某溶液的pH時,應先將pH試紙用蒸餾水潤濕( )(3)用干燥且潔凈的玻璃棒蘸取NaClO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試紙上測pH( )(4)加熱碳酸氫鈉固體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 )(5)做過硫升華實驗的試管用酒精洗滌( )(6)取用細口瓶中液體時,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傾倒液體時,瓶上標簽對著地面( )答案:(1)√ (2)× (3)× (4)√ (5)× (6)×1.辨識下列圖示實驗操作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答案:(1)× (2)× (3)× (4)√ (5)× (6)× (7)× (8)×2.根據待清洗儀器中的殘留物,請填寫合適的洗滌試劑。待清洗儀器 殘留物 洗滌試劑做過KMnO4分解實驗的試管 MnO2 __________做過碘升華實驗的燒杯 碘 __________長期存放FeCl3溶液的試劑瓶 Fe(OH)3 __________做過銀鏡反應實驗的試管 銀 __________做過銅與硫反應實驗的試管 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過油脂實驗的試管 油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熱的濃鹽酸 酒精 稀鹽酸 稀硝酸 熱的NaOH溶液(或二硫化碳) 熱的純堿溶液(或NaOH溶液)3.觀察下列a~f六種裝置示意圖,補充完整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操作和現象。(1)微熱法:如圖a。用酒精燈微熱或用手捂熱試管,導管口________,停止加熱或松開手后導管內__________,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2)液差法:如圖b、c。連接好儀器,b中關閉彈簧夾,向長頸漏斗中注入適量水,使b中長頸漏斗中的液面________錐形瓶中的液面,靜置,若________________,則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c中向乙管中加入適量水,使乙管液面________甲管液面,靜置,若________________,則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答案:(1)產生氣泡 形成一段水柱(2)高于 液面位置保持不變 高于 液面位置保持不變(3)滴液法:如圖d。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適量水,關閉彈簧夾,打開分液漏斗活塞,水在下端形成一段水柱,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4)抽氣(吹氣)法:如圖e、f。e中關閉分液漏斗活塞,輕輕向外拉動或向里推動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時間后,活塞____________________,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f中打開彈簧夾,向導管口吹氣,若長頸漏斗中的液面________,且停止吹氣后,關閉彈簧夾,長頸漏斗液面__________,則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液差法的拓展)。答案:(3)一段時間后,水柱的水位不下降(4)能回到原來的位置 上升 保持穩定考點三 化學實驗安全與試劑的保存 1.常見危險化學藥品的標識爆炸物 廣口 細口 棕色 堿性 強酸性、強氧化性 (2)特殊試劑的保存方法。保存依據 保存方法 典型實例防氧化 ①密封或用后立即蓋好瓶塞; ②加入還原劑; ③隔絕空氣 ①Na2SO3、Na2S、KI等溶液用后立即蓋好瓶塞;②FeSO4溶液中加少量______________;③K、Na保存在__________里,Li保存在________里防潮解(或防與水反應) 密封保存 NaOH、CaCl2、CuSO4、CaC2、P2O5等固體,濃硫酸等液體均需密封保存鐵屑(或鐵粉) 煤油石蠟油 保存依據 保存方法 典型實例防與CO2反應 密封保存,減少露置時間 NaOH溶液、Na2CO3溶液、石灰水、Na2O2固體等密封保存防揮發 ①密封,置于陰涼處; ②液封 ①濃鹽酸、濃氨水等密封置于陰涼處;②液溴用________進行液封,用帶_________塞的試劑瓶存放水 玻璃 保存依據 保存方法 典型實例防燃燒 置于冷暗處,不與氧化劑混合貯存,嚴禁火種 苯、汽油、酒精等置于冷暗處保存防分解 保存在棕色瓶中,置于冷暗處 濃硝酸、KMnO4溶液、AgNO3 溶液、氯水等保存在棕色瓶中保存依據 保存方法 典型實例防水解 加入酸或堿抑制水解 FeCl3溶液中加____________,Na2S溶液中加________防腐蝕 ①能腐蝕橡膠的物質用__________塞或塑料蓋; ②能腐蝕玻璃的物質用塑料容器 ①濃硝酸、KMnO4溶液、氯水、溴水等能腐蝕橡膠,保存時用____塞或塑料蓋;②氫氟酸能腐蝕玻璃,保存在塑料瓶中防黏結 堿性溶液用橡膠塞 NaOH、Na2CO3、Na2SiO3等溶液保存時用橡膠塞防變質 現用現配 銀氨溶液等稀鹽酸 NaOH溶液玻璃 玻璃 3.常見實驗事故的處理實驗事故 處理方法堿液灑在皮膚上 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酸液灑在皮膚上 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用3%~5% NaHCO3溶液沖洗誤食重金屬鹽 服用大量________________水銀灑在桌面上 盡量回收,再用________覆蓋酸液濺到眼中 立即用大量水沖洗,邊洗邊眨眼睛酒精在實驗臺上著火 用____________蓋滅液溴、苯酚沾在皮膚上 立即用________擦洗金屬鈉、鉀等著火 用____________蓋滅牛奶、蛋清或豆漿 硫粉 濕抹布或沙土 酒精 沙土√解析:NaOH具有強腐蝕性,會造成二次傷害,應使用3%~5%的NaHCO3溶液,D錯誤。2.實驗室保存下列試劑,其中保存方法和理由描述都正確的是( )選項 試劑 保存方法 理由A 鈉 保存在煤油中 防止與空氣中的水、氧氣接觸發生反應B 液溴 密封保存在細口瓶中 防止升華C 濃硝酸 密封保存在鐵制容器中 避免見光分解D 燒堿 存放在帶有磨口玻璃塞的廣口瓶中 防止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被氧化√解析:為防止液溴揮發,應放在棕色細口瓶中,B項錯誤;濃硝酸能使鐵制品鈍化,應放在棕色細口瓶中,C項錯誤;燒堿易潮解,且能與CO2反應,能與玻璃中的SiO2反應,應存放在帶有橡膠塞的試劑瓶中,D項錯誤。02真題研做 高考通關√1.(2023·新高考山東卷)實驗室安全至關重要。下列實驗室事故處理方法錯誤的是( )A.眼睛濺進酸液,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沖洗B.皮膚濺上堿液,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2%的硼酸溶液沖洗C.電器起火,先切斷電源,再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D.活潑金屬燃燒起火,用滅火毯(石棉布)滅火解析:眼睛濺進酸液,用大量水沖洗后,立即送醫院診治,A錯誤。√2.(2023·新高考湖南卷)下列玻璃儀器在相應實驗中選用不合理的是( ) A.重結晶法提純苯甲酸:①②③B.蒸餾法分離CH2Cl2和CCl4:③⑤⑥C.濃硫酸催化乙醇制備乙烯:③⑤D.酸堿滴定法測定NaOH溶液濃度:④⑥解析:①為漏斗,②為球形冷凝管,③為溫度計,④為酸式滴定管,⑤為蒸餾燒瓶,⑥為錐形瓶。重結晶法提純苯甲酸時不用儀器②,A項不合理;蒸餾法分離CH2Cl2和CCl4時,用到儀器③⑤⑥,B項合理;濃硫酸催化乙醇制備乙烯的實驗中,需迅速升溫至170 ℃,用到儀器③⑤,C項合理;酸堿滴定法測定NaOH溶液濃度,用到儀器④⑥,D項合理。3.(2022·新高考湖南卷)化學實驗操作是進行科學實驗的基礎。下列操作符合規范的是( )√解析:堿式滴定管排氣泡時彎曲橡皮管將尖嘴斜向上方,然后擠壓玻璃珠使溶液涌出,從而排出氣泡,A項正確;實驗室中試劑應按物質類別分類放置,C項錯誤;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不能伸入試管內部,D項錯誤。√4.(2023·新高考海南卷改編)實踐中一些反應器內壁的污垢,可選用針對性的試劑溶解除去。下表中污垢處理試劑的選用,符合安全環保理念的是( )選項 A B C D污垢 銀鏡反應的銀垢 石化設備內的硫垢 鍋爐內的石膏垢 制氧的MnO2垢試劑 6 mol·L-1HNO3溶液 5%NaOH溶液;3%H2O2溶液 飽和Na2CO3 溶液 濃鹽酸解析:A.銀和硝酸反應生成污染性氣體氮氧化物,A不符合題意;B.過氧化氫具有強氧化性,硫、氫氧化鈉與過氧化氫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無污染性物質生成,B符合題意;C.飽和碳酸鈉溶液將石膏垢中的硫酸鈣轉化為更難溶的碳酸鈣沉淀,C不符合題意;D.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反應生成有毒的氯氣且濃鹽酸易揮發出氯化氫氣體,D不符合題意。(共52張PPT)第11講 物質的分離和提純1.了解物質分離與提純的區別,知道物質分離和提純的常用方法,能根據常見物質的性質設計分離和提純方案,并掌握其實驗操作。2.能綜合運用物質的不同性質對常見物質進行分離和提純。01考點梳理 高效演練考點一 物質分離、提純常用的物理方法 1.物質分離與提純的區別分離 將混合物的各組分分開,獲得幾種純凈物的過程提純 將混合物中的雜質除去,從而得到__________的過程,又叫物質的凈化或除雜純凈物 2.物質分離、提純常用的物理方法及裝置(1)固體與液體的混合物。方法 裝置 適用條件 說明過濾 難溶固體與液體混合物 ①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②二低:濾紙邊緣低于漏斗邊緣,液面低于濾紙邊緣;③三靠:燒杯緊靠玻璃棒,玻璃棒輕靠三層濾紙處,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方法 裝置 適用條件 說明蒸發結晶 溶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 NaHCO3、FeCl3、Na2SO3等的水溶液在加熱蒸干后得不到原來的溶質(2)固體與固體的混合物。方法 適用條件 說明溶解、過濾 在某種試劑中,一種可溶而另一種不溶的固體混合物 溶解時要保證可溶物質完全溶解,過濾時要遵循“一貼、二低、三靠”原則,過濾后要進行沉淀的洗滌結晶 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相差較________的可溶性固體混合物 若結晶一次純度達不到要求,則需要將固體溶于水再次結晶,稱之為重結晶升華 含某種易________組分的固體混合物 與物質的分解反應相區分,如NH4ClNH3↑+HCl↑大 升華 (3)液體與液體的混合物。方法 裝置 適用條件 說明分液 ____________的液體混合物 分液時先將下層液體從______口放出,再將上層液體從________口倒出互不相溶下 上 方法 裝置 適用條件 說明蒸餾 兩種或兩種以上______且沸點相差較____的液體混合物 ①蒸餾裝置中溫度計的水銀球要放置在蒸餾燒瓶的________處;②為防暴沸,可在蒸餾燒瓶中加入____________或________;③冷凝管中水流方向應為“__________進__________出”互溶 大 支管口 沸石 碎瓷片 下 上3.沉淀洗滌的答題規范(1)洗滌沉淀的目的。①若濾渣是所需的物質,洗滌的目的是除去晶體表面的可溶性雜質,得到更純凈的沉淀物。②若濾液是所需的物質,洗滌的目的是洗滌過濾所得到的濾渣,把有用的物質(如目標產物)盡可能洗出來。(2)洗滌劑的選擇。①蒸餾水:除去沉淀吸附的可溶性雜質。②冷水:除去沉淀吸附的可溶性雜質,降低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減少沉淀的損失。③有機溶劑(乙醇、丙酮、乙醚等):適用于易溶于水的固體,既能減少固體的溶解,又能利用有機溶劑的揮發性除去固體表面的水分,產品易干燥。[易錯秒判](1)過濾時,為增大過濾速率,可用玻璃棒攪拌漏斗中的液體( )(2)蒸發操作時,應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熱( )(3)在蒸餾過程中,若發現忘記加沸石,則應停止加熱立即補加( )(4)根據食用油和汽油的密度不同,可選用分液的方法分離( )(5)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再用蒸餾的方法分離溴與乙醇( )(6)利用加熱的方法分離NH4Cl和I2的固體混合物( )答案:(1)× (2)× (3)× (4)× (5)× (6)×一、物質分離、提純的物理方法1.請選用適當的分離或提純方法,填入下表:A.過濾 B.蒸發 C.萃取 D.蒸餾E.升華 F.分液 G.重結晶 H.鹽析序號 描述操作 方法選擇① 從海水中獲得粗食鹽 ② 從溴水中提取溴 ③ 除去氯化鈉溶液中的泥沙 ④ 用自來水制取蒸餾水 ⑤ 油脂發生皂化反應后產物的分離 ⑥ 四氯化碳和水的分離 ⑦ 從雞蛋清溶液中提取蛋白質 答案:①B?、贑、F?、跘 ④D?、軭、A?、轋?、逪、Aa二、溶解度曲線的應用2.利用物質的溶解度對物質進行分離、提純。圖甲、圖乙為一些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1)A點KNO3溶液是____________(填“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2)將B點KNO3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飽和溶液(2)降溫、加入KNO3固體、加熱蒸發掉部分溶劑后再冷卻至原來的溫度(3)常溫下,由NaCl稀溶液獲取NaCl固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常溫下,由KNO3稀溶液獲取KNO3固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5)NaCl固體中含少量KNO3,提純NaCl固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3)蒸發結晶(4)蒸發濃縮、冷卻結晶(5)將固體混合物加入熱水中,攪拌、趁熱過濾(或將固體加水溶解,將溶液蒸發至有大量固體析出,停止加熱,趁熱過濾)(6)KNO3固體中含少量NaCl,提純KNO3固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常溫下,由Na2SO3稀溶液獲取Na2SO3固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6)將固體加水溶解,將溶液蒸發濃縮至出現晶膜,停止加熱,冷卻后有固體析出,過濾(7)加熱濃縮溶液至有大量晶體析出,在高于34 ℃條件下趁熱過濾三、沉淀的洗滌3.從鋁土礦(主要成分是Al2O3含有Fe2O3、SiO2等雜質)中提取氧化鋁的流程如下。洗滌濾渣c的實驗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蒸餾水,使蒸餾水完全浸沒濾渣c,待蒸餾水自然流盡后,重復操作2~3次4.氧化鋅為白色粉末,可用于濕疹、癬等皮膚病的治療。純化工業級氧化鋅[含有Fe(Ⅱ)、Mn(Ⅱ)、Ni(Ⅱ)等雜質]的流程如下。提示:在本實驗條件下,Ni(Ⅱ)不能被氧化;高錳酸鉀的還原產物是MnO2。反應④形成的沉淀要用水洗滌,檢驗沉淀是否洗滌干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滌液于一潔凈的試管中,滴入適量稀鹽酸,再滴入氯化鋇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生成,則說明沉淀已經洗滌干凈(答案合理即可)考點二 物質分離、提純常用的化學方法 1.物質除雜“四原則”和“四注意”“四原則” “四注意”不增——不得引入新雜質 除雜試劑要過量不減——盡量不減少被提純的物質 過量試劑需除去易分離——被提純的物質與其他物質應易分離 選擇的途徑要最佳易復原——被提純物質轉化后要易被復原 除去多種雜質時要考慮加入試劑的先后順序2.物質分離、提純常用的化學方法方法 原理 實例氧化 還原法 用氧化劑(還原劑)除去具有還原性(氧化性)的雜質 如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CO2中的SO2,用____________除去N2中的O2熱分解法 加熱使不穩定的物質分解除去 如除去NaCl中的NH4Cl酸堿 溶解法 利用物質與酸或堿溶液反應的差異進行分離 如用過量的_____________除去Fe2O3中的Al2O3灼熱的銅網 NaOH溶液[易錯秒判](1)通過灼熱的CuO除去H2中的CO( ?。?br/>(2)向MgCl2溶液中加入CaCO3粉末,充分攪拌后過濾可除去雜質FeCl3( ?。?br/>(3)向硝酸中加入少量水并通入空氣,可除去硝酸中的NO2( )(4)Fe2O3中的Al2O3可通入過量NaOH溶液、過濾除去( )(5)將Cl2和HCl的混合氣體通過飽和食鹽水可得到純凈的Cl2( ?。?br/>答案:(1)×?。?)×?。?)√?。?)√?。?)×1.除去氣體中的雜質通常有如下3套裝置,請選擇合適的裝置序號填入下列空格中(括號內為雜質氣體)。(1)CO2(HCl):_____________。(2)CO2(CO):____________。(3)CO(CO2):____________。答案:(1)A?。?)C?。?)A或B2.(2024·惠州高三調研)為提純下列物質(括號內的物質是雜質),所選用的除雜試劑和分離方法都正確的是( )選項 被提純的物質 除雜試劑 分離方法A NaBr溶液(NaI) 氯水、CCl4 萃取、分液B NH4Cl溶液(FeCl3) NaOH溶液 過濾C CO2(CO) CuO粉末 通過灼熱的CuO粉末D SiO2(Al2O3) NaOH溶液 過濾√解析:A.氯水具有氧化性,能將溴化鈉中的溴離子和碘化鈉中的碘離子氧化,不會得到溴化鈉,A錯誤;B.氫氧化鈉溶液與氯化銨、氯化鐵均反應,從而將原物質除掉,不符合除雜原則,B錯誤;C.CO與灼熱的CuO粉末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可將雜質除去,C正確;D.NaOH溶液與SiO2、A12O3均反應,從而將原物質除掉,不符合除雜原則,D錯誤。√3.下列實驗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br/>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目的A 將含有O2雜質的N2通過灼熱的CuO網 除去N2中的O2 B 將一定量的KNO3和NaCl的混合液加熱并濃縮至有晶體析出,趁熱過濾 分離出NaCl晶體C 將含有少量HCl、H2O(g)的H2通過盛有堿石灰的干燥管 除去H2中少量的HCl、H2O(g)D 向含有少量Na2S的NaCl溶液中加入AgCl,再過濾 除去溶液中的Na2S解析:A.O2、N2均不與灼熱的CuO反應,應將其通過灼熱的銅網,故A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B.由于KNO3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因此可采用蒸發結晶、趁熱過濾的方法分離KNO3和NaCl,故B項能達到實驗目的;C.堿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和氫氧化鈉,可除去H2中的HCl和H2O(g),故C項能達到實驗目的;D.Na2S和AgCl反應生成Ag2S和NaCl,過濾除去Ag2S和剩余的AgCl,即可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S,故D項能達到實驗目的。2.粗鹽除雜的路線注意事項 ①加入試劑的順序:BaCl2必須在Na2CO3之前加;②過濾之后再加入稀鹽酸除去過量的NaOH和Na2CO3;③除去多種雜質時必須考慮加入試劑的順序;④除雜時,每次所加試劑都要略微過量是為了將雜質離子完全除去3.粗鹽提純過程中涉及的主要操作及裝置過濾 蒸發1.粗鹽中含可溶性雜質(Na2SO4、MgCl2、CaCl2等)和難溶性雜質(泥沙等),提純流程圖如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ā 。?A.操作①為先過濾再溶解B.步驟⑤除雜所加的適量試劑為鹽酸C.步驟②與④的順序可調換D.通常蒸干NaCl溶液制得NaCl固體√B.根據分析可知,步驟⑤除雜所加的適量試劑為鹽酸,B正確;C.根據分析可知,步驟②與④的順序不可調換,否則過量的鋇離子無法去除,C錯誤;D.通常用蒸發結晶法從NaCl溶液中制得NaCl固體,但不可以蒸干,D錯誤。碳酸鈉的飽和溶液在不同溫度下析出的溶質如下圖所示:√02真題研做 高考通關√解析:A.二氧化碳、氯化氫均能與飽和碳酸鈉溶液反應,A不合理;B.堿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和氫氧化鈉,可用作NH3的干燥劑,B合理;C.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具有強氧化性,不但能氧化H2S,也能將乙炔氧化,C不合理;D.P4O10、SO2均為酸性氧化物,二者不反應,不能用P4O10除去C2H4中混有的SO2,D不合理。√2.(2022·新高考北京卷)下列實驗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解析:由FeCl3·6H2O制取無水FeCl3固體,為了抑制FeCl3的水解,應在HCl氣流中加熱,D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3.(2023·新高考湖北卷)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夾持及加熱裝置略)制備高純白磷的流程如下: 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A.紅磷使用前洗滌以除去表面雜質B.將紅磷轉入裝置,抽真空后加熱外管以去除水和氧氣C.從a口通入冷凝水,升溫使紅磷轉化D.冷凝管外壁出現白磷,冷卻后在氮氣氛圍下收集解析:紅磷表面有被氧化生成的P2O5,P2O5可溶于水,因此紅磷使用前應用水洗滌,A正確;真空環境可降低物質的熔、沸點,有利于將紅磷轉化為白磷,但是由于抽真空不能將水氣和氧氣完全除去,還需對裝置外管加熱,保證反應環境無水無氧,B正確;由儀器構造可知,應從b口通入冷凝水(類比直形冷凝管的“下口進上口出”,b口類似于直形冷凝管的下口),C錯誤;通入冷凝水后P4(g)在冷凝管外壁凝華,冷卻后在氮氣氛圍下收集,防止產品變質,D正確。4.(2022·新高考湖南卷)某實驗小組以BaS溶液為原料制備BaCl2·2H2O,并用重量法測定產品中BaCl2·2H2O的含量。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可選用試劑:NaCl晶體、BaS溶液、濃硫酸、稀硫酸、CuSO4溶液、蒸餾水。步驟1.BaCl2·2H2O的制備按下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得到BaCl2溶液,經一系列步驟獲得BaCl2·2H2O產品。步驟2.產品中BaCl2·2H2O的含量測定①稱取產品0.500 0 g,用100 mL水溶解,酸化,加熱至近沸;②在不斷攪拌下,向①所得溶液逐滴加入熱的0.100 mol·L-1 稀硫酸;③沉淀完全后,60 ℃水浴40分鐘,經過濾、洗滌、烘干等步驟,稱量白色固體,質量為0.466 0 g。回答下列問題:(1)在沉淀過程中,某同學在加入一定量熱的稀硫酸后,認為沉淀已經完全,判斷沉淀已完全的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2)沉淀過程中需加入過量的稀硫酸,原因是___________。(3)在過濾操作中,下列儀器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填名稱)。 答案:(1)向上層清液中繼續滴加稀硫酸,無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沉淀已完全 (2)使鋇離子沉淀完全 (3)錐形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總復習第3章化學實驗基礎第10講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和基本操作課件.pptx 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總復習第3章化學實驗基礎第11講物質的分離和提純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