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計四年級下冊第 10 課《動物需要食物》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動物需要食物》是《科學》四年級下冊“動物的需求”單元的第三課。本課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讓學生了解動物的攝食需求和食性,了解動物適應季節變化的常見方式,以及這些方式對維持動物生存的作用。本課由兩個活動組成。活動 1“動物吃什么”是指導學生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觀察和歸納,了解動物的攝食需求,知道動物要不斷從外界攝取食物,以滿足自身的需要。接著,教科書通過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調查了解常見動物的食性,知道有的動物主要以植物為食,有的動物以其他動物為食,還有的動物既吃植物,也吃其他動物;通過討論活動引導學生分析動物從食物中能獲得哪些物質。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不斷搜集和整理相關的信息,結合新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常見的動物覓食行為,產生觀察動物和探索自然的興趣,培養尊重生命、愛護動物的意識。在活動 1中,學生知道了動物需要食物,食物的攝取對動物的生存十分重要。然而,當季節變化時,動物的食物種類和數量也可能會發生變化。那么,這些變化會對動物造成哪些影響?動物是怎樣適應這樣的變化?活動 2“季節變化與動物的食物” 讓學生通過搜集資料,了解動物適應季節變化的常見方式,以及這些方式對維持動物生存的作用。二、學情分析通過本單元第一、二課的學習,學生經歷了一系列的觀察、模擬實驗的探究活動,理解了動物對水和空氣的需求,認識到動物都有基本的生存需要,如空氣和水。另外,四年級的學生大多喜歡小動物,有一部分學生曾經或正在飼養一些小動物,例如魚、鴨、兔、貓、狗等,他們對身邊一些常見的動物以什么作食物,有了初步的認識。例如鴨子愛吃蚯蚓,兔子喜歡吃青草,等等。但由于以前并沒有系統的觀察,所以這些動物到底以什么作為主要的食物,學生并不能科學地進行描述或判斷。1 / 52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計三、教學目標1. 了解不同動物所需要的食物種類,知道動物有不同的食性。2. 知道動物從食物中攝取營養物質來維持生存。3. 了解動物適應季節變化的常見方式,以及這些方式對維持動物生存的作用。4. 能基于已有經驗和所學知識對現象發生的原因做出假設。5. 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四、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知道動物要不斷從外界攝取食物,以滿足自身需要,分析動物從食物中能獲得哪些營養物質。教學難點: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動物適應季節變化的常見方式,以及這些方式對維持動物生存的作用。五、教學準備教具準備:動物覓食的圖片和視頻、記錄表格、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學課件。學具準備:動物覓食的圖片、動物參考工具書等。六、教學過程設計(一)任務驅動情境:波波和琪琪在池塘邊,看到翠鳥剛剛捕捉到了一條魚,正站在樹枝上歇息。問題:翠鳥吃魚的呀!它們吃不吃果子呢?交流: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交流自己的想法。任務:翠鳥以什么為食?觀察翠鳥或其他動物以什么為食,了解不同動物的食性。(二)活動過程1. 活動 1 動物吃什么導入:動物的生存依賴于食物,但食物的來源和種類并不相同。媒體:出示幾種常見的小動物的圖片。問題:你認識這幾種動物嗎?它們的食物是什么?活動: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和所學知識,分組進行交流。2 / 53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計交流:學生代表陳述他們的想法,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任務:觀察身邊常見的動物,例如鳥、青蛙、螞蟻、蝸牛等,看看它們通常以什么為食,并作記錄。活動:學生制訂觀察計劃,展開觀察活動,并填寫觀察記錄。交流:學生代表匯報他們的觀察情況,同時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小結:各種動物的食物并不相同。有的動物主要以植物為食,有的動物則以其他動物為食,還有的動物食性較雜,既吃植物,也吃其他動物。媒體:出示幾種食性不同的動物攝食的圖片。任務:按照各種動物的食性,對這幾種動物進行分類活動:學生分組進行分類活動,并記錄。匯報:學生代表匯報小組的分類結果,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引導。拓展:到動物園進行調查,了解各種常見動物的食性,并嘗試按照食性對它們進行分類。問題:動物為什么要吃東西?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作出猜想。根據自身的體驗和經驗,學生大多清楚食物對動物生存的重要意義,但是教師可以繼續追問,“為什么動物需要食物?食物可以提供什么給動物?”任務:說說食物中有什么營養物質,動物為什么需要食物。引導:學生通過搜集、分析資料,了解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知道這些營養成分對動物生長發育的意義。活動:學生分組交流并填寫討論記錄。交流:匯報小組的討論結果。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小組的發現表達出來。目的:通過搜集、查閱資料,了解食物里含有一些主要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水分等。媒體:出示不同的動物攝食獲得營養的照片或視頻。討論:營養物質對動物的生存有什么意義?引導:學生不一定清楚食物里究竟有什么營養物質,以及這些營養物質對動物的生長、運動、維持體溫等生理活動的作用。因此,教師需要對這部分內容進行講解,并引導學生查閱資料來理解相關的知識。3 / 54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計活動:學生分組交流并填寫討論記錄。交流:學生代表陳述他們的發現,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小結:動物的生長、發育、繁殖、運動、維持體溫等生理活動,都需要利用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水分等營養物質,并消耗能量。而這些物質,正是從外界攝取食物、消化吸收而來。不同的食物中,各種營養物質的含量不同;動物從不同的食物中攝取的主要營養物質可能不同。2. 活動 2 季節變化與動物的食物講述:動物需要食物,食物的攝取對動物的生存十分重要。然而,當季節變化時,動物的食物種類和數量也可能會發生變化。問題:這些變化對動物造成了哪些影響?動物是怎樣適應這些變化的?交流: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交流自己的想法。任務:查閱資料,了解動物有哪些適應季節變化的常見方式,這些方式對維持動物生存有什么作用。活動:學生分組交流并填寫討論記錄。引導:教師引導學生舉例說明季節變化引起了動物的哪些行為,并分析這些行為是不是由于季節變化而引起的食物變化造成的。小結:當季節變化時,動物的食物種類和數量也可能會發生變化。有些動物會向食物豐盛的地方遷移,減少季節變化帶來的影響;有些動物會在食物匱乏時減少活動,甚至休眠。3. 拓展活動情境:我家的小貓除了吃魚,有時還會吃一些小草。交流: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交流自己的想法。任務:了解更多動物特殊的覓食習慣,包括它們最愛吃的食物和特殊的食物。要求:在課堂學習、討論的基礎上,利用課外拓展活動,走出教室,對身邊動物的食性做一個調查。4 / 55 粵教科技版《科學》教學設計七、板書設計10. 動物需要食物動物的食性 從食物中獲得營養物有的動物主要以植物 蛋白質、脂肪、糖類、為食,有的動物則以其他 維生素、無機鹽、水分動物為食,還有的動物既吃植物,也吃其他動物。當季節變化時,動物的 動物行為食物種類和數量也可能 遷徙會發生變化。 休眠(編寫 游月殿)5 / 5(共20張PPT)粵教科技版 小學科學 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動物的需求第9課 動物需要食物觀察動物們以什么為食物請介紹自己所了解的動物,說說它們以什么作為主要食物。小鳥青蛙螞蟻蝸牛觀察動物們以什么為食物尋找鳥、青蛙、螞蟻、蝸牛等小動物,觀察它們以什么作食物。觀察要帶上筆記本、筆不用打擾動物的正?;顒?br/>如果觀察需要翻開的石頭、瓦片等,觀察后要按原樣放好不要抓走動物室外觀察的溫馨提示我的觀察記錄動物 小鳥 青蛙 螞蟻 蝸牛喜歡吃的食物谷物、小蟲小昆蟲樹葉谷物、小蟲甜食每一種動物都有它喜歡吃的食物。·常見動物吃什么?動物食物動物食物動物食物蝗蟲、螻蛄等昆蟲,瓜果,植物種子等松子,以及榛子、橡子等干果昆蟲、其他蜘蛛,以及青蛙等小型動物等蚊子、蒼蠅、蛾、蜘蛛等小動物昆蟲、魚蝦、螺、蚌、肉類、植物嫩葉、稻谷、雜草種子等青草、蔬菜葉等魚、老鼠、小鳥等果實、嫩葉、昆蟲等蜻蜓、蚊子、蝗蟲等昆蟲小鳥松鼠蜘蛛壁虎龜兔子貓猴子青蛙植食性動物主要以植物為食物代表動物:蝗蟲、草魚、鴿、松鼠、馬、羊、兔肉食性動物主要以其他動物為食物代表動物:蜻蜓、螳螂、鯊魚、帶魚、燕子、鷹、貓、獅子、壁虎、青蛙雜食性動物既吃植物也吃動物代表動物:螃蟹、鯽魚、鯉魚、麻雀、烏鴉、豬、鼠、龜、猴子那么人類是哪種食性動物呢?你能根據食性給下列動物分類嗎?植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雜食性動物你知道它們 的食物是什么嗎?腐食性動物:以枯枝落葉、動物遺體或糞便為食代表動物:蒼蠅、蚯蚓、蝸牛、蟹、螺、禿鷲動物為什么要吃食物呢?動物從食物中能獲得哪些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水分無機鹽你能說出這些食物能提供的營養嗎?為什么動物需要食物?季節變化與動物的食物這些動物在干什么呢為什么他們要這樣做呢?當季節變化時會對動物造成什么影響?我覺得動物的食物的數量和種類也會發生變化。所以有些動物會向食物豐盛的地方遷移,減少季節變化帶來的影響。有的動物會在食物匱乏時減少活動,甚至休眠。還有的動物會儲藏糧食過冬動物為了生存各自施展手段,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季節與動物的食物當季節變化時,動物的食物種類和數量也可能發生變化。有些動物提前儲藏糧食;有些動物會向食物豐盛的地方遷移,減少季節變化帶來的影響;還有些動物會在食物匱乏時減少活動,甚至休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課 視頻1 動物喜歡吃什么調查_Trim.mp4 10課 視頻2 動物的食物與季節變化_Trim.mp4 10課《動物需要食物》.pdf 10課《動物需要食物》粵教版2019 (共17張PPT).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