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八章 運動和力 全章習題課件(6份打包)人教版 八年級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八章 運動和力 全章習題課件(6份打包)人教版 八年級下

資源簡介

(共29張PPT)
第八章 運動和力
專題突破二 摩擦力、平衡力、非平衡力的作圖
&1& 摩擦力的作圖
1.(2023貴州中考)如圖所示是在水平地板上推動拖把向左移動的情景。請分析并畫出地板對拖把頭的作用力的示意圖(O點為拖把頭重心)。
[解析] 拖把頭受到地面豎直向上的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作用點都在拖把頭重心O處。
2. 斜面上的物體沿斜面勻速上滑,畫出物體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圖。
[解析] 物體沿斜面勻速上滑,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3.如圖所示,用大小為F的力將一個物塊按壓在豎直墻壁上保持靜止,畫出物塊所受摩擦力 f 的示意圖。
[解析] 摩擦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故摩擦力是豎直向上的。
4.如圖所示,這是一名男生奔跑過程中的一瞬間。請畫出他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圖。(A點是作用點)
[解析] 向右奔跑的男生,與地面接觸的這只腳有向左滑動的趨勢,因此鞋底受到地面對它向右的摩擦力,作用點在鞋底與地面的接觸點(A點)。
5.(2023河南中考)在勞動實踐活動中,小剛用平板車運送貨物,使貨物與車一起沿水平路面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請在圖中以O為作用點,畫出該貨物的受力示意圖。
&1& 平衡力的作圖
[解析] 貨物隨車一起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貨物與車之間沒有相對運動,也沒有相對運動趨勢,所以貨物不受摩擦力,只受兩個力作用:重力和支持力,并且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支持力方向豎直向上,作用點都在重心上。
6.(2023鄂州中考) 如圖所示,將一袋大米無初速度地放在向右勻速運動的傳送帶上,米袋將隨傳送帶先做加速運動,后隨傳送帶一起勻速運動。畫出米袋加速過程中受力的示意圖(不計空氣阻力,米袋上的黑點是其重心)。
[解析] 分析可知,米袋加速過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豎直向上,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作用點都畫在米袋的重心上。
7.(2023濟寧中考)一個正在發聲的音叉移近懸掛的泡沫塑料小球,當兩者接觸時,可觀察到小球被彈開的現象,如圖所示。請畫出此時小球的受力示意圖。
&3& 非平衡力的作圖
[解析] 小球被彈開后,不再受到音叉的彈力作用,只受到重力和繩子拉力的作用,所受的重力豎直向下,拉力的方向沿繩向上。
8.(2023蘭州中考)如圖所示的避險車道內鋪有厚厚的碎石,失控車輛一旦沖入就會因陡坡、碎石摩擦而快速停下,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駕乘人員和車輛的安全。正因如此,避險車道被稱為高速公路上的“救命道”。請在簡化圖中畫出失控車輛沖入避險車道減速滑行時的受力示意圖。
[解析] 失控車輛沖入避險車道減速滑行時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阻力,三個力的作用點可畫在車的重心上,沿三個力的方向分別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并分別在線段末尾標上相應字母。
9.如圖所示,帶支架的平板小車沿水平地面向右做直線運動,小球A用細線懸掛于支架右端,放在小車左端的物塊B相對于小車始終靜止。某時刻觀察到細線偏離豎直方向θ角,請畫出此時物塊B受到的重力G和摩擦力F的示意圖(力的作用點圖中已標出)。
[解析] 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從物體重心畫一條帶箭頭的豎直向下的有向線段,用G表示,即為其所受重力示意圖;由圖可知,小車正在做加速運動,此時放在小車左端的物塊B相對于小車仍然靜止,但有向左運動的趨勢,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第八章 運動和力
學考對接 第八章中考真題綜合提優
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1,10) 考點三 二力平衡(4,7,8)
考點二 慣性(2,3) 考點四 摩擦力(5,6,9,11)
1.物理學與社會發展(2022鄂州)2022年3月23日,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集中收看了中國空間站進行的第二次太空授課,其中,太空拋物實驗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物體在太空中處于失重狀態,為了驗證牛頓第一定律,航天員王亞平拿著冰墩墩轉身面向葉光富,將冰墩墩水平向
葉光富扔過去。不考慮艙中的空氣阻力,王亞平拋出
冰墩墩后,冰墩墩將(  )
A.沿拋物線快速下落 B.豎直下落
C.沿原方向加速運動 D.沿原方向勻速運動
D
[解析] 王亞平拋出冰墩墩后,因冰墩墩處于失重狀態,且所受的空氣阻力忽略不計,所以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2.(2023宜賓)在圖中能防范慣性給人們帶來危害的是(  )
A.緊固錘頭 B.擲鉛球 C.開車系安全帶 D.跳遠
C
[解析] 錘頭松了,撞擊錘柄使錘頭緊套在錘柄上,是利用了錘頭的慣性,故A不符合題意;運動員擲鉛球是利用慣性,可提高成績,故B不符合題意;司乘人員系上安全帶,是為了防止當緊急剎車時,人由于慣性向前傾而可能造成傷害,故C符合題意;跳遠需要助跑,是利用慣性,可提高成績,故D不符合題意。
3.(2022宜昌)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的比賽中,我國選手谷愛凌從50 m高的跳臺由靜止出發,在空中完成了一次超高難度的1 620度旋轉,獲得金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她在空中受到重力和慣性力的作用
B.她離開軌道末端時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C.她的慣性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
D.她運動到最高點時仍具有慣性
D
[解析] 若不計空氣阻力,谷愛凌在空中旋轉時只受到重力作用,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不是力;慣性只與質量有關,其質量不變,慣性不變;谷愛凌上升的高度與慣性無關,與其出發的高度和跳臺的摩擦力等因素有關;她運動到最高點時仍具有慣性。
4.(2022荊州)如圖所示,人坐在吊椅(椅面水平)上靜
止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對吊椅的壓力和吊環對吊椅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B.人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吊椅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對吊椅的壓力是同一個力
[解析] 人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對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
B
5.(2023懷化)生活中有的摩擦是有用的,有的摩擦是有害的,下列情況屬于減小摩擦的是(  )
A.甲圖: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車閘
B.乙圖:體操運動員上器械前,手上要涂防滑粉
C.丙圖:在冰壺運動中,運動員不斷擦拭冰面
D.丁圖:礦泉水瓶瓶蓋上刻有豎條紋
C
[解析] 自行車剎車時,閘皮緊壓在鋼圈上,用力捏車閘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A錯誤;體操運動員上器械前在手上涂防滑粉,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B錯誤;在冰壺運動中,刷冰使冰熔化,在冰壺和冰之間產生水,使冰壺與冰面分離,減小摩擦,故C正確;礦泉水瓶瓶蓋上刻有豎條紋,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力,故D錯誤。
6.(多選)(2022湖北)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的小車上放一木塊,木塊隨小車在重物的牽引下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受到小車對它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小車受到桌面對它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木塊對小車的壓力和小車對木塊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小車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小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C
[解析] 木塊隨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豎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小車對它沒有摩擦力,A錯誤;小車在重物的牽引下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豎直方向上小車受重力、支持力、壓力,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上小車受到拉力、桌面對它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小車受到桌面對它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正確;木塊對小車的壓力和小車對木塊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正確;小車受到的重力、木塊對小車的壓力和桌面對小車的支持力三個力是平衡力,D錯誤。
7.(2023涼山州)如圖所示,物塊A重15 N,B重5 N,B放在A上。用100 N的水平推力F將A壓在豎直墻上,恰能讓A和B一起勻速下滑,A所受到的摩擦力是     N。推力F保持不變,將B拿走,在A的下方施加一個豎直向上的力F1,使物體A恰好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F1的大小為    N。
[解析] 當A和B勻速下滑時,為平衡狀態,A所受到的摩擦力等于A與B的總重力,摩擦力 f=15 N+5 N=20 N;根據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可知,當推力F保持不變時,A與墻面的摩擦力不變,仍為20 N,在A的下方施加一個力F1,使物體A恰好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仍然為平衡狀態,即F1與A的重力和摩擦力平衡,故F1=GA+f=15 N+20 N=35 N。
20
35
8.(2023江西)我國的“復興號”動車組具有高速、平穩等運行特點。如圖所示,某乘客將一枚硬幣立在勻速直線行駛的動車窗臺上,由于硬幣具有    ,它能與動車一起繼續向前運動;“紋絲不動”的硬幣受到的重力與窗臺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     (選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解析] 由題意可知,由于硬幣具有慣性,保持運動狀態不變,能與動車一起繼續向前運動;“紋絲不動”的硬幣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受到的重力與窗臺對它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
慣性
平衡力
9.(2022營口)如圖所示,木板B在F=5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是2 N,則木塊A受到的摩擦力是   N,方向是     ;當F增大到7 N時,木塊A受到的摩擦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解析] 由題意知,木塊A相對地面靜止不動,此時彈簧測力計對木塊A的拉力與木板B對木塊A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木塊A受到的摩擦力是2 N,方向是水平向右。當拉力F增大到7 N時,木塊A與木板B之間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壓力不變,所以木塊A受到的摩擦力不變。
2
水平向右
不變
10.(2022武漢)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1)兩次實驗中讓同一輛小車從同一斜面         滑下,目的是使小車進入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2)由實驗可以看出,運動的小車所受的阻力     ,向前滑行的距離變大。伽利略對類似的實驗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推測:如果物體受到的阻力     ,速度就不會減小,物體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3)兩次實驗中,小車在水平面上最終都會靜止下來,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同一高度由靜止
變小
為零
變小
11.(2022鞍山)小明在做“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時,使用的器材有彈簧測力計、兩個相同的鐵塊、長木板。
(1)將鐵塊放在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拉著鐵塊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甲所示,則鐵塊受到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N。
1.2
[解析] (1)由圖甲可知,彈簧測力計示數為1.2 N;鐵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水平方向上鐵塊受到的拉力和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1.2 N。
(2)如圖乙所示,將兩個鐵塊疊放在一起,重復上面的操作。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可以得出: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 越大,滑動摩擦力越  。
(3)小明又將兩個鐵塊按照圖丙所示的方式放在長木板上進行實驗。比較乙、丙兩次實驗,可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的關系。
壓力

接觸面積大小
(4)實驗后小明和同學交流討論時發現:在實驗中很難使鐵塊做勻速直線運動。于是小明設計了圖丁所示的實驗裝置,該裝置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當長木板的運動速度增大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不需要
不變
[解析] (4)圖丁拉動長木板的過程中,不需要勻速拉動長木板,鐵塊與長木板之間是滑動摩擦力,而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相對速度無關,所以鐵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不變,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共20張PPT)
第八章 運動和力
第1節 牛頓第一定律
第1課時 牛頓第一定律
1
A 固基 基礎題·練透知識固基礎
2
B 提能 中檔題·激活思維提能力
3
C 培優 綜合題·開放探究培素養
01
A 固基 基礎題·練透知識固基礎
&1& 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速度
1.(2023鄂州中考)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同學們分組進行了“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如圖所示。
(1)實驗中每次都使同一輛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具有相同的     。
做勻速直線運動
(2)按照圖甲、乙、丙的順序實驗時記錄的內容如表。
同學們分析表中內容,得到的實驗結論是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遠;進一步推理得出的結論是不受阻力作用時,運動的小車將          。
(3)上述實驗除了用到實驗推理的方法外,還用到了控制變量法和    法。
接觸面材料 小車受阻力情況 小車在水平面運動的距離s/cm
毛巾 大 23.2
棉布 較大 45.3
木板 小 97.5
轉換
2.在中學生籃球比賽中,投籃的同學斜向上拋出的籃球達到最高點時,若外力全部消失,籃球將(  )
A.保持靜止  B.做勻速直線運動 C.做加速直線運動 D.做減速直線運動
B
[解析] 斜向上拋出的籃球到達最高點時,在水平方向上仍然有一定的速度,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籃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3.下列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確的是(  )
A.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憑空想象出來的
B.物體只要運動,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不受力的物體,只能保持靜止狀態
D.如果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
D
&2& 牛頓第一定律
[解析]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不受力時,物體運動狀態不變是指運動的保持勻速直線運動,靜止的保持靜止。
4.懸掛在天花板上的電燈處于靜止狀態,假如從某一時刻起,電燈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時消失,那么電燈將(  )
A.做勻速直線運動 B.保持靜止狀態 C.運動越來越慢 D.向下加速運動
B
[解析] 電燈原來處于靜止狀態,當電燈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時消失時,應保持靜止狀態。
5.如圖所示,將一小球由A處釋放,沿光滑的弧形軌道運動到B處時,小球將沿著圖中的    軌跡運動;若此時小球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則小球將沿著圖中的    軌跡運動。
b
[解析] 小球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小球將沿著圖中的b軌跡運動;若此時小球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此時運動方向為水平向右,故小球將沿著圖中c軌跡做勻速直線運動。
c
02
B 提能 中檔題·激活思維提能力
6.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正繞著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如果這時它受到的所有外力突然同時消失,則這顆衛星將(  )
A.仍在原軌道繼續做勻速圓周運動
B.立即勻速落向地面
C.做勻速直線運動
D.停在原處
C
7.如圖所示,一輛卡車在開到拱形橋頂時,突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則這輛卡車將會(  )
A.沿著橋面倒滑下去
B.靜止在橋面上
C.做勻速直線運動
D.沿著橋面做減速運動
C
[解析] 卡車開到拱形橋頂時,若外力全部消失,則卡車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做勻速直線運動。
8. (多選)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我們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每次實驗,小車可以從斜面的任何位置開始下滑
B.實驗中運動的小車會停下來,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C.實驗表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
D.根據甲、乙、丙的實驗現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頓第一定律
BC
[解析] 實驗中,我們應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下滑,這是為了讓小車每次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A錯誤;根據甲、乙、丙的實驗現象可得,接觸面越光滑,即阻力越小,小車的速度減小得越慢,由此推理得出牛頓第一定律,而不是直接得出,D錯誤。
9.(2023揚州中考)若地球上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①物體將沒有質量;②壓力將不存在;③火焰的形狀是球形的;④瀑布將消失。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解析] ①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與重力無關,故①錯誤;②壓力的產生,與是否有重力不一定有關,故②錯誤;③若重力突然消失,火焰的形狀就成了球形的,故③正確;④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若重力突然消失,瀑布將消失,故④正確。
10.我國天宮空間站在距離地面大約390 km高度飛行,空間站里物體處于失重狀態。在天宮課堂上,航天員王亞平在空間站里將冰墩墩水平拋出,冰墩墩近似做      運動,可用      定律來解釋。
勻速直線
牛頓第一
[解析] 冰墩墩在空間站里可看作不受外力作用,水平拋出后,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它將會繼續做勻速直線運動。
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11.如圖所示,將小球豎直向上拋出時,小球在A、B、C三處的速度分別為vA=5 m/s,vB=3 m/s,vC=0 m/s。如果小球在經過B處時,重力突然消失,則小球將       ,其速度大小為    ;若小球在C處時,重力突然消失,則小球將    。(不考慮空氣阻力)
3 m/s
靜止
[解析] 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原來靜止的物體將永遠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將永遠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變。
03
C 培優 綜合題·開放探究培素養
12.核心素養·科學思維 將小球豎直向上拋出后,每隔0.1 s的位置如圖所示。假設小球運動至甲處時,所受所有外力都消失,則推測小球從甲處開始,其運動情況及每隔0.1 s的位置正確的是(  )
B
[解析] 由圖可知,小球運動至甲處時,速度大于其上方位置的速度,方向豎直向上,當所受所有外力都消失后,由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可知,小球將以甲處的速度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正確。
13.核心素養·科學探究 如圖所示是某同學探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方案,試根據探究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時,讓小車從同一高度靜止釋放,目的
是               。
(2)小車在水平軌道上滑行時,受到的力一共有
  個,分別是             。
(3)    表面最粗糙,小車在    表面
上滑行的距離最遠。
(4)從這個實驗中得出的結論是 。 
使小車到達水平軌道時初速度相同
3
重力、水平面的支持力和阻力
毛巾
玻璃
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越遠
核心素養體現:科學探究、猜想假設。(共30張PPT)
第八章 運動和力
第3節 摩擦力
1
A 固基 基礎題·練透知識固基礎
2
B 提能 中檔題·激活思維提能力
3
C 培優 綜合題·開放探究培素養
01
A 固基 基礎題·練透知識固基礎
&1& 摩擦力及分類
B
[解析] 兩個物體相互接觸時,如果既不發生相對運動,也不具有相對運動的趨勢,兩物體之間是不會產生摩擦力的;摩擦力只能發生在相互接觸的物體間;摩擦力作為動力時方向和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而作為阻力時方向和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靜止在斜面上的物體,受到斜面對它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1.關于摩擦力的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個物體的接觸面只要粗糙,就一定受到摩擦力
B.摩擦力只能發生在相互接觸的物體間
C.摩擦力一定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
D.靜止的物體一定不受到摩擦力
2.易錯題:摩擦力方向判斷錯誤 三個棋子a、b、c疊放在一起,用木棒將中間的棋子b打飛,對此過程中三個棋子所受摩擦力的分析正確的是(  )
A.棋子a、c受到棋子b摩擦力的方向相同
B.棋子a、c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相同
C.棋子b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相反
D.棋子b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相同
A
[解析] 三個棋子a、b、c疊放在一起,用木棒將中間的棋子b打飛,棋子a、c相對于b都是向右運動的,故受到棋子b的摩擦力的方向都是向左的,方向相同,故A正確;棋子a下表面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左,c上表面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左,而c靜止,故受桌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故棋子a、c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相反,故B錯誤;因b相對于a、c向左運動,故棋子b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方向都是向右的,故C錯誤;棋子b上、下表面所受的壓力大小不等,故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不同,故D錯誤。
易錯提示: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接觸面的運動方向或相對接觸面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無關。
3.擦黑板時,黑板擦與黑板間的摩擦是    摩擦。鋼筆寫字時,筆尖與紙面的摩擦是    摩擦。圓珠筆在紙上寫字時的摩擦是    摩擦。人在一般情況下步行前進時,若鞋底與地面間沒有打滑,則鞋底與地面間的摩擦屬于    
摩擦。
滑動
滑動
滾動

&2& 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如圖所示,在“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
(1)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木塊沿長木板做     運動,根據    
原理知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
勻速直線
二力平衡
(2)分析比較    兩次實驗可知,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分析甲、乙兩次實驗可得出結論: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    越大,摩擦力越大;
(3)小明把木塊沿豎直方向截掉一部分后,繼續圖甲的操作(如圖丁所示),測得摩擦力減小,由此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隨接觸面積的減小而減小。你認為他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          ,改進方法是      。(木塊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
甲、丙
壓力
沒有控制壓力相同
把截掉部分疊放在上面
5.物理學與日常生活 如圖所示,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志愿者們正在清理道路冰雪,他們采用增大壓力的方法來增大摩擦的是(  )
A.戴防滑手套
B.在路面上鋪防滑墊
C.穿鞋底粗糙的橡膠鞋
D.鏟雪時握緊鏟子,防止鏟子滑落
D
[解析] 戴防滑手套、在路面上鋪防滑墊、穿鞋底粗糙的橡膠鞋,都是通過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鏟雪時握緊鏟子,防止鏟子滑落,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的。
&7& 摩擦力的利用與防止
6.如圖所示為某山地自行車的輪胎,輪胎表面有凹凸的花紋,是為了    (選填“增大”或“減小”)摩擦;要讓自行車更快地停下來,可以用力捏閘,這是通過增大    來增大摩擦;自行車的軸承中加入潤滑油的目的是    (選填“增大”或“減小”)摩擦。
增大
壓力
[解析] 凹凸的花紋,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要讓自行車更快地停下來,可以用力捏閘,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自行車的軸承中加入潤滑油的目的是使接觸面脫離,從而減小摩擦。
減小
02
B 提能 中檔題·激活思維提能力
B
7.(2023煙臺中考)自行車是一種常用的交通工具,它的結構和使用涉及了許多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給車軸加潤滑油是為了增大摩擦
B.軸承內裝有滾珠是為了減小摩擦
C.剎車時通過增大壓力來減小摩擦
D.輪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為了減小摩擦
[解析] 自行車軸加潤滑油,是在壓力一定時,使接觸面分離來減小摩擦,故A錯誤;在車軸處安裝軸承是通過變滑動為滾動,來減小摩擦的,故B正確;剎車時用力捏車閘是為了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增大壓力,從而增大摩擦,故C錯誤;自行車外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目的是增大摩擦,故D錯誤。
8.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王超同學利用牙刷做實驗,當用力勻速拖動牙刷時,刷毛發生了如圖所示的彎曲,對這一實驗的分析錯誤的是(  )
A.刷毛彎曲越厲害說明牙刷受到的壓力越大
B.牙刷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C.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D.與牙刷刷毛接觸的表面是光滑的
D
[解析] 當摩擦力越大時,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刷毛發生的形變也越明顯;較軟的刷毛向左彎曲,說明摩擦力的方向向左;研究牙刷受到的摩擦力,牙刷一定是受力物體,而且是和接觸面接觸的部分,所以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牙刷做勻速直線運動,牙刷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和摩擦力,故其表面不是光滑的。
9.移動重物時,把重物一端稍微往上提起一些會更容易推拉,原因是(  )
A.重物對地面的壓力變小,導致摩擦力變小
B.重物和地面的接觸面積變小,導致摩擦力變小
C.重物的重力變小,導致摩擦力變小
D.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變小,導致摩擦力變小
A
[解析] 移動重物時,把重物一端稍微往上提起一些,重物對地面的壓力變小,導致摩擦力變小,所以會更容易推拉。此過程中,重物的重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
10.如圖所示,放在M、N兩水平桌面上的A、B兩物體,分別在F1=3 N、F2=5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
B.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
C.物體A的質量一定大于物體B的質量
D.物體A的速度一定大于物體B的速度
A
[解析] 對于物體A來講,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滑動摩擦力作用,這兩個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拉力大小是3 N,所以滑動摩擦力大小是3 N。對于物體B來講,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滑動摩擦力作用,這兩個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拉力大小是5 N,所以滑動摩擦力大小是5 N。A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B受到的摩擦力,故A正確。
5
11.(2023眉山中考)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A、B兩個長方體物塊,A物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5 N,B物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2=8 N,此時A、B兩物塊一起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A對B的摩擦力為    N,水平桌面對B的摩擦力為    N。
3
[解析] 對物塊A分析可知,由于水平方向受拉力F1,做勻速直線運動,一定受到B的對它摩擦力,所以物塊B對A產生的摩擦力大小為5 N,A對B的摩擦力與B對A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都是5 N;根據整體法,在水平方向,把A、B看作一個整體,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1=5 N與水平向左的力F2=8 N的作用,因處于平衡狀態,則地面對B的摩擦力大小f=F2-F1=8 N-5 N=3 N,方向水平向右。
12.(2023南充中考)如圖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塊A和B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 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地面對木塊A的摩擦力為    N,木塊B所受的摩擦力為    N;若將A、B緊靠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們一起勻速運動(如圖乙所示),則推力F2=    N。
10
0
10
[解析] 在10 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A、B都受平衡力,在水平方向B不受拉力,因此摩擦力為0 N;A受10 N的拉力,因此地面對A的摩擦力也為10 N;若將A、B緊靠著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壓力不變,因此摩擦力也不變,使它們一起勻速運動,因此推力F2為10 N。
13.某同學用12 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一輛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車,小車沿力的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若僅把水平推力由12 N增大為18 N,則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人在一般情況下步行前進時,若鞋底與地面沒有打滑,地面對鞋底的摩擦力方向是向     (選填“前”或“后”)。
12
12
[解析] 因為小車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小車在水平方向上處于平衡狀態,即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摩擦力f=F=12 N。當水平推力由12 N增大為18 N,由于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小車對地面的壓力大小都不變,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將不變,仍為12 N。人走路時,若鞋底與地面沒有打滑,鞋底相對地面的運動趨勢方向向后,所以地面對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14.粗糙水平面上一木箱重200 N,當用50 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時,木箱靜止不動,此時木箱受到水平方向的摩擦力為    N;當用100 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時,木箱恰能做勻速直線運動;當用150 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時,木箱受到水平方向的摩擦力為    N。
50
100
[解析] 木箱受到50 N的水平推力時,木箱處于靜止狀態,在水平方向上木箱受到推力和靜摩擦力的作用,則木箱受到的靜摩擦力f=F=50 N。木箱受到100 N的水平推力時,木箱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水平方向上木箱受到推力和滑動摩擦力的作用,則木箱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滑=F′=100 N。如果水平推力變為150 N,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滑動摩擦力仍然是100 N。
15.物理學與日常生活 如圖所示,小華把一根筷子插在玻璃杯中間,裝滿糙米壓緊并加少許水后,居然可以用筷子把裝糙米的玻璃杯提起來,這是因為用糙米,通過       增大摩擦;糙米吸水后發脹,通過      增大摩擦。若吸水糙米重2 N,玻璃杯重1 N,當筷子提著糙米、杯子在空中靜止時,糙米對筷子的摩擦力為   N,方向      。
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解析] 筷子提米,用糙米,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糙米吸水后發脹,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筷子提米實驗中,人的提力豎直向上,大小等于米和玻璃杯的重力,所以當筷子提著米在空中靜止時,筷子受到糙米的摩擦力是2 N+1 N=3 N。其方向豎直向下。
增大壓力
3
豎直向下
16. A、B兩物體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當右端掛
5 N的物體C時,物體A、B恰好能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A、B間的摩擦力為    N;若對物體B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力使物體A、B一起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忽略不計,該力的大小為    N。
0
10
17.如圖是木塊由斜面滑至粗糙的水平面上的情景,分別畫出木塊在斜面上和水平面上運動時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圖。
03
C 培優 綜合題·開放探究培素養
18.核心素養·科學探究 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用完全相同的木塊分別做了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三個實驗。
(1)將木塊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使木塊做    運動,此時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2)    兩個實驗說明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
勻速直線
等于
乙、丙
(3)有同學認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觸面的面積有關,于是他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將木塊沿豎直方向切成兩部分繼續進行實驗,將測得的數據記錄在下列表格中,由表中數據驗證了自己的猜想,這種做法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               。
次數 木塊大小 接觸面積S/cm2 摩擦力f/N
1 整塊 150 1.5
2 三分之二塊 100 1.0
3 三分之一塊 50 0.6
錯誤
未控制壓力大小一定
(4)在實驗中發現要保持木塊勻速運動很困難,改用如圖丁所示裝置,在用力將木板向左拉出的過程中,發現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仍然不穩定,原因可能是         
。彈簧測力計   (選填“A”或“B”)的示數反映了木塊與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
乙、丙木板表面粗糙程度不一致
B
核心素養體現:科學探究:猜想假設、設計實驗、收集數據、分析論證。(共25張PPT)
第八章 運動和力
第2節 二力平衡
1
A 固基 基礎題·練透知識固基礎
2
B 提能 中檔題·激活思維提能力
3
C 培優 綜合題·開放探究培素養
01
A 固基 基礎題·練透知識固基礎
&1& 平衡力
D
[解析] 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時受平衡力的作用。
1.在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體是(  )
A.正在圓形軌道上運動的過山車
B.減速進站的火車
C.正在加速上升的火箭
D.在馬路上勻速直線行駛的汽車
2.水平面上有甲、乙、丙、丁四輛小車做直線運動,它們的運動圖象分別如圖所示,則處于平衡狀態的小車(  )
A.只有甲、乙 B.只有甲、乙、丁 C.只有甲、丙 D.只有甲、丁
B
[解析] 甲車的s-t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表明甲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故甲符合題意;乙車的v-t圖象是一條水平直線,表明乙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故乙符合題意;丙車的v-t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表明丙車在做加速直線運動,處于非平衡狀態,故丙不符合題意;丁車的s-t圖象是一條水平直線,表明丁車靜止,處于平衡狀態,故丁符合題意。
3.如圖所示,F1和F2是物體所受的方向相反的兩個力,下列情況中,這兩個力平衡的是(  )
C
&2& 二力平衡的條件
[解析] 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同一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才是一對平衡力。
4.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小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我們通過觀察小車在水平方向受到不同的兩個力作用時,小車是否處于靜止來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1)把小車放在較    (選填“光滑”或“粗糙”)
的水平桌面上,對得出實驗結論更有利。
(2)向兩吊盤中加砝碼,當兩盤中砝碼的質量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時,小車靜止。
光滑
[解析] (1)把小車放在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阻力對實驗的影響越小,對得出實驗結論更有利;(2)向兩吊盤中加砝碼,當兩盤中砝碼的質量相等時,小車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小車靜止。
相等
(3)保持兩盤中砝碼質量相等,將小車在桌面上旋轉一
個角度松手后,小車會    。
(4)如果將兩邊吊盤都掛在小車同一邊的同一掛鉤上,
可以發現小車    (選填“仍會”或“不會”)靜止。
(5)通過上述過程可知,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只有當   相等、  相反,且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才彼此平衡。
轉動
[解析] (3)保持兩盤中砝碼質量相等,將小車在桌面上旋轉一個角度松手后,小車受到的兩個拉力不在同一直線上,小車不會靜止,會轉動;(4)如果將兩邊吊盤都掛在小車同一邊的同一掛鉤上,小車在水平方向上只在一個方向上受到拉力作用,可以發現小車不會靜止;(5)通過上述實驗可知,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只有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才彼此平衡。
不會
大小
方向
5.新素材 2023年5月5日,在亞洲舉重錦標賽女子49公斤級比賽項目中,我國選手蔣惠花包攬“抓挺總”三金。如圖所示為蔣惠花手舉杠鈴保持靜止時的情景,下列屬于一對平衡力的是(  )
A.蔣惠花對杠鈴的作用力和杠鈴所受的重力
B.杠鈴對蔣惠花的作用力和杠鈴所受的重力
C.蔣惠花對杠鈴的作用力和地面對蔣惠花的支持力
D.蔣惠花對杠鈴的作用力和杠鈴對蔣惠花的作用力
A
&7& 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6.沿水平方向勻速推動一張重為100 N的課桌,課桌受到水平地面的阻力為20 N,則人的推力是    N;同時桌子受到水平地面的支持力為    N,方向是     。
20
100
[解析] 課桌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課桌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即推力等于阻力,為20 N;在豎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也是一對平衡力,故支持力等于重力,為100 N,方向豎直向上。
豎直向上
02
B 提能 中檔題·激活思維提能力
7.如圖所示,小明去公園遛狗時,用力拉住拴狗的繩子,正僵持不動。此時,若不計繩子重力,以下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的是(  )
A.小明拉繩子的力與狗拉繩子的力
B.狗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狗的支持力
C.繩子對狗的拉力與地面對狗的阻力
D.繩子對狗的拉力與狗對繩子的拉力
A
[解析] 不計繩子重力,繩子只受到小明和狗的拉力作用,且處于平衡狀態(靜止),故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故A正確。
8.物理學與日常生活(2023涼山州中考)車站廣場上,常常看到人們將旅行包放在拉桿箱上,如圖所示,若地面和拉桿箱A的上表面均水平,拉桿箱A和旅行包B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空氣阻力,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A對B的支持力和A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B.B的重力和A對B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A的重力和地面對A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B對A的壓力和B的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
[解析] 對B受力分析可知,B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A對B的支持力,B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受力平衡狀態,故B的重力和A對B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B正確;對A受力分析可知,A受到向下的重力、地面對A向上的支持力和B對A向下的壓力,A在這三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受力平衡狀態,故A的重力和地面對A的支持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B對A的壓力豎直向下,B的重力豎直向下,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所以這兩個力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
9.如圖所示為蹦極運動的示意圖,彈性繩的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和運動員相連。運動員從O點自由下落,至B點彈性繩自然伸直,經過合力為零的C點到達最低點D。整個過程中忽略空氣阻力,分析運動員從B點到D點過程,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BC段繩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
B.從B點到D點過程中,運動員先做加速運動,后做減速運動
C.運動員經過B點速度最大
D.在D點,人的速度為零,故處于平衡狀態
B
[解析] 根據題意可知,運動員從O點自由下落,至B點彈性繩自然伸直,此過程中,運動員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做加速運動;從B點到C點的過程中,繩開始發生彈性形變,重力大于彈性繩對運動員的拉力,因此速度越來越大,到達C點時,彈力等于重力,此時的速度最大;經過C點,彈力大于重力,運動員做減速運動,到D點速度為零,從B點到D點,運動員先做加速運動后做減速運動,故A、C錯誤,B正確;在D點,人的速度為零,此時的彈力大于重力,受力不平衡,處于非平衡狀態,故D錯誤。
10.易錯題:誤認為速度改變拉力也變化 某同學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提起同一物體,兩次提起物體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若第一次提起物體所用的拉力為F1,第二次提起物體所用的拉力為F2,則關于拉力F1和F2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
A.F1<F2   B.F1>F2  C.F1=F2  D.都有可能
C
[解析] 由s-t圖象可知,兩次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都處于平衡狀態,則物體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為一對平衡力,由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F1=F2=G。
易錯提示:物體無論是靜止還是做勻速直線運動,都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力都是平衡力。
1 500
10.物理學與日常生活 公園展示的“水上飛人”極限運動如圖所示。人利用腳上的裝置噴水產生的動力,可以實現在水面之上騰空而起;通過手動控制的噴嘴,用于穩定空中飛行姿態。若人和噴水裝置的總質量為150 kg,人在空中靜止時所受動力大小是    N,方向是     。(g取10 N/kg)
豎直向上
[解析] 人在空中靜止時受重力和噴水裝置產生的動力作用,二力是一對平衡力,則F=G=mg=150 kg×10 N/kg=1 500 N,方向是豎直向上的。
12.桌面上靜止著一個小球,畫出此球所受的一對平衡力。
03
C 培優 綜合題·開放探究培素養
13.核心素養·科學探究 如圖所示,是小芳和小超利用木塊、卡片、滑輪和鉤碼等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的實驗。
(1)小芳的方案如圖甲所示,若卡片的重力對實驗造成了影響,主要影響的是二力平衡條件中力的    (選填“大小”或“方向”)。
方向
[解析] (1)若卡片的重力對實驗造成了影響,則卡片會下墜,會使兩個拉力的方向不是相反的。
(2)小芳實驗中通過調整鉤碼個數來改變拉力的    ,松手后她應該觀察小卡片能否平衡。
(3)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
個力才能平衡,在圖甲所示情況下,小
芳下一步操作是        。
大小
[解析] (2)鉤碼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會對小卡片施加一個拉力的作用,拉力的大小等于鉤碼的重力,可通過調整鉤碼個數來改變拉力的大小;(3)將卡片剪斷就可以把一個受力物體變為兩個受力物體。
把卡片剪成兩半
(4)小超選擇了如圖乙的方案進行實驗,小芳認為圖甲的方案更好,是因為甲方案減小了    對實驗的影響。
(5)在進一步實驗探究中,小芳將卡片轉
過一個角度,松手后卡片    (選填
“能”或“不能”)平衡,由此實驗步驟可知
只有作用在      的兩個力才能平衡。
阻力
[解析] (4)兩圖相比,圖甲可減小阻力對實驗的影響;(5)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小卡片上受到的兩個拉力就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由實驗可知,只有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
不能
同一直線上
核心素養體現:科學探究:設計實驗、信息搜集、分析論證。(共31張PPT)
第八章 運動和力
檢測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24分)
1.如圖所示,物體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沿足夠長的水平面向右做減速直線運動。假設物體運動時,重力突然消失,請推斷物體的運動情況將是(  )
A.水平向右減速直線運動
B.水平向右勻速直線運動
C.水平向右加速直線運動
D.保持靜止
B
[解析] 假設在運動過程中重力突然消失,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水平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摩擦力都會消失,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原來靜止的物體將永遠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將永遠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變。因為物體原來是水平向右運動,當外力突然消失時,物體仍然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所以物體將保持原來的速度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
2.如圖所示,這是古代勞動人民在建造宮殿時搬動巨木的情景,在巨木下墊圓木的目的是(  )
A.減小巨木的質量  
B.減小巨木的密度
C.增大摩擦   
D.減小摩擦
D
[解析] 巨木下面墊上圓木,將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是為了減小摩擦,故D正確。
3.(2023濟南歷城區三模)如圖所示,小李乘坐動車時朝窗外先后拍下了甲、乙兩張照片,根據照片中相關信息分析,拍照過程中動車可能的運動情況是(  )
A.向南減速 B.向南加速
C.向北減速 D.向北加速
B
[解析] 由圖可知,從照片甲到照片乙,動車相對于電線桿向左發生了位置的改變,即動車向南行駛;同時可以看到不倒翁向右側傾倒,這是因為動車向左加速,而不倒翁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所以會向右傾倒,即動車向南加速。
C
[解析] 小球上升到A點處時,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由于慣性,小球以A點時的速度勻速直線向上運動通過B點。
4.如圖所示,一個小球被豎直拋向空中,上升過程中經過A點到達最高點B點。如果小球到達A點處時,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將(  )
A.立即靜止在空中A點
B.繼續向上運動一段,最后靜止在B點處
C.以A點時的速度勻速直線向上運動通過B點
D.繼續向上運動一段,到達B點處后勻速直線向下運動
C
5.如圖所示是網球運動員擊球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球拍擊球時,給球施力的物體是運動員
B.球拍擊球,使球飛出去,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C.網球在空中飛行過程中,運動狀態一定發生改變
D.球飛出去后將不再受力的作用
[解析] 用球拍擊球時,給球施力的物體是球拍,不是運動員,故A錯誤;球拍擊球,使球飛出去,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B錯誤;網球在空中飛行時,其速度大小和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所以球的運動狀態一定發生改變,故C正確;球飛出去后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的作用,故D錯誤。
6.(2023益陽中考)如圖所示,人騎在馬背上,人和馬均處于靜止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地面對馬的支持力和馬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B.馬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馬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馬對人的支持力和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地面對馬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和馬受到的重力之和
[解析] 地面對馬的支持力和馬與人的總重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地面對馬的支持力和馬受到的重力大小不等,不是平衡力,故A錯誤,D正確;馬和人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馬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馬對人的支持力和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
D
7.(2023河北二模)如圖所示的無人機,在勻速上升、空中懸停、勻速下降階段旋翼受到的升力分別為F1、F2、F3,不計機身受到的空氣阻力,則(  )
A.F1=F2=F3  B.F1<F2<F3
C.F1=F3>F2 D.F1>F2>F3
A
[解析] 由題意可知,三種狀態下無人機都處于平衡狀態,因此,不考慮空氣阻力,則升力與重力大小相等,且無人機的重力不變,所以F1=F2=F3=G,故A正確。
8.(2023無錫宜興二模)如圖所示,A、B兩同學用甲、乙兩種方式推墻。甲中A向前推B、B向前推墻;乙中A、B同時向前推墻。每人用力的大小都為F,方向水平向右。已知地面粗糙,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方式中墻受到的力為2F
B.甲方式中A同學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F
C.甲方式中B同學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F
D.乙方式中兩位同學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為2F
B
[解析] 甲方式中,先對A同學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受B對A的向左的彈力和地面對A的向右的靜摩擦力;再對B同學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受A對B向右的推力和墻壁對B向左的彈力,由B同學靜止可知,二力是一對平衡力,又因A同學和B同學之間的作用力為相互作用力,B與墻壁之間的作用力也為相互作用力,所以,A對B向右的推力和墻壁對B向左的彈力大小均為F,則甲方式中墻受到的力為F,B同學不受摩擦力,A的推力和地面的摩擦力平衡,甲方式中A同學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F,故A、C錯誤,B正確;乙方式中,甲、乙兩同學均受水平向左墻壁的彈力和地面向右的靜摩擦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地面對兩同學的摩擦力都為F,故D錯誤。
9.(2023南陽宛城區二模)在列車直線行駛過程中,小亮突發奇想:若此時在車廂內豎直向上跳起,且列車制動減速,則落地點會在起跳點的    (選填“原地”“前方”或“后方”),說出你的理由:               。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6分)
前方
列車減速,小亮由于慣性仍然向前運動
[解析] 在車廂內豎直向上跳起,此時列車制動減速,小亮由于慣性繼續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繼續向前運動,落地點會在起跳點的前方。
10.新素材 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火箭加速升空時,火箭推力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飛船脫離火箭時,由于具有    ,能保持原有運動狀態。
大于
慣性
[解析] 火箭發射加速離開地面,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受到的推力一定大于火箭的重力;飛船脫離火箭時,因為它具有慣性,能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不變。
11.如圖所示,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稍微用力旋轉靜止的紙片,松手后紙片    
(選填“能”或“不能”)保持靜止,此現象表明平衡的兩個力應        。
不能
在同一直線上
12.如圖所示為一起交通事故,兩輛同向行駛的汽車發生“追尾”。雖B車駕駛員緊急剎車,由于    仍撞擊了A車,碰撞的一瞬間,B車對A車的撞擊力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車對B車的撞擊力。B車駕駛員因受到     (選填“安全帶”或“汽車頭枕”)保護而未嚴重受傷。
慣性
等于
安全帶
13.如圖所示,跳傘運動員在空中沿直線勻速下降,降落傘和運動員的重力分別為200 N和650 N,在此過程中運動員重力的方向是    ,空氣對降落傘的阻力大小為   N。
豎直向下
850
[解析] 運動員受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降落傘和運動員在空中沿直線勻速下降,受到平衡力作用,故空氣對降落傘的阻力f=G人+G傘=650 N+200 N=850 N。
14.社會責任(2023成都中考)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初三(1)班全體同學深入社區養老院,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如圖是小文同學打掃衛生時推移沙發的情景。當他推動沙發向左運動時,地面對沙發的摩擦力方向是向    的。小文覺得如果給沙發裝上輪子,推起來會更省力,他這樣思考的依據是在一般情況下,滾動摩擦    滑動摩擦。

小于
15.(2023涼山州中考)如圖所示,螺髻山索道的封閉式轎廂隨鋼索向下方做勻速直線運動,請畫出靜止在轎廂內物體A的受力示意圖。
三、作圖題(每題3分,共6分)
[解析] 靜止在轎廂內的物體A,隨著轎廂做勻速直線運動,與轎廂之間沒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不受摩擦力,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即受到的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過重心沿豎直向下的方向和豎直向上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等長的線段,分別表示重力和支持力,分別用符號G和F表示。
16.(2023淄博恒臺二模)圖甲為用傳送帶把貨物送到高處的情景,圖乙為其示意圖,請在圖乙中畫出貨物A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圖。
甲 乙
四、實驗設計與探究題(每空3分,共21分)
17.(2023金昌中考節選)物理興趣小組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自由滑下,分別通過水平面上的毛巾、棉布、木板表面,如圖所示。
(1)讓小車從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處,沿斜面從靜止開始運動,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    相同。
速度
(2)小車在    (選填“毛巾”“棉布”或“木板”)表面速度減小得最慢。
(3)我們可以推斷:如果水平面絕對光滑,運動的物體將保持       狀態。
木板
勻速直線運動
18.(2023陜西中考)如圖所示是“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
(1)本次實驗前,應在    方向上對彈簧測力計進行調零。
(2)如圖1,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受到的拉力大小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
水平
等于
[解析] (1)(2)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即木塊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故本次實驗前,應在水平方向上對彈簧測力計進行調零。
(3)如圖1,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做速度大小不同的勻速直線運動。發現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    (選填“有關”或“無關”)。
無關
(4)如圖2,在木塊上加放鉤碼,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改變鉤碼的數量,多次實驗后得出結論:其他條件一定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    。

[解析] 如圖2,在木塊上加放鉤碼,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變大,測力計示數變大,滑動摩擦力也變大。從而得出結論:其他條件一定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19.如圖是一輛質量為2 t的油罐運輸車,運輸車裝滿油的總質量為30 t,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阻力為總重的0.2倍,求:(g取10 N/kg)
(1)運輸車空載時的自重;
(2)運輸車裝滿油后,地面對運輸車的支持力;
(3)運輸車裝滿油后,勻速行駛時受到的牽引力
的大小。
五、計算題(19題13分,20題10分,共23分)
解:(1)運輸車空載時自重G車=m車g=2×103 kg×10 N/kg=2×104 N
如圖是一輛質量為2 t的油罐運輸車,運輸車裝滿油的總質量為30 t,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阻力為總重的0.2倍,求:(g取10 N/kg)
(2)運輸車裝滿油后,地面對運輸車的支持力;
解:(2)運輸車裝滿油后的總重
G總=m總g=30×103 kg×10 N/kg=3×105 N
由運輸車所受重力和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可得,
地面對運輸車的支持力F支=G總=3×105 N
如圖是一輛質量為2 t的油罐運輸車,運輸車裝滿油的總質量為30 t,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阻力為總重的0.2倍,求:(g取10 N/kg)
(3)運輸車裝滿油后,勻速行駛時受到的牽引力
的大小。
解:(3)由題意可知,運輸車所受阻力f=0.2G總=0.2×3×105 N=6×104 N
因為運輸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運輸車所受牽引力與阻力是一對平衡力,則運輸車的牽引力F牽=f=6×104 N
20.已知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物體接觸面間的壓力FN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以下關系:f=μFN(物理學中用動摩擦因數μ表示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如圖,一重為80 N的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大小為20 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
(1)運動過程中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 f 的大小;
(2)該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
解:(1)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即 f=F=20 N
已知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物體接觸面間的壓力FN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以下關系:f=μFN(物理學中用動摩擦因數μ表示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如圖,一重為
80 N的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大小為20 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
(2)該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
解:(2)在水平面上壓力等于重力,FN=G=80 N,
又 f=μFN,所以該物體與地面間動摩擦因數μ= =0.25(共24張PPT)
第八章 運動和力
第1節 牛頓第一定律
第2課時 慣性
1
A 固基 基礎題·練透知識固基礎
2
B 提能 中檔題·激活思維提能力
3
C 培優 綜合題·開放探究培素養
01
A 固基 基礎題·練透知識固基礎
&1& 慣性
C
1.易錯題:“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理解錯誤 小明在進行百米賽跑時經歷了加速、減速等階段,最終沖過終點線。以下關于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小明加速跑時的慣性比減速跑時大
B.小明沖過終點線才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慣性
C.小明整個跑步過程慣性大小不變
D.小明在加速、減速等運動狀態改變時才有慣性
[解析] 物體慣性的大小只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與物體運動的快慢無關;小明在整個跑步過程中,質量不變,其慣性大小不變,故A錯誤,C正確;慣性是指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不能說“受到”慣性,故B錯誤;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小明在整個過程中都具有慣性,故D錯誤。
易錯提示: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與物體是否運動、是否受力、做什么運動、速度的大小等都沒有關系。
2.一個質量為500 g的貨物,隨“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升入太空。與發射前相比較,該貨物的慣性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不變
3.安全教育物理知識滲透于我們的生活,以下關于汽車交通安全警示語中與慣性無關的是(  )
A.雨天路滑,減速慢行 B.行車時系好安全帶
C.禁止逆行  D.保持車距
C
&2& 慣性現象
[解析] 禁止逆行,是為了防止兩車在同一車道上相向而行,導致兩車相撞,與慣性無關,故C符合題意。
4.沾上灰塵的衣服,用手輕輕拍打幾下,就干凈多了。小明用下面的四句話解釋了這一過程:
①灰塵與衣服分離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凈了
②一只手拿著沾有灰塵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輕輕拍打
③灰塵由于具有慣性,繼續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
④衣服受力后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由靜止運動起來
這四句話最合理的排列順序是(  )
A.②④③① B.②③④① C.②④①③ D.②①③④
A
[解析] 用手輕輕拍打,衣服由于受到手的作用力由靜止變為運動,而衣服上的灰塵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灰塵與衣服就會分離,由于重力的作用就會落下來。
5.如圖所示,請你根據圖中對話分析行駛中的公交車可能出現的情況。公交車突然    (選填“加速”或“減速”)。造成這種現象是因為人具有     。
加速
[解析] 觀察圖可知,車輛向左行駛,車前方的人碰到了后方人,是因為車輛突然加速,人的下半身隨車一起加速運動,上半身由于慣性要繼續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故人向后傾倒,不小心碰到了后方人。
慣性
6.下列現象中,不屬于利用慣性的是(  )
A.用手拍打衣服的塵土
B.汽車靠右行駛
C.錘頭松了,將錘柄在地上撞幾下
D.運動員采用助跑跳遠
B
&2& 慣性現象
7.安全教育(2023安徽中考)如圖所示,汽車上配有安全帶和頭枕,司機和乘客都必須系好安全帶。當向前行駛的汽車分別出現突然加速、緊急剎車兩種狀況時,對乘車人員起主要保護作用的分別是(  )
A.頭枕、頭枕 B.安全帶、安全帶
C.安全帶、頭枕 D.頭枕、安全帶
D
[解析] 當向前行駛的汽車突然加速,車速變大,人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人的頭部會向后仰,“頭枕”對人有保護作用;緊急剎車時,車速變小,人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人的上身會向前傾,容易撞到前面的物體,因而系安全帶以保證安全,故D正確。
02
B 提能 中檔題·激活思維提能力
A
8.豎直上拋一個小石塊,假如它上升到最高點時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它將(  )
A.保持靜止 B.勻速下落
C.加速下落 D.可以向各個方向運動
[解析] 當小石塊上升到最高點時,瞬間速度為零,若此時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小石塊將保持靜止。
9.研學旅行途中,小明同學坐在勻速直線行駛的動車上,他正上方行李架的書包里有一包餐巾紙掉落,則這包餐巾紙掉落的位置在(  )
A.小明前排乘客身上 B.小明的身上
C.小明后排乘客身上 D.無法判斷
B
[解析] 由于慣性餐巾紙仍然保持與動車相同的運動速度向前運動,由于餐巾紙處于小明正上方行李架的書包里,所以會剛好落在小明的身上。
10.物理學與社會發展 我國國家航天局在酒泉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意味著我國空間站又迎來3名航天員。火箭助推器的燃料燃燒完后會自動脫離火箭,如圖所示,當助推器脫離火箭后,助推器(  )
A.靜止
B.立即下落
C.勻速直線運動
D.先上升一段距離后下落
D
[解析] 助推器由于慣性繼續上升一段距離,在重力作用下,最后下落。
11.下列做法中,屬于防止慣性帶來危害的是(  )
A.跳遠運動員助跑后跳遠 B.道路上車輛限速限載
C.拍打窗簾清除上面的灰塵 D.推出去的冰壺,仍能在冰面上滑行
B
12.(2023廣東中考)如圖所示,公交車上的乘客都拉好了扶手,當車的運動狀態突然發生改變時,乘客都向東傾,產生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A.車由靜止突然向東起動
B.車勻速前行時突然加速
C.車勻速前行時突然減速
D.勻速倒車時突然減速
C
[解析] 由圖知,當車的運動狀態突然發生改變時,乘客都向東傾,如果車由靜止突然向東起動,乘客由于慣性則向西傾倒;如果車是向東運動的,說明車突然減速,乘客的上身由于慣性繼續向東運動,出現向東傾的現象;如果車是向西倒車的,說明車突然加速,而乘客由于慣性保持原來較小的速度,會向東傾,故C正確,A、B、D錯誤。
13.如圖所示,桌子的邊緣有一個斜面。一個小球從斜面頂端滑到斜面底端O點后,小球將沿    路線運動;如果小球恰好滑到O點時,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將沿    路線運動。(均選填“a”“b”“c”或“d”)
b
c
[解析] 小球從斜面頂端滑到底端O點后,由于慣性在水平方向上繼續向前運動,在重力的作用下,小球在豎直方向上做自由落體運動,所以小球的運動軌跡會向下偏折,故b符合題意。如果小球恰好滑到O點時,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小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符合題意。
14.如圖a所示,盛有水的燒杯隨小車一起水平向右做     (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當燒杯中的水面出現如圖b所示的狀態時,則小車此時正在做    
(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做出上述判斷的根據是    (選填“水”或“燒杯”)具有慣性。
勻速
減速

[解析] 圖a中水在燒杯里很平穩,保持相對靜止,因此水、燒杯和小車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圖b中水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水面向右傾,說明車在減速。
03
C 培優 綜合題·開放探究培素養
15.核心素養·科學思維 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勻速直線飛行的飛機上,自由落下了一顆炸彈。下列給出了幾種炸彈落地前與飛機位置關系的情形,如圖所示。
請你認真分析后作出正確的選擇。
(1)不計空氣對炸彈的阻力,炸彈與飛機的位置關系為    圖。

[解析] (1)開始炸彈和飛機一起向右勻速飛行,炸彈脫離飛機后,不計空氣對炸彈的阻力,由于慣性炸彈與飛機的速度相等,在水平方向上它們相對靜止。
(2)實際上,由于空氣阻力的存在,炸彈與飛機的位置關系為    圖。

[解析] (2)實際上,由于空氣阻力的存在,在水平方向上,炸彈由于受到空氣阻力作用,速度小于飛機速度,炸彈會在飛機的后面。
16. 核心素養·科學思維 公交車上安裝有拉環,避免乘客由于車突然啟動或剎車摔倒。如圖所示是公交車運動狀態突然改變時,一名乘客沒有抓住拉環的示意圖,則關于公交車此時的運動狀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公交車一定是向西加速運動
B.公交車可能是向東加速運動
C.公交車一定是向西減速運動
D.公交車可能是向東減速運動
D
[解析] 由圖可知,乘客的上半身和拉環向東運動,這說明公交車可能是向西加速運動,也可能是向東減速運動。
核心素養體現:科學思維、科學推理、知識遷移、STS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巩留县| 布尔津县| 绥化市| 阳东县| 平罗县| 平罗县| 汾阳市| 文昌市| 天柱县| 阿拉善右旗| 营口市| 新竹市| 昂仁县| 大悟县| 醴陵市| 昔阳县| 西华县| 乳源| 阿城市| 米林县| 乐安县| 黄大仙区| 连州市| 昌平区| 贵德县| 买车| 梅河口市| 上虞市| 朝阳县| 紫云| 平果县| 靖江市| 波密县| 泰安市| 沛县| 青神县| 张家口市| 宕昌县| 汾西县| 安阳县| 老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