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章一第化學反應的熱效應第1課時蓋斯定律第二節 反應熱的計算反應熱可以通過實驗直接測定還記得用啥嗎?量熱計思考一下所有反應的反應熱都可以通過實驗測定反應熱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問題引入例如,對于化學反應:C(s)+(g)=CO (g)C燃燒時不可能全部生成CO,總有一部分CO2生成,因此該反應的反應熱是無法直接測定的。但這個反應熱是冶金工業中非常有用的數據,應該如何獲得呢?能否利用一些已知反應的反應熱來計算其他反應的反應熱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問題引入嗨,同學們好,我叫蓋斯,我經過大量的實驗研究,總結出一條規律,看看能不能幫大家解決問題吧一、蓋斯定律1、內容:一個化學反應,不管是一步完成的還是分幾步完成的,其反應熱是相同的。講授新課2、特點:蓋斯定律表明,在一定條件下,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體系的始態和終態有關,而與反應進行的途徑無關。講授新課始態終態反應熱3.理解(1)途徑角度如同山的絕對高度與上山的途徑無關一樣,A點相當于反應體系的 ,B點相當于反應體系的 ,山的高度相當于化學反應的 。終態始態反應熱講授新課(2)能量守恒角度經過一個循環,體系仍處于S態,因為物質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就不能引發能量變化,即 H1+ H2=0先從始態S變化到終態L 體系放出熱量( H1 <0)始態(S)然后從L到S,體系吸收熱量( H2>0)終態(L)推論:同一個熱化學反應方程式,正向反應 H1與逆向反應 H2大小相等,符號相反,即: H1= – H2講授新課4.圖例說明從反應途徑角度:A→D:ΔH=ΔH1+ΔH2+ΔH3=-(ΔH4+ΔH5+ΔH6);從能量守恒角度:ΔH1+ΔH2+ΔH3+ΔH4+ΔH5+ΔH6=0。講授新課5、意義:利用蓋斯定律,可以間接地計算很難直接測量的反應熱。C(s)+(g)=CO (g)交流一下該反應的反應熱可以怎么得到呢?講授新課雖然該反應的反應熱無法直接測定,但下列兩個反應的反應熱卻可以直接測定:C(s)+O2(g)=CO(g) H1=-393.5 kJ/molCO(g)+ O2 (g)=CO2(g) H2=-283.0 kJ/mol上述三個反應具有如下關系:C(s)+O2(g)CO2(g)CO(g)+ O2 (g) H1 H3 H2途徑一途徑二講授新課根據蓋斯定律,則有:=-393.5kJ/mol-(-283.0kJ/mol)=-110.5kJ/mol H1= H2+ H3 H3= H1- H2C(s)+(g)=CO (g) H3 =-110.5kJ/mol講授新課6.蓋斯定律的定量關系方程式 反應熱間的關系ΔH1=-ΔH2ΔH1=aΔH2ΔH=ΔH1+ΔH2=ΔH3+ΔH4+ΔH5aA B、A B講授新課Deacon直接氧化法可按下列催化過程進行:CuCl2(s)==CuCl(s)+Cl2(g) ΔH1=83 kJ·mol-1CuCl(s)+O2(g)=CuO(s)+Cl2(g) ΔH2=-20 kJ·mol-1CuO(s)+2HCl(g)=CuCl2(s)+H2O(g)ΔH3=-121 kJ·mol-1則4HCl(g)+O2(g)=2Cl2(g)+2H2O(g)的ΔH=____kJ·mol-1。典例精析2CuO(s)+4HCl(g)=2CuCl2(s)+2H2O(g) ΔH=-121×2 kJ·mol-12CuCl(s)+O2(g)=2CuO(s)+Cl2(g) ΔH=-20×2 kJ·mol-12CuCl2(s)=2CuCl(s)+Cl2(g) ΔH=83×2 kJ·mol-1第一步:找出待求熱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與生成物在已知熱化學方程式中的位置。4HCl(g)+O2(g)=2Cl2(g)+2H2O(g)第二步:調整已知熱化學方程式方向、計量數和ΔH。第三步:加和已調整的熱化學方程式中的ΔH,確定待求反應的ΔH。ΔH=(-121×2-20×2+83×2) kJ·mol-1=-116 kJ·mol-1。典例精析1、熱化學方程式同乘以一個數時,反應熱數值也必須同乘以該數值;2、熱化學方程式相加減時,同種物質之間可相加減,反應熱也隨之相加減;3、將一個熱化學方程式顛倒, △H的符號也要隨之改變。總結歸納“三步”確定熱化學方程式或ΔH思維模型將調整好的熱化學方程式和△H分別進行求△H加和。確定目標反應的焓變△H。找出根據待求解的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找出可用的已知熱化學方程式。②根據待求解的熱化學方程式將調整好的熱化學方程式進行縮小或擴大相應的倍數,同時調整△H的值。①根據待求解的熱化學方程式調整可用熱化學方程式的方向,同時調整△H的符號。調整加和1. 已知:CH4在一定條件下可發生一系列反應,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H1> H5 B. H3= H2- H5C. H1= H2+ H3+ H4 D. H4>0隨堂小練通過化學反應完成物質的轉化,可用于治理污染、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知:①S(g)+2H2O(g) 2H2(g)+SO2(g) H=-90.4kJ/mol②2CO(g)+SO2(g) S(g)+2CO2(g) H=+8.0kJ/mol則反應CO(g)+H2O (g)CO2(g)+H2(g) H= kJ/molA.-82.4 B.-90.4 C.-41.2 D.+8.0隨堂小練感謝您的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