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四章 原子結構玻爾原子模型2能用玻爾理論解釋氫原子模型。1知道玻爾原子理論的基本假設的主要內容。掌握能級躍遷、軌道和能量量子化以及基態、激發態等概念。重點3了解玻爾理論的不足之處和原因。重難點玻爾原子模型核外電子繞核運動輻射電磁波電子軌道半徑連續變小原子不穩定輻射電磁波頻率連續變化,連續光譜事實上:原子是穩定的輻射電磁波頻率只是某些確定值(變化的電磁場)經典理論無法解釋原子的穩定性和光譜的分立性②電子在軌道繞核轉動是穩定的,不產生電磁輻射+rnvn=1n=2n=3-①繞核運動的電子軌道半徑只能是某些分立的數值針對原子核式結構模型提出假說1:軌道量子化玻爾原子理論的基本假設當電子在不同的軌道上運動時,原子處于不同的狀態,具有不同的能量。①能級:各軌道上量子化的能量②定態:原子中這些具有確定能量的穩定狀態基態:能量最低的狀態(離核最近)激發態:其他的能量狀態n=1n=2n=3E3E1E2基激激針對原子的穩定性提出假說2:定態(能量量子化) 量子數能級圖軌道與能級相對應E412345E1E3E2E5E∞+hv=En-Em原子在始、末兩個能級Em和En( Em>En )間躍遷時發射(或吸收)光子的頻率可以由前后能級的能量差決定:假說3. 頻率條件(躍遷)原子系統的變化只能是從一個穩定態,完全躍遷到另一個穩定態。低能級(Em)電子吸收光子克服庫侖引力做功,原子能量增加高能級(En)電子輻射光子,原子能量減少(n>m)針對原子光譜是線狀譜提出E412345E1E3E2E5E∞1.盧瑟福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的局限:盧瑟福原子模型不能解釋原子的 和原子光譜的 :穩定性不連續性2.玻爾原子模型(1)軌道定態原子核外的電子只能在一些分立的特定軌道上繞核運動;電子在這些軌道上運動時,原子具有一定能量,其數值也是分立的,電子的軌道和原子的能量都是 。電子雖然做圓周運動,但不向外輻射能量,處于_______狀態,電子處于分立軌道的這些狀態稱為定態。量子化的穩定的(2)頻率條件當電子從能量較高的定態軌道躍遷到能量較低的定態軌道時,原子會_____光子。反之,當 光子時,電子會從能量較低的定態軌道躍遷到能量較高的定態軌道。輻射(或吸收)的光子的能量hν由兩個定態的能量差決定,即該光子的能量應滿足頻率條件: (m>n)。輻射吸收hν=Em-En氫原子的能級結構1.能級:在玻爾的原子模型中,原子只能處于一系列 的能量狀態。在每個狀態中,原子的能量值都是 ,各個確定的能量值稱為能級。不連續確定的2.氫原子能級結構示意圖氫原子在不同能級上的能量值為:_________________En=(n=1,2,3…)3.基態和激發態:在正常狀態下,原子處于最低能級,電子受核的作用力最大而處于離核 的軌道,這時原子的狀態稱為 。電子 能量后,原子從低能級躍遷到高能級,這時原子的狀態稱為 。當電子從高能級軌道躍遷到低能級軌道時原子會 能量;當電子從低能級軌道躍遷到高能級軌道時,原子要 能量。最近基態吸收激發態輻射吸收4.(1)電子繞核做圓周運動時,不向外輻射能量。(2)原子輻射的能量與電子繞核運動無關,只由躍遷前后的兩個能級差決定。(3)電子軌道半徑為:_________________。rn=n2r1(n=1,2,3…)+rnvn=1n=2n=3-原子的能量與電子的軌道半徑相對應,當軌道半徑增大,原子的能量越大,同時電子的電勢能和動能是增大還是減小?(1)電子軌道半徑增大,需要克服電場力做功,電勢能增大。+rnvn=1n=2n=3-解釋氫原子光譜 玻爾理論的局限1.解釋氫原子光譜由玻爾理論可知,激發到高能級Em的電子躍遷到低能級En,輻射出的光子的能量為hν= =________,即ν=____________,其中ν為輻射光子的頻率,h為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Em-En-()氫原子的能級圖-------------------12345-13.6-3.4-1.51-0.85-0.540nE/eV∞基態激發態賴曼系波爾理論解釋氫原子的譜系線巴耳末系→軌道躍遷光子能量分立HδHγHβHα帕邢系布喇開系普豐德系能級分立→譜線分立ν=()m=6m=5m=4m=32.玻爾理論的局限(1)成功之處玻爾理論沖破了經典物理中能量連續變化的束縛,解釋了原子結構和氫原子光譜的關系。引入了普朗克的 概念,認為電子軌道和能量都是________的。(2)局限性沒有跳出經典力學的范圍,認為電子是經典粒子,運動有 軌道。因此,玻爾理論是一種半經典的量子論,是向描述微觀粒子規律的量子力學過渡階段中的一個理論。量子化量子化確定的波爾(3)電子云電子是微觀粒子,其運動與宏觀物體運動不同,沒有確定的方向和 。它們在原子核周圍各處出現的概率是不同的。人們將這些概率用點的方式表現出來,若某一空間范圍內電子出現的概率大,則這里的點就 ;若某一空間范圍內電子出現的概率小,則這里的點就 。這種用點的疏密表示電子出現的概率分布的圖形,稱為 。軌跡密集稀疏電子云氫原子n=1氫原子n=2能級躍遷的幾種情況的對比①由低能級到高能級②吸收能量a.光照射 hν=E末-E初.自發躍遷與受激躍遷的比較①由高能級到低能級②釋放能量,放出光子(發光):hν=E初-E末.(1)自發躍遷:(2)受激躍遷:b.實物粒子碰撞1.使原子能級躍遷的兩種粒子——光子與實物粒子(1)原子若是吸收光子的能量而被激發,則光子的能量必須等于兩能級的能量差,否則不被吸收,不存在激發到n能級時能量有余,而激發到n+1能級時能量不足,則可激發到n能級的問題。(2)原子還可吸收外來實物粒子(例如:自由電子)的能量而被激發。2.一個氫原子躍遷的可能情況例如:一個氫原子最初處于n=4激發態,它向低能級躍遷時,有4種可能情況,如圖,情形Ⅰ中只有一種頻率的光子,其他情形為:情形Ⅱ中兩種,情形Ⅲ中兩種,情形Ⅳ中三種。注意 上述四種情形中只能出現一種,不可能兩種或多種情形同時存在。3. 躍遷與電離的問題電離:指電子獲得能量后脫離原子核的束縛成為自由電子的現象。電離能是氫原子從某一狀態躍遷到n=∞時所需吸收的能量,其數值等于氫原子處于各定態時的能級值的絕對值。a.光照射情況1:E<13.6ev的光子,入射光子能量必須等于兩個能級差才能被吸收b.實物粒子碰撞情況2:E≥13.6ev的光子(電離)入射粒子能量大于兩個能級差即可吸收吸收光子發生躍遷和電離的區別氫原子光譜和玻爾的原子模型一、玻爾原子模型二、氫原子的能級結構三、解釋氫原子光譜 玻爾理論的局限成功之處經典理論的困難:既無法解釋原子的穩定性,又無法解釋原子光譜的分立線狀譜.氫原子在不同能級上的能量值En=(n=1,2,3…)1.軌道量子化2.定態3.頻率條件電子在不同軌道上的半徑rn=n2r1(n=1,2,3…)電子軌道半徑越大,電勢能越大,動能越小1.解釋氫原子能級圖2.解釋巴耳末公式3.電子云局限性1.自發躍遷與受激躍遷的比較2.光子與實物粒子的比較3.電離四、能級躍遷的幾種情況的對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