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七章 力檢測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24分)1.下列物體中所受重力約為5 N的是( )A.一頭大象 B.一名中學生 C.一瓶礦泉水 D.一個雞蛋C[解析] 一頭大象的質量在3 t左右,受到的重力G=mg=3 000 kg×10 N/kg=30 000 N,故A不符合題意;中學生的質量在50 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約為G=mg=50 kg×10 N/kg=500 N,故B不符合題意;一瓶礦泉水的質量約為500 g=0.5 kg,受到的重力G=mg=0.5 kg×10 N/kg=5 N,故C符合題意;一個雞蛋的質量在50 g=0.05 kg左右,受到的重力G=mg=0.05 kg×10 N/kg=0.5 N,故D不符合題意。2.如圖所示的體育賽事中,力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個事例不同的是( )A.圖甲:國足運動員武磊大力抽射,將足球踢進球網(wǎng)B.圖乙:射箭運動員張娟娟射箭時,將弦拉到變形C.圖丙:籃球運動員姚明用力將球扣進球框D.圖丁:標槍運動員劉詩穎投出的標槍做曲線運動B3.如圖所示,這是一種常用的核桃夾,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A點比B點更容易夾碎核桃,這說明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點 D.施力物體C[解析] 用力的位置不同,即力的作用點不同。D[解析] “以卵擊石”,卵和石之間有一對相互作用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卵殼破裂只能說明卵殼不如石塊硬。4.“以卵擊石”造成的結果是卵殼破裂了,而石塊完好無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卵殼破裂,說明卵只是受力物體B.石塊完好無損,說明石塊沒受到力的作用C.卵殼受到的力大于石塊受到的力D.卵殼和石塊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5.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力是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的B.發(fā)生作用的兩個物體,每個物體既是施力物體,又是受力物體C.施力物體施力在前,受力物體受力在后D.兩個物體發(fā)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接觸BD6.(多選)(2023宜賓中考)將裝滿水的厚玻璃瓶靜置于水平桌面,把細玻璃管通過帶孔的橡皮塞插入瓶中,如圖所示,用手反復水平捏厚玻璃瓶,觀察細管中水面高度的變化。從形變角度分析現(xiàn)象及原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細管中水面高度不會發(fā)生變化B.細管中水面會出現(xiàn)升降C.水面高度不變是因為厚玻璃瓶沒有發(fā)生形變D.水面出現(xiàn)升降是因為厚玻璃瓶發(fā)生了微小形變[解析] 用手反復水平捏厚玻璃瓶,瓶子發(fā)生微小形變,容積變化,細管中水面高度相應發(fā)生變化,故B、D正確,A、C錯誤。7.一只螞蟻沿著碗從A點爬到B點(如圖所示),此過程中螞蟻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A.大小和方向都改變 B.大小和方向都不變C.大小改變,方向不變 D.大小不變,方向改變8.在空中飛行的足球在上升到最高點時,不計空氣阻力,它的受力情況是( )A.不受力 B.重力和上升力C.重力 D.重力和人腳踢的力BC9.2013年5月,足球運動員貝克漢姆宣布退役。人們將他的弧線球稱為“貝氏弧線”,弧線球主要是由于踢球時所用力的 和 不同,從而產(chǎn)生了與直線球不同的作用效果。足球落在地面上又能彈跳起來,是因為足球落地時和地面之間的力的作用是 的。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方向作用點相互[解析] 弧線球是球運動的路線改變,如果是力的大小改變了,改變的可能只是運動的距離,所以這主要是方向和作用點不同造成的。足球落在地面上又能彈跳起來,是因為足球落地時和地面之間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10.(2022阜新中考)我國大力提倡“低碳環(huán)保,綠色出行”,選擇自行車出行是大家喜愛的方式之一。自行車啟動時,人用腳向后蹬地,自行車向前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騎行時,輪胎被壓癟一些,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11.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為 N,此物體的質量為 kg。(g取10 N/kg)形狀0~50.3412.(2023武威中考)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返回艙著陸的最后1 m,反推發(fā)動機向下噴出高速氣流,以達到減小返回艙下降速度的目的。減速下降過程中,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航天員受到的重力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運動狀態(tài)不變13.有一質量為2.5 kg的石塊,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是 N,所受重力的方向是 ;若將其拿到月球上,質量和重力中不改變的是 。(g取10 N/kg)25豎直向下質量[解析] 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G=mg=2.5 kg×10 N/kg=25 N;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與物體所處的空間位置的變化無關,所以將石塊拿到月球上,質量不變;同一物體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約是地球上的 ,所以在月球上石塊重力會變小。14.小明把細線的一端固定在一個三角板的直角頂點,另一端綁上一個重物并讓其自由地下垂于三角板的底邊,這樣就做成了一個“水平儀”,這是根據(jù)重力的方向總是 的原理制成的。當把這個水平儀的底邊緊貼在河邊的一塊草坪上時,可看到鉛垂線與三角板底邊的相對位置如圖1所示,則河邊的草地是下列選項中的 (選填“①”或“②”),這個重物在地球上重為0.5 N,月球上它的質量則為 kg。(g取10 N/kg)豎直向下①0.0515.用100 N的力水平向右拉小車,請在圖中作出這個拉力的示意圖(O點為作用點)。16.(2023廣安中考)如圖所示,請畫出老鷹所受重力的示意圖(作用點在O點)。第15題圖 第16題圖三、作圖題(每題3分,共6分)四、實驗設計與探究題(每空2分,共20分)17.如圖所示,為制作彈簧測力計,某實驗小組對彈簧的伸長與拉力的關系做了探究,下表是他們利用甲、乙兩根不同的彈簧做實驗時所記錄的數(shù)據(jù)。(1)分析表一和表二的數(shù)據(jù)可知:①當在甲、乙兩根彈簧上分別懸掛重為4 N的物體時,甲彈簧的伸長量為 cm,乙彈簧的伸長量為 cm。②在一定條件下,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它所受的拉力成 。③在拉力相同的情況下,甲彈簧伸長的長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彈簧伸長的長度。12.06.0正比大于[解析] (1)通過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觀察和分析,可得正確答案。(2)用甲、乙兩根彈簧分別制成A、B兩個彈簧測力計,如圖所示,它們的外殼相同,刻度線分布情況相同,則量程較大的是 彈簧測力計,精度較高的是 彈簧測力計。B[解析] (2)拉力相同時,乙彈簧伸長量更小;伸長量相同時,乙受到的拉力更大,外殼相同即最大伸長量相同,故B測力計量程較大;拉力相同時,甲彈簧伸長量更大,靈敏度更高,所以A測力計精度較高。A18.在“探究重力與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1)實驗小組的同學測量出了不同質量鉤碼所受重力的多組數(shù)據(jù)如上表,其中一次測量時彈簧測力計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其示數(shù)為 N。1.8序號 1 2 3 4質量 m/kg 0.1 0.15 0.3重力 G/N 1 1.5 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圖象應該是圖乙中的圖線 (填序號)。(2)實驗時,為得到重力與質量關系,多次測量的目的是 。(3)在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天和號”中用同樣的器材 (選填“能”或“不能”)完成該探究。序號 1 2 3 4質量 m/kg 0.1 0.15 0.3重力 G/N 1 1.5 3②得到普遍規(guī)律不能19.建筑工地準備用吊車搬運石塊,這輛吊車的鋼繩最多能承受4×104N的拉力,已知每塊石塊的體積為0.6 m3,密度約為2.5×103 kg/m3。求:(g取10 N/kg)(1)每塊石塊的質量是多少?(2)每塊石塊所受重力;(3)請判斷這根鋼繩一次最多能吊起多少塊石塊?五、計算題(每題10分,共20分)解:(1)每塊石塊的質量m=ρV=2.5×103 kg/m3×0.6 m3=1.5×103 kg(2)每塊石塊所受重力G=mg=1.5×103 kg×10 N/kg=1.5×104 N建筑工地準備用吊車搬運石塊,這輛吊車的鋼繩最多能承受4×104N的拉力,已知每塊石塊的體積為0.6 m3,密度約為2.5×103 kg/m3。求:(g取10 N/kg)(3)請判斷這根鋼繩一次最多能吊起多少塊石塊?解:(3)這根鋼繩一次最多能吊起石塊的數(shù)量 ≈2.7因為鋼繩吊起石塊的重力不能超過鋼繩一次最多能承受的拉力,因此一次最多能吊起2塊石塊。20.一輛自重是5.0×104 N的卡車,裝著25箱貨物,每箱貨物的質量是300 kg,行駛到一座立有限重標志(如圖所示)的橋前,問:(g取10 N/kg)(1)卡車質量是多少千克?(2)要想安全過橋需要卸下幾箱貨物?解:(1)由G=mg可知,卡車的質量m車= =5.0×103 kg=5 t(2)25箱貨物的總質量m貨=25×300 kg=7 500 kg=7.5 t這輛卡車和貨物的總質量m總=m車+m貨=5 t+7.5 t=12.5 t要想安全過橋需要卸下貨物的質量Δm=m總-m=12.5 t-10 t=2.5 t=2.5×103 kg卸下貨物的箱數(shù)n= ≈9箱(共34張PPT)第七章 力第1節(jié) 力1A 固基 基礎題·練透知識固基礎2B 提能 中檔題·激活思維提能力3C 培優(yōu) 綜合題·開放探究培素養(yǎng)01A 固基 基礎題·練透知識固基礎&1& 力1.學習了力學知識后,同學們展開了討論,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B.一個物體也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C.只有接觸的物體才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D.物體在施力的同時不一定在受力A[解析]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故A正確,B、D錯誤;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也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如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故C錯誤。2.易錯題: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判斷錯誤 用繩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繩子從井中提水,手受到豎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體是( )A.水 B.水桶 C.繩子 D.手C[解析] 拉力是繩子和手之間的作用,受力物體是手,施力物體是繩子,故C正確。易錯提示:拉力是接觸力,施力物體必須直接與受力物體接觸。手指3.手指壓鉛筆尖,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作用點在 上;同時你的手指又感覺痛,即鉛筆尖對你的手指也有力的作用,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作用點在 上。鉛筆尖鉛筆尖鉛筆尖手指手指&2& 力的作用效果4.下列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沒有發(fā)生改變的是( )A.剛剛啟動的火車B.在水平路面上勻速直線行駛的汽車C.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小球D.百米賽跑中正在沖刺的運動員B[解析] 汽車的運動速度和方向都不改變,故運動狀態(tài)沒有發(fā)生改變。5.物理學與社會發(fā)展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qū)域成功著陸。如圖所示,距離地面約1 m時,返回艙減速著陸,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tài)[解析] 返回艙減速著陸,是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說明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6.如圖A、B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圖A主要表示力能改變物體的 ,圖B主要表示力能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tài)形狀[解析] 由圖A可知,足球的運動方向發(fā)生了改變,表示力能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圖B中,在熊貓對竹子施加力的作用下,竹子的形狀發(fā)生了改變,表示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7.如圖所示是小明用大小相等的力撥動兩個完全相同且一端固定的金屬片的情境,導致力的作用效果不同的因素是力的( )A.大小 B.方向 C.作用點 D.方向和作用點B[解析] 施力的方向不同導致金屬片彎曲的方向不同。&7& 力的三要素與力的示意圖8.教材P4圖7.1-3改編 如圖所示,分別在A、B、C三點用同樣大小的力垂直于門方向推門,在 (選填“A”或“B”)點處很容易就能把門關上,但是在C點處就比較難,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 有關。A力的作用點9.如圖甲、乙所示是小明同學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同一彈簧上的情景,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有關;如圖丙、丁所示,小明用扳手擰螺絲,圖丁比圖丙更容易,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有關。方向作用點[解析] 由圖知,甲、乙兩圖,甲向下壓彈簧,而乙向上拉彈簧,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丙、丁兩圖,力的作用點不同,造成圖丁比圖丙更容易擰螺絲,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10.(2023邵陽中考)請畫出圖中物體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圖。&8&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1.環(huán)城公路上發(fā)生了一起車禍,一輛小轎車和一輛滿載貨物的大貨車相撞,兩車受到的沖擊力( )A.小轎車大 B.大貨車大 C.一樣大 D.無法確定C易錯提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12.(2022內(nèi)江中考)如圖所示,右邊小船上的人用力撐開左邊那一只小船,結果兩只小船將向 (選填“相同”或“相反”)方向移動,這說明力的作用是 的。相反相互[解析] 右邊小船上的人用力撐開左邊的一只小船,給了左邊小船一個向左的作用力,左邊小船同時也給了右邊小船一個相反的作用力,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兩船向相反的方向運動。13.教材P2圖改編 如圖所示,押加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體育項目之一,又稱大象拔河。比賽中,兩個人通過拖動布帶互拉,以決勝負。若左邊的人拉動右邊的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若左邊的人獲勝,則左邊的人對布帶的拉力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右邊的人對布帶的拉力。運動狀態(tài)等于[解析] 若左邊的人拉動右邊的人,右邊的人在力的作用下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左邊的人對布帶的拉力等于右邊的人對布帶的拉力。02B 提能 中檔題·激活思維提能力14.如圖所示是一款我們常見的智能手機,下列對于手機重力的估測接近實際的是( )A.0.02 N B.0.2 N C.2 N D.20 NC15.傳統(tǒng)文化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當龍舟上的運動員奮力劃槳時,使龍舟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A.人 B.槳 C.龍舟 D.水D[解析] 當龍舟上的運動員奮力劃槳時,槳給水一個向后的力,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會給龍舟一個向前的力。16. 教材P5圖7.1-6改編 如圖所示,室內(nèi)天花板上靜止懸掛著一只吊燈,燈繩對吊燈施加一個拉力,同時吊燈對燈繩也施加一個拉力,則這兩個力的三要素( )A.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都相同B.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點不同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點都不同D.作用點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C[解析] 燈繩對吊燈施加的拉力和吊燈對燈繩施加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故A、B、D錯誤,C正確。17.物理學與日常生活 (2022成都中考)甜水面是成都的傳統(tǒng)美食,制作的關鍵是做出有筋道的面條:用上等面粉加鹽和水,揉勻后靜置半小時,用面杖搟成面皮,再切成適當寬度的面條,然后兩手抓住面條用力拉長。關于上述過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揉捏面團時,面團既是受力物體也是施力物體B.面團被搟制成面皮,力改變了面團的運動狀態(tài)C.手推面杖來回運動,力改變了面杖的運動狀態(tài)D.用手拉長面條,面條受力的同時,手也受到力B[解析] 將面團搟成面皮,面在力的作用下形狀發(fā)生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18.安全教育校園內(nèi)不允許追逐打鬧,小黃不遵守校規(guī),在追逐打鬧過程中撞掉了小方一顆牙,自己額頭也腫了,下列相關力學知識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A.力的作用效果只跟力的大小有關B.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C.接觸的兩物體間一定能產(chǎn)生力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解析] 小黃撞到小方,小方受到力的作用,掉了一顆牙,同時小黃額頭也腫了,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9.教材P3圖7.1-2改編 在學習“力的作用效果”時,老師做了如圖的實驗:讓小鐵球從斜面上滾下,沿著它的運動方向放一個磁體,它在水平桌面上的運動軌跡如圖甲所示;再次讓小鐵球從斜面上滾下,在它運動路徑的側旁放一個磁體,它的運動軌跡如圖乙所示。由上述實驗現(xiàn)象可以判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小鐵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B.圖甲中,小鐵球與磁體沒有接觸前它們之間沒有力的作用C.圖乙中,小鐵球受到磁體對它的吸引力使它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D.圖乙中,實驗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C[解析] 圖甲中,由于受到磁體吸引力作用,小鐵球在水平桌面上做變速運動,故A錯誤;圖甲中,小鐵球與磁體沒有接觸前仍然可以產(chǎn)生力的作用,故B錯誤;圖乙中,小鐵球受到磁體吸引力的作用,運動方向發(fā)生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小鐵球的運動狀態(tài),故C正確;圖乙中,盡管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但不能從題干提供的信息得出力可以使小鐵球發(fā)生形變的結論,故D錯誤。20.傳統(tǒng)文化(2023益陽中考)冬至打年糕是中國傳統(tǒng)習俗之一。打年糕時,需要用木制榔頭反復捶打石槽中蒸熟的糯米。如圖所示,用木制榔頭捶打年糕的過程中,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石槽始終未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向下砸榔頭時,榔頭受到的力作用的施力物體是人B.榔頭打擊年糕時,人對年糕有力的作用C.年糕凹陷,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D.年糕凹陷,說明榔頭對年糕有打擊力,而年糕對榔頭沒有作用力C21.如圖所示,將玩具電風扇固定在一個與地面摩擦極小的小車上,當電風扇工作時,小車將 (選填“向左運動”“向右運動”或“靜止不動”),原因是 。 向右運動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氣給電風扇一個向右的作用力,小車向右運動。22.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于2022年2月在北京隆重舉行,短道速滑是我國的優(yōu)勢項目。運動員在起跑時,冰刀用力向后蹬冰面,運動員向前跑出,這是因為 ,冰刀所受力的施力物體是 ,運動員加速跑出表明作用力改變了運動員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冰面運動狀態(tài)[解析] 冰刀向后蹬冰面,力的方向是向后;冰面對冰刀有相互作用力,施力物體是冰面,力的方向是向前;運動員加速跑是因為力改變了運動員的速度,即改變了運動員的運動狀態(tài)。23.一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受到大小為10 N、與水平地面成45°角斜向右上方的拉力,畫出物體所受拉力的示意圖。[解析] 畫力的示意圖,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標上字母符號,并標出力的大小。24.(2023云南中考)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有懸掛燈籠的習俗,請在圖中畫出燈籠受到拉力F的示意圖。[解析] 拉力的方向沿繩子向上,作用點在燈籠上,從燈籠和繩子的接觸點作豎直向上的拉力。03C 培優(yōu) 綜合題·開放探究培素養(yǎng)25.核心素養(yǎng)·科學探究 小張同學做了一個實驗,來驗證力的三要素對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如圖所示,F(xiàn)1=F3=F4>F2,拉住一根鋸條,使其發(fā)生圖中a、b、c、d四種形變。(1)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關的圖是 圖和 圖。(2)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關的圖是 圖和 圖。abac[解析] (1)a圖和b圖中,力的方向和作用點相同,只有力的大小不同;(2)a圖和c圖中,力的大小和作用點相同,只有力的方向不同。(3)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點有關的圖是 圖和 圖。(4)在上述a與c圖中,控制力的 和 相同,研究 與 之間的關系,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在物理學上叫做 法。ad大小作用點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方向控制變量[解析] (3)a圖和d圖中,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只有力的作用點不同;(4)a圖和c圖中,控制力的大小和作用點相同,此方法為控制變量法。核心素養(yǎng)體現(xiàn):科學探究、物理觀念、科學思維。26.如圖所示是“神舟十六號”發(fā)射的情景,該情景反映了力的多個特征,請說出兩點:(1) ;(2)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 “神舟十六號”升空時向下噴射高溫燃氣,給空氣一個向下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氣同時給“神舟十六號”一個向上的作用力。(共28張PPT)第七章 力第3節(jié) 重力1A 固基 基礎題·練透知識固基礎2B 提能 中檔題·激活思維提能力3C 培優(yōu) 綜合題·開放探究培素養(yǎng)01A 固基 基礎題·練透知識固基礎&1& 重力的由來1.關于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蘋果只有下落時才受到重力作用B.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C.上升的物體不受重力D.從斜面上下滑的物體不受重力B[解析] 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2.體育課上,小明同學將足球踢出,足球飛向空中,最終受到 的作用落回球場地面,該力的施力物體是 。重力地球3.探究重力與質量的關系中,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A.實驗中只能用同種規(guī)格的鉤碼,方便尋找普遍規(guī)律B.實驗前彈簧測力計未調(diào)零,并不會影響實驗結果C.實驗結果與教材差異很大,可采用更改數(shù)據(jù)的辦法D.實驗對環(huán)境有要求,太空中不能得出結論D&2& 重力的大小[解析] 為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實驗中可以用不同種規(guī)格的鉤碼,故A錯誤;實驗前彈簧測力計未調(diào)零,會影響實驗結果,使測量數(shù)據(jù)不準確,故B錯誤;實驗結果與教材差異很大,要分析原因,找出問題所在,重新進行實驗,不能直接修改數(shù)據(jù),故C錯誤;物體在太空處于失重狀態(tài),不能進行此實驗,故D正確。4.物理學與工程實踐 小陳是一名貨車司機,他駕駛的卡車自重為8.5×104 N,車上載有40袋水泥,每袋水泥質量為50 kg,當他駕駛卡車經(jīng)過一座橋,剛要上橋,他看到立在橋頭的限重標志牌(如圖所示),便立即停車進行計算。g取10 N/kg。問:(1)水泥的總重力;(2)小陳的卡車能否安全通過這座橋?請計算說明。解:(1)水泥的總質量m水泥=50 kg×40=2 000 kg,由G=mg可得,水泥的總重力G水泥=m水泥g=2 000 kg×10 N/kg=2×104 N解:(2)卡車和水泥的總重力G總=G車+G水泥=8.5×104 N+2×104 N=1.05×105 N橋上“10 t”表示允許通過車輛的最大質量為10 t=10 000 kg,由G=mg可得,允許通過車輛的最大重力G最大=m最大g=10 000 kg×10 N/kg=1×105 N因為1.05×105 N>1×105 N,所以卡車不能安全通過這座橋。小陳是一名貨車司機,他駕駛的卡車自重為8.5×104 N,車上載有40袋水泥,每袋水泥質量為50 kg,當他駕駛卡車經(jīng)過一座橋,剛要上橋,他看到立在橋頭的限重標志牌(如圖所示),便立即停車進行計算。g取10 N/kg。問:(2)小陳的卡車能否安全通過這座橋?請計算說明。&7& 重力的方向5.易錯題:重力方向判斷錯誤 如圖所示,一小球從斜面上滾下,它所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A易錯提示: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不能說成“垂直向下”。“豎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水平面向下,而“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支持面向下。6.物理學與日常生活(2023天津中考)如圖所示,建筑工人在砌墻時常用鉛垂線來檢查墻壁是否豎直。這是利用了( )A.重力的方向 B.重力的大小C.重力的作用點 D.重力與質量的關系A7.下列關于重心的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重心一定在物體上B.重心就是物體上最重的一點C.任何有規(guī)則形狀的物體,它的重心都在其幾何中心上D.物體的重心可能在物體上,也可能在物體外D[解析] 物體的重心可能在物體上,也可能在物體外,如圓環(huán)的重心在圓環(huán)外;重心是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點,不一定是物體上最重的一點;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若質量不均勻,它的重心不在其幾何中心上。&4& 重心02B 提能 中檔題·激活思維提能力8.(2023上海中考)以下哪個物體的重力最接近0.5 N( )A.一張課桌 B.一個手機 C.一個雞蛋 D.一個中學生C9.跨學科·地理 教材P11圖7.3-5改編 我們站在地面上,腳朝下,站得很穩(wěn)。但地球是球形的,在我們“腳下”的阿根廷人,好像腳朝上,可也站得很穩(wěn)當!A點為阿根廷人的重心,O點為地心,圖中標出的人的重力示意圖正確的是( )A B C DD[解析] 人受到的重力是豎直向下的,大致指向地心O,人所受重力的作用點在A點,故D正確。10.2023年5月,神舟十六號飛船將三名航天員成功送入天和核心艙,他們在太空將生活5個月。這期間他們要鍛煉身體,以下方式中有效的是( )A.引體向上 B.做俯臥撐 C.舉啞鈴 D.原地蹬自行車D[解析] 在太空中,航天員和物體都處于一種失重狀態(tài),所以可以使用原地蹬自行車鍛煉身體,而引體向上、做俯臥撐、舉啞鈴都不能起到作用。正比11.(2023赤峰中考)小明在科技博覽閱讀中,查閱了不同星球上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通過圖象可知,在甲、乙兩個星球上,重力與質量都成 。一物體質量為10 kg,它在甲星球上受到的重力為 N。150[解析] 不同星球上重力與質量的關系都是過原點的直線,因而重力與質量都成正比;由圖知,在甲星球上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甲= =15 N/kg,故質量為10 kg的物體,在甲星球上受到的重力G甲=mg甲=10 kg×15 N/kg=150 N。12.小明和爸爸的質量之比為2﹕3,則他們所受的重力之比為 ;若小明的質量為60 kg,則他爸爸所受的重力為 N。(g取10 N/kg)2﹕390013.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實驗中,得到如表數(shù)據(jù):(1)實驗需要的器材: 和天平。(2)分析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結論:物體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質量成 。(3)如圖四個圖象中,關于物體重力的大小與其質量的關系,正確的是 。彈簧測力計m/kg 0.1 0.2 0.3 0.4 0.5 0.6 0.7G/N 0.98 1.96 2.94 3.92 4.90 5.88正比A(4)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的質量為0.7 kg時,它受到的重力是 N。m/kg 0.1 0.2 0.3 0.4 0.5 0.6 0.7G/N 0.98 1.96 2.94 3.92 4.90 5.886.8614.月面巡視探測器(月球車)有獨立驅動的六輪搖臂式行走系統(tǒng),高1.5 m,質量為120 kg。求:(1)月球車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g取10 N/kg)(2)地球上重6 N的物體放到月球上重1 N,月球車在月球上的質量和重力分別是多少?(3)若航天員一個隨身裝備在月球表面受到月球的引力大約是2 N,則返回地球后這個隨身裝備的質量是多少?解:(1)月球車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G=mg=120 kg×10 N/kg=1 200 N月面巡視探測器(月球車)有獨立驅動的六輪搖臂式行走系統(tǒng),高1.5 m,質量為120 kg。求:(2)地球上重6 N的物體放到月球上重1 N,月球車在月球上的質量和重力分別是多少?(3)若航天員一個隨身裝備在月球表面受到月球的引力大約是2 N,則返回地球后這個隨身裝備的質量是多少?解:(2)由題意可知,月球車質量不變,m=120 kg,月球車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G月= G= ×1 200 N=200 N(3)由題意可知,G地1=G月1×6=2 N×6=12 N,裝備的質量m′= =1.2 kg03C 培優(yōu) 綜合題·開放探究培素養(yǎng)15.核心素養(yǎng)·科學思維 采石場有一塊大石材,長6 m,寬3 m,高2 m。現(xiàn)要計算它的質量,在其邊上取一小塊石材,測得小塊石材的質量為140 g,用量筒測量其體積,在量筒內(nèi)裝了80 mL的水,將小塊石材浸沒放入后,水面上升到130 mL處,(g取10 N/kg)求:(1)石材的密度;(2)大石材的質量;(3)大石材的重力。解:(1)根據(jù)題意可知,樣品的體積 V=130 mL-80 mL=50 mL=50 cm3,石材的密度 ρ= =2.8 g/cm3=2.8×103 kg/m3(2)石材的總體積 V=abc=6 m×3 m×2 m=36 m3石材的總質量 m′=ρV′=2.8×103 kg/m3×36 m3=1.008×105 kg采石場有一塊大石材,長6 m,寬3 m,高2 m。現(xiàn)要計算它的質量,在其邊上取一小塊石材,測得小塊石材的質量為140 g,用量筒測量其體積,在量筒內(nèi)裝了80 mL的水,將小塊石材浸沒放入后,水面上升到130 mL處,(g取10 N/kg)求:(3)大石材的重力。解:(3)大石材的重力G=mg=1.008×105 kg×10 N/kg=1.008×106 N16. 核心素養(yǎng)·科學探究 在“探究重力與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1)測量物體重力前,除了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分度值外,還應對彈簧測力計進行 。豎直方向上調(diào)零[解析] (1)由于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所以測量物體重力時,應將彈簧測力計在豎直方向上調(diào)零。(2)逐次增掛鉤碼,分別測出它們所受的重力,記錄在表格中。第二次讀數(shù)如圖1所示,為 。(3)請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用描點法在圖2方格紙上作出G-m關系圖象。1 N質量m/kg 0.05 0.1 0.15 0.2 0.25重力G/N 0.4 1.6 2 2.6(4)分析上述數(shù)據(jù)及用圖象法分析論證,可以得出結論:在實驗誤差范圍內(nèi), 。 質量m/kg 0.05 0.1 0.15 0.2 0.25重力G/N 0.4 1.6 2 2.6重力大小和質量成正比[解析] 分析數(shù)據(jù)及圖象,可以得到重力大小和質量成正比。(5)為了讓結論更具有普遍性,應當。(6) 如圖3為探究重力方向的實驗裝置,將該裝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漸改變木板M與桌面的夾角α,會觀察到懸線OA的方向 (選填“變化”或“不變”);若剪斷懸線OA,小球下落的方向是 ,由此得知重力方向。 不變核心素養(yǎng)體現(xiàn):科學思維:科學推理、知識遷移、STSE。測量鉤碼以外其他物體的質量和重力,將這些數(shù)據(jù)與鉤碼的數(shù)據(jù)放到一起來尋找規(guī)律豎直向下[解析] (5)為了讓結論更有普遍性,應在實驗中采用不同的物體進行測量;(6)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共25張PPT)第七章 力專題突破一 彈力、重力的作圖&1& 彈力的作圖1.女孩用80 N的力將水桶提起(如圖甲所示),請在圖乙中畫出女孩提水桶的力的示意圖。[解析] 提水桶的力F豎直向上,從力的作用點豎直向上畫帶箭頭的線段,并標出力的符號及大小。2.(2023南京鼓樓區(qū)二模) 如圖所示,畫出靜止的小球所受彈力的示意圖。[解析] 小球所受的彈力有繩對小球的拉力和墻對小球的支持力;拉力的方向沿繩子向上;墻對小球的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墻面向右,作用點都在小球的重心。3.小明用水平力將輕質彈簧壓在豎直墻壁上,如圖所示,請畫出彈簧產(chǎn)生的所有彈力示意圖。[解析] 彈簧被手指按壓后,受到手指對其的壓力和墻面對其的壓力,保持靜止狀態(tài),則彈簧必然對手指和墻面有力的作用,這兩個力就是彈簧產(chǎn)生的彈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 重力的作圖4.(2022北京通州區(qū)期末) 如圖所示,畫出重為4 N的物體A,所受重力G的示意圖。5.(2023重慶中考) 請在圖中作出空中飛行的實心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圖(O為重心)。6.(2023安徽中考) 如圖所示,一杯水在斜面上保持靜止,O點為其重心,請在圖中作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圖。7.請按題目要求作答(不計空氣阻力)。如圖,湯匙放在手指尖上保持靜止,請畫出湯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圖。8.如圖所示,橡皮用細線拴住做圓周運動,請畫出橡皮所受重力的示意圖。[解析] 從橡皮的重心豎直向下作出重力G的示意圖。9.如圖,小球從水平面上A處向左運動到達斜面上的B處,畫出小球在A、B兩處所受重力的示意圖。&3& 彈力和重力綜合作圖10.如圖所示為細線懸掛的小球擺到該位置,請畫出小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圖。[解析] 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拉力的方向沿繩子斜向上。11.(2023濟南歷下區(qū)三模)如圖所示,有一重為0.3 N的正方形小木塊與彈簧連接,靜止在光滑的斜面上,請畫出小木塊所受的重力及彈簧的彈力示意圖。[解析] 重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彈力的作用點畫在物體上,且彈力的方向與斜面平行。12.如圖所示,物塊正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右滑動,并拉伸彈簧,畫出物塊受力的示意圖(不計空氣阻力)。[解析] 物塊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右滑動,并拉伸彈簧,在水平方向上物塊受彈簧對它向左的彈力F彈,從物塊的重心O,沿水平向左的方向畫出彈力F彈。 在豎直方向上,物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作用點都畫在重心上。第七章 力學考對接 第七章中考真題綜合提優(yōu)考點一 力(1,2,4) 考點二 彈力(3,6) 考點三 重力(5,7)1.(2022福建)如圖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別在不同位置按圖示方向開門,最容易的是( )C[解析] 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知,力距離轉軸越遠越容易把門打開,四幅圖中,C、D兩圖的力距離轉軸最遠,但D圖中力的作用線通過門的轉軸,無法將門打開,因此C圖中的力最容易將門打開。2.(2022鄂州)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關于乒乓球比賽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只改變球的運動狀態(tài)B.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只改變球的形狀C.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同時改變球的形狀和球的運動狀態(tài)D.擊球時,球拍對球有力的作用,球對球拍沒有力的作用C[解析] 擊球時,拍與球都發(fā)生彈性形變,產(chǎn)生彈力,正是彈力改變了球的運動狀態(tài)。3.(2022東營)關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只能測量重力B.測量前應該把指針調(diào)節(jié)到指“0”的位置上C.測量前要確認指針和彈簧不被外殼卡住D.所測的力不能超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A[解析] 彈簧測力計不僅能測量重力,還可以在水平方向或傾斜方向上拉動測力計測量物體受到的拉力,故A錯誤。4.(2022懷化)體育課上,小強和同學進行足球比賽,一記頭球攻門十分精彩,在此過程中小強用頭將飛來的球頂入球門,表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同時他覺得頭疼,說明力的作用是 的。運動狀態(tài)[解析] 小強用頭將飛來的球頂入球門,改變了球的運動方向,表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同時他覺得頭疼,是因為球也給頭一個作用力,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5.(2023赤峰)如圖所示,神舟十五號飛船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從空中下降,O為其重心,請畫出它的重力示意圖。[解析]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從返回艙重心O沿豎直向下方向畫一條有向線段,標上箭頭,并寫上字母G。6.(2023廣州)小明計劃制作一個簡易彈簧測力計,要求:①測量范圍為0~30 N;②分度值為1 N;③用木板M做刻度板;④相鄰兩刻度線之間的距離相等且適當大一些。為了滿足上述要求,小明對已有的四根彈簧做了如下測試:如圖1,把彈簧掛在豎直木板M上,測出彈簧原長l0,如圖2,把30 N的重物掛在彈簧下端,測出彈簧總長l。測試結果如表。請你幫小明選擇一根最合適的彈簧,并說明不選其他三根的理由。彈簧代號 甲 乙 丙 丁l0/cm 2.00 4.00 4.00 8.00l/cm 20.00 22.00 6.10 35.00取走重物后彈簧能否恢復原狀 不能 能 能 能彈簧代號 甲 乙 丙 丁l0/cm 2.00 4.00 4.00 8.00l/cm 20.00 22.00 6.10 35.00取走重物后彈簧能否恢復原狀 不能 能 能 能乙最合適,因為把30 N的重物掛在彈簧下端,彈簧甲發(fā)生了塑性形變,不能恢復原狀;彈簧丙的刻度間距太小,不便讀數(shù);彈簧丁超過了最大測量范圍乙最合適,因為把30 N的重物掛在彈簧下端,彈簧甲發(fā)生了塑性形變,不能恢復原狀;彈簧丙的刻度間距太小,不便讀數(shù);彈簧丁超過了最大測量范圍。[解析] 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量和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把30 N的重物掛在彈簧甲下端,取走重物后彈簧不能恢復原狀,甲發(fā)生了塑性形變,故甲不合適;把30 N的重物掛在彈簧丙下端,彈簧總長l=6.10 cm,彈簧總長太小,會使單位刻度間距太小,不符合相鄰兩刻度線之間的距離相等且適當大一些的要求,故丙不合適;把30 N的重物掛在彈簧丁下端,彈簧總長l=35.00 cm,超過了刻度板M的長度,不符合測量范圍0~30 N的要求,故丁不合適;把30 N的重物掛在彈簧乙下端,彈簧總長l=22.00 cm,符合制作測力計的四點要求,故乙合適。7.(2022甘孜州)如圖所示,物理興趣小組利用彈簧測力計、質量未知的鉤碼等器材,探究物體重力與質量的關系。(1)用 測出鉤碼的質量。(2)測量鉤碼重力前,應將彈簧測力計在(選填“水平”或“豎直”)方向調(diào)零。(3)把鉤碼懸掛在豎直的彈簧測力計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選填“等于”或“不等于”)鉤碼所受的重力的大小。[解析] (1)測量質量的器材是托盤天平。(2)因為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所以在測量重力之前應將彈簧測力計在豎直方向上調(diào)零。(3)當彈簧測力計和鉤碼都靜止時,彈簧測力計測量的是物體的重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托盤天平等于豎直(4)實驗小組測出多個鉤碼的質量和重力后,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作出的G-m關系圖象如圖所示。分析數(shù)據(jù)表明: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 (選填“正比”或“反比”)。[解析] (4)由圖象可知,G-m關系圖象符合正比例函數(shù)的關系,所以物體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正比(共21張PPT)第七章 力第2節(jié) 彈力1A 固基 基礎題·練透知識固基礎2B 提能 中檔題·激活思維提能力3C 培優(yōu) 綜合題·開放探究培素養(yǎng)01A 固基 基礎題·練透知識固基礎&1& 彈力1.下列現(xiàn)象中,發(fā)生彈性形變的是( )A.把金屬做成任意形狀的物件B.射箭時弓弦變彎C.把面團搟成餃子皮D.餅干一捏變成碎片B2.下面關于彈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兩個物體只要接觸,就一定有彈力B.只有彈簧產(chǎn)生的力才屬于彈力C.非常堅硬的物體在力的作用下是不會產(chǎn)生形變的D.同一物體,彈性形變越大,彈力就越大D[解析]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僅是接觸沒有相互擠壓,不發(fā)生彈性形變,則不會產(chǎn)生彈力,故A錯誤;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產(chǎn)生的力為彈力,而不僅限于彈簧產(chǎn)生的力,故B錯誤;堅硬的物體發(fā)生的形變可能是人眼不可見的微小形變,故C錯誤;彈力的大小與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程度有關,因此同一物體,彈性形變越大,彈力就越大,故D正確。3.橡皮泥用手一捏,會凹陷,放手后不能恢復原狀,說明橡皮泥具有 ;如圖所示跳水運動員在練習跳水時,跳板發(fā)生了 形變,于是產(chǎn)生了 力,這個力的方向是 ,這個力的受力物體是 。塑性彈性彈向上運動員[解析] 橡皮泥不能自動地恢復原狀,說明它具有塑性;跳板發(fā)生彈性形變,從而產(chǎn)生彈力;彈力的方向向上,施力物體是跳板,受力物體是運動員。&2& 彈簧測力計4.如圖所示的四種測量工具中,與其余三種所測物理量不同的是( )A.托盤天平 B.桿秤 C.彈簧測力計 D.磅秤C5.下列關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A.使用彈簧測力計前應先調(diào)零B.彈簧測力計必須豎直放置,不得傾斜C.物體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不能超過其量程D.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時,應使彈簧伸長的方向與受力的方向一致B[解析] 使用前應調(diào)整指針,使其指在刻度盤的零刻度線上;彈簧測力計可以測量任何方向上的力,只要保持拉力方向與彈簧伸長方向一致就可以了;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由彈簧的彈性限度決定的,超過這一限度彈簧的伸長與拉力不再成正比;彈簧測力計測力時,力的方向與彈簧伸長的方向一致,應避免彈簧與外殼發(fā)生摩擦。6.一彈簧測力計如圖所示,其刻度 (選填“是”或“不是”)均勻的,量程為 N,分度值為 N,示數(shù)為 N。是0~5[解析] 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0~5 N,一個大格表示1 N,一大格又分為5個小格,則分度值為0.2 N,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6 N。0.22.602B 提能 中檔題·激活思維提能力7.教材P6圖7.2-1改編 如圖所示為運動員撐竿跳高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使撐竿上部發(fā)生形變的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B.撐竿跳過程表明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也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C.起跳時彎曲的撐竿對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對撐竿的作用力D.撐竿發(fā)生彈性形變后產(chǎn)生的彈力是運動員對撐竿向下的拉力B[解析] 使撐竿上部發(fā)生形變的力的施力物體是運動員,故A錯誤;撐竿跳過程中,撐竿發(fā)生彎曲,表明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運動員高高躍起,表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B正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起跳時彎曲的撐竿對人的作用力等于人對撐竿的作用力,故C錯誤;撐竿發(fā)生彈性形變后產(chǎn)生的彈力的施力物體是撐竿,故D錯誤。8.幾位同學用同一彈簧拉力器比試拉力大小,每位同學都能將手臂伸直,其中拉力大的是( )A.體重大的人拉力大 B.臂力大的人拉力大C.每個人的拉力一樣大 D.手臂長的人拉力大D[解析] 彈簧伸長越長,彈簧產(chǎn)生的彈力越大,人對彈簧施加的拉力也越大;幾位同學用同一彈簧拉力器比試拉力大小,都把手臂伸直,手臂越長的人,彈簧的伸長量越大,人所用的拉力越大。9.一只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杯子和桌面均不發(fā)生形變B.只有桌面發(fā)生形變C.杯子對桌面產(chǎn)生壓力是因為杯子發(fā)生了形變D.桌面對杯子產(chǎn)生支持力是因為杯子發(fā)生了形變C[解析] 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子對桌面產(chǎn)生壓力,桌子對杯子有支持力,杯和桌面均發(fā)生形變,故A、B錯誤;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子對桌面產(chǎn)生壓力,施力物體是杯子,是由于杯子發(fā)生形變產(chǎn)生的,故C正確;桌面對杯子產(chǎn)生支持力,施力物體是桌面,是因為桌面發(fā)生形變產(chǎn)生的,故D錯誤。易錯提示:彈力是兩個相互擠壓的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時產(chǎn)生的力,作用點在對方的物體上,所以彈力是相互作用在對方上的。10.為了較準確地測一個大小約為6 N的力,應選用下列哪個彈簧測力計( )A.量程為0~10 N,分度值為0.2 NB.量程為0~5 N,分度值為0.1 NC.量程為0~15 N,分度值為0.5 ND.量程為0~20 N,分度值為0.5 NA[解析] 測力計的量程要大于6 N,分度值越小越精確。D11. 如圖所示,一根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小明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彈簧的另一端使之發(fā)生彈性形變,長度伸長。此時,“彈簧力圖恢復原來的形狀而產(chǎn)生的力”是( )①手對彈簧施加的力 ②彈簧對手施加的力③墻對彈簧施加的力 ④彈簧對墻施加的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彈簧形變產(chǎn)生的力,即彈簧的彈力,施力物體為彈簧,因為手和墻拉彈簧,所以彈簧發(fā)生彈性形變,產(chǎn)生的是對手和墻的力。12.一根長8 cm的彈簧,當所受拉力為8 N時,長度變?yōu)?2 cm,當長度變?yōu)?4 cm時所受拉力是( )A.10 N B.12 N C.14 N D.20 NB[解析] 原長為8 cm,受到8 N的拉力時,彈簧長為12 cm,則8 N的拉力使彈簧伸長4 cm,所以1 N的拉力使彈簧伸長0.5 cm。當彈簧長度變?yōu)?4 cm時,彈簧伸長6 cm,因此所受拉力為12 N。13.易錯題: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讀錯 如圖所示,兩匹馬沿水平方向分別用500 N的力同時拉彈簧測力計的掛鉤和拉環(huán),使彈簧測力計保持靜止狀態(tài),不計彈簧測力計的自重。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A.0 N B.250 N C.500 N D.1 000 NC[解析]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彈簧測力計掛鉤一端所受的拉力大小。易錯提示:彈簧測力計無論怎樣使用,在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其示數(shù)都等于作用在掛鉤上的力的大小。C03C 培優(yōu) 綜合題·開放探究培素養(yǎng)14.核心素養(yǎng)·科學探究 小龍觀察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均勻的,由此他猜想彈簧的伸長量與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為了驗證猜想,他決定采用圖甲裝置進行探究。(1)進行實驗后,小龍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請你去除一組錯誤數(shù)據(jù),在圖乙中作出彈簧伸長量與所受拉力的關系圖象。(2)由圖象可驗證小龍的猜想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6 7拉力(鉤碼總重)F/N 0 1 2 3 4 5 6彈簧伸長量ΔL/cm 0 0.40 0.80 1.70 1.60 2.00 2.40正確[解析] (1)利用描點法畫出圖象;(2)根據(jù)圖象得出彈簧的伸長量與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從而判斷小龍的猜想正確。(3)小龍想要制作彈簧測力計,他選了P、Q兩根規(guī)格不同的彈簧進行測試,繪制出如圖丙所示圖象,圖象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彈性形變,若要制作量程較大的彈簧測力計,他應選用彈簧 ;若要制作精確度較高的彈簧測力計,他應選用彈簧 。Q[解析] (3)若制作量程較大的彈簧測力計,則彈簧的伸長量相同時,彈簧所受拉力應較大,故應選用彈簧Q;若制作精確度較高的彈簧測力計,則彈簧所受拉力相同時,彈簧的伸長量應較大,故應選用彈簧P。P核心素養(yǎng)體現(xiàn):科學探究:猜想假設、信息搜集、收集數(shù)據(jù)、分析論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1 力課件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pptx 7.2 彈力課件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pptx 7.3重力課件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pptx 專題突破一 彈力、重力的作圖課件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pptx 第七章 力檢測課件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