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章 物態及其變化 全章習題課件 (共10份打包)北師大版 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章 物態及其變化 全章習題課件 (共10份打包)北師大版 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20張PPT)
三、 汽化和液化
第1課時 汽化
知識點1 汽化現象
【核心知識】①物質從________態變為______態的過程,稱為汽化;②汽化的兩種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_;③汽化過程中需要_______熱。
1下列物態變化過程中,屬于汽化現象的是(   )
A 夏天,把濕衣服晾干
B 冬天,室外地上的水結成了冰
C 用蠟水澆鑄模型
D 鐵塊化成鐵水


蒸發
沸騰

A
2用溫水擦拭脖子、胳膊等部位,可以幫助發熱病人降溫。其原理是水在病人身上發生了________現象,這一物態變化要________熱量,從而起到降溫作用。
汽化
吸收
知識點2 蒸發
【核心知識】①蒸發是指在_________(填“一定”或“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__________現象,蒸發只發生在液體的_________,蒸發過程比較_________;②蒸發的快慢與液體的________________、液體的_________和液體表面________________有關;③蒸發要吸收_________,所以蒸發有_________作用。
任何
汽化
表面
緩慢
表面積大小
溫度
空氣流動快慢
熱量
制冷
3 教材P20圖1 15改編如圖所示,由圖甲可知液體蒸發的快慢與液體的_________有關,由圖乙可知液體蒸發的快慢與液體的___________有關,由圖丙可知液體蒸發的快慢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
溫度
表面積
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
4下列四個實驗中,能夠使蒸發加快的是(   )
A給盛水的飲料瓶加上蓋
B冬天用熱水拖洗地板
C將新鮮的蔬菜裝入塑料袋放入冰箱保鮮柜
D冬季植樹時剪除大量枝葉
B
知識點3 液體沸騰時的特點
【核心知識】①沸騰是在液體________和________同時發生的劇烈的________現象;②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作_________,在1.01×105 Pa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________℃;③液體沸騰時要吸收________,溫度________。 
內部
表面
汽化
沸點
100
熱量
不變
5 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組裝下列實驗器材時,其合理的先后順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號)。
①溫度計;②鐵圈和陶土網;③裝水的燒杯;④酒精燈。
(2)裝置中帶孔的硬紙板的作用是防止熱量____________。
(3)溫度計放置在水中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溫度計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__________。
(5)某一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的水溫是___________。
④②③①
散失
溫度計的玻璃泡要浸沒在水中,不能接觸容器底和壁
停表
97 ℃
(6)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實驗觀察到第________min水開始沸騰,沸騰時水中氣泡的情形如圖丙中______(填“a”或“b”)圖。
(7)分析表中數據,可以得出的探究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
水沸騰時,不斷吸熱且溫度保持不變
6如圖所示,把盛有水的紙鍋放在火焰上燒,水燒開了紙鍋仍不會燃燒,這是因為(   )
A水能滅火,所以紙鍋不會燃燒
B火焰的溫度較低,低于紙的著火點
C水燒開后溫度保持不變且低于紙的著火點
D紙不吸收熱量,所以紙鍋不會燃燒
C
7當室內溫度為20 ℃時,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隨著酒精的迅速蒸發,下列哪幅圖基本反映了溫度計的示數隨時間的變化情況(   )
C
8 寶雞期中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賽龍舟、吃粽子也成為人們過節的重要習俗。小彤看見媽媽在家煮粽子時,鍋中水沸騰后改用“小火”繼續煮。針對這種做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點,能更快地將粽子煮熟
B用“大火”可使水沸騰更劇烈,沸點升高,不應該改用“小火”
C水沸騰后,改用“小火”水溫升高較慢,鍋中水不易被燒干
D水沸騰后,用“大火”或“小火”煮,水溫都不變,用“小火”煮可節能
D
9如圖所示,夏天某同學從游泳池出來后,一陣風吹過感到有些冷,這是因為水____________,可他卻驚奇地發現,旁邊的一只小狗卻熱得吐出舌頭,快速地喘著粗氣,這是因為吐出舌頭和快速地喘著粗氣,可以增大______________,并且加快________________,從而加快了水的蒸發而帶走小狗體內多余的熱量。
蒸發吸熱
蒸發面積
空氣流動速度
10 某實驗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1)請指出他們在實驗中的錯誤之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乙是根據先后兩次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a和b,由圖像可知:
①水沸騰時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沸騰前a、b兩圖像不重合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________(填“初始溫度”或“質量”)不同。
(3)該處的大氣壓可能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標準大氣壓(1.01×105 Pa)。
(4)為了縮短實驗時間,可采用的辦法: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讀數時,視線未與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吸收熱量且溫度保持不變
初始溫度
小于
提高水的初溫
減少水的質量
11我國擁有很多美食,有煎、炸、燉、烤、燜等多種烹飪方法。下圖是生活中常用碗燉食物的示意圖(碗與鍋底不接觸),當鍋里水沸騰后,碗中的湯(   )
A同時沸騰了
B稍后也沸騰了
C溫度低于沸點,不會沸騰
D溫度達到沸點,但不會沸騰
D(共18張PPT)
二、 熔化和凝固
第2課時 熔化和凝固的圖像及其應用
知識點1 熔化和凝固圖像
1 寶雞期中鋪設柏油馬路時,需要把瀝青由固態熔化成液態。下列圖像能正確表示這一過程的是(   )
B
2如圖所示的是甲、乙兩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甲是晶體,乙是非晶體
B 甲在第7 min時處于固液共存態
C 在第4 min到第8 min內,甲沒有吸熱,乙繼續吸熱
D 甲的熔點是48 ℃,乙沒有固定的熔點
C
3 如圖所示是錫的熔化和凝固的圖像,根據圖像回答:
(1)在AB段,錫處于_______態;在BC段,錫處于_____________態;在DE段,錫處于_______態;在EF段,錫處于____________態。
(2)錫熔化用了______min,熔化過程中要______熱,但溫度_________。
(3)錫凝固用了______min,凝固過程中要______熱,但溫度_________。
(4)錫的熔點是___________,凝固點是_____________。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4
不變

2

不變
230 ℃
230 ℃
知識點2 熔化吸熱、凝固放熱及應用
4夏天,有的人喜歡喝涼的飲料。往往會在常溫的飲料中加幾小塊溫度低于0 ℃的冰。加冰塊的原因是利用冰塊_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時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使飲料變涼。在我國北方的冬天,常常在菜窖里放幾桶水,是利用水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過程中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熱量,使窖內的溫度不會太低,菜不致凍壞。
熔化
吸收
凝固
放出
5 宜昌中考如圖所示為“55 ℃”水杯的圖片。將沸水倒入這種杯中搖一搖,便可使水溫快速變為55 ℃并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溫度不變,這是因為杯的內壁和外壁間貯存了一種顆粒,這種顆粒是___________(填“晶體”或“非晶體”),使沸水降溫利用了它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晶體
熔化吸熱
6在現代建筑中有一項新技術,即在蜂窩狀的墻體中放入一些特殊的蠟丸,當外界環境溫度升高時,這些蠟丸熔化__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使得室內溫度基本保持不變。
7 3D打印技術將固態樹脂打印成工藝品,3D打印機的噴頭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可使固態樹脂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變成液態,在噴頭按照3D圖紙軌跡運動的過程中,同時將液態材料擠出,液態材料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后迅速變成固態,并與周圍的材料粘結,就這樣層層疊加組成了立體的實物工藝品。打印過程先后經歷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兩種物態變化。(后兩空均填物態變化名稱)
吸熱
吸收
放出
熔化
凝固
8 在1.01×105 Pa大氣壓下,將冰水混合物放置在溫度恒為0 ℃的冰箱中,經過一段時間后,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水全部結成了冰
B 冰全部化成了水
C 冰和水均無變化
D 以上說法都有可能
C
9 常州中考在1.01×105 Pa大氣壓下,冰熔化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水凝固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冰熔化過程中所需環境溫度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水凝固過程中所需環境溫度。
等于
大于
10 為了保證祝融號火星車(如圖所示)安全度過漫漫寒夜,科學家想到一種利用物質相變(即物態變化)吸收太陽能的巧妙方法。在火星車頂部設計了一個集熱窗的裝置,里面裝有正十一烷,其熔點為-26 ℃。白天,火星表面溫度可升高至35 ℃,這種物質會_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變成液態;夜間,火星表面溫度會下降到-60 ℃以下,這種物質會__________熱量而變成固態,從而保護火星車平安過夜。
熔化
放出
11為北京冬奧會滑雪場增加雪量,人們通過造雪機來實現人工造雪。造雪機的原理是:將水注入一個專用噴嘴或噴槍,在那里接觸到高壓空氣,高壓空氣將水流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并噴入寒冷的外部空氣中,在落到地面以前這些小水滴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成冰晶,也就是人們看到的雪花(如圖所示)。人工造雪,氣溫必須低于_______℃,才可以造雪。
凝固
0
12寒冷的冬天,由于好奇,淘淘用舌頭去舔室外的鐵管,不料舌頭被粘在了鐵管上,這是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若要讓舌頭與鐵管分開,應該在舌頭與鐵管的交界處撒點________(填“水”“冰”或“鹽”),很快就會使舌頭和鐵管分開,因為這樣可以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冰的熔點。
凝固

降低
13 寶雞期中小嚴探究鹽水的凝固點,他將用容器盛好的鹽水放入冰箱,每隔一定時間,小嚴觀察鹽水狀態、測量溫度,并根據記錄的數據作出了溫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
(1)將鹽水放入冰箱,是因為鹽水凝固過程需要_______熱量。
(2)從圖像可以看出鹽水的凝固過程用了________min,鹽水的凝固點為_________℃;鹽水結成的鹽冰是__________(填“晶體”或“非晶體”)。
(3)圖像的BC段表示鹽水處于____________態。
(4)為了交通安全,人們常在不能及時熔化的積雪地面上撒融雪劑(工業鹽),可加快積雪的熔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出
10
-2
晶體
固液共存
鹽冰的熔點比冰的熔點低,可使雪在較低溫度下熔化(共16張PPT)
專題一 物態變化辨別
類型一 物態變化辨別
1【恩施州中考】吃雪糕解暑,雪糕在口中所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凝固
2下列現象中與物態變化相對應的是(   )
A 燈泡用久了燈絲變細是汽化現象
B 曬在太陽下的濕衣服變干是凝固現象
C 冰變成水是熔化現象
D 碘顆粒加熱后變成紫色的碘蒸氣是凝華現象
A
C
3【蘇州中考】下列四幅圖中的物態變化,需要吸熱的是(   )   
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夏天,山頂上形成薄霧
C 秋天,草葉上形成露珠
D 嚴冬,樹枝上出現霧凇
A
4【天門中考】天宮課堂上,航天員王亞平將一個液體球“變”成了固體球。這一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和吸放熱情況是(   )
A 熔化 吸熱 B 凝固 放熱
C 液化 吸熱 D 凝華 放熱
B
5如圖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態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動活塞,液態乙醚消失。下列選項中的物態變化與其相同的是(   )
A清晨,人在戶外呼出“白氣”
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錐
C洗手后,用熱風干手器將手烘干
D寒冬,雪人沒有熔化卻變小了
C
6【寶雞金臺區期末】某中學老師將廚房搬進物理課堂,帶領學生蒸包子。下列有關本節物理課說法錯誤的是(   )
A 老師用手指蘸水在黑板上寫了一個“水”字,過一會“水”字消失,這是水的升華現象
B 小明同學用沾有冷水的手去拿剛出鍋的包子不會太燙,原因是手上的水汽化吸熱
C 小華同學做紙鍋燒水的實驗,水燒開后溫度保持不變,溫度遠低于紙的著火點,所以紙鍋不會著火
D 老師給同學的手臂上抹了一點酒精,同學們感覺很涼快,原因是酒精蒸發吸熱
A
7 固態、液態和氣態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某物質通過放熱、吸熱在甲、乙、丙三種物態之間轉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為固態,由甲到乙是凝華過程
B 乙為液態,由乙到丙是汽化過程
C 丙為氣態,由丙到甲是液化過程
D 丙為液態,由乙到丙是熔化過程
C
8將盛水的燒瓶加熱,水沸騰后將燒瓶從火焰上拿開,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燒瓶倒置后向瓶底澆上冷水,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一直沸騰,澆上冷水時,水會停止沸騰
B先停止沸騰,澆上冷水時,水面氣壓增大,水會再次沸騰
C因沒有繼續加熱,澆上冷水時,水不會沸騰
D先停止沸騰,澆上冷水時,水面氣壓減小,水會再次沸騰
D
9 (張家界中考)鴛鴦火鍋是特色飲食,煮火鍋時觀察到紅湯先沸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紅湯的沸點比清湯的沸點低
B 紅湯液面上有一層油脂,減少了熱量散失
C 火鍋沸騰后,繼續加熱,溫度仍然在升高
D 火鍋上方冒“白氣”,是一種汽化現象
B
10如圖所示,極冷的東北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著一層美麗的冰花,冰花是水蒸氣____________形成的,附著在窗玻璃的_________(填“室內”或“室外”)一側。
凝華
室內
11【張家界中考】北京冬奧會賽道上的雪是利用造雪機將液態的水粉碎成霧狀的小水滴,當小水滴遇到寒冷的外部空氣便__________成小冰晶。自然降雪是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從而_________成微小的冰晶,這些冰晶聚集起來變成雪花飄落到大地。(均填物態變化名稱)
凝固
凝華
類型二 物態變化在生活中的應用
12如圖所示,用水壺燒水,水燒開后能看到壺嘴周圍有“白氣”產生,這一過程包含著兩種物態變化,分別是_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白氣”是由于___________(填“壺內”或“壺外”)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其中________(填“a”或“b”)處的“白氣”較濃。
汽化
液化
壺內
a
13如圖所示,這是一件精美的玻璃工藝品。“模燒”是鑄造玻璃工藝品的一種工藝,先用耐高溫的材料做出內、外模子,然后把玻璃碎片或玻璃棒的切片填充在內、外模子中間,高溫加熱后,玻璃片會____________并且充溢其中,冷卻__________后除去模子,加以打磨即成。(均填物態變化名稱)
熔化
凝固
14【榆林榆陽區期末】如圖甲所示,從冰箱冷凍室里拿出的一塊凍肉,過一會兒看到其表面有一層“白霜”,這是_________現象;用濕手觸摸片刻會感覺手指被“黏”住了,這是因為手上的水__________的原因。如圖乙所示,端上來的一盆海鮮,仙霧繚繞、美輪美奐,這是利用干冰升華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
凝華
凝固
吸熱
15 某地遭遇了旱災,進入夏季以來,氣溫的升高加劇了旱情,這是因為氣溫升高_________(填“加快”或“減慢”)了水的蒸發。如圖所示,為了節約用水,果農們利用滴灌的方法給果樹澆水,他們把細水管放入果樹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滲透到果樹根部,_________(填“加快”或“減慢”)了水分的蒸發。
加快
減慢
16 省油燈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其由上下兩個碗狀容器組成,中間有夾層,夾層有一小孔與外部相連,如圖所示。“上部盛水、夾層盛油”能夠省油主要是減慢了油的________請你寫出兩個能省油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發
上部盛水、夾層盛油,
水可以降低油的溫度,減小油上方的空氣流速
可以減小油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共10張PPT)
五、 生活和技術中的物態變化
知識點1 自然界中水的循環
1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環著。陽光曬暖了海洋,海洋中的水變成水蒸氣升到空中,形成暖濕氣流,暖濕氣流遇到冷空氣后,水蒸氣變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變成水蒸氣是汽化現象
B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中要放熱
C水蒸氣變成小水滴是凝固現象
D水蒸氣變成小水滴的過程中要吸熱
A
知識點2 高壓鍋
2 如圖所示的高壓鍋,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_________鍋內的氣壓來_________水的沸點,這樣容易把食物煮熟。如果用高壓鍋來煮開水,把同樣多的水煮開比不蓋鍋蓋時需要的時間________(填“長”或“短”)些。
增大
提高

知識點3 電冰箱
3(教材P32圖1 34改編)如圖所示是冰箱制冷劑循環路線示意圖,制冷劑在冷凍室的管子里發生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此過程需要__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制冷劑在冰箱外的管子里發生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
汽化
吸熱
液化
知識點4 航天技術中的物態變化
4 2022年12月4日,三名航天員搭乘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歷經高溫和低溫的雙重考驗安全著陸,同時返回的還有多種太空實驗樣品,其中包括國際上首次在太空獲得的水稻種子。返回艙進入大氣層,與大氣摩擦產生超過1 000 ℃的高溫。艙外防熱材料不斷熔化、升華帶走熱量(如圖所示),確保了艙內航天員的安全。防熱材料在熔化、升華過程中(   )
A熔化、升華都吸熱
B熔化吸熱、升華放熱
C熔化、升華都放熱
D熔化放熱、升華吸熱
A
5【寶雞期中】使用高壓鍋時食物容易被煮熟,其原理是:高壓鍋工作時與外界相通的放氣孔被安全閥封閉,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水蒸氣被封閉在鍋內,使得水上方的氣體壓強增大。由于液體的_______隨液面上方氣體壓強的增大而升高,所以水到了100 ℃仍不________,溫度繼續升高,壓強也繼續增大。一般家用高壓鍋內部的溫度可達110 ℃~120 ℃。
汽化
沸點
沸騰
6有時,我國南方部分地區會持續干旱。
(1)為緩解旱情進行了人工降雨,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層上的干冰__________時吸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迅速凝結成水滴形成降雨。如圖所示是水循環示意圖,圖中過程①發生的物態變化是___________,同時伴隨著吸熱;過程②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凝華和_________,同時伴隨著放熱。
(2)面對旱情,我們更要節約用水。寫出一種生產、生活中常見的節水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升華
液化
汽化
采用噴灌方法澆灌農田(共23張PPT)
四、 升華和凝華
知識點1 升華和凝華現象
【核心知識】①物質從__________態直接變成_________態的過程,稱為升華;②物質從________態直接變成_________態的過程,稱為凝華。
1 廣東中考小明發現衣柜里防蟲用的樟腦丸會越來越小,此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   )
A 熔化 B升華 C汽化 D液化




B
2 【武威中考】如圖所示的幾種物態變化中,屬于凝華現象的是(   )  
A 烘干濕手 B 哈出白氣 C 霜打枝頭 D 湖水結冰
C
3 寒冷的冬天,堆在室外的雪人過段時間會變小,地上也沒有發現雪水,雪人變小主要是因為雪發生了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
升華
4 (教材P26圖1 25改編)如圖所示的實驗,在燒杯中放一些碘,然后用玻璃板蓋住燒杯,放在陶土網上加熱,碘吸熱后有紫色碘蒸氣生成,這是__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蓋燒杯的玻璃片出現______________,這是_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
升華
固態碘
凝華
5 為了便于運輸石油氣,應使石油氣液化,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A 降低溫度 B 提高溫度
C 壓縮體積 D 增大體積
C
6小華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水蒸氣的液化,為了使實驗現象更明顯,可以在上方金屬盤中放入___________(填“溫水”“沸水”或“冰塊”),這是通過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水蒸氣液化成___________的。
冰塊
降低溫度
小水滴
知識點2 升華吸熱、凝華放熱的應用
【核心知識】①物質升華時從周圍吸收__________,使周圍溫度__________;②物質凝華時放出大量的________,使周圍溫度___________。
熱量
降低
熱量
升高
5【山西中考】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農耕文明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下列節氣涉及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情況,說法正確的是(   )
A白露節氣,露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B寒露節氣,露的形成要吸收熱量
C霜降節氣,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D大雪節氣,雪的形成要吸收熱量
C
6在少雨干旱的季節,為了使農作物能正常生長,必要時可利用干冰(固態二氧化碳)進行人工降雨。這是由于干冰在_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時,迅速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使周圍的氣溫急劇下降,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
升華
吸收
7在某海鮮餐廳中,為了保證海鮮的新鮮,會在餐盤中間放置一個裝滿干冰的杯子,在海鮮餐盤上有大量的白霧,因為干冰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成氣態,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了大量的熱,使得空氣中的水蒸氣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成小水珠。
升華
液化
吸收
8 如圖所示,下列四個物態變化現象中,屬于凝華的是(   )
A 圖甲:燒開水時壺嘴冒出的“白氣”
B 圖乙:教室里擦過的地面很快變干了
C 圖丙:將回收的鐵塊化成鐵水
D 圖丁:草葉上形成的白霜
D
9 如圖所示,關于物質的三態之間轉化過程所對應的物態變化名稱,標注都正確的是(   )
C
10【寶雞期末】二氧化碳氣體被壓縮、降溫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樣的固體,俗稱干冰。干冰被拋到空中,會迅速變為氣體,促使其周圍水蒸氣凝結成水滴或小冰晶,實現人工降雨。下列關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態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碳氣體變成干冰,是凝華
B水蒸氣凝結成水,是凝固
C干冰變成二氧化碳氣體,放出熱量
D水蒸氣凝結成小冰晶,吸收熱量
A
11英國科學家研發一種“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紙張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為高溫碳蒸氣,字跡消失;經過特殊冷卻裝置,高溫碳蒸氣又直接_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成碳粉。這樣廢紙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節約資源并保護環境。
升華
凝華
12俗話說“下雪不冷,化雪冷”,這是因為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小冰晶,要_______(填“吸收”或“發出”)熱量,使得周圍環境溫度不會降得太低,這就是“下雪不冷”的原因。下雪后雪要__________變成水,要從周圍空氣中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使得空氣溫度急劇下降,這樣就會使我們感覺寒冷。
凝華
放出
熔化
吸收
13每年到了秋季,氣溫變化較大,兒童極易感冒發燒,為了降溫常用如圖所示的方法:在額頭貼“退熱貼”。退熱貼內部是一種呈固態的膠狀物,在使用過程中膠狀物會逐漸消失,在這一過程中膠狀物發生的物態變化是__________,此過程需要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根據已有的物理知識,你認為小孩發熱時_________(填“要”或“不要”)給小孩加蓋被子,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升華
吸收
不要
加蓋被子后,汗水表面的空氣流動慢,蒸發慢,吸收熱量少
14把干冰放入鋁罐里一段時間,鋁罐外壁結了一層霜,如圖所示,這層霜是由__________經過__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寒冬,坐滿人的汽車門窗緊閉,水蒸氣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車窗上,水蒸氣變成小水珠____________(填“會吸熱”“會放熱”或“不會吸熱或放熱”),小水珠會出現在車窗的________(填“內側”“外側”或“內、外側”)。
水蒸氣
凝華
會放熱
內側
15夏天,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冰棍上面掛有一層白花花的“粉”;剝去包裝紙,冰棍周圍冒“白氣”。請解釋其中的“粉”“白氣”各是怎樣形成的?
答:冰棍上粘著白花花的“粉”,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冰棍凝華形成的小冰晶;冰棍周圍冒“白氣”,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冰棍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16據報道,某日陰天,氣溫約-15 ℃,在新疆羅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蓋著5~10 cm厚的積雪,然后過了約20 min,積雪就不見了,而腳下卻是干爽的沙地。這一現象令在場的科學考察隊員瞠目結舌,請你用學過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請提出你的看法,雪為什么不見了?
(2)簡單解釋你提出的看法。
答:(1)雪發生了升華現象,由固態的雪直接變成了氣態的水蒸氣。 
(2)因為當時氣溫低,沒有雪熔化的條件,“腳下干爽”更不是雪熔化成水后滲入沙中,只可能是雪直接升華為水蒸氣消失了。(共14張PPT)
專題二  物態變化圖像
1【常德中考改編】將某物質加熱,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關于該物質,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該物質在BC段處于沸騰狀態
B 50 ℃時該物質可能處于液態
C 該物質是晶體,熔點為80 ℃
D 用該物質制成的液體溫度計能測量沸水的溫度
B
2下圖中,能正確描述鐵路鐵軌的鑄造過程中溫度變化的是(   )
D
3 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中,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并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圖線①。現將燒杯中的水冷卻至室溫,倒掉約三分之一的水,保持其他條件不變,重做上述實驗并繪制了圖線,此圖線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D
4【寶雞期中】如圖所示,甲、乙分別是酒精在標準大氣壓下熔化和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固態酒精是非晶體
B在-117 ℃時,酒精處于液態
C酒精在沸騰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
D酒精溫度計可以用來測量沸水的溫度
C
5 對甲、乙兩種物體同時持續加熱,各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加熱前其中一物體是固體,另一物體是液體,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加熱前甲是液體
B 加熱前甲是固體
C 乙物體為非晶體
D 液體的沸點是60 ℃
A
6如圖所示,用同一熱源給一定量的水加熱,其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線a所示,相同時間內水吸收的熱量相同且其他條件不變,出現了以下三種情況:
甲:僅增加水的質量;
乙:僅增大液面上的氣壓;
丙:既增加水的質量,又減小液面上的氣壓。
實驗中記錄了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線為b、c、d,其中b曲線對應______情況,c曲線對應______情況,d曲線對應______情況。(均填“甲”“乙”或“丙”)



 物態變化重點實驗
1 小明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1)在圖甲兩套實驗方案中,應該選擇的最佳方案是_____(填“A”或“B”)。
(2)實驗時,用“水浴法”加熱,試管里應裝有適量的較______(填“大”或“小”)的冰塊。
(3)加熱到某一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試管內物質的溫度是_____________℃。
(4)根據實驗數據畫出了圖丙中折線ABCD圖像,由圖像可以推知冰是________體,在第8 min時該物質處于______態,冰熔化經歷了______min。
(5)試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續加熱,最終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圖丙中的DE段圖像,這段時間內試管中的水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沸騰。
B

22


4

不能
2如圖甲所示,小亮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
(1)為了縮短實驗時間,小亮向燒杯中注入適量的______(填“熱”或“冷”)水。
(2)水沸騰時停止加熱,不能繼續沸騰。可見,沸騰過程需要___________。
(3)小亮繪制出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根據圖像可知此時水的沸點為_______℃;沸騰時,水的溫度變化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猜想沸騰的水也能將圖丙試管中的水加熱至沸騰。實驗時,用燒杯中沸水給試管中的水加熱。一段時間后,試管中的溫度計示數上升到如圖丙所示的值后不再變化,其示數為______℃,試管中的水____________(填“沸騰”或“不沸騰”)。溫度不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試管中的水溫較高時,水的蒸發變_______(填“快”或“慢”),相同時間內試管中的水從沸水中吸收的熱量幾乎等于試管中的水蒸發吸收的熱量。

吸熱
99
保持不變
97
不沸騰

3【牡丹江中考】為了了解供暖系統的工作原理,小雪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在兩個大試管中分別加入50 mL的常溫水,開始探究。
(1)安裝如圖甲所示實驗器材應按照________________(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順序。
(2)小雪先給A試管加熱,A試管中的水吸收熱量,當溫度達到_________時沸騰,產生的水蒸氣通過導管C流到B試管中,B試管中水面會__________,這是因為水蒸氣遇冷_________成水。同時,發現溫度計示數升高了,這表明液化________熱量。
(3)小雪每隔1 min記錄一次B試管中水的溫度,持續加熱到第10 min,B試管中產生大量的氣泡,且溫度計示數保持不變,此時的示數如圖乙所示,為_______℃,這表明B試管中的水___________。
(4)供暖系統就是利用水蒸氣________放熱供暖的。
自下而上
沸點
升高
液化
放出
99
沸騰
液化(共22張PPT)
三、 汽化和液化
第2課時 液化
知識點1 液化現象
【核心知識】①物質從__________態變為________態的過程,稱為液化,液化要放出__________;②氣體液化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③氣體液化的好處是便于___________和運輸。
1下列所描述的現象中,屬于液化的是(   )
A 鐵塊熔成鐵水
B 濕衣服晾干
C 河水結成冰
D 沸水上方出現“白氣”


熱量
降低溫度
壓縮體積
儲存
D
2 寒冷的冬天,當戴眼鏡的學生從室外走到溫暖的室內時,眼鏡片上會出現一層小水珠,不久小水珠又消失了,這其中涉及的物態變化是(   )
A 只有液化
B 只有汽化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汽化后液化
C
3 梅雨季節,有些地區會連續出現“回潮”天氣現象,這時我們室內的地磚、玻璃等總是潮濕冒“汗”,形成“汗”的原因是(   )
A 物體內有水滲出
B 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
C 空氣液化
D 空氣和水蒸氣一起液化
B
4下列使氣體液化的實例中,所采用的液化方法與其他都不同的是(   )
A將氫氣的溫度降低到-253 ℃以下得到液態氫
B液化石油氣罐中的液體
C一次性打火機中的液體
D推壓活塞,注射器內重新出現液態乙醚
A
5 為了便于運輸石油氣,應使石油氣液化,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A 降低溫度 B 提高溫度
C 壓縮體積 D 增大體積
C
6小華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水蒸氣的液化,為了使實驗現象更明顯,可以在上方金屬盤中放入___________(填“溫水”“沸水”或“冰塊”),這是通過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水蒸氣液化成___________的。
冰塊
降低溫度
小水滴
知識點2 液化放熱
7 如圖所示,一瓶剛從冰箱里取出的冰鎮飲料,放置一會兒,瓶子的外壁會布滿“水珠”,放置一段時間后“水珠”又消失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水珠是從瓶里滲漏出來的
B 水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而成的
C 水珠的形成過程需要吸收熱量
D 水珠逐漸消失的過程要放出熱量
B
8 【河南中考】在干旱缺水的地區,可用塑料布收集露水,如圖所示。露形成時發生的物態變化是_________,該物態變化過程要____________熱量,所以露的形成多在夜間。
液化
放出
9對著手哈氣,手掌會變得非常濕潤,同時感到很暖和,是由于哈出的水蒸氣遇到冷的手掌發生_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液化
放出
10 (易錯題)如圖所示,常溫下兩個燒杯,分別盛有冰塊和熱水,上方分別蓋有a、b兩塊玻璃片,過一會兒可明顯看到(   )
A a、b兩塊玻璃片上表面均有小水珠
B a、b兩塊玻璃片下表面均有小水珠
C a玻璃片下表面、b玻璃片上表面均有小水珠
D a玻璃片上表面、b玻璃片下表面均有小水珠
C
11小剛吃冰糕時,把冰糕放在碗里,發現碗中的水越來越多,在這個過程中冰糕發生的物態變化是_________;他用手摸碗壁,發現碗“漏水”了,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在碗壁上遇冷發生了__________現象,在這一物態變化過程中,空氣中的水蒸氣要_______熱。
熔化
液化

12一輛運輸液態氨的罐車在途中側翻,發生泄漏,短時間內,車周圍出現“白霧”,這是由于液態氨________________導致空氣中的水蒸氣__________形成的;消防員趕到后,用濕棉紗堵塞漏口時,濕棉紗很快結冰將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汽化吸熱
液化
濕棉紗上的水放熱凝固
13用蒸籠蒸饅頭,是上層蒸格中的饅頭先熟,還是下層的先熟呢?小明仔細觀察后發現:高溫的水蒸氣經過多層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籠蓋時,大量水蒸氣發生_________現象,______________熱量,使_________層蒸格中的饅頭先熟。有經驗的師傅在拿剛出籠的饅頭前,先將手沾點兒水,這樣做主要是利用水的_______________,使手不會被燙傷。
液化
放出大量

汽化吸熱
14(易錯題)小明同學每天都要乘公交車上學,善于觀察的他發現,無論盛夏還是嚴冬,在裝有空調的公交車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著在上面。那么冬天,小明是走_________(填“出”或“進”)公交車時,他眼鏡的鏡片會變得模糊起來,小水珠附著在車窗玻璃的_____________。

內表面
15 如圖所示是市場上出售的一種網紅食品——分子冰激凌,其制作過程主要是在冰激凌上倒入液態氮,使制成的分子冰激凌周圍“煙霧繚繞”。
(1)在1.01×105 Pa大氣壓下,液態氮的沸點為-196 ℃。液氮倒在冰激凌上后會迅速_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同時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使冰激凌內的部分水凝固成冰,制成“分子冰激凌”。
(2)分子冰激凌周圍煙霧繚繞的“白氣”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裝冰激凌的紙盒外側也出現許多小水珠,這與(2)中形成“白氣”的物態變化過程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汽化
吸收
液氮吸熱汽化,可使周圍空氣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
相同
16 如圖所示是市場上一種叫作“空調熱水器”的工作原理圖。顧名思義,就是可同時提供空調制冷和熱水供應的熱水器。
(1)空調熱水器工作時,壓縮機將氣態工作物質壓縮,使其在冷凝器內_________,并放出熱量,傳遞給水加熱;之后液態工作物質經過膨脹閥后,體積迅速膨脹,在蒸發器中___________,從流過蒸發器的空氣中吸收熱量,使空氣溫度降低,形成冷氣后吹出。
(2)在供應熱水時,熱水應該從_________(填“A”或“B”)口取出。
液化
汽化
A(共26張PPT)
第一章 物態及其變化
 小結與訓練
一、知識結構框架圖
二、知識比較
1晶體和非晶體
2 蒸發和沸騰
三、易錯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 兩支內徑不同,下面玻璃泡內水銀量相同的合格的溫度計,同時插入同一杯熱水中,過一會兒,兩支溫度計水銀柱上升的高度相同,兩支溫度計的示數相同。( )
2 從冰箱里取出一小塊凍了很長時間的冰,放到裝有適量0 ℃的水的保溫杯中,假設保溫杯是絕熱的。過一段時間,冰和水的溫度相同,冰和水的質量都沒變。( )
3 夏天小玲吃雪糕時,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泡方便面時碗里冒“熱氣”。“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水蒸氣,是水汽化形成的。( )
4 霜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氣凝固成的小冰晶。( )
×
×
×
×
四、重點實驗梳理
實驗一 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1)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2)設計實驗:
①研究海波和蜂蠟的熔化過程。
②按照圖示選擇需要的器材并安裝好。
(3)測量工具:__________、停表。
(4)進行實驗:
①將溫度計正確插入試管。
②加熱燒杯,觀察海波和蜂蠟的熔化情況。
③記錄海波和蜂蠟從開始加熱到熔化后在間隔相等時間內的溫度。
④繪制出溫度—時間圖像。
溫度計
(5)實驗結論:
①海波在熔化過程中要不斷___________,溫度_____________,熔化過程中的狀態是_______________態。 
②蜂蠟在熔化過程中要不斷__________,溫度_______________,熔化過程中的狀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評估交流:
①本實驗采用水浴法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選用小顆粒或粉末狀的固體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燒杯內的水盡量多一些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吸熱
保持不變
固液共存
吸熱
不斷地上升
由硬變軟,最后變為液體
使物質均勻受熱且溫度變化緩慢,方便記錄
使溫度計充分接觸,均勻受熱
讓試管里的物質完全浸沒
實驗二 探究水沸騰時溫度的變化特點
(1)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2)設計實驗:按照圖示選擇需要的器材并安裝好。
(3)測量工具:溫度計、__________。
(4)進行實驗:
①將溫度計正確插入燒杯。
②加熱燒杯,觀察水沸騰時的聲音、氣泡變化。
③記錄水從開始加熱到沸騰在間隔相等時間內的溫度。
④繪制出溫度—時間圖像。
⑤停止加熱,觀察水是否繼續沸騰。
停表
(5)實驗結論:
①水在________和________同時進行汽化。
②水在沸騰前和沸騰時的情景:
a.水在沸騰前氣泡由________變_____,沸騰時氣泡由______變______。
b.水沸騰時,不斷_________,溫度____________。
表面
內部




吸熱
保持不變
(6)評估交流:
①用酒精燈加熱時應該用_________焰。
②測得水的沸點不到100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從加熱到沸騰的時間很長,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進辦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撤去酒精燈后燒杯的水繼續沸騰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地的大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
水的初溫低或水的質量大
減少水的質量或提高水的初溫
燒杯底部的陶土網的溫度高于燒杯和水的溫度,水可以繼續吸熱
第一章 物態及其變化
熱點題型訓練
熱點一 溫度及其測量
1 (遵義中考)下列溫度值最接近實際的是(   )
A 健康成年人的體溫是39 ℃
B 讓人感覺溫暖而舒適的室內溫度是25 ℃
C 洗澡時淋浴的適宜水溫是60 ℃
D 在標準大氣壓下鹽水的凝固點是0 ℃
B
2【廣東中考】體溫計是根據液體______________的性質制成的。體溫計離開人體后,直管內的水銀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動退回玻璃泡,所以體溫計能離開人體讀數。圖中的體溫計示數是__________℃。
熱脹冷縮
不能
36.5
3如圖所示,某興趣小組利用空氣作為測溫物質自制了一個簡易的溫度計,A為塑料瓶,瓶內為空氣,吸管B通過軟木塞與A相連,吸管的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內外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h,當外界溫度變化時,吸管中的液面會升降。制作小組的同學應將最大溫度值標注在吸管的_________(填“上端”或“下端”)。
下端
熱點二 物態變化現象及判別
4(呼和浩特中考)炎炎夏日,灑了水的地面、晾在陽光下的濕衣服,過一會兒就都變干了;燒開著的水,過一會兒水就變少了。關于這兩種熱現象,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
A前者是汽化吸熱,后者也是汽化吸熱
B前者是汽化放熱,后者是升華吸熱
C前者是熔化吸熱,后者是升華吸熱
D前者是凝固放熱,后者是液化放熱
A
5【寶雞金臺區期末】春得一犁雨,秋收萬擔糧。我市部分縣區積極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從以往的“大水漫灌”變為“精準滴灌”,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把細水管放入農作物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滲透到農作物的根部,減慢了水分的蒸發,原因是(   )
A 減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積
B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積
C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氣的流動
D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溫度
A
6(濟寧中考)淡水資源缺乏已是一個世界性的普遍現象,利用太陽能、海水等資源獲得淡水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如圖所示為小明設計的太陽能海水淡化器,在海水淡化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A先升華后液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汽化后凝華 D先液化后汽化
B
7【寶雞模擬】如圖所示是粵北地區某天天氣預報的信息圖片,關于圖片中信息的解釋正確的是 (   )
A雪的形成過程中放出熱量
B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C雨夾雪時氣溫一定在0 ℃以下
D當天夜里的溫度最高可達5 ℃
A
8小宇同學學完物態變化相關知識后,對生活中的情景做出了解釋,下列解釋中正確的是(   )
A冬天,戴眼鏡的學生從食堂走出來,眼鏡會變模糊,是因為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附在眼鏡上造成的
B燒開水時,看到冒“白氣”,是因為水汽化成為了水蒸氣而形成的
C舞臺上煙霧繚繞,是干冰吸熱升華成的二氧化碳形成的
D早晨的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放熱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
9如圖甲所示,架設兩套完全相同的加熱裝置,兩套裝置的試管中分別裝有少量等體積的M、N兩種固態物質。它們用相同熱源加熱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在26 min內,M物質從固體變為了液體,N物質始終是固體。根據圖像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ABC為M物質的熔化圖像,AB′C′為N物質的沸騰圖像
B 在16~18 min內,M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不吸收熱量
C M物質肯定是晶體,N物質可能是非晶體
D M、N物質熔化過程都持續了10 min
C
10【新鄉期末】對于小手術的麻醉,醫生常用一種透明的沸點為13.1 ℃的液體氯乙烷,把施行手術的地方“凍結”起來,這是醫生利用了液體氯乙烷_________時需要________熱的原理。液化石油氣是通過____________的方法液化后貯存在鋼瓶內的。
汽化

壓縮體積
11青藏鐵路沿線,能看到整整齊齊地插著兩排金屬棒——“熱棒”,它有效地解決了高原高寒凍土問題。熱棒的密閉空心裝有液氨,上面裝有散熱片,下面埋入凍土中的是吸熱段。當路基溫度升高時,液態氨吸熱變為氣態氨,是__________過程;氣態物質上升到熱棒上端后,對空氣放熱變為液態物質,是__________過程,經過這兩個物態變化的不斷進行,凍土的溫度可以保持在一個比較低的范圍而不熔化,從而保證路基的穩定。
汽化
液化
12【西安期末】寒冷的冬天早晨,小明看到自家的窗玻璃上結著“冰花”,“冰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_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附著在窗玻璃的_________(填“內側”或“外側”)。小明拿起濕抹布去擦時,抹布卻“粘”在了玻璃上,這是因為濕抹布上的水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從而發生了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
凝華
內側
放出
凝固
熱點三 物態變化實驗
13(赤峰中考)某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用如圖甲所示裝置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時,其中一個組員誤把鹽水當作清水,在相同的條件下,獲得了與其他同學不同的沸點值。為了探究鹽水的濃度與沸點的關系,同組同學用水與不同濃度的鹽水做了實驗。
(1)某同學通過實驗得到了鹽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則他測得的鹽水的沸點是__________℃。
(2)同學們通過實驗得出不同濃度的鹽水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數據記錄如下表。
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當鹽水濃度增大時其沸點__________(填“降低”“不變”或“升高”)。
(3)根據以上探究得到的結論:我們煮食物時要想讓湯汁盡快沸騰,最好選擇_________(填“先”或“后”)放鹽。
103
升高
后(共20張PPT)
二、 熔化和凝固
第1課時 熔化和凝固
知識點1 熔化和凝固
【核心知識】①物質從_______態變為________態的過程,稱為熔化;②物質從_______態變為_________態的過程,稱為凝固。
1 下列現象中不屬于熔化或凝固現象的是(   )
A 冬天,湖面結冰
B 積雪融化
C 糖放入水中變成糖水
D 糖放入鍋內,加熱變成糖漿
2 在工廠里用銅塊澆鑄銅件的過程,發生的物態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C
先熔化后凝固
知識點2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條件和溫度的變化規律
3 在探究海波和蜂蠟的熔化規律時,兩個實驗小組分別選擇了如圖甲、乙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
(1)在安裝和調試實驗器材時應按_____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調節。
(2)實驗時宜選用較________(填“大”或“小”)的海波顆粒進行實驗。
(3)如圖乙所示采用_________法進行加熱,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圖中實驗器材外,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器材是___________。
(5)下表為實驗過程中所記錄的數據。

自下而上
水浴
物質受熱均勻
停表
根據實驗數據在丙圖中分別繪制兩種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①海波熔化過程經歷了______min,在此過程中,海波_________熱量,溫度_____________;加熱到第6 min時,海波處于_______________(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態。
②蜂蠟在熔化過程中___________熱量,溫度________。
(7)熔化完畢后,將試管從燒杯中取出,過了一會兒,當試管中有固態物質出現并逐漸增加時,通過觀察溫度計,發現在此期間海波的溫度_______________,蜂蠟的溫度________________。
(8)像海波這樣特點所代表的物質叫作________,像蜂蠟這樣特點所代表的物質叫作_____________。
4
吸收
不變
固液共存
吸收
上升
保持不變
不斷下降
晶體
非晶體
知識點3 晶體和非晶體 熔點和凝固點
【核心知識】①固體分為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兩類,________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熔點),___________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熔點);②液態晶體物質_______確定的凝固點,并且熔點和凝固點_________,液態非晶體物質________確定的凝固點。
4 下列固體都屬于晶體的一組是(   )
A 蜂蠟、糖、萘 B 鐵、松香、瀝青
C 海波、冰、水銀 D 玻璃、鉆石、銅
晶體
非晶體
晶體
非晶體

相同
沒有
C
5 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物質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可知,甲物質為___________,乙物質為________。(兩空均填“晶體”或“非晶體”)
晶體
非晶體
6 在1.01×105 Pa大氣壓下,海波的熔點是48 ℃,則此溫度下的海波(   )
A 是固態
B 是液態
C 可能是固液共存態
D 一定是固液共存態
C
7 廣州中考一種合金魔術道具,久握在34 ℃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 ℃的水中會熔化,則該合金的熔點可能是(   )
A 16 ℃ B 30 ℃
C 47 ℃ D 70 ℃
C
8教材P17表1 3改編在1.01×105 Pa大氣壓下,由表格數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可用銅鍋熔化鋼塊
B 銅球掉到鐵水中不會熔化
C 在-265 ℃時氫氣是固態
D -40 ℃的氣溫可用水銀溫度計測量
C
9 易錯題把盛有碎冰塊的大試管插入燒杯的碎冰塊中,用酒精燈對燒杯底部加熱,如圖所示,當燒杯中的冰塊大部分熔化時,試管中的冰 (   )
A一點都沒熔化
B下邊的熔化,上邊的沒熔化
C也熔化一部分
D全部熔化
A
10上物理課時,老師寫下一副熱學對聯,上聯是“杯中冰水,水結冰冰溫未降”,下聯是“盤內水冰,冰化水水溫不升”。對聯中上聯包含的物態變化是___________,下聯包含的物態變化是_____________,反映的一個共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固
熔化
晶體熔化和凝固時溫度都保持不變
11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傳統民間藝人會制作一種“糖畫”。先把糖加熱到流體狀態,用它畫成各種小動物圖案,如圖所示,再慢慢晾干變硬,送給小朋友。制作“糖畫”的全過程中,糖的物態變化是先___________后__________。 
熔化
凝固
12 一支試管內裝有一些萘和海波混雜的晶體,已知海波的熔點是48 ℃,萘的熔點是80 ℃,為了將它們分離出來,則至少應把它們加熱到__________℃,然后收集_________態的___________就可以了。
48

海波
13在建筑業經常用到一種材料,這種材料低于15 ℃時為固態,在15 ℃時開始熔化,超過40 ℃時完全熔化,將這種材料均勻混合到其他材料中,制成地板或墻板,用于晝夜溫差變化大的地區修筑房屋,能起到一定的調節溫度的作用。請根據以上信息判斷,該材料是_____________(填“晶體”或“非晶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晶體
該材料沒用固定的熔點
14 在加熱條件完全相同的條件下,甲、乙、丙三種物質的熔化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可知:
(1)最快熔化的物質是______,固態升溫最慢的是物質______。(均填“甲”“乙”或“丙”)
(2)這三種物質中,______和_______可能是同種物質。若它們是同種物質,則_______的質量大。(均填“甲”“乙”或“丙”)




乙(共21張PPT)
一、 物態變化 溫度
知識點1 物態及其變化
【核心知識】①自然界中的物質以___________狀態存在,它們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氣態;②物質由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的過程稱為______________。 
1下列現象中,發生了物態變化的是(   )
A 鋼塊軋成鋼板 B 木頭制成課桌
C 雪化成水 D 生米煮成熟飯
三種
固態
液態
物態變化
C
2 教材P9“做一做”改編實驗探究:將冰放在燒杯中,然后不斷加熱,冰變成_______;再不斷加熱,水沸騰,水變成______________;用毛巾拿一支鐵筷子一端,另一端靠近水沸騰的燒杯上方(注意安全),鐵筷子上會出現____________。在實驗中出現的水的三種狀態中,有固定的體積和形狀的是______,既沒有固定的體積又沒有固定的形狀的是______________。由此實驗探究可知,水的三種狀態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________________的。 
水蒸氣

小水珠

水蒸氣
相互轉化
知識點2 溫度
【核心知識】①物體的______________叫作溫度;②溫度的常用單位是_______________;③在大氣壓1.01×105 Pa(帕)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_____℃,沸水的溫度定為_________℃。
3 溫度是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的物理量,下列說法中的“冷”“熱”不是指溫度的是 (   )
A 今天不太熱 B給食物加熱
C 天冷加點衣服 D開水慢慢變冷
冷熱程度
攝氏度(℃)
0
100
B
4 以下是小明估計的常見溫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 中考考場的室溫約為50 ℃
B 冰箱保鮮室中礦泉水的溫度約為-5 ℃
C 洗澡時淋浴水溫約為70 ℃
D 健康成年人的腋下體溫約為36.5 ℃
5 . 0 ℃的冰與0 ℃的水相比較,_________(填“水”“冰”或“同樣”)冷。
D
同樣
知識點3 溫度計的使用和讀數
【核心知識】①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_______________的性質制成的;②常見的溫度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③使用:a.選用__________合適的溫度計;b.測量時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接觸容器_____________;c.待溫度計的__________穩定后讀數;d.讀數時玻璃泡不能離開____________;e.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液面__________。
實驗室用溫度計
熱脹冷縮
體溫計
寒暑表
量程
壁和底
示數
被測液體
相平
6如圖所示,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的操作中,正確的是(   )
B
7 如圖甲、乙所示是十一月某一天同一時刻分別在海口和哈爾濱觀測到的溫度計的示意圖。由圖可知,海口此時的溫度為________℃,哈爾濱此時溫度為________℃。
16
-4
知識點4 體溫計
8 如圖所示是一支體溫計。下列關于該體溫計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它的量程是35~42 ℃
B 它的分度值是0.1 ℃
C 它不能離開被測物體讀數
D 它的示數為37.5 ℃
C
9 兩支內徑粗細不同、下端玻璃泡中水銀量相等的合格溫度計,同時插入同一杯熱水中,水銀柱上升的高度和溫度計示數分別是(   )
A上升高度一樣,示數相等
B內徑細的升得高,示數也大
C內徑粗的升得低,但兩支溫度計的示數相同
D內徑粗的升得高,示數也大
C
9 兩支內徑粗細不同、下端玻璃泡中水銀量相等的合格溫度計,同時插入同一杯熱水中,水銀柱上升的高度和溫度計示數分別是(   )
A 上升高度一樣,示數相等
B 內徑細的升得高,示數也大
C 內徑粗的升得低,但兩支溫度計的示數相同
D 內徑粗的升得高,示數也大
C
10 易錯題甲、乙、丙三位同學的體溫分別是37.2 ℃、37.5 ℃、36.8 ℃,如果用一支甩過的體溫計測了甲同學的體溫后,忘記了甩,接著測乙和丙的體溫,則體溫計顯示的示數分別是(   )
A 37.5 ℃,36.8 ℃   
B 37.2 ℃,37.5 ℃
C 37.5 ℃,37.5 ℃
D 37.2 ℃,36.8 ℃
C
11寶雞鳳翔縣期末如圖所示,溫度計都是利用測溫液體____________的性質制成的,可用來測量沸水溫度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甲此時的示數為__________℃。
熱脹冷縮

37.8
12下面是某同學測量沸水溫度的實驗步驟:
①選取溫度計,觀察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
②估計被測沸水的溫度;
③取出溫度計,觀察其示數;
④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水充分接觸。
(1)上述實驗步驟中有明顯錯誤的是_______(填序號)。
(2)糾正錯誤的操作,則正確的實驗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②①④③
13某種疫苗須保存在低于8 ℃的環境中。夏季,運輸過程中為監測疫苗溫度是否超標,應在冷藏箱內放置如圖所示的溫度計______。在接收點,為了正確讀數,驗收人員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把溫度計從冷藏箱中取出來讀數;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表明疫苗_________(填“安全”或“不安全”)。

不能
安全
14 如圖所示是實驗室常用溫度計和體溫計,請簡要說出它們在構造或使用上的三個不同點。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量程不同
分度值不同
體溫計可離開被測物體讀數
15 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的示意圖。瓶中裝的是氣體,瓶塞不漏氣,彎管中間有一段液柱A。
(1)這個溫度計是利用氣體的_______________的性質來測量溫度的。
(2)將此裝置放在室內,溫度升高時液柱向_______(填“B”或“C”)端移動。
(3)在1.01×105 Pa(帕)大氣壓下,若將該氣體溫度計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處的刻度應標______℃。
熱脹冷縮
C
0
16 某同學有一支溫度計,示數不準但刻度是均勻的,該同學將這支溫度計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時示數是5 ℃,將這支溫度計放入沸水中時示數是95 ℃(氣壓為1.01×105 Pa)。他用這支溫度計測量當時的氣溫示數是32 ℃,由上述可知,當時實際氣溫為(   )
A 29 ℃   B 32 ℃  
C 30 ℃   D 35.5 ℃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萝北县| 余江县| 越西县| 绍兴市| 广东省| 仪征市| 仁布县| 商河县| 甘德县| 包头市| 和林格尔县| 霍林郭勒市| 上虞市| 濮阳县| 嘉兴市| 乌兰浩特市| 巴彦县| 靖边县| 惠东县| 古交市| 古浪县| 定襄县| 祁阳县| 达尔| 鱼台县| 滦平县| 咸丰县| 内江市| 宁安市| 崇左市| 福泉市| 鲜城| 岚皋县| 普兰店市| 五指山市| 通许县| 大兴区| 东安县| 阳高县| 潍坊市| 老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