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4課時 中和熱、反應熱比較第一節 反應熱板書中和熱概念:25 ℃和101kPa時,強酸跟強堿的稀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水時所釋放的熱量,叫~理解要點:①條件:稀溶液。一般,C(H+)≤ 1mol/L或C(OH—)≤ 1mol/L②反應物:(強)酸與(強)堿。中和熱不包括離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熱、電解質電離的吸熱所伴隨的熱效應。③生成1mol水:中和反應的實質是H+和OH-化合生成H2O,若反應過程中有其他物質生成,這部分反應熱也不在中和熱內。④放出的熱量:57.3kJ/mol。板書中和熱概念:25 ℃和101kPa時,強酸跟強堿的稀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水時所釋放的熱量,叫~注意表示方法: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濃溶液稀釋時會放熱,測得的值偏大;弱酸、弱堿電離吸熱,測得的值偏小;生成沉淀有生成熱,測得的值偏大;思考與交流已知:H+(aq) + OH-(aq) = H2O(l) ΔH =﹣57.3 kJ·mol-1試比較下列反應中放出的熱量與 57.3 kJ 的大小:①濃酸與濃堿反應生成 1mol水,Q1 ____57.3 kJ,ΔH1 ____ΔH;②弱酸與弱堿反應生成 1mol水,Q2 ____57.3 kJ,ΔH2 ____ΔH;③強酸與強堿反應生成 1mol水和難溶性鹽,Q3 ___57.3 kJ, ΔH3 ___ΔH。><<>><請你判斷:1mol H2SO4 與 2 mol NaOH 完全反應放出114.6 KJ 的熱量,此反應的中和熱為114.6 KJ /mol。對嗎?為什么?答:不對,不是生成1 mol 水,中和熱是-57.3 KJ /mol?寫出此反應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NaOH(aq)+1/2H2SO4(aq)=1/2Na2SO4(aq)+H2O(l) ΔH= - 57.3 kJ/mol容易混淆問題:酸堿中和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水的系數可以是任意的!水的系數必須是“1”書寫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的時,應該以生成 1mol H2O 為標準來配平其余物質的化學計量數。板書中和熱概念:101kPa時,強酸跟強堿的稀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水時所釋放的熱量,叫~注意表示方法: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濃溶液稀釋時會放熱;弱酸、弱堿電離吸熱,測得的值偏小;生成沉淀有生成熱,測得的值偏大;對于同一反應,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是唯一的。測定:n(H2O)Q△H= -趁熱打鐵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中和熱一定是強酸跟強堿反應放出的熱量B.1 mol酸與1 mol堿完全反應放出的熱量是中和熱C.在稀溶液中,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 mol H2O(l)時的反應熱叫做中和熱D.測定中和熱時可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C2、下列有關中和熱的說法正確的是A.表示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H+(l)+OH-(l)=H2O(l) ΔH=57.3kJ/molB.準確測量中和熱的實驗過程中,至少需記錄溫度4次C.中和熱的實驗過程中,玻璃攪拌器材料若用銅代替,則測量出的中和熱數值偏小D.已知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 ΔH=-114.6 kJ/mol,則該反應的中和熱為114.6 kJ·mol-1C3、已知強酸與強堿的稀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又知電解質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向1 L 0.5 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質:①稀醋酸;②濃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應。則其焓變ΔH1、ΔH2、ΔH3的關系是( )A. ΔH1>ΔH2>ΔH3 B. ΔH1<ΔH3<ΔH2C. ΔH1=ΔH3>ΔH2 D. ΔH1>ΔH3>ΔH2D★燃燒熱與中和熱的區別與聯系相 同 點 燃燒熱 中和熱能量變化 ΔH 不 同 點 反應物的量生成物的量反應熱 的含義 1mol反應物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不同的物質燃燒熱不同 酸堿中和生成1molH2O時放出的熱量,強酸強堿間的中和反應中和熱大致相同,均約為57.3kJ/mol放熱反應ΔH<0 , 單位 kJ/mol1mol可燃物不限量不限量1mol H2O【知識拓展】氫能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隨著化石燃料耗量的日益增加,其儲量日益減少,終有一天這些資源將要枯竭,這就迫切需要尋找一種不依賴化石燃料的、儲量豐富的新的含能體能源。氫能正是一種在常規能源危機的出現、在開發新的二次能源的同時人們期待的新的二次能源。主要優點有:燃燒熱值高,燃燒同等質量的氫產生的熱量,約為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燃燒的產物是水,是世界上最干凈的能源。資源豐富,氫氣可以由水制取,而水是地球上最為豐富的資源,演繹了自然物質循環利用、持續發展的經典過程。缺點:(1)制取成本高,需要大量的電力;(2)生產、存儲難:氫氣密度小,很難液化,高壓存儲不安全氫能【科學 技術 社會】火箭推進劑火箭發動機一般選用化學推進劑,它是由燃料和氧化劑組成的,反應后產生高溫氣體用于火箭推進。常用的火箭推進劑如下表:【研究與實踐】 了解火箭推進劑1、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ΔH的絕對值均正確)( )A.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367.0 KJ/mol(燃燒熱)B.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 KJ/mol(中和熱)C.S(s)+O2(g)=SO2(g) ΔH=-296.8 kJ·mol-1(反應熱)D.2NO2=O2+2NO ΔH=+116.2 kJ·mol-1(反應熱)C應用—— 反應熱大小的比較:1、 同一反應,生成物狀態不同時如: 2H2(g)+O2(g) = 2H2O(1) H1 ; 2H2(g)+O2(g) = 2H2O(g) H2因為氣體變液體會放熱,故: H1 H22、同一反應 , 反 應 物 狀 態 不 同 時如: S(g)+O2(g) = SO2(g) H1 ; S(s)+O2(g) = SO2(g) H2 H1 H2<① ②<特別提醒:熱量比較比數值△H比較帶正負號比較S(g)+O2(g)SO2(g)能量反應過程 H1S(s)+O2(g) H2如: C(s)+O2(g) = CO2(g) H1 ; C(s)+1/2O2(g) = CO(g) H23、兩個相聯系的不同反應比較可以設計成:C(s) ——CO(g)———CO2(g) ,故: H1 H2(1) (2)① ②<趁熱打鐵1、已知(1)C( s )+1/2O2 ( g ) = CO ( g ) ΔH1 = a kJ/mol(2)2C( s )+O2 ( g ) = 2CO ( g ) ΔH2 = b kJ/mol(3)C( s )+O2 ( g ) = CO2 ( g ) ΔH3 = c kJ/mol則以下關系正確的是 。A、b=2a B、b>a C、c>aA2、已知(1)H2( g )+1/2O2 ( g ) = H2O ( g ) ΔH1 = a kJ/mol(2)2H2( g )+O2 ( g ) =2H2O ( g ) ΔH2 = b kJ/mol(3)H2( g )+1/2O2 ( g ) = H2O ( l ) ΔH3 = c kJ/mol(4) 2H2( g )+O2 ( g ) =2H2O ( l ) ΔH4 = d kJ/mol則a、b、c、d的關系正確的是 。A、ad>0 C、2a=b< 0 D、2c=d>0C<0<0<0<0(1) S(g)+O2(g)=SO2(g) H 1 = -Q1kJ/molS(S)+O2(g)=SO2(g) H 2 = -Q2kJ/mol(2) C(S)+1/2O2(g)=CO(g) H 1 = -Q1kJ/molC(S)+O2(g)=CO2(g) H 2 = -Q2kJ/mol(3) H2(g)+Cl2(g)=2HCl(g) H 1 = -Q1kJ/molH2(g)+1/2Cl2(g)= HCl(g) H 2 = -Q2kJ/mol3、在同溫、同壓下,比較下列反應放出熱量Q1、Q2; H 1 、 H 2 的大小。Q1>Q2 H 1< H 2Q2>Q1 H 2 < H 1Q1>Q2 H 1< H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