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一站式復習之講義第九單元 有機化合物第2節 乙醇與乙酸、基本營養物質【高考考情分析】乙醇、乙酸及基本營養物質,是有機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部分知識涉及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糖類、油脂和蛋白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用途等。本內容命題常常有三種形式:一是結合化學與生活,考查乙醇、乙酸、糖類、酯、油脂和蛋白質的結構、性質和用途;二是考查羥基、羧基等官能團的有關性質、反應類型;三是結合烷烴、羥基和羧基的性質,考查同分異構體數目的判斷等。復習時要注意:乙醇、乙酸、糖類、酯、油脂、蛋白質和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特點,注意各類典型有機物中所含官能團的性質,所能發生的反應類型以及性質與用途的關系等。近年高考有關本專題的考題較少且較簡單,常結合日常生產和生活考查乙醇和乙酸的結構、性質,基本營養物質的性質和用途等。預計2025年高考對本專題的考查特點基本不變,題型會穩中有變,考查的主干知識不變。仍然以選擇題為主,以社會熱點事件涉及的新物質、新材料進行試題命題的趨勢會增大;仍然會結合日常生活,考查常見有機物的性質與應用、反應類型的判斷以及同分異構體數目的判斷等,難度較小。【基礎知識復習】一、烴的衍生物1.定義烴分子中的氫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2.官能團①概念:決定有機化合物化學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團。②常見幾種官能團名稱和符號。【基礎知識復習】二、乙醇與乙酸1.結構和物理性質的比較物質名稱 乙醇 乙酸結構簡式 CH3CH2OH CH3COOH官能團 —OH —COOH物理性質 色、味、態 無 色 、 有 特殊香味的液體 無 色 、 有 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揮發性 易揮發 易揮發密度 比水小 —溶解性 與水以任意比互溶 易溶于水和乙醇2.化學性質(1)乙醇(2)乙酸3.乙酸、乙醇發生反應時的斷鍵位置【典型例題復習】1.易錯易混辨析(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醫用酒精的質量分數為75% ( )(2)100 g質量分數為46%的乙醇溶液中,含有NA個氧原子 ( )(3)乙醇和乙酸中均含有—OH,所以均能與Na反應生成氫氣 ( )(4)標準狀況下,22.4 L乙醇分子中含有8NA個共用電子對 ( )(5)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均屬于非電解質 ( )答案: √ 2.完成下列各步轉化的化學方程式,并指出反應類型。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答案 ①CH2CH2+H2OCH3CH2OH 加成反應②2CH3CH2OH+O22CH3CHO+2H2O 氧化反應③2CH3CHO+O22CH3COOH 氧化反應④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復分解反應⑤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⑥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取代反應(或水解反應)3.乙醇分子中各種化學鍵如圖所示,關于乙醇在各種反應中斷裂化學鍵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和金屬鈉反應時鍵①斷裂B.和濃H2SO4共熱到170 ℃時鍵②和鍵⑤斷裂C.和濃H2SO4共熱到140 ℃時僅有鍵②斷裂D.在Ag催化下與O2反應時鍵①和鍵③斷裂答案:C4.已知乙酸的結構如圖所示: 關于乙酸在各種反應中斷裂化學鍵的判斷正確的是 ( )A.和金屬鈉反應時鍵③斷裂B.和NaOH反應時鍵②斷裂C.燃燒時斷裂所有的化學鍵D.酯化反應時鍵①斷裂答案:C5.將等質量的銅片在酒精燈上加熱后,分別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銅片質量比開始時增加的是 ( )A.硝酸 B.無水乙醇C.石灰水 D.鹽酸答案:C6.某有機物的結構如圖所示,這種有機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質是 ( ) ①可以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 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能跟NaOH溶液反應 ④能發生酯化反應 ⑤能發生加聚反應 ⑥能發生水解反應A.①④ B.只有⑥ C.只有⑤ D.④⑥答案:B【基礎知識復習】三、乙酸乙酯1.組成和結構分子式 結構簡式 官能團C4H8O2 _或CH3COOC2H5 酯基()2.物理性質乙酸乙酯通常為無色、有芳香氣味的液體,密度比水小,難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機溶劑。存在于水果、花草中,可作食品的香料和溶劑。3.化學性質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均可發生水解反應。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CH3COOC2H5+NaOH CH3COONa+C2H5OH4.制備①反應原理②實驗裝置:③反應特點④現象飽和Na2CO3溶液上面有油狀物出現,具有芳香氣味。⑤反應條件及其意義a.加熱,主要目的是提高反應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揮發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提高乙醇、乙酸的轉化率。b.以濃硫酸作催化劑,提高反應速率。c.以濃硫酸作吸水劑,提高乙醇、乙酸的轉化率。d.可適當增加乙醇的量,并用冷凝回流裝置,可提高產率。⑥注意問題a.試劑的加入順序為乙醇、濃硫酸和乙酸,不能先加濃硫酸。b.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中和乙酸、吸收乙醇。c.防倒吸的方法:導管末端在飽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或用球形干燥管代替導管。d.加熱時要小火均勻加熱,防止乙酸和乙醇大量揮發、液體劇烈沸騰。【典型例題復習】1.某課外興趣小組欲在實驗室里制備少量乙酸乙酯,該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以下四個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其中正確的是 ( )答案:A2.1-丁醇和乙酸在濃硫酸作用下,通過酯化反應制得乙酸乙酯,反應溫度為115~125 ℃,反應裝置如下圖,下列對該實驗的描述錯誤的是 ( ) A.不能用水浴加熱B.長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提純乙酸丁酯需要經過水、氫氧化鈉溶液洗滌D.加入過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轉化率答案:C【基礎知識復習】四、基本營養物質1.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組成與水溶性比較2.糖類、油脂、蛋白質的性質3.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用途①糖類的用途:②油脂的用途:提供人體所需要的能量;用于生產肥皂和甘油。③蛋白質的用途:人類必需的營養物質;在工業上有很多用途,動物的毛和皮、蠶絲可制作服裝;酶是一種特殊的蛋白質,是生物體內重要的催化劑。【典型例題復習】1.易錯易混辨析(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糖類、脂肪、蛋白質均屬于天然高分子 ( )(2)糖類、蛋白質、油脂均可發生水解反應 ( )(3)油脂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均可發生水解反應,且產物相同( )(4)用銀氨溶液能鑒別葡萄糖和蔗糖 ( )(5)纖維素在人體內可水解為葡萄糖,故纖維素可作為人類的營養物質( )(6)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均為C6H12O6,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 )答案: √ √2.在物質和用途之間連線。①葡萄糖 a.用于造紙、制造纖維素酯、黏膠纖維等②蔗糖 b.食品加工業、合成藥物、醫療、制鏡工業③淀粉 c.甜味食物,用于食品加工業④纖維素 d.可做食物,工業上用于生產葡萄糖和酒精答案 ①—b ②—c ③—d ④—a3.下列有關物質水解的說法正確的是( )A.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多肽B.淀粉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C.纖維素不能水解成葡萄糖D.油脂在堿性條件下水解的產物之一是高級脂肪酸答案:B4.鑒別下列各組有機物所用試劑及現象與結論均正確的是 ( )選項 有機物 鑒別所用試劑 現象與結論A 葡萄糖與果糖 鈉 有氣體放出的是葡萄糖B 蔗糖與蛋白質 溴水 褪色的是蔗糖C 油脂與蛋白質 濃硝酸 變藍的是蛋白質D 淀粉與蛋白質 碘水 變藍的是淀粉答案 D9.2 乙醇與乙酸、基本營養物質——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一站式復習之階段訓練1.乙酸和乙醇是生活中常見的兩種有機物,下列關于乙酸和乙醇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乙醇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B.75%(體積分數)的乙醇溶液常用于醫療消毒C.氫氧化鈉能和乙酸、乙醇反應,且都屬于取代反應D.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條件下能反應生成乙酸乙酯,該反應屬于取代反應2.樂平雪梨瓜種植歷史悠久,在民間素有“蜜糖埕”的美譽,樂平雪梨瓜香氣濃郁、爽甜多汁,其含有的一種有機物R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R的說法正確的是( )A.含有三種官能團 B.能發生氧化反應,不能發生取代反應C.既能與乙醇反應,又能與乙酸反應 D.1 mol R與足量的鈉反應生成1 mol3.針對如圖所示的乙醇分子結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與乙酸、濃硫酸共熱時,②鍵斷裂B.與鈉反應時,①鍵斷裂C.與濃硫酸共熱至170 ℃時,②、④鍵斷裂D.在Ag催化下與反應時,①、③鍵斷裂4.女兒紅是浙江省紹興市的地方傳統名酒,屬于發酵酒中的黃酒,用糯米、紅糖等發酵而成,除乙醇外,還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氨基酸,江南的冬天空氣潮濕寒冷,人們常飲用此酒來增強抵抗力。下列有關酒和酒精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紅熱的銅絲插入乙醇中,發生反應,乙醇分子中碳氧鍵斷裂B.酒精結構中有-OH所以顯堿性C.酒精分子中的所有氫原子均可被鈉置換出來D.酒精是一種很好的溶劑,能溶解許多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人們用白酒浸泡中藥制成藥酒就是利用了這一性質5.下列關于乙烯、乙醇、乙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乙烯屬于烴,乙醇、乙酸屬于烴的衍生物B.乙烯不含官能團,乙醇、乙酸的官能團相同C、乙烯難溶于水,乙醇、乙酸易溶于水D.三者之間存在轉化:乙烯乙醇乙酸6.在pH相同,體積相等的鹽酸A和醋酸溶液B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鋅,若反應停止后,有一份溶液中鋅有剩余,則正確的判斷是( )①生成等量時反應所需時間B>A②開始時反應速度A>B③參加反應的鋅的質量B>A④整個反應階段平均速度B>A⑤鹽酸中鋅有剩余⑥醋酸溶液中鋅有剩余⑦鹽酸中放氫氣多⑧醋酸溶液中放氫氣多A.③④⑤⑧ B.①③⑥⑦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7.實驗室用乙酸和乙醇在濃硫酸作用下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試管中試劑的加入順序為濃硫酸→乙酸→乙醇B.加熱過程中發現忘加沸石,應停下來,立即往試管中加入沸石C.乙試管中飽和碳酸鈉溶液可吸收揮發出來的乙酸、乙醇D.實驗完畢,可將乙酸乙酯從混合物中過濾出來8.有機羧酸與醇在酸催化條件下發生酯化反應的機理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已知為快速平衡。A.該歷程中發生了加成反應和消去反應B.若用和在酸催化條件下發生酯化反應,D存在于乙酸、乙醇、水、中C.用羧酸和醇反應或和醇反應均可探究酯化反應斷鍵規律D.該歷程中涉及極性鍵的斷裂和形成9.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A 檢驗中是否混有HCl 將氣體通入溶液B 檢驗乙醇消去反應的產物 加熱乙醇與濃硫酸的混合液,將產生的氣體通入酸性溶液C 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 向混合液中加入飽和溶液,充分振蕩,靜置,分液D 比較AgCl和AgI的溶解度 向2mL溶液中加入0.5mLNaCl溶液,振蕩后再加入0.5mLKI溶液A.A B.B C.C D.D10.酸與醇發生酯化反應的過程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①的反應類型是加成反應B. B.②的反應類型是消去反應C.若用作反應物,產物可得D.酯化過程中,用濃硫酸有利于過程②11.三醋精是一種食品用香料,可通過下列反應制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三醋精屬于油脂B.三醋精的分子式為C.三醋精易溶于水D.與足量反應,生成12.野生食用菌,是天然的綠色食品,富含多種有益于人體的成分,有的食用菌還有治療多種疾病的藥理作用。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野生食用菌中含有多種多糖體,如-葡聚糖等,-葡聚糖與淀粉互為同分異構體B.野生食用菌中含有多種氨基酸,氨基酸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C.野生食用菌中富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如鐵、鋅等,鐵、鋅均屬于過渡元素D.野生食用菌所含的蛋白質營養價值高,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為氨基酸13.乙醇俗稱酒精,在生活中用途廣泛。資料1:乙醇分子有兩個基團,一端是憎水(易溶于油)的;一端是親水(易溶于水)的。資料2:乙醇可破壞蛋白質分子中形成盤曲和螺旋的各種力,使長鏈舒展、松弛,導致蛋白質變性。資料3:水分子可以使蛋白質外部親水基團之間的吸引力減小,而不能;可以破壞蛋白質內部憎水基團之間的吸引力。(1)乙醇的結構及性質①1mol乙醇分子中的極性共價鍵有_______mol。②從結構角度解釋乙醇的沸點比乙烷高的原因:_______。(2)乙醇的用途醫用酒精(75%)制備過程與制酒的過程類似,不能飲用,但可醫用。結合題中資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糖化、發酵的過程均發生化學變化b.獲得醫用酒精常采用的分離提純方法是蒸餾c.99%的酒精殺菌消毒效果一定好于75%的酒精(3)乙醇的工業制取乙醇的工業制取方法很多,由碳的氧化物直接合成乙醇燃料已進入大規模生產。下圖是由二氧化碳合成乙醇的工藝流程。該流程中能循環使用的物質是_________。14.異戊酸異戊酯的鍵線式為,該物質可作為制備蘋果香精的原料。某實驗小組選用下圖裝置制備異戊酸異戊酯,相關數據、實驗裝置、主要過程如下。相對分子質量 密度 沸點/℃ 在水中的溶解性異戊醇 88 0.8 131 微溶異戊酸 102 0.9 176.5 能溶異戊酸異戊酯 172 0.8 192 微溶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m的名稱為______,其合適的容積是______(填字母)。A.B.C.D.(2)儀器n的作用是______,洗滌操作的主要過程如下:將洗沵劑與不純產物混合于______,使水層從下口恰好流出后關閉活塞。(3)X的成分不可能是______(填字母)。A.無水B.固體C.無水(4)圖2中溫度計水銀球應位于______點(填“a”或“b”)。本實驗中異戊酸異戊酯的產率為______(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15.A、B、C、D、E均為有機物,其中A是化學實驗中常見的有機物,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B的產量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水平,有關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Ⅰ.根據圖示完成下列問題:(1)A中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____。(2)反應②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Ⅱ.某校化學探究小組甲、乙兩同學分別使用圖1、圖2裝置探究制備反應③的情況。已知:①無水氯化鈣可與乙醇形成難溶于水的。②相關有機物的沸點:試劑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沸點(℃) 34.7 78.5 117.9 77密度() 0.714 0.778 1.05 0.897(3)甲同學向試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邊搖動試管邊慢慢加入2mL濃硫酸和2mL冰醋酸。用酒精燈小心均勻地加熱試管3~5分鐘,產生的蒸汽經導管通到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液面上。關于制備乙酸乙酯的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__(填標號)。A.換成水浴加熱原料的損失會減少B.不斷蒸出乙酸乙酯,會降低其產率C.飽和碳酸鈉的作用是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D.分離乙酸乙酯所需的玻璃儀器是蒸餾燒瓶E.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醇和水,可先加足量無水氯化鈣過濾,再加無水硫酸鈉后蒸餾(4)最終制得純凈的乙酸乙酯2.2g,產率是_________(計算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5)為證明濃硫酸在該反應中起到了催化劑和吸水劑的作用,乙同學利用圖2所示裝置進行了四個實驗,實驗開始先用酒精燈微熱3min,再加熱使之微微沸騰3min。實驗結束后充分振蕩試管B,再測有機層的厚度,實驗記錄如下:實驗編號 燒瓶A中的試劑 試管B中試劑 測得有機層厚度/cmA 3mL乙醇、2mL乙酸、濃硫酸 飽和碳酸鈉溶液 5.0B 3mL乙醇、2mL乙酸 0.1C 3mL乙醇、2mL乙酸、2mL3mol/L硫酸 1.2D 3mL乙醇、2mL乙酸、鹽酸 1.2①實驗D的目的是與實驗C相對照,證明對酯化反應具有催化作用。實驗D中應加入鹽酸的體積和濃度分別是_________mL和_________mol/L。②分析實驗_________(填實驗編號)的數據,可以推測出濃硫酸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產率。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A.乙醇能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發生氧化反應,使溶液褪色,故A正確;B.75%(體積分數)的乙醇溶液可使蛋白質變性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常用于醫療消毒,故B正確;C.乙醇是非電解質,不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乙酸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屬于中和反應,不屬于取代反應,故C錯誤;D.濃硫酸作用下乙醇和乙酸共熱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酯化反應屬于取代反應,故D正確;故選C。2.答案:C解析:A.從結構簡式中可以看出,有機物R含有羧基和羥基二種官能團,A不正確;B.有機物R分子中含有羥基,既能發生氧化反應也能發生取代反應,B不正確,C.有機物R分子中含有的羧基,能與乙醇反應,含有的羥基,能與乙酸反應,C正確;D.羧基和羥基都能與鈉反應,則1molR與足量的鈉反應生成1.5 mol,D不正確;故選C。3.答案:A解析:發生酯化反應時,①鍵斷裂。4.答案:D解析:A項,乙醇幾乎不電離,屬于非電解質。B項,羥基(-OH)不是氫氧根(),溶液顯堿性是的作用。C項,金屬鈉與乙醇的反應中,Na置換羥基中的氫。5.答案:B解析:A.乙烯只含C和H兩種元素,屬于烴,乙醇、乙酸由烴衍生而來為烴的衍生物,故A正確:B.乙烯官能團為碳碳雙鍵,乙醇官能團為羥基,乙酸官能團為羧基,乙醇與乙酸官能團不同,故B錯誤:C.乙烯為烴,難溶于水,乙醇與乙酸易溶于水,故C正確:D.乙烯與水加成生成乙醇,乙醇被高錳酸鉀氧化生成乙酸,三者之間存在轉化:,故D正確。6.答案:A解析:①初始兩溶液pH相等,反應開始后因為醋酸電離平衡隨著氨離子被消耗而正向移動(鹽酸沒有電離平衡),醋酸的氫離子濃度一定大于鹽酸,所以反應速率更快,生成等量H時反應所需時間B②初始兩溶液p相等,就是氫離子濃度相等,所以開始時反應速度A-B,故②錯誤。③pH相同,體積相等的鹽酸A和醋酸溶液B,因為醋酸是弱酸只能電離一部分,鹽酸完全電離,所以醋酸的濃度遠大于鹽酸,體積相等,所以醋酸的物質的量也遠大于鹽酸。因為醋酸的物質的量遠大于鹽酸,所以醋酸能反應的Zn的質量也大于鹽酸,加入等量的Zn后,有一份溶液中鋅有剩余,則一定是鹽酸中鋅有剩余,所以參加反應的鋅質量B>A,故③正確。④醋酸電離平衡隨著氫離子被消耗而正向移動,醋酸的氫離子濃度一定大于鹽酸,所以反應速率更快,整個反應階段平均速度是B>A,故④正確。⑤鹽酸中鋅有剩余,故⑤正確。⑥鹽酸中鋅有剩余,故⑥錯誤。⑦鹽酸中消耗的鋅少,放氫氣少,故⑦錯誤。⑧醋酸中消耗的鋅多,放氫氣多,故⑧正確。故正確序號為③④⑤⑧。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A。7.答案:C解析:A.氯化銨分解后,在試管口又化合生成氯化銨不能制備氨氣,應選銨鹽與堿加熱,故A錯誤;B.木炭與濃硫酸加熱反應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也可與澄清石灰水反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B錯誤;C.一氧化氮和氫氧化鈉溶液不反應,無法演示噴泉實驗,故C錯誤;D.實驗中變量為硫酸的濃度,能探究硫酸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能達到實驗目的,故D正確;故選:D。8.答案:C解析:該反應歷程中(1)→(2)為加成反應,(3)→(4)為消去反應,A正確;由酯化反應的機理圖可知,若用和在酸催化條件下發生酯化反應,D存在于乙酸、乙醇、水、氫離子中,B正確;由酯化反應的機理圖可知,用酸和醇反應,可探究酯化反應酸脫羥基醇脫氫的斷鍵規律,但若用和醇反應來研究酯化反應斷鍵的規律,當羥基發生消去反應去水形成碳氧雙鍵時,可能存在于水中,也可能存在于酯中,無法確定酯化反應斷鍵的規律,C錯誤;由酯化反應的機理圖可知,該歷程中涉及C=O和O—H鍵的斷裂和形成,D正確。9.答案:C解析:A.氯氣和水反應也會生成氯離子,因此不能用硝酸銀溶液檢驗中是否混有HCl,故A錯誤;B.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因此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檢驗乙醇的消去產物,故B錯誤;C.飽和溶液可以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且能與乙酸乙酯分層,因此可以用飽和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故C正確;D.因為相對氯離子銀離子過量因此加入碘離子后銀離子肯定會和碘離子生成碘化銀沉淀,故D錯誤;故答案為:C。10.答案:C解析:A.①中C=O雙鍵斷裂,O原子上加入一個H原子、C原子上加入RO ,所以該反應為加成反應,故A正確;B.該分子中去掉一個小分子同時生成碳氧雙鍵,所以該反應為消去反應,故B正確;C.醇中18OH發生酯化反應后存在于酯基中,水中 OH來自于羧酸中,故C錯誤;D.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促進平衡正向移動,所以用濃硫酸有利于②的過程,故D正確;故選:C。11.答案:D解析:A.油脂由丙三醇與高級脂肪酸反應形成的酯,而三醋精由丙三醇與乙酸反應形成的酯,不屬于油脂,A錯誤;B.根據三醋精的鍵線式可知,三醋精的分子式為,B錯誤;C.三醋精中只含有酯基一種官能團,沒有親水基團,難溶于水,C錯誤;D.a中有3個,與足量發生置換反應生成1.5mol,D正確;故選D。12.答案:A解析:A.β-葡聚糖與淀粉聚合度n值不同,不互為同分異構體,A錯誤;B.氨基酸中含有氨基和羧基,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B正確;C.鐵、鋅在元素周期表中均屬于過渡元素,C正確; D.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為氨基酸,D正確;故選A。13.答案:(1)①7②乙醇分子中有羥基,分子之間能形成氫鍵(2)ab(3)解析:(1)①乙醇分子的結構式為;鍵為非極性鍵,其余為極性鍵;②乙醇分子中有羥基,分子之間能形成氫鍵。(2)淀粉生成葡萄糖是化學變化、葡萄糖轉化為乙醇也是化學變化;用由葡萄糖發酵得到的乙醇制取醫用酒精,通常采用蒸餾的方法;99%的酒精會迅速使細菌表面蛋白質變性而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止酒精向細菌內部滲透,消毒效果不如75%的酒精。(3)吸收池中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可生成;受熱分解生成。14.答案:(1)三頸燒瓶;B(2)冷凝回流,維持容器中壓強穩定(或避免容器中壓強過大);分液漏斗中,然后充分振蕩、靜置,待分層后打開分液漏斗下端活塞(3)B(4)b;71.5%解析:(1)儀器m的名稱為三頸燒瓶,三頸燒瓶中加入液體的體積約為++22mL≈75mL,根據三頸燒瓶中液體體積大于容積的,不能超過容積的的原則,則三頸燒瓶的容積應該選150mL,故選B。(2)儀器n是球形冷凝管,作用是冷凝回流,維持容器中壓強穩定(或避免容器中壓強過大),洗滌操作的主要過程如下:將洗沵劑與不純產物混合于分液漏斗中,然后充分振蕩、靜置,待分層后打開分液漏斗下端活塞。(3)X的作用是干燥,無水和無水都屬于酸性的干燥劑可以用來干燥異戊酸異戊酯,固體也能干燥但是會促進異戊酸異戊酯的水解,X的成分不可能是固體,故選B。(4)圖2中溫度計水銀球應位于支管口,故選a;本實驗中異戊醇的物質的量為mol,異戊酸的物質的量為mol,則理論上可以生成0.2mol異戊酸異戊酯,本實驗中異戊酸異戊酯的產率為。15.答案:(1)羥基(2)加成反應(3)BD(4)71.4%(5)2;6;AC解析:(1)A是乙醇,官能團的名稱為羥基;(2)反應②是乙烯和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乙醇,反應類型是加成反應;(3)A.水浴加熱便于精確控制溫度,減少乙酸和乙醇的揮發,原料的損失會減少,故A正確;B.不斷蒸出乙酸乙酯,生成物濃度降低,反應平衡正向移動,乙酸乙酯的產率增大,故B錯誤;C.飽和碳酸鈉的作用是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故C正確;D.乙酸乙酯難溶于飽和碳酸鈉溶液,用分液法分離乙酸乙酯,所需的玻璃儀器是分液漏斗,故D錯誤;E.無水氯化鈣可與乙醇形成難溶于水的,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醇和水,可先加足量無水氯化鈣過濾,再加無水硫酸鈉后蒸餾,故E正確;選BD。(4)乙醇的物質的量為,乙酸的物質的量為,乙醇過量,乙酸乙酯的理論產量是0.035mol,最終制得純凈的乙酸乙酯2.2g,產率是。(5)①實驗D的目的是與實驗C相對照,證明對酯化反應具有催化作用。根據“控制變量法”,實驗C、D加酸的體積和氫離子濃度都相同,實驗D中應加入鹽酸的體積和濃度分別是2mL和6mol/L。②根據“控制變量法”,實驗A、C加入硫酸的濃度不同,分析實驗A、C的數據,可以推測出濃硫酸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產率。(共32張PPT)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一站式復習第九單元 有機化合物第二節 乙醇與乙酸、基本營養物質高考考情分析乙醇、乙酸及基本營養物質,是有機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部分知識涉及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糖類、油脂和蛋白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用途等。本內容命題常常有三種形式:一是結合化學與生活,考查乙醇、乙酸、糖類、酯、油脂和蛋白質的結構、性質和用途;二是考查羥基、羧基等官能團的有關性質、反應類型;三是結合烷烴、羥基和羧基的性質,考查同分異構體數目的判斷等。復習時要注意:乙醇、乙酸、糖類、酯、油脂、蛋白質和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特點,注意各類典型有機物中所含官能團的性質,所能發生的反應類型以及性質與用途的關系等。高考考情分析近年高考有關本專題的考題較少且較簡單,常結合日常生產和生活考查乙醇和乙酸的結構、性質,基本營養物質的性質和用途等。預計2025年高考對本專題的考查特點基本不變,題型會穩中有變,考查的主干知識不變。仍然以選擇題為主,以社會熱點事件涉及的新物質、新材料進行試題命題的趨勢會增大;仍然會結合日常生活,考查常見有機物的性質與應用、反應類型的判斷以及同分異構體數目的判斷等,難度較小。PART 01烴的衍生物基礎知識復習1.烴的衍生物烴分子中的氫原子被 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1)定義(2)官能團其他原子或原子團—Cl—NO2—OH①概念:決定有機化合物化學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團。②常見幾種官能團名稱和符號。PART 02乙醇與乙酸基礎知識復習2.乙醇與乙酸(1)結構和物理性質的比較物質名稱 乙醇 乙酸結構簡式 CH3CH2OH CH3COOH官能團 —OH —COOH物理 性質 色、味、態 無 色 、 有 ______味的液體 無 色 、 有 __________氣味的液體揮發性 易揮發 易揮發密度 比水小 —溶解性 與水_____________ ____于水和乙醇特殊香強烈刺激性以任意比互溶易溶基礎知識復習(2)化學性質乙酸①乙醇基礎知識復習②乙酸CH3COOH+OH-=CH3COO-+H2O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取代+H2O基礎知識復習(3)乙酸、乙醇發生反應時的斷鍵位置①全部斷裂①③①①②PART 03乙酸乙酯基礎知識復習3.乙酸乙酯(1)組成和結構分子式 結構簡式 官能團C4H8O2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酯基(_________)或CH3COOC2H5(2)物理性質乙酸乙酯通常為無色、有____氣味的液體,密度比水___,難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機溶劑。存在于水果、花草中,可作食品的香料和溶劑。芳香小基礎知識復習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逆)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CH3COOH+C2H5OH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均可發生水解反應。CH3COOC2H5+H2OCH3COOC2H5+NaOH(3)化學性質CH3COONa+C2H5OH(4)制備①反應原理:②實驗裝置:基礎知識復習③反應特點④現象飽和Na2CO3溶液上面有油狀物出現,具有____氣味。⑤反應條件及其意義a.加熱,主要目的是提高反應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揮發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提高乙醇、乙酸的轉化率。b.以濃硫酸作催化劑,提高反應速率。c.以濃硫酸作吸水劑,提高乙醇、乙酸的轉化率。d.可適當增加乙醇的量,并用冷凝回流裝置,可提高產率。芳香基礎知識復習⑥注意問題a.試劑的加入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先加濃硫酸。b.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降低_________的溶解度、中和____、吸收乙醇。c.防倒吸的方法:導管末端在飽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或用球形干燥管代替導管。d.加熱時要小火均勻加熱,防止乙酸和乙醇大量揮發、液體劇烈沸騰。乙醇、濃硫酸和乙酸乙酸乙酯乙酸PART 04基本營養物質基礎知識復習4.基本營養物質(1)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組成與水溶性比較基礎知識復習(2)糖類、油脂、蛋白質的性質基礎知識復習(3)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用途典型例題復習【典例1】 某二元醇的結構簡式為 ,關于該有機化合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A.用系統命名法命名:5-甲基-2,5-庚二醇B.該有機化合物通過消去反應能得到6種不同結構的二烯烴C.該有機化合物可通過催化氧化得到醛類物質D.1 mol該有機化合物能與足量金屬Na反應產生22.4 L(標準狀況) H2典型例題復習答案 C 解析 為二元醇,主鏈上有7個碳原子,為庚二醇,從右往左數,甲基在5號碳原子上,2個羥基分別在2號、5號碳原子上,用系統命名法命名:5-甲基-2,5-庚二醇,A項正確; 中羥基碳的鄰位碳上有H,就可以發生消去反應形成雙鍵,右邊的羥基發生消去反應形成雙鍵的位置有2個,左邊的羥基發生消去反應形成雙鍵的位置有3個,定一議二,形成的二烯烴有6種不同結構,B項正確;羥基碳上至少有2個H才能通過催化氧化得到醛類物質,左邊的羥基碳上無氫,右邊的羥基碳上只有1個氫,不能得到醛類物質,C項錯誤;1 mol該有機化合物含2 mol羥基,2 mol羥基能與足量金屬Na反應產生氫氣1 mol,標準狀況下為22.4 L,D項正確。典型例題復習【典例2】某有機化合物M的結構簡式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的名稱為2,4,4-三甲基-3-乙基-3-戊醇B.M的消去反應產物有3種C.M的一氯代物有5種D.M不能發生氧化反應典型例題復習答案 C 解析 根據系統命名法,其正確命名應為2,2,4-三甲基-3-乙基-3-戊醇,A項錯誤;與羥基相連的碳原子的鄰位碳原子中只有兩個碳原子上連有氫原子,所以消去反應產物只有2種,B項錯誤;該有機化合物有如圖所示5種環境的氫原子 ,所以一氯代物有5種,C項正確;雖然與羥基相連的碳原子上沒有氫原子,但該物質可以燃燒,燃燒也屬于氧化反應,D項錯誤。典型例題復習【典例3】化合物M(如圖所示)是一種重要的材料中間體,下列有關化合物M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分子中含有三種官能團B.可與乙醇、乙酸反應C.所有碳原子一定處于同一平面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典型例題復習答案 B 解析 該有機化合物中含有碳碳雙鍵、醚鍵、羥基、羧基4種官能團,A項錯誤;含有羥基可以和乙酸發生酯化反應,含有羧基可以和乙醇發生酯化反應,B項正確;雙鍵上的碳原子和與該碳原子相連的碳原子處于同一平面,該物質含有多個雙鍵結構,即有多個平面結構,各平面之間由單鍵相連,單鍵可以旋轉,所以所有碳原子不一定處于同一平面,C項錯誤;含有雙鍵可以與溴發生加成反應使溴水褪色,雙鍵、羥基可以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從而使其褪色,原理不同,D項錯誤。典型例題復習【典例4】下列關于水楊酸( )的說法錯誤的是( )A.1 mol水楊酸最多消耗2 mol NaOHB.水楊酸可以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C.水楊酸存在分子內氫鍵,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減小D.1 mol水楊酸可與4 mol H2發生加成反應典型例題復習答案 D 解析 水楊酸的(酚)羥基和羧基均能與NaOH反應,A項正確;酚能夠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B項正確;水楊酸的(酚)羥基和羧基處于鄰位,能夠形成分子內氫鍵,導致溶解度減小,C項正確;水楊酸中的苯環能夠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羧基中的碳氧雙鍵不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D項錯誤。典型例題復習【典例5】在生成和純化乙酸乙酯的實驗過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典型例題復習答案 D 解析 制備乙酸乙酯所用原料為乙醇和冰醋酸,使用濃硫酸作催化劑和吸水劑,在加熱條件下發生反應,A項正確;為防止倒吸,導管末端應位于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液面上方,B項正確;所得的乙酸乙酯不溶于飽和碳酸鈉溶液,而揮發出的乙醇和乙酸可被飽和碳酸鈉溶液吸收,可用分液法將乙酸乙酯與飽和碳酸鈉溶液分離,C項正確;整個過程不需要蒸發,D項錯誤。典型例題復習【典例6】1-丁醇和乙酸在濃硫酸作用下,通過酯化反應制得乙酸丁酯,反應溫度為115~125 ℃,反應裝置如圖所示,下列對該實驗的描述錯誤的是( )A.不能用水浴加熱B.長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提純乙酸丁酯需要經過水、氫氧化鈉溶液洗滌D.加入過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轉化率典型例題復習答案 C 解析 該酯化反應需要的溫度為115~125 ℃,水浴的最高溫度為100 ℃,A項正確;長導管可以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B項正確;乙酸丁酯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容易發生水解,C項錯誤;在可逆反應中,增加一種反應物的用量可以提高另一種反應物的轉化率,D項正確。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2 乙醇與乙酸、基本營養物質——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一站式復習之講義.docx 9.2 乙醇與乙酸、基本營養物質——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一站式復習之課件.pptx 9.2 乙醇與乙酸、基本營養物質——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一站式復習之階段訓練.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