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物理9年級第十三章 內能比熱容(第二課時))新課標要求內容要求 3.3.2 通過實驗,了解比熱容。能運用比熱容說明簡單的自然現象。例1 能運用比熱容說明為什么沙漠中的晝夜溫差比海邊的大。情境素材 分析為什么通常沿海地區晝夜溫差較小,而沙漠地區晝夜溫差較大說明:加“ ”的是變動內容,加“ ”的是新增內容。 學習導引1.比熱容的應用(課標新增)(1)水的比熱容比沙石的 (選填“大”或“小”),質量相同的水和沙石,使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 吸收的熱量多;如果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相同,水的溫度變化比沙石的 (選填“大”或“小”)。這就是同樣日照條件下,海灘上沙子熱得燙腳,海水卻非常涼爽的原因。 (2)日常生活中,水的比熱容較大的應用有:①調節溫度;②制作汽車發動機的冷卻液;③冬天所供暖氣,以水為介質。大水小學習導引2.熱量的計算(1)吸熱公式:Q吸= cm(t-t0);放熱公式:Q放= cm(t0-t),其中:c表示物體的 ,m表示物體的 ,t0表示物體的初溫,t表示物體的末溫。 (2)若用Δt表示物體的溫度變化量,則上述兩個公式可以表示為Q= 。比熱容質量cmΔt考點解讀————敲重點————考點解讀【例1】(課標新例)“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句諺語反映了我國新疆的某些地區夏季晝夜氣溫變化顯著,主要原因是沙石的比熱容較 ,吸收相同的熱量(相同的日照條件),沙石升溫較 ,放出相同的熱量降溫較 ;沿海地區水較多,水的比熱容較 ,因此晝夜氣溫變化情況與內陸地區相反。(以上四空均選填“大”或“小”) 小大 大 大 考點解讀D考點解讀方法點撥: 對水的比熱容大的理解是對比質量相同的其他物質,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時,水的溫度升高或降低得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時,水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多考點解讀考點二 比熱容的相關計算【例3】把質量為1 kg、初溫為25 ℃的水加熱至75 ℃的過程中,求:水吸收的熱量是多少?[已知c水=4.2×103 J/(kg·℃)]【例3】解:水溫度的變化為Δt=t-t0=75 ℃-25 ℃=50 ℃水吸收的熱量Q吸= cmΔt=4.2×103 J/(kg·℃)×1 kg×50 ℃=2.1×105 J答:(略)考點解讀【例4】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初溫為20 ℃,吸收1.68×106 J的熱量可燒開水多少千克?[已知c水=4.2×103 J/(kg·℃)]【例4】水溫度的變化為Δt=t-t0=100 ℃-20 ℃=80 ℃可燒開水的質量為m===5 kg答:(略)達標檢測1.如圖所示為白天海陸風形成的示意圖。海陸風形成的原因是與海洋相比,陸地的土地( )A.比熱容較小,在相同日照條件下升溫較快,氣溫較高B.比熱容較小,在相同日照條件下升溫較慢,氣溫較低C.比熱容較大,在相同日照條件下升溫較快,氣溫較高D.比熱容較大,在相同日照條件下升溫較慢,氣溫較低A達標檢測2.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時,為了不使秧苗受凍,下列說法符合實際的是( )A.早晨灌水,傍晚放水 B.早晨排水,夜晚灌水C.早晨和傍晚都灌水 D.早晨和傍晚都放水B達標檢測3.空氣能熱水器是一款新型的節能裝置,它的制熱能效比(制熱量和壓縮機所消耗能量之比)為4∶1。某同學洗一次澡用水20 L,水溫由12 ℃升高到42 ℃。求:[ρ水=1.0×103 kg/m3,c水=4.2×103 J/(kg·℃)](1)洗澡水吸收的熱量Q吸;(2)空氣能熱水器壓縮機所消耗的能量W。達標檢測解:(1)由ρ=得,洗一次澡用水的質量為m=ρV=1.0×103 kg/m3×20×10-3 m3=20 kg水溫由12 ℃升高到42 ℃,水吸收的熱量為Q吸= cmΔt=4.2×103 J/(kg·℃)×20 kg×(42 ℃-12 ℃)=2.52×106 J達標檢測(2)空氣能熱水器制熱效能比為4∶1,則熱水器壓縮機所消耗的能量為W=Q吸=×2.52×106 J=6.3×105 J答:(略)(共18張PPT)物理9年級第十三章 內能第2節 內能新課標要求內容要求 3.3.1 了解內能和熱量。說明:加“ ”的是變動內容,加“ ”的是新增內容。 學習導引1.內能(1)定義: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其熱運動的 能與分子 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內能的單位是 ,各種形式能量的單位都相同。 (2)特點:一切物體,不論溫度高低,都具有 。物體溫度降低時內能 (選填“增大”或“減少”),溫度升高時內能 (選填“增大”或“減少”)。 動勢焦耳(J) 內能減少增大學習導引2.物體內能的改變(1) 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如把燒熱的工件放入冷水中,工件變涼,冷水變熱。 ①在熱傳遞的過程中,傳遞 的多少,叫做熱量。熱量的符號是Q,單位是 ; ②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越多,它的內能改變得越 (選填“大”或“小”)。 (2) 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如摩擦生熱。 (3)改變內能的方式有 和 。 (4)從能量角度理解: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 ;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 。(以上兩空均選填“增大”“減少”或“不變”) 熱傳遞能量焦耳(J)大 做功熱傳遞 做功增大減少考點解讀————敲重點————考點解讀【例1】(物理觀念)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運動得越快,內能越大 B.物體被舉得越高,內能越大C.物體的溫度升高,內能變大 D.南極的冰山溫度很低,沒有內能方法點撥:1.一切物體都有內能。2.內能的大小與質量、溫度、物質種類、狀態等有關C考點解讀【例2】(科學探究)在圖中,甲杯中水量較少,乙、丙、丁杯中水量相同,比較各杯中水的內能的大小:(1) 杯中水的內能最大,因為 。 (2) 兩杯中水的內能不好比較,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丁丁中水的質量和溫度均最大甲和乙甲和乙中水的質量和溫度均不同,且溫度高的質量反而小考點解讀方法點撥: 比較物體的內能大小時,注意控制變量,如同種狀態的物質,控制質量相同,就可以通過溫度高低來比較內能的大小。考點解讀考點二 改變內能的兩種方法【例3】下列事例中,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的是( )A.電爐絲通電后熱得發紅B.鉆木取火C.發燒時,用濕毛巾給頭部降溫D.“神舟十四號”的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外殼發熱C考點解讀【例4】如圖所示,在玻璃試管中裝入沙子,將溫度計插在沙子里,用力晃動試管十余下,發現溫度計示數升高,這是用 的方式改變內能。 方法點撥: 做功和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熱傳遞的實質是能量的轉移,做功的實質是能量的轉化。做功和熱傳遞在改變物體的內能上是等效的。做功考點解讀考點三 溫度、內能和熱量的辨析【例5】(物理觀念)關于熱量、溫度和內能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可以將溫度傳向低溫物體B.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熱量C.熱傳遞時熱量可以從內能少的物體傳向內能多的物體D.物體吸收熱量時溫度一定升高C考點解讀方法點撥:1.溫度、內能和熱量的關系:(1)物體吸收熱量,內能一定增大,溫度不一定升高(如晶體熔化過程);反之,物體放出熱量,內能一定減小,溫度不一定降低(如晶體凝固)。(2)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大,不一定是吸收了熱量(如做功也能使物體內能增大,溫度升高);反之,物體溫度降低,內能一定減小,但不一定放出熱量,也可能是對外做功。2.熱量是過程量,表述熱量可用“吸收”或“放出”,不可用“含有”或“具有”。3.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不一定增大,可能是引起了機械能變化達標檢測1.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B.物體的內能增加,溫度一定升高C.0 ℃時物體沒有內能D.內能大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多A達標檢測2.如圖所示的實驗或事例中,屬于利用熱傳遞改變內能的是( )C達標檢測B達標檢測4.關于溫度、內能、熱量和能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同一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B.高溫物體一定比低溫物體內能大C.物體溫度升高,所含有的熱量可能增多D.同一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D達標檢測5.我國是世界上較早掌握冶鐵技術的國家之一,如圖所示,這是古代鐵匠師傅鍛造兵器的情景。為了大幅提高鐵器的硬度及耐磨度,需將燒得發紅的鐵器放入冷水中“淬火”,“淬火”是通過 (選填“做功”或“熱傳遞”)的方式改變鐵器的內能的。 第5題圖 熱傳遞達標檢測6.如圖是我國古代發明的取火器的模型圖,把木制推桿迅速推入牛角套筒時,桿前端的艾絨立刻燃燒起來,這是通過 的方式,使筒內空氣內能 ,溫度 ,達到艾絨的著火點。第6題圖做功增大升高(共19張PPT)物理9年級第十三章 內能第3節 比熱容(第一課時)新課標要求內容要求 3.3.2 通過實驗,了解比熱容。能運用比熱容說明簡單的自然現象。說明:加“ ”的是變動內容,加“ ”的是新增內容。 學習導引1.物質的吸熱能力(1)經驗告訴我們,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一般 (選填“不同”或“相同”)。 (2)實驗結果表明,不同物質,在質量相等、升高的溫度相同時,吸收的熱量 (選填“不同”或“相同”)。 不同不同學習導引2.比熱容(1)定義: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 與它的 和 的乘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2)比熱容的符號是 ,單位是 ,單位符號是 。 (3)比熱容的表達式為 ;含義:某種物質的比熱容在數值上等于 質量的這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 時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熱量質量升高的溫度c焦每千克攝氏度J/(kg·℃)c=1 kg1 ℃學習導引(4)比熱容是物質的屬性。不同物質,比熱容一般 ;同種物質,狀態不同,比熱容也會不同,比熱容的大小與物質的 和 有關。 (5)從課本P12的“小資料”介紹可知,水的比熱容是 ,冰的比熱容比水的比熱容 。 3.理解比熱容(1)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當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時,比熱容大的物質溫度變化較 。因此比熱容大的物質對調節溫度有很好的作用。 (2)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當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比熱容大的物質吸收的熱量較 。 不同種類狀態4.2×103 J/(kg·℃)小小大考點解讀————敲重點————考點解讀考點一 比較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例1】(科學探究)在“探究物質的吸熱能力”實驗活動中,有以下實驗器材:兩個規格相同的電加熱器、兩個相同的燒杯、兩支溫度計、天平、鐵架臺、適量的水和食用油。(1)因無法直接測量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熱量,小華選擇兩個規格相同的的電加熱器進行加熱,通過比較 (選填“升高的溫度”或“加熱時間的長短”),來間接地比較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這里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 加熱時間的長短轉換法考點解讀(2)小華同學想知道同種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與什么有關,在設計實驗時,發現還缺少一樣測量儀器,該測量儀器是 。補全器材后進行實驗,記錄的數據為下表中前三次實驗數據,分析第1、2次實驗數據可知,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的熱量與物質的 有關;分析第1、3次實驗數據可知,同種物質質量相同時,升高的溫度不同吸收的熱量 。 物質 次數 質量m/kg 升高的溫度Δt/℃ 加熱的時間t/min水 1 0.1 10 22 0.2 10 43 0.1 20 4食用油 4 0.1 10 1天平質量不同考點解讀(3)在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情況時,為了科學地比較水和食用油的吸熱能力,小華選擇如下方法:用相同規格的電加熱器加熱 (選填“質量”或“體積”)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們 (選填“升高相同的溫度”或“末溫相同”),比較它們吸收熱量的多少。這里運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 (4)小華同學使用相同的電加熱器給兩物質加熱的目的是_________ 。 質量升高相同的溫度 控制變量法控制相同時間內不同物質吸收的熱量相同考點解讀(5)同組的小明設計了另一種實驗方案:取初溫和質量均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規格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相同的時間,記錄兩物質的末溫,根據數據繪制的圖象如圖所示。考點解讀①用規格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相同的時間時水和食用油 相同;由圖象可知,質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熱時間相同, 的溫度升得更高,說明食用油的吸熱能力比水 (選填“強”或“弱”)。 ②物理學中引入 來表示不同物質在這種性質上的差異。 吸收的熱量食用油弱比熱容考點解讀方法點撥:比較物質吸熱能力的兩種方法(控制變量法)1.控制兩種物質的質量、升高的溫度相同,比較它們吸收的熱量多少(即加熱時間長短);吸收熱量多的物質吸熱能力強(即比熱容大)。2.控制兩種物質的質量、吸收熱量(即加熱時間)相同,比較它們升高的溫度;溫度升高小的物質吸熱能力強(即比熱容大)。考點解讀考點二 理解比熱容【例2】一杯水的比熱容是c水=4.2×103 J/(kg·℃),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kg的水升高或降低 ℃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 ;一桶水倒掉一半后,剩下的水的比熱容 (選填“改變”或“不變”),水結成冰后比熱容 (選填“改變”或“不變”)。0.5 kg 0 ℃的一杯水和0.5 kg 0 ℃的一銅塊具有相同的 (選填“比熱容”“熱量”或“溫度”);當這杯水和銅塊吸收相等的熱量后,水和銅塊增加的內能 (選填“一樣多”“水的大”或“銅的大”), (選填“水”或“銅塊”)的溫度升高得多。(已知c銅<c水) 14.2×103 J不變改變溫度一樣多銅塊考點解讀【例3】如圖為某種物質凝固時的圖象,由圖可知該物質在B點的內能比C點的 ,在AB段的比熱容比CD段的 。(以上兩空均選填“大”或“小”) 方法點撥:1.比熱容的大小與物質的種類、狀態有關,與物體是否吸放熱、溫度高低、質量大小等無關。2.分析比較物質的溫度變化或吸放熱情況大大達標檢測1.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的比熱容跟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有關B.80 ℃的水比50 ℃的水的比熱容大C.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熱容減為原來的二分之一D.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跟它的質量和升高溫度乘積之比叫這種物質的比熱容D2.甲、乙兩保溫杯裝有初溫相同、等質量的同種液體,在恒溫的室內靜置,兩杯液體的溫度T與時間t變化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杯內液體的比熱容大于乙杯內液體B.甲杯內液體的比熱容小于乙杯內液體C.0~1 h內甲杯內液體放出的熱量比乙杯多D.0~6 h甲、乙兩杯液體放出的熱量一樣多達標檢測D達標檢測3.如圖所示是某實驗小組用相同的燃料作為熱源比較不同液體的吸熱能力強弱的實驗。燒杯內的液體質量和初溫相同,不計熱量損失,加熱裝置與環境等因素完全一樣。(1)組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 (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順序安裝。 (2)實驗中,不同液體吸熱的多少是通過 (選填“溫度計上升示數”或“加熱時間”)來反映的。 自下而上加熱時間達標檢測(3)根據記錄結果分析得出:液體a和液體b兩種液體中,吸熱能力較強的是液體 (選填“a”或“b”)。 時間/min 0 5 10液體a溫度/℃ 20 50 80液體b溫度/℃ 20 35 50b達標檢測(4)若液體b的比熱容是4.2×103 J/(kg·℃),液體a的比熱容是 J/(kg·℃)。 2.1×103(共22張PPT)物理9年級第十三章 內能第1節 分子熱運動新課標要求內容要求 2.1.2 知道自然界和生活中簡單的熱現象。了解分子熱運動的主要特點,知道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例 觀察擴散現象,能用分子動理論的觀點加以說明。說明:加“ ”的是變動內容,加“ ”的是新增內容。 學習導引1.物質的構成(1)常見的物質是由大量的 、 構成的。 (2)人們通常以 m為單位來量度分子。人們用肉眼和光學顯微鏡 (選填“能”或“不能”)分辨出分子。利用 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分子、原子。 原子分子10-10不能 電學學習導引2.擴散現象(1)擴散現象是 的物質在互相 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擴散現象可以發生在氣體之間,也可以發生在液體之間,還可以發生在 之間。 (2)擴散現象表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 地做無規則的運動。這種無規則運動叫做分子的 。分子運動越劇烈,物體 越高。 (3)從擴散現象還能看出,物體的分子不是緊密地擠在一起,而是彼此間存在 。 不同 接觸固體 不停熱運動溫度間隙學習導引3.分子間的作用力(1)分子間存在 力,還存在 力。 (2)分子間距離與作用力的關系:①固體分子間距較 ,分子間作用力較大,不容易被壓縮和拉伸,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 ②氣體分子間距離很遠,幾乎沒有 ,因此,氣體具有流動性,容易被壓縮; 引斥小作用力學習導引③液體分子間距離比氣體的 ,比固體的 ,分子間作用力比固體的 ,比氣體的大,因此,液體具有一定的流動性,較難被壓縮。 (3)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①常見的物質是由大量的 構成的,并且彼此間存在 ;②物質內的分子在不停地做 運動;③分子之間存在 和 。 小大小分子和原子間隙無規則 引力斥力考點解讀————敲重點————考點解讀考點一 物質構成與分子熱運動【例1】下列現象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A.炒菜時能聞到菜的香味 B.擦黑板時粉筆灰紛紛落下C.PM2.5超標時空氣中形成霧霾 D.清晨荷葉上露珠滾動A考點解讀【例2】下列現象中屬于擴散現象的有 (多選,填字母)。 A.金秋八月,校園里處處桂花飄香B.將糖投入一杯水中,水變甜了C.煙從煙囪里冒出來D.掃地時,灰塵在空中飛舞E.滴在地磚上的污漬,時間越久越難擦凈F.打開衣柜門聞到樟腦丸的氣味G.擦黑板時,粉筆灰紛紛落下ABEF考點解讀方法點撥: 無論是氣體、液體還是固體,它們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運動是肉眼看不見的,要把它與機械運動區別開來。考點解讀考點二 分子熱運動的快慢與溫度的關系【例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質中分子的運動狀態跟溫度無關B.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C.溫度越低,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D.0 ℃的冰分子不做無規則運動B考點解讀方法點撥: 物質中分子的運動狀態跟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溫度越低,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緩慢。考點解讀考點三 分子間的作用力【例4】如圖所示是一款兒童泡泡槍。當手按動開關時,槍膛內的小風扇就會轉動,下方容器內的皂液會流入槍膛形成液膜,又由于分子間存在 ,皂液膜在風力的作用下就形成了美麗的泡泡。我們知道固體、液體很難被壓縮,這是由于固體、液體被壓縮時,分子間距會變 ,作用力表現為 。 間隙小斥力考點解讀方法點撥: 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壓縮固體和液體比較困難就是因為分子間存在斥力。考點解讀考點四 物質的分子結構【例5】如圖所示是某物質在不同狀態下的微觀模型,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乙、丙分別表示該物質處于 態、 態、 態時的分子排列模型。 (2)若圖甲、乙、丙中分子間距分別為l甲、l乙、l丙,則通常情況下l甲 l乙 l丙。(均選填“>”“<”或“=”) (3)若圖甲、乙、丙中分子間作用力分別為F甲、F乙、F丙,則F甲 F乙 F丙。(均選填“>”“<”或“=”) 固液氣<<>>考點解讀(4)該物質從圖甲狀態變為圖乙狀態時需要 (選填“吸”或“放”)熱。 吸考點解讀方法點撥: 一般情況下,固液氣分子間的距離大小關系是l固<l液<l氣;其他條件相同時,分子間的距離越大,分子勢能越大,因此固體變成液體、氣體或者液體變為氣體時需要吸熱。達標檢測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擴散現象表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B.只有氣體之間才能發生擴散C.只有固體之間才能發生擴散D.擴散現象表明分子之間不存在作用力A達標檢測2.2022年3月23日,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第二課正式開講,王亞平老師利用水和兩塊塑料板搭建了一座“水橋”,能搭建“水橋”主要是因為( )A.分子之間有間隙 B.水分子受到重力的作用C.分子之間有斥力 D.分子之間有引力D3.如圖所示形象地反映了物質氣、液、固三態分子排列的特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是氣態B.乙是液態C.丙是固態D.甲是液態達標檢測D達標檢測4.如圖所示,將一表面干凈的玻璃板掛在彈簧測力計下面,手持彈簧測力計的上端將玻璃板放至剛與水面接觸后,慢慢提起彈簧測力計,觀察到玻璃板未離開水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比離開水面后的示數 (選填“變大”或“變小”),其原因是 。變大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間有引力達標檢測5.“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這是南宋詩人陸游的《村居書喜》中的詩句。請根據詩句回答下面的問題:(1)我們沒有靠近花朵,就早已聞到了花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聞到濃濃的花香,就可以判斷氣溫突然變暖,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 。 分子在不停地無規則的運動分子運動越劇烈,溫度越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3.1 分子熱運動 課件 2023-2024學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級全一冊.pptx 13.2 內能 課件 2023-2024學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級全一冊.pptx 13.3 比熱容(第一課時) 課件 2023-2024學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級全一冊.pptx 13.3 比熱容(第二課時) 課件 2023-2024學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級全一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