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物理九年級全冊第十三章 內能 習題課件(共4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物理九年級全冊第十三章 內能 習題課件(共4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22張PPT)
第十三章 內能
第1節 分子熱運動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物質的構成
1.新情境金銀制品在商代已經出現,主要作為銅器、漆木器等物件的附屬
裝飾,以金箔片為主.如圖所示為電子顯微鏡下文物中的金原子.下列說法
不正確的是( )
C
A.金原子之間存在間隙
B.金原子的直徑約為
C.用肉眼和光學顯微鏡都可以看到金原子
D.金箔片熔化成的液體也是由金原子組成的
【解析】 一般原子的直徑只有百億分之幾米,人們用肉眼和光學顯微鏡都分辨不出它們.
2.新情境《莊子·天下》中曾有下列論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
竭.”其意是指物質是無限可分的.常見的物質是由______構成的,窗臺上
細小的灰塵,空氣中極小的水珠______(填“是”或“不是”)分子.
分子
不是
【解析】 本題考查物質的構成,關注我國傳統文化.窗臺上細小的灰塵,空氣中極小的水珠都是微小的物體,不是分子.
知識點2 分子熱運動
3.教材P3圖13.1-2、3改編分析實驗現象,回答相關問題.
(1)甲圖說明______分子在永不停
息地運動.
氣體
(2)乙圖說明______分子在永不停息地運動.
液體
(3)把磨得很光滑的鉛片和金片緊壓在一起,5年后它們可以互相滲入
深,說明______分子也在永不停息地運動著.
固體
(4)根據以上分析可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4.跨學科實踐下列詩詞中,體現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
A
A.“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香
B.“碧紗窗下水沉煙,棋聲驚晝眠”——煙
C.“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絮
D.“沙迷雙眸人不見,塵覆萬柳鳥無鳴”——沙
【解析】 聞到花的香氣是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結果,故A符合題意;“煙”的實質是固體小顆粒懸浮在空中,不是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絮”和“沙”是宏觀物體,它們的運動不是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故C、D不符合題意.
【易錯總結】
分子很小,用肉眼直接觀察不到,分子的無規則運動也是肉眼無法直接觀察到的.
5.[2021宜昌中考]腌制咸鴨蛋需要較長的時間,鴨蛋逐漸變咸,這是_____
___現象,而炒菜時加鹽可以很快使菜變咸,說明這種現象與______有關.
擴散
溫度
【解析】 腌制咸鴨蛋時,鴨蛋變咸,這是擴散現象,是分子無規則運動的結果;炒菜時往菜里加鹽,菜很快就咸了,而腌制咸鴨蛋時,較長時間鴨蛋才會變咸,這是因為炒菜時菜的溫度比較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比較劇烈,這說明擴散快慢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擴散越快.
【教材互動】
該中考題在教材P6T2的基礎上進行了改編,在腌制咸鴨蛋這一事例的基礎上增加了炒菜這一情境,考查了溫度對擴散快慢的影響,試題的綜合性有所提升,但還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總體難度不大.
知識點3 分子間的作用力
6.[2022常州中考]在空間站失重環境下,書寫并非易
事.2021年9月的“開學第一課”,航天員劉伯明在空間
站用毛筆寫下了“理想”二字,如圖所示.書寫過程中
墨汁附著在毛筆上并沒有四處飛濺,從分子角度而
言,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
分子間存在引力
【解析】 由于分子間存在引力,墨汁能附著在毛筆上.
7.從物理學角度看,破鏡是______(填“能夠”或“不能”)“重圓”的,因為鏡
子破了后分子間距離______(填“變大”或“變小”),分子間的作用力非常
____(填“大”或“小”).
不能
變大

【解析】 分子間作用力的大小與分子間的距離有關,鏡子破了后分子間的距離變大,分子間的作用力非常小.
知識點4 固體、液體、氣體的特性
8.關于固態、液態、氣態物質的分子結構的認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D
A.固態物質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緊密,分子間有很大的作用力
B.液態物質中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分子間的作用力比固體的小
C.氣態物質中分子極度散亂、間距很大,并高速向四面八方運動,分子間作用力極小
D.固態、液態、氣態物質都是由分子組成的,其結構特點大同小異,沒有本質區別
【解析】 固態、液態、氣態物質間分子排布不同,結構特點不同,故D錯誤.
第1節 分子熱運動
學科關鍵能力構建
1.跨學科實踐[2022赤峰中考]如圖所示,左側錐形瓶中
灌入氨氣,右側錐形瓶內壁貼一條浸過酚酞溶液的試
紙.打開活塞,一會兒就可以看到試紙逐漸變紅(氨氣
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溶液變紅).這個現象
主要表明( )
A
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運動 B.分子間有間隙
C.分子間有作用力 D.分子是很微小的
【解析】 由題意可知,打開活塞后,右側錐形瓶內浸過酚酞溶液的試紙逐漸變紅,說明氨氣從左側的錐形瓶中運動到了右側的錐形瓶中,這一現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屬于擴散現象.
2.新情境[多選][2023棗莊市中區期中]荷葉上的水珠如顆顆珍珠一般,
搖一搖荷葉,水珠會很快滑落,荷葉上竟然滴水不沾.關于荷葉上水珠的
一些說法,正確的是( )
CD
A.當水珠靜止不動時,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靜止不動
B.很小的水珠就是一個水分子
C.“秋荷一滴露”中“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D.兩滴水珠相遇時能形成一個較大的水珠,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
【解析】 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當水珠靜止不動時,水珠中的水分子仍在運動,故A錯誤;分子的直徑大約為 ,水珠不是分子,故B錯誤.
3.宏觀的熱現象如果用微觀的分子動理論去分析,常常會得到全新的認識,
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D
A.水的汽化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水分子運動越快,“外逃”到空氣中的速度就越快
B.冰直接變成水蒸氣屬于升華現象,冰塊內部的水分子并未停止運動,一段時間后,冰表面的水分子“悄悄外逃”到空氣中了
C.氣體能夠被壓縮,說明氣體分子間存在間隙
D.固態或液態物質不會自動縮小體積說明組成它們的分子間不存在引力
【解析】 固態或液態物質分子間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D說法錯誤.故選D.
4.把 的染色酒精倒入裝有
的水的試管中,加蓋后顛倒幾
次使其混合,如圖所示.
(1)完全倒入并混合后,觀察試管
混合液體的體積小于
(2)這一現象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質的分子間存在間隙
(3)倒入酒精的過程中,能明顯聞到酒精的氣味,說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中混合液體的體積,你會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養提升
5.用力將端面已銼平的兩塊鉛柱緊壓在一起,然后
將它們懸掛起來,并在下方掛一重物,發現兩鉛
柱不分開(如圖甲).對此現象,小金有疑惑:兩
鉛柱不分開是大氣壓力造成的還是其他引力造成
的?于是小金將圖甲所示的鉛柱與重物固定在一
個玻璃鐘罩內(如圖乙),逐漸抽出鐘罩內的空氣.
(1)在抽氣的過程中鐘罩內氣體的壓強__________(填 “逐漸變小”“一
直不變”或“逐漸變大”).
逐漸變小
【解析】 在將玻璃鐘罩內的空氣抽出的過程中,玻璃鐘罩內的氣體越來越稀薄,氣壓越來越小.
(2)如果在抽氣過程中,鐘罩內兩鉛柱分開了,則______(填“能”或“不
能”)確定圖甲所示的兩鉛柱間有其他引力存在.
不能
【解析】 如果在抽氣過程中,鐘罩內兩鉛柱分開了,則兩個鉛柱可能是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結合在一起的,但不能確定是否有其他引力存在.
(3)如果在抽成真空時,鐘罩內兩鉛柱也不分開,則____(填“能”或“不
能”)確定圖甲所示的兩鉛柱間有其他引力存在.

【解析】 如果抽成真空以后兩鉛柱還沒有分開,則說明兩鉛柱結合在一起不是由于大氣壓力的作用,說明兩鉛柱間有其他引力存在.(共13張PPT)
專項 熱量的計算
階段強化專項訓練
1.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將 水從 加熱至沸騰需吸收的熱量是
( )
D
A. B. C. D.
【解析】 .
2.水和干泥土的比熱容之比是 ,質量之比是 ,吸收的熱量之比是
,則水和干泥土升高的溫度之比是( )
B
A. B. C. D.
【解析】 .
3.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對質量相等的 兩種液體加熱(不計熱量損
失),如圖是 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A. 的比熱容與 的比熱容之比為
B. 的比熱容與 的比熱容之比為
C.都加熱 時間, 吸收熱量比 吸收熱量多
D. 升高相同的溫度, 吸收熱量較多
【解析】 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不同的液體時,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表
示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故都加熱 時間, ,C錯誤;都加熱
間,液體溫度的變化量 ,則
,A正確,B錯誤;由于 ,故當 升高相同
的溫度時, ,D錯誤.
4.已知鋁的比熱容大于鐵的比熱容,質量相等的鐵塊和鋁塊,在沸水中加
熱相當長的時間后取出,再讓它們放出相等的熱量,這時比較鋁塊的末
與鐵塊的末溫 ,則( )
A
A. B. C. D.無法確定
【解析】 由題知,鋁的比熱容大于鐵的比熱容,因為 ,質量
相同,放出的熱量相同,所以鋁塊比鐵塊降低的溫度值小,因為在沸水
中加熱相當長的時間后取出,所以二者的初溫相同,故鋁塊的末溫高,

5.[2022棗莊市中區期中]為了探究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低溫物體溫度
變化的特點,小明做了如下實驗,將盛有 涼水的小燒杯放入盛有
熱水的大燒杯中,分別用溫度傳感器測量兩杯水的溫度變化情況,
繪制成如圖所示的圖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C
A.熱水和涼水到達同一溫度的時間是相同的
B.熱水溫度下降比涼水溫度升高得快
C.熱水放出的熱量等于涼水吸收的熱量
D.熱水的質量可能小于涼水的質量
【解析】 兩杯水是同時到達平衡溫度的,A正確;由題圖可知,在
內熱水溫度降低了 、涼水溫度升高了 ,所以熱水溫度下
降比涼水溫度升高得快,B正確;由于熱水放熱時小燒杯也要吸熱,同時
會有一部分熱量傳遞到周圍的空氣中,所以熱水放出的熱量大于涼水吸收
的熱量,C錯誤;熱水的溫度變化量比涼水的大,二者的比熱容相同,由
可知,熱水的質量可能比涼水的小,D正確.
6.[易錯題]某太陽能熱水器裝有 的水,在陽光的照射下,該熱水
器中水的溫度從 升高了 ,則這些水吸收的熱量是__________


【解析】 本題易錯之處是沒有注意水溫“升高到(末溫)”和“升高了(溫
度變化量)”之間的區別,錯把 當末溫.水的質量
.水吸收的熱量
.
7.[2022宜昌中考]小麗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
對質量為 的水和 的另一種液體進
行加熱,得到的實驗數據如圖所示,則水在
內吸收的熱量為____________ ,另一
種液體的比熱容為__________


【解析】 由題圖可知,在 內,水由 升高至 ,則水在這
段時間內吸收的熱量 ;由于電加熱器的規格相同,則通電
另一種液體吸收的熱量是通電 水吸收熱量的一半,即另一種
液體在 內,溫度從 升高至 吸收的熱量
,根據 可知,另
一種液體的比熱容
.
【技巧點撥】
在求解另一種液體的比熱容時,根據題意明確該液體通電 吸收
的熱量是水通電 吸收熱量的一半,建立等式 是解題的
關鍵.
8.[易錯題]質量是 的鋁壺內裝有 的水,其溫度為
如果共吸收 的熱量,則水溫將升高到多少攝氏度?

解:
因為 ,水的末溫與鋁壺的末溫相同,
所以
所以 ,代入數據可得
所以水溫將升高到 .(共22張PPT)
第2節 內能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分子的動能和勢能
1.模型建構下面的幾幅圖運用了______的方法說明分子也具有動能和勢能.
類比
【解析】 利用可見的宏觀物體具有的能量來認識微觀的分子具有的能量,應用的是類比的方法.
知識點2 物體的內能
2.物體的內能是指( )
C
A.物體中個別分子運動所具有的能
B.物體做機械運動所具有的能
C.物體內所有分子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
D.物體內分子定向移動所具有的能
【解析】 內能是針對物體內部所有分子而言的,對于個別分子談不上內能,A錯誤;物體的內能是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所具有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而不是定向移動所具有的能,更不是物體做機械運動所具有的能,故B、D錯誤,C正確.
3.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A.物體運動越快,物體的內能越大 B.物體被舉得越高,物體的內能越大
C.溫度為 的冰塊沒有內能 D.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
【解析】 內能是指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物
體運動越快,動能越大,與內能無關,故A錯誤.物體被舉得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不會影響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故B錯誤. 時物體也是由分子構成的,
分子間也有作用力,同時分子也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所以分子有動能
和勢能, 時物體有內能,故C錯誤.一切物體都由分子構成,分子間有作
用力,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所以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故D正確.
4.新情境如圖所示三杯成分配比相同的奶茶,甲杯中奶
茶質量為 、溫度為 ,乙杯中奶茶質量為
溫度為 ,丙杯中奶茶質量為 、溫度為 ,則
____杯中奶茶的內能最大,____杯中奶茶的內能最小.


【解析】 內能是物體內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因此同種物質相比較,分子數目越多、溫度越高(分子動能越大),物體的內能就越大.比較甲、乙兩杯中的奶茶,溫度相同,乙杯中奶茶的質量大,所以乙杯中奶茶的內能大.比較乙、丙兩杯中的奶茶,質量相同,但丙杯內奶茶的溫度高,所以丙杯內奶茶的內能大.
知識點3 物體內能的改變
5. 跨學科實踐[2022菏澤中考改編] 中醫拔
火罐能有效治療某些疾病,使用時先加熱
火罐中氣體,再按圖甲所示方法迅速將火
罐按到皮膚上,一段時間后,罐內氣體的
減小
熱傳遞
內能______.如圖乙所示,“艾灸”時通過________(填“做功”或“熱傳遞”)
的方式改變了穴位處的內能.
6.[2023深圳龍崗區天成學校期中]如圖,一個燒瓶內裝有
一些鐵屑.我們既可以通過振蕩,也可以通過加熱,使鐵屑
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大.從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來看,前者
是通過______的方法,后者是通過________的方法來增大
做功
熱傳遞
不能
做功與熱傳遞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內能是等效的
鐵屑的內能的.如果你沒有看到內能改變的過程,僅憑鐵屑溫度的改變,
能否確定采用了什么方法改變了鐵屑的內能?______(填“能”或“不能”),
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通過振蕩使鐵屑的溫度升高,這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的;通過加熱使鐵屑的溫度升高,這是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的.這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故不能僅憑鐵屑的溫度變化判斷是采用什么方法改變鐵屑的內能的.
知識點4 熱量、溫度、內能
7.如圖所示是一則公益廣告,尊崇孝道是踐行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圖示熱水洗腳過程所發生的熱傳
遞,實質上是內能從___(填“A”“B”或“C”).
B
A.能量多的熱水傳給能量少的腳
B.溫度高的熱水傳給溫度低的腳
C.熱量大的熱水傳給熱量小的腳
【解析】 熱傳遞的條件是存在溫度差,傳遞的是熱量而不是溫度,其傳遞方向由溫度決定,即由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A錯誤,B正確.C的說法本身就是錯誤的,物體間不能比較熱量的大小.
8.[2023綿陽期中]下列關于熱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D
A.熱水比冷水所含熱量多
B.一大桶水比一小桶水所含熱量多
C.一個物體內能越多,它具有的熱量越多
D.熱量是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
【解析】 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水含有多少熱量,只能說吸收或放出多少熱量,故A、B、C錯誤;熱量總是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熱量只存在于熱傳遞過程中,故D正確.
【易錯提醒】
熱量理解的兩個誤區
誤區1:熱量是能量轉移多少的量度,是一個過程量,它存在于熱傳遞的過程中,只有發生了熱傳遞,有了能量的轉移,才能討論熱量問題,離開熱傳遞談熱量是沒有意義的.
誤區2:因為熱量是熱傳遞過程中轉移能量的多少,所以熱量只能用吸收或放出來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來表述,不能說某物體含有或具有多少熱量,只能說吸收了多少熱量或放出了多少熱量.
第2節 內能
學科關鍵能力構建
1.[2023泉州期中]寒假,小明在漠北參加冬令營活動.隨
行老師提出,在漠北這樣溫度低于 的環境里,若不
提供熱源加熱,用什么辦法可以讓冰熔化?結果小明用
D
A.炙手可熱 B.揚湯止沸 C.滴水成冰 D.鉆木取火
【解析】 小明用兩塊冰來回摩擦使冰熔化,這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冰的內能的.炙手可熱、揚湯止沸和滴水成冰都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A、B、C不符合題意;鉆木取火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D符合題意.
兩塊冰來回摩擦的方法使冰熔化了.下列選項中描述的現象的原理與小明
的方法原理相同的是( )
2.學完熱學知識后,曉明提出以下觀點,其中錯誤的是( )
D
A.“水太熱不能喝”,其中的“熱”是指溫度
B.“水汽化時要吸熱”,其中的“熱”是指熱量
C.“開水和冷水之間發生了熱傳遞”,其中的“熱”是指熱量
D.“壺中的水被燒熱了”,其中的“熱”是指內能
【解析】 “壺中的水被燒熱了”,其中的“熱”是指溫度,故D中觀點錯誤.
3.[2021綿陽中考]實驗室有質量 、溫度 的冰塊和質量 、溫度
的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A.冰塊的內能等于水的內能
B.冰塊的內能小于水的內能
C.將冰塊放入水中,能量從水傳遞給冰塊
D.將冰塊放入水中,能量從冰塊傳遞給水
【解析】 質量相等溫度為 的水和冰,分子動能相等,冰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熱量,使分子勢能增大,所以水的內能大一些,故A錯誤,B正確;物體間發生熱傳遞的條件是有溫度差,由于冰塊的溫度等于水的溫度,所以將冰塊放入水中,不會發生熱傳遞,能量不會從水傳遞給冰塊,也不會從冰塊傳遞給水,故C、D錯誤.
4.[2022南通中考]如圖所示,用充氣的氣球模擬“噴氣火箭”,把封口的夾
子松開,球內氣體向后噴出,氣球向前運動.此過程中( )
B
A.氣球的彈性勢能增大
B.噴出的氣體內能減小
C.噴出的氣體熱運動加劇
D.噴出的氣體向外界傳遞熱量
【解析】 把封口的夾子松開,球內氣體向后噴出,氣球的彈性形變程度變小,彈性勢能變小.噴出的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故分子熱運動變緩.故選B.
5.如圖是某物質物態變化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B
A. 時刻該物質的內能為零
B. 時刻該物質的內能大于 時刻的
C. 時刻該物質的內能小于 時刻的
D. 時刻該物質的分子動能大于 時刻的
【解析】 時刻該物質的溫度為 ,但其分子仍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具有內能,故A錯誤; 時刻的溫度與 時刻的溫度相同,即分子動能相
同,但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時分子勢能減少,因此 時刻該物質的內能
大于 時刻的,故B正確,C、D錯誤.故選B.
6. 新情境[2021昆明中考] 小明家有兩口輕重不同的鐵鍋,
長期使用的過程中發現:把菜倒入滾燙的鍋中,如果用重


【解析】 把菜倒入滾燙的鍋中,菜會從鍋中吸收熱量,鍋的內能轉移到菜上,若鍋的內能很大,則放入菜后鍋的溫度降低得很慢,可使菜迅速達到較高溫度,實現“爆炒”.
的那口鍋,感覺火力很旺,很適合“爆炒”;如果用輕的那口鍋,感覺火力
大減,立刻就變得“溫吞吞”的.這是因為重的那口鍋,內能較____,溫度
降低得較____.
素養提升
7. 新情境[2023北京四中期中] 如圖所示,密閉氣筒中氣體的溫度可以通過數顯溫度計來顯示.當向密閉氣筒中打氣時,會發現數顯溫度計示數變大.
(1)請利用所學知識解釋數顯溫度計示數變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向密閉氣筒中打氣時,外界對密閉氣筒中的氣體做功,密閉氣筒中的氣體內能變大,溫度升高
(2)打氣過程中,如果密閉氣筒中的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則停止打氣,
然后打開密閉氣筒的排氣閥,此時數顯溫度計的示數會______(填“變大”
“變小”或“不變”).
變小
【解析】 密閉氣筒中的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如果停止打氣,打開密閉氣筒的排氣閥,則氣筒中的氣體噴出,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小,氣體溫度降低,故數顯溫度計的示數會變小.(共28張PPT)
第3節 比熱容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實驗:比較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
1.如圖1所示為比較不同物質吸熱情況的實驗裝置.
圖1
圖2
(1)設計實驗時:用水和煤油做實驗,應使水和煤油的______相等.
質量
(2)實驗過程中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燒杯和__________.
電加熱器
(3)實驗中得到如下數據.
燒杯號 液體 質量 初溫 末溫 加熱時間

1 水 300 20 30 12.3
2 水 120 20 30 6.2
3 煤油 300 20 30 6.1
4 煤油 300 20 25 3.1
①比較分析1、3號燒杯的實驗記錄數據,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同.
②比較分析1、2號燒杯的實驗記錄數據,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質量不同的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同
③比較分析___、___號燒杯的實驗記錄數據,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質
量相等的同種物質,升高不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同.

4
(4)圖2中能合理反映該實驗結果的圖像是____(填“甲”“乙”或“丙”).

(5)實驗中,物質吸熱的多少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填“溫度升高的
高低”或“加熱時間的長短”)來反映的.
加熱時間的長短
(6)能否準確控制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是本次實驗成敗的關鍵.酒精燈和
電加熱器都可作為熱源,你認為選__________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電加熱器
電加熱器工作狀態穩定,能夠更好地通過控制加熱時間的長短準確地控制吸收熱量的多少
2.為了比較水和煤油的吸熱能力,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
A.在兩個同樣的燒杯中,分別裝入等體積的水和煤油;
B.用兩支溫度計分別測出水和煤油的初溫;
C.在燒杯中,分別放入規格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相同時間;
D.用溫度計分別測出水和煤油的末溫.則:
(1)步驟A存在的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應改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裝入等體積的水和煤油
裝入等質量的水和煤油
(2)步驟C,加熱相同時間是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
吸收的熱量相同
(3)步驟B和D是為了得出水和煤油____________.
升高的溫度
知識點2 比熱容的概念
3.關于物質的比熱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之一,它反映物質吸熱或放熱本領的大小
B.物質的比熱容跟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多少有關
C.溫度高的鐵釘比溫度低的鐵絲的比熱容大
D.比熱容跟物質的質量、升高的溫度有關
【解析】 由比熱容的定義可知,比熱容反映了物質吸熱或放熱本領的大小,A正確.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同一種物質,狀態不變時,其比熱容與溫度高低、溫度升高或降低的多少、質量的大小、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多少都無關,故B、C、D錯誤.
4.[2023泉州晉江一中期中]下列各種情況下,比熱容會發生變化的是
( )
B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固成冰
C.一塊鐵加工成鐵屑 D.15 ℃的水變成45 ℃的水
【解析】 物質的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質量、溫度(狀態不變時)、形狀無關.水凝固成冰,物質狀態發生了改變,比熱容也因此改變.
5.[2023本溪期中]根據表中數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一些物質的比熱容[J/(kg·℃)]
D
A.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不可能相同
B.在陽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濕泥土升溫慢
C.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所以沿海地區比內陸地區晝夜溫差大
D.質量相等的鋁塊和銅塊升高相同的溫度,鋁塊吸收的熱量多

煤油、冰 干泥土 約
沙石 約
【解析】 不同物質的比熱容可能相同,表格中的煤油與冰的比熱容相同,A錯誤;濕泥土中含有水,比熱容比干泥土要大,同樣的陽光照射下,溫度上升得慢,B錯誤;水的比熱容較大,沿海地區晝夜的溫差小,C錯誤;由于鋁的比熱容比銅大,所以質量相等的鋁塊和銅塊升高相同的溫度,鋁塊吸收的熱量多,D正確.
知識點3 比熱容的應用
6.如圖所示,生物體內水的比例很高,這樣有助于
調節生物體自身的溫度,以免溫度變化太快對生物
體造成傷害.這主要是因為水的( )
D
A.質量較小 B.凝固點較低
C.沸點較高 D.比熱容較大
【解析】 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外界溫度變化較快時,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變化較小,不會對生物體造成傷害,故選D.
7.[2023龍巖上杭三中月考]在生產和生活中,常見到“水的比熱容較大”這
一特性的應用情景,以下實例與這一特性無關的是( )
C
A.讓熱水流過散熱器供暖
B.夜間,在秧田里灌水保溫
C.發現人中暑時,常在額頭上擦冷水降溫
D.汽車發動機用水作冷卻液
【解析】 因為水的比熱容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他物質相比,降低相同的溫度,水放出的熱量多,所以讓熱水流過散熱器供暖,故A不符合題意.因為水的比熱容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他物質比較,放出相同的熱量時,水降低的溫度少,所以夜間在秧田里灌水保溫,故B不符合題意.發現人中暑時,常在額頭上擦冷水,水蒸發吸收熱量,達到降溫的目的,不是利用水的比熱容大的特點,故C符合題意.因為水的比熱容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他物質比較,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水吸收的熱量多,所以汽車發動機用水作冷卻液,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
【易錯提醒】
不要認為所有跟水有關的升溫或降溫的應用都是利用了水的比熱容較大這一特性,如本題C選項,發現人中暑時,常在額頭上擦冷水降溫以及往教室地面上灑水感到涼快,是利用水蒸發吸熱的原理.
知識點4 熱量的計算
8.已知水的比熱容為 ,則質量為 2 kg的水,溫度由
30 ℃ 降低到 20 ℃ 時放出的熱量是多少?
解:水放出的熱量

9.質量為500 g 的金屬塊,溫度從100 ℃降低到20 ℃時共放出了
的熱量,則該金屬的比熱容為多少?
解:該金屬塊的質量 ,則該金屬的比熱容

第3節 比熱容
學科關鍵能力構建
1.[2022青島三十九中月考]如圖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質吸熱升溫的現象”
的實驗裝置,兩個相同的易拉罐中分別裝有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a、b兩種
液體,用相同的裝置加熱,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與時間的關系
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組裝器材時,先固定上面鐵圈的位置
B.升高相同溫度,a液體吸收的熱量更多
C.a液體的比熱容小于b液體的比熱容
D.加熱相同時間,b液體比a液體溫度升高得多

【解析】 實驗時,需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所以要先調整好下面鐵圈的高度,
然后根據溫度計的使用規則調整好上面鐵圈的高度,因此要按照自下而上
的順序組裝器材,A錯誤;由題圖乙可知,相同質量的 兩液體升高
相同的溫度, 液體加熱時間長,即 液體吸收熱量多,故 液體的比熱
容比 液體的大,B錯誤,C正確;由題圖乙可知,加熱時間相同時,
液體比 液體溫度升高得多,故D錯誤.
【補充說明】
根據溫度—時間圖像比較物質比熱容大小的方法:(質量相同)
(1)控制升高的溫度相同,比較吸收的熱量(加熱時間),加熱時間長的物質比熱容大.
(2)控制吸收的熱量(加熱時間)相同,比較升高的溫度,升高溫度少的物質比熱容大.
2.甲、乙兩物體質量都為 ,丙物體質量為 ,三個物體溫度都升高
1 ℃,吸收的熱量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B
A.乙的比熱容與丙的比熱容相等
B.甲的比熱容比乙的比熱容大
C.甲的溫度升高1 ℃,需吸收2 000 J的熱量
D.甲、乙的溫度都降低1 ℃,乙比甲放出的熱量多
【解析】 乙和丙升高的溫度相同時,吸收的熱量相同,但是它們的質量不相等,所以比熱容大小不相等,故A錯誤;甲和乙質量相同,升高的溫度相同,甲吸收的熱量多,所以甲的比熱容大,故B正確;從題圖中可以看出, 甲升高 時吸收的熱量為 ,故C錯誤;甲和乙都升高
,甲吸收的熱量多,同樣,都降低 ,甲放出的熱量多,故D錯誤.
3. 新情境[2023 濟南長清區期中] 古代人們用油燈照明,
油燈點燃后,油的內能會通過________的方式增加,油
溫升高,加快油的蒸發,增加耗油量.唐宋時期,聰明的
熱傳遞
比熱容
成都人發現了這個現象,設計了省油燈(如圖所示),他們為油燈增加了
一個夾層,在夾層中加水,可以降低油溫,達到省油的目的,這是利用水
有較大的________.
4.[易錯題]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質量為 、初溫為30 ℃的水吸收
的熱量后末溫是多少?[
解:水升高的溫度 ;水的末溫
,因為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
,因此水溫升高到 后會保持不變,所以水的末溫應為
.
素養提升
5. 跨學科實踐[2023南通啟秀中學月考] 在沿海地區炎熱晴朗的天氣里,易形成海陸風,陸風和海風是由于地面和大海升溫和降溫的快慢不同,從而使空氣對流形成的.如圖為海陸風形成的示意圖,此圖表示的晝夜狀況和風的種類是( )
B
A.白天,海風 B.夜晚,陸風 C.夜晚,海風 D.白天,陸風
【解析】 水的比熱容比泥土沙石的大,白天太陽照射時,海水溫度上升得慢,陸地溫度上升得快,地面上方的熱空氣上升,海面上方的冷空氣就會來補充,風從海面吹向陸地,形成海風;晚上,氣溫下降,陸地溫度下降得快,海水溫度下降得慢,海水溫度高一些,海面上方的熱空氣上升,陸地地面上方的冷空氣就會來補充,風從陸地吹向海面,形成陸風.故題圖表示的是陸風,形成時間是夜晚,B正確.
6.[2021徐州中考]夏天喝飲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塊,可是
用冰塊既麻煩又影響味道.有人把不銹鋼塊放在冰箱冷凍
后,放進杯子中給飲料降溫,如圖所示.你認為溫度相同、
質量相同的不銹鋼塊和冰塊相比,哪種降溫效果更好?
為什么?( )
【答案】 冰塊的降溫效果更好.因為冰的比熱容比不銹鋼的大,由
可知,溫度相同、質量相同的不銹鋼塊和冰塊,升高相同溫
度時,冰塊吸收的熱量多,同時,冰塊熔化也會吸收熱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江县| 星座| 肇东市| 福建省| 德化县| 犍为县| 准格尔旗| 阜宁县| 庆云县| 德阳市| 太白县| 墨玉县| 太原市| 苍溪县| 汝南县| 乳山市| 宁波市| 青铜峡市| 南澳县| 东港市| 朔州市| 阳山县| 南华县| 桦甸市| 徐水县| 上杭县| 洛阳市| 泗水县| 桦甸市| 望江县| 赞皇县| 历史| 靖边县| 大新县| 扎兰屯市| 融水| 高淳县| 灵山县| 晴隆县| 宕昌县| 翼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