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十三章 內 能 習題課件(共6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十三章 內 能 習題課件(共6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14張PPT)
第十三章 內 能
熱點題型訓練
考點1 分子動理論
1.(2022·徐州)如圖所示,熱熔法連接PPR管時,用熱熔器加熱粗管端口內層和細管端口外層,然后把細管推進粗管,冷卻后兩根管子就連接在一起很難被拉開了,這個現象說明( )
A.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B.分子是運動的
C.分子間存在引力
D.分子間存在斥力
C
2.(安徽中考)封閉在容器內的氣體,是由大量的氣體分子組成的,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一定時,氣體分子的運動速度大小都相同
B.溫度一定時,向各個方向運動的氣體分子都有
C.溫度升高時,每個氣體分子的運動速度都增大
D.溫度降低時,所有氣體分子的運動方向都相同
B
3.(安徽中考)當晶體被加熱時,其分子運動更加劇烈,分子間的距離變______,作用力變______,分子間的束縛隨之減弱,克服分子間相互作用的______力,以致有的分子能較自由地“游動”,呈流動性,其宏觀表現就是晶體的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
4.(黃岡中考改)裝修房子所用的部分材料中含有甲醛,甲醛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對人體有害。剛裝修完的房子,打開房門就會聞到刺鼻的氣味,這是______________運動的結果。為了減少新房子有害氣體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根據溫度越高,________越快,可以采取的措施:(1)在__________季節來臨前裝修完;(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等。



熔化
分子無規則
擴散
高溫(夏)
擱置一段時間
加強通風
考點2 內能及其改變
5.(黔西南州中考)凝膠暖手寶美觀小巧、方便安全,深受同學們喜愛。首次使用前,用熱水燙幾分鐘,使里面的凝膠由固態變成液態。當氣溫降低需要使用時,只需用手掰動幾下里面的小鐵片就能取暖了。下列分析中錯誤的是( )
A.凝膠的比熱容較大,相同質量降低相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較多
B.凝膠由固態變成液態要放出熱量
C.固態的凝膠也具有內能
D.暖手時,通過熱傳遞使手的內能增加
B
6.(2022·淮北月考)下列各圖所示的實例中,屬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如圖甲所示,從滑梯滑下,臀部發熱
B.如圖乙所示,鋸木頭時,鋸條發熱
C.如圖丙所示,對試管加熱,試管內水溫升高
D.如圖丁所示,冬天搓手,手變暖
C
7.(安徽中考)如圖所示,在一個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團硝化棉,迅速向下壓活塞,硝化棉就燃燒起來。這是因為活塞壓縮空氣做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達到了硝化棉的燃點。
氣體的內能增加,溫度也會隨之升高
考點3 溫度、熱量和內能
8.(安徽中考)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 ℃的物體也具有內能
B.只要物體放出熱量,溫度就一定降低
C.物體溫度越高,含有的熱量越多
D.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傳遞給內能小的物體
A
考點4 比熱容的應用
9.(荊門中考)在生產和生活中,常見到“水的比熱容大”這一特性的應用情景,以下事例中與這一特性無關的是( )
A.沿海地區的氣溫比內陸變化小
B.夜間,在秧田里灌水保溫
C.發現人中暑時,常在額頭上擦冷水降溫
D.汽車發動機用水作冷卻液
C
考點5 與比熱容相關計算
10.(2023·宿州一模)如果某液體的質量為1 kg,初溫為20 ℃,加熱一段時間后溫度升高到50 ℃,吸收的熱量為1.26×105 J,則某液體的比熱容為______________ J/(kg·℃)。
11.(2022·包河區期末)甲、乙兩物體的比熱容之比為2∶3,使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所吸收的熱量之比為3∶1,則甲、乙兩物體的質量之比為__________。
4.2×103
4.2×103
9∶2
12.(2022·馬鞍山期中)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對質量相等的A和B兩種液體加熱(不計熱量損失)。如圖所示是A和B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的比熱容與B的比熱容之比為2∶1
B.A的比熱容與B的比熱容之比為2∶3
C.加熱相同時間,B吸收熱量比A吸收熱量多
D.A和B升高相同的溫度,B吸收熱量較多
A
13.(滁州期末)某同學在做“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的實驗時,使用相同的電加熱器給水和煤油加熱,得到的實驗數據如表:
(1)實驗中,記錄加熱時間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質的________有關;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升高相同的溫度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收的熱量不同。
(3)如果加熱相同的時間,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________溫度升高的多。
(4)該實驗采用了____________法,下列探究過程中也采用了一這方法的是______。
A.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比較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的多少
質量
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
煤油
控制變量
A(共19張PPT)
13.3 比熱容
第1課時 比熱容
知識點1 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知識鏈接】比較不同物質吸熱本領的方法有兩種:①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__________________;②加熱相同的時間比較__________________。
加熱的時間長短
升高的溫度多少
1.如圖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質吸熱升溫的現象”實驗裝置。
(1)實驗前,應按____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組裝器材,目的是:①使酒精燈______________;②使溫度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器材外,還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實驗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中應選取初溫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________(填“體積”或“質量”)相同的A、B兩種液體。
(4)實驗中兩種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可通過____________(填“液體升高的溫度”或“加熱時間”)比較。
自下而上
用外焰加熱
玻璃泡與待測液體充分接觸
秒表
攪拌使液體受熱均勻
相同
質量
加熱時間
(5)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分析圖象可知:質量相等的A和B兩種液體,在升高相同溫度時,________吸收的熱量較多;在吸收相同熱量時,________升溫較高。
(6)在對實驗進行反思時,他們認為原方案有較多缺點,因此改進方案并設計了如圖丙所示的裝置。與原方案相比,該方案具有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個即可)。
A
B
用同一熱源加熱,確保相同時間內提供的熱量相等或只需要一次加熱,實驗耗時較短等
知識點2 比熱容
【知識鏈接】比熱容: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與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乘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用符號______表示,其單位用符號表示為____________,讀作________________。比熱容是反映物質____________的物理量。不同物質,比熱容一般________;同種物質,狀態不同,比熱容________。
質量
升高的溫度
c
J/(kg·℃)
焦每千克攝氏度
自身性質
不同
不同
D
3.下列說法中,鐵的比熱容發生了變化的是( )
A.把鐵塊放在火上燒紅
B.把鐵塊鍛打成鐵片
C.把鐵塊碎成鐵屑
D.把鐵塊熔化成鐵水
D
4.質量為200 g的沙子,吸收9.2×103 J熱量,溫度升高了50 ℃,其比熱容為________________J/(kg·℃),其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92×103
1 kg沙子溫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0.92×103 J
5.(教材P11實驗拓展)取初溫相同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c煤油A.水的末溫高
B.煤油的末溫高
C.水吸收的熱量多
D.煤油吸收的熱量多
B
6.根據表中的數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一些物質的比熱容[J/(kg·℃)]
A.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一定不相同
B.在陽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濕泥土升溫慢
C.液體的比熱容一定比固體的比熱容大
D.質量相等的鋁塊和銅塊升高相同的溫度,鋁塊吸收的熱量多
D
水 4.2×103 水銀 0.14×103 鋁 0.88×103
煤油、冰 2.1×103 酒精 2.4×103 木材 2.4×103
蓖麻油 1.8×103 干泥土 0.84×103 銅 0.39×103
7.(常德中考)如圖所示是根據“探究不同物質吸熱能力”實驗數據繪制的a、b物質的溫度—時間圖象,實驗中兩種物質的質量相同,初溫度相同,選用的加熱器相同,由圖象可知( )
A.加熱相同時間,a物質吸收熱量多,比熱容小
B.加熱時間相同,a物質的末溫度高,比熱容大
C.吸收熱量相同,b物質溫度升高慢,比熱容小
D.吸收熱量相同,b物質的末溫度低,比熱容大
D
8.在“探究不同物質吸熱升溫的現象”實驗中,量取沙子和水時,要保證它們的質量________;用酒精燈分別加熱沙子和水,沙子和水的溫度升高,______能增加;如果采用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加熱時間的方式,得到的圖象應是如圖甲、乙所示兩種圖象中的______。

相等

9.如圖所示是某科技公司在海底的一個數據中心,它運行時要消耗電能,同時產生大量的熱被水吸收,這是通過__________方式改變內能;數據中心建在海底可以很好地解決冷卻降溫的問題,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__較大,在升高相同溫度時水能________更多的熱量。
熱傳遞
比熱容
吸收
10.如圖1所示,用規格相同的加熱器給初溫均為20 ℃的甲、乙液體加熱(m甲<m乙),兩種液體每秒吸收的熱量相同。這兩種液體的溫度—加熱時間的圖象如圖2所示。
(1)某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1所示,此時乙的溫度為______℃。
(2)甲液體第30 s的內能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35 s的內能。
(3)小明根據如圖2所示中0至30 s圖象及題目所給信息得出:甲液體的比熱容比乙液體的大。你認為小明的說法是否正確?你的判斷依據是什么?
58
小于(共14張PPT)
第十三章 內 能
知識回顧
【知識梳理】
1.分子動理論:物質是由________、________構成的;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___;分子間有相互作用的______力和______力。
2.擴散:不同物質在相互接觸時,________________的現象,叫做擴散。影響擴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擴散現象說明:分子之間有________且分子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___。
3.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______能與分子______能的總和,叫物體的內能。
分子
原子
做無規則運動

彼此進入對方
溫度
間隙
做無規則運動



4.改變內能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_;發生熱傳遞的條件是兩個物體之間存在__________。
5.熱量:傳遞________的多少叫做熱量。熱量的單位是________。
6.比熱容:不同的物質在質量相等、溫度升高的度數相同時,吸收的熱量一般________;各種物質在這種性質上的判別用__________來表示。
做功
熱傳遞
溫度差
能量
焦耳
不同
比熱容
7.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的大小與物質的種類、狀態________,與質量、體積、溫度、密度、吸熱放熱、形狀等________。
8.吸熱公式:__________________;放熱公式:__________________。若不考慮熱損失,則Q吸=Q放。
有關
無關
Q吸=cm(t-t0)
Q放=cm(t0-t)
【知識比較】
1.宏觀物體的機械運動與微觀的分子運動的比較
機械運動 分子運動
研究對象 宏觀物體 ____________
有無規則 有規則可循 ______________
運動情況 ______________ 永不停息地運動
是否可見 肉眼可直接觀察到 肉眼不能直接觀察到
影響因素 力和作用時間 ________
微觀分子
無規則可循
靜止或運動
溫度
2. 內能與機械能的比較
內能 機械能
概念 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其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 整個物體所具有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
影響
因素 與物體的________、體積、質量、________、材料有關。一切物體內能不為零 與物體的________、________、高度(或彈性形變的程度)有關。機械能可能為零
研究
對象 微觀世界的大量分子 宏觀世界的所有物體
聯系 內能和機械能__________________
溫度
狀態
質量
速度
可以相互轉化
【易錯辨別改正】
一、分子動理論
1.墨水滴入水中,我們能看到墨水漸漸散開,這不是分子在運動。(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固體分子間無間隙。(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將糖放入水中,過一段時間整杯水變甜,這是分子運動。(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墨水滴入水中漸漸擴散,看到的是由分子組成的墨水的運動,水分子的運動是肉眼看不到的
固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固體分子間隙小,且分子間存在斥力

4.塑料吸盤能“吸”在墻壁上,說明分子間存在吸引力。(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破鏡難圓”,說明分子間有斥力。(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手捏海綿,海綿的體積變小了,說明分子間有間隙。(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塑料吸盤能“吸”在墻壁上,是大氣壓的作用
“破鏡難圓”是因為破鏡處的分子間距離大于分子直徑的10倍以上,分子間作用力很微弱
×
用手捏海綿,海綿的體積變小了,是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不屬于分子間有間隙
二、內能
7.一塊0 ℃的冰沒有內能,它的分子不會運動。(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個物體溫度降低了,一定是放出熱量。(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物體的內能增加,一定從外界吸收了熱量。(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因為物體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的運動,所以任何物體都有內能
一個物體溫度降低了,可能它對外做了功,也可能是由于它對外釋放了熱量
×
物體的內能增加,可能從外界吸收了熱量,也可能外界物體對它做功
10.物體的內能增大(或減少),溫度一定升高(或降低)。(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物體的溫度越高,所含熱量越多。(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物體的內能增大(或減少),溫度不一定升高(或降低);比如,晶體在熔化(或凝固)過程中,內能增加(或減少),但溫度不變
×
由于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物體含有多少熱量
三、比熱容
12.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較多,比熱容一定大。(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由Q吸=cmΔt可知,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與物體的質量、溫度變化量和物體的比熱容有關。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只與物質的種類和狀態有關,與物質的質量和吸收的熱量等因素無關
【實驗突破】
實驗 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1)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2)實驗設計:怎樣比較水和食用油吸熱能力的差異?
方法一:吸收相同熱量,比較________多少。
方法二:升高相同溫度,比較________多少。
(3)實驗方法:實驗過程中應當控制水和食用油的質量________,升高相同溫度或吸收相同熱量(即加熱相同時間),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稱為______________。
升溫
吸熱
相同
控制變量法
(4)實驗結論:質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溫度,______吸收的熱量多,說明水的吸熱能力______。
(5)交流討論:①實驗過程中選用相同熱源的原因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何判斷物質的吸熱能力:_______________,比較溫度的變化來判斷物體的吸熱能力,溫度變化快的吸熱能力弱;__________________,比較加熱時間長短來判斷物體的吸熱能力,加熱時間長的物體吸熱能力強。


方便比較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
加熱相同時間
升高相同的溫度(共18張PPT)
13.3 比熱容
第2課時 比熱容的應用及熱量的計算
知識點1 比熱容的應用
【知識鏈接】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情況下,比熱容小的溫度變化______,比熱容大的溫度變化______,所以沿海地帶晝夜溫差比內陸______;城市晝夜溫差比鄉村______;海邊的晝夜溫差比沙漠______。水的比熱容大,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時,吸熱或放熱______,所以可以用水來冷卻__________、用熱水袋________;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時,溫度變化______,所以可以調節城市________。






發動機
取暖

氣溫
1.下列做法中沒有利用物質比熱容性質的是( )
A.用干凈的沙子炒制花生等干果
B.種植花草樹木能有效改善氣候
C.傍晚,在春播秧田里灌水保溫
D.發燒時,用濕毛巾給頭部降溫
D
2.(馬鞍山期末)水的比熱容較大,我們利用這一特性為生活、生產服務,或解釋一些自然現象,下列事例中與它的這一特性無關的是( )
A.水暖設備讓流動的熱水流過散熱器取暖
B.汽車發動機用水作為冷卻劑
C.沿海地區晝夜溫差比內陸地區小
D.夏天在房間內灑水降溫
D
C
A
A
100
2.4×103
8.水的比熱容為4.2×103 J/(kg·℃),煤油的比熱容為2.1×103 J/(kg·℃)。在實驗室中用完全相同的兩個試管分別裝上質量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的熱源對試管均勻加熱。下列圖象正確的是( )
D
9.某同學用兩個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給相同質量的水和某種液體加熱,每隔2 min記錄一次數據,如下表所示,則該液體的比熱容為( )
A.7.35×103 J/(kg·℃)
B.2.4×103 J/(kg·℃)
C.1.75×103 J/(kg·℃)
D.0.56×103 J/(kg·℃)
B
加熱時間/min 0 2 4
水的溫度/℃ 24 28 32
液體的溫度/℃ 24 31 38
10.初溫相同、質量也相同的水和銅塊,吸收相等的熱量后,再將銅塊投入水中,則會出現( )
A.銅塊放熱,水吸熱
B.銅塊吸熱,水放熱
C.銅塊與水之間不發生熱傳遞
D.水的內能傳遞到銅塊上
A
11.(2022·淮北月考)某同學用完全相同的裝置加熱等質量的水和食用油,得到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c水=4.2×103 J/(kg·℃)] ( )
A.物質A為水
B.0~3 min,物質A吸收的熱量比物質B吸收的熱量多
C.食用油的比熱容為2.8×103 J/(kg·℃)
D.若食用油的質量為50 g,2~3 min內食用油吸收了2 100 J的熱量
A
12.利用比熱容的知識可以解釋一些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溫度計采用水銀作測溫物質靈敏度高
B.夏日的深夜,風一般是從陸地吹向海洋的
C.海邊城市往往比內陸城市溫差大
D.城市多植樹、建造人工湖可調節氣溫
13.(易錯題)在標準大氣壓下,溫度為40 ℃、質量為2 kg的水吸收5.46×105 J的熱量,水的溫度會升高到[c水=4.2×103 J/(kg·℃)]( )
A.105 ℃ B.100 ℃
C.65 ℃ D.60 ℃
C
B
14.甲、乙兩個物體的質量都為1 kg,丙物體的質量為2 kg,三個物體的溫度都升高1 ℃時,吸收熱量的情況如圖所示,則甲物體的比熱容為___________J/( kg·℃);甲、乙、丙三個物體的比熱容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為________________。
c甲>c乙>c丙
3×103
15.如圖所示,是冷水與熱水混合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甲、乙通過__________的方式使內能發生轉移,假設在這一過程中沒有熱量損失,那么,由圖中所給的信息可知,冷水與熱水的質量之比是__________,冷水吸收熱量與熱水放出的熱量之比是__________。
熱傳遞
2∶1
1∶1(共20張PPT)
13.2 內 能
知識點1 內能的概念
【知識鏈接】①內能:運動的分子具有________,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具有________,內能就是構成物體的________分子,其熱運動的________與分子________的總和。一切物體,不論溫度高低,都具有內能;②影響因素:同一物體,溫度越高,內能________;此外,內能的大小還跟物體的質量、體積、________等有關;③內能的單位:__________。
動能
勢能
所有
動能
勢能
越大
狀態
焦耳(J)
1.下列關于內能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靜止的物體沒有內能
B.溫度為-40 ℃的冰塊沒有內能
C.物體運動越快,分子動能一定越大
D.物體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加
D
2.四只相同規格的燒杯中裝有水,水量及其溫度如圖所示。關于四只燒杯中水的內能的大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甲杯中水的內能最大
B.乙杯中水的內能最大
C.丙杯中水的內能最大
D.丁杯中水的內能最大
D
知識點2 物體內能的改變
【知識鏈接】①改變物體內能方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②熱量: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________的多少叫熱量,其單位是__________ ;③熱傳遞:發生熱傳遞時,兩個物體之間或同一個物體不同部位之間存在__________,高溫物體________熱量 ,內能________,低溫物體________熱量 ,內能________;④做功: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________;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________。
熱傳遞
做功
能量
焦耳(J)
溫度差
放出
減少
吸收
增加
增加
減少
3.下列實例中,通過做功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陽光曬熱棉被
B.鋸木頭時鋸條變熱
C.用熱水袋取暖
D.冷氣使房間溫度降低
B
4.(淮北月考)在如圖所示的情景中,物體的內能減少的是( )
A      B     C     D
A.搓手取暖  B.用火燒水
C.水蒸氣將塞子沖出  D.壓縮中的空氣
C
5.冬天睡覺前打盆熱水泡腳,能使腳舒適暖和,這樣做可使腳的內能( )
A.不變 B.增加
C.減少 D.無法判斷
6.寒假,小明在漠北參加冬令營活動。隨行老師提出,在漠北這樣溫度低于0 ℃的環境里,若不提供熱源加熱,用什么辦法可以讓冰熔化。結果小明用兩塊冰來回摩擦的方法使冰熔化了。下列成語中描述的現象與小明的方法原理相同的是( )
A.炙手可熱 B.揚湯止沸
C.滴水成冰 D.鉆木取火
B
D
7.如圖所示,禮花筒利用鋼瓶內的高壓空氣膨脹,將筒內彩帶噴向空中,產生喜慶效果,則高壓空氣膨脹過程中( )
A.對外做功內能增加
B.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C.分子熱運動加劇
D.向外界傳遞熱量
B
8.(教材P10T4改)把圖釘按在鉛筆的一端,手握鉛筆使圖釘釘帽在粗糙的硬紙板上來回摩擦,然后用手輕觸釘帽,感覺釘帽的溫度明顯升高了,甚至發燙。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釘的溫度升高,內能減小
B.圖釘的內能增加,紙板的內能也增加
C.改變圖釘內能的方式是熱傳遞
D.圖釘內能的大小等于圖釘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多少
B
9.(教材P9演示拓展)如圖所示,在平底燒瓶內裝有少量的水,用打氣筒向瓶內打氣,觀察到許多物理現象,其中分析錯誤的是( )
A.往瓶內打氣時,外界對瓶內氣體做功
B.往瓶內打氣時,瓶內氣體內能減少
C.塞子跳出時,看到瓶內有霧出現,是液化現象
D.塞子跳出時,瓶內氣體溫度降低
B
10.(2022·蜀山區月考)某同學對冰加熱,他將冰熔化成水直到沸騰的過程,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物體在C處分子勢能比B處大
B.AB、CD段物質在吸熱,BC、DE段物質沒有吸熱
C.D點時物質的每個分子相比C點時物質的每個分子的運動都加快了
D.BC段物質的溫度保持不變,內能不變
C
11.請寫出下列“熱”的物理含義:
(1)摩擦生熱,這里的“熱”是指:__________。
(2)物體吸熱升溫,這里的“熱”是指:__________。
(3)今年夏天很熱,這里的“熱”是指:__________。
內能
熱量
溫度
12.如圖所示,一只瓶子,內裝一些鐵屑。我們既可以通過振蕩,也可以通過加熱,使鐵屑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大。從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來看,前者是通過________方法,后者是通過________ 方法來增大鐵屑的內能。如果你沒有看到內能改變的過程,僅憑鐵屑溫度的改變,能否確定采用了什么方法改變了鐵屑的內能?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功
熱傳遞
不能
做功和熱傳遞在改變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
13.(2022·亳州月考)在一長下坡路段上,陽陽開車緊跟在一輛大型載重汽車后面,看見路上總有水印,這是為了防止剎車片過熱造成剎車失靈要向剎車片和輪胎噴水來達到降溫的目的。剎車片過熱是通過________方式增加內能的。用水降溫是通過__________方式減少內能的。
做功
熱傳遞
14.如圖所示,用活塞式打氣筒為自行車輪胎打氣的過程中,會發現氣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發熱,而氣筒的下部筒壁,特別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溫度較高,甚至燙手。對于筒壁發熱現象,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a.打氣時活塞壓縮氣體做功使氣體的內能增加,升溫的氣體通過熱傳遞使筒壁溫度升高;
b.打氣過程中活塞與筒壁之間不斷地摩擦生熱使筒壁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
這兩個使筒壁發熱的原因中有一個是主要原因。根據上述筒壁發熱現象的描述:
(1)你猜想________(填“a”或“b”)是主要原因。
(2)你猜想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因為摩擦產生的熱是傳給整個筒壁,氣筒的筒壁各部分溫度接近。壓縮空氣做功,使空氣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將熱傳給筒壁,使氣筒下部筒壁溫度較高(共18張PPT)
13.1 分子熱運動
知識點1 物質的構成
1.關于物質的構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的直徑很小,一般為10-10 cm
B.大霧天,我們看到空氣中有許多極小的小水珠,它們就是一個個水分子
C.常見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
D.分子是物體中不能再分割的最小顆粒
C
知識點2 分子熱運動
【知識鏈接】擴散:不同的物質在互相________時彼此進入________的現象。擴散現象表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間存在________。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________。
接觸
對方
做無規則運動
間隙
劇烈
2.下列不是屬于分子運動的是( )
A.墻內開花墻外香 B.酒香不怕巷子深
C.日照香爐生紫煙 D.花氣襲人知驟暖
3.經過美食街,遠遠都能聞到臭豆腐的味道,這是__________現象;臭豆腐經過燒烤后,溫度升高,味道更加濃郁,該現象說明了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__________。
C
擴散
劇烈
知識點3 分子間的作用力
【知識鏈接】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________和________。當分子間的距離變小時,作用力表現為________;當分子間的距離變大時,作用力表現為________。如果分子相距很遠,作用力就變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引力
斥力
斥力
引力
4.如圖甲所示,草葉上兩滴水珠接觸時,能自動結合成一滴較大的水珠,這一事實說明分子間存在著________。如圖乙所示,封閉在注射器筒內的空氣很容易被壓縮,該實驗說明分子間有________,壓縮到一定程度就很難壓縮,這是因為分子間有________。天然氣液化后,其分子間的距離變______,作用力變______。(后兩空填“大”或“小”)
引力
間隙
斥力


5.如圖所示是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某種病毒的照片。該病毒一般呈球形,直徑在60~140 nm之間,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病毒分子也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B.健康人佩戴口罩可防止感染,是因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間沒有空隙
C.病毒隨飛沫傳播是一種分子運動
D.溫度越高,構成病毒的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
D
6.(教材P2圖)如圖所示是電子顯微鏡下的一些金原子。下列有關金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金是否處于固態可以從其原子的排列方式上進行推斷
B.人們可以用肉眼和光學顯微鏡分辨出它們
C.這些金原子是保持靜止不動的
D.金原子之間有間隙,說明金原子間有斥力沒有引力
A
7.如圖所示是小麗看到媽媽制作的豐盛早餐,她利用所學的分子動理論知識對一些現象進行了解釋,其中正確的是( )
A.做早餐時會產生油煙,說明物質由分子組成
B.做好的早餐冒出香氣,說明分子在做熱運動
C.面包片很容易被捏扁,說明分子間存在間隙
D.油炸花生米沒粘一起,說明分子間沒有引力
B
8.(易錯題)用細線把很干凈的玻璃板吊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記住測力計的讀數。使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圖所示。則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
A.不變,因為玻璃板重力不變
B.變大,因為玻璃板沾水變重了
C.變小,因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
D.變大,因為玻璃板與水的接觸面之間存在分子引力
D
9.(教材P6T2改)我們通常吃的咸鴨蛋,其實是用鴨蛋腌制而成的。有的地方是將食鹽和黃泥以適當比例混合后加水和成泥,裹在鴨蛋表面,十天或半月后鴨蛋就變咸了。則下列分析正確的( )
A.此方法不能腌制雞蛋
B.只有蛋殼有裂縫的蛋才變咸
C.此實例說明固體分子間也可以發生擴散
D.用黃泥的目的是將蛋殼腐蝕,使蛋殼變得十分薄
C
10.(2022·阜陽期中)如圖所示,在量筒里裝一半清水,用細管在水的下面注入藍色的硫酸銅溶液,靜置幾天后,硫酸銅溶液與清水的界面變模糊了,液面下降了一點。對上述現象的推測合理的是( )
A.現象:液體分層;推測:分子之間沒有間隙
B.現象:界面變模糊;推測: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
C.現象:液面下降;推測:液體分子變小
D.現象:清水在上層;推測:水分子較小
B
11.(易錯題)如圖所示,現代手機使用時,人們喜歡在上面貼上鋼化膜。鋼化膜利用了分子之間__________可以使其吸附在手機屏幕上;鋼化膜的硬度大,碎裂后不能再復原是因為分子之間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兩空均填“有引力”“有斥力”或“幾乎沒有作用力”)
有引力
幾乎沒有作用力
12.(桐城月考)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演示氣體擴散現象,其中一瓶裝有密度比空氣大的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另一瓶裝有空氣。為了有力地證明氣體發生擴散,裝二氧化氮氣體的應裝在________(填“上”或“下”)瓶,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避免重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13.(2022·淮北月考)將吸盤內的空氣排盡,使其緊緊“粘”在玻璃板上,在吸盤下的掛鉤上懸掛一定質量的重物;將表面光滑的兩鉛塊緊壓后,它們會“粘”在一起,在其下面懸掛一定質量的重物。把它們均放入真空罩內(如圖所示),當抽去空氣時,重物不會掉落的是( )
A.掛著重物的吸盤
B.掛著重物的鉛塊
C.二者都會
D.二者都不會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凉城县| 台山市| 阿克| 台山市| 博白县| 吴桥县| 陆丰市| 定结县| 诸暨市| 南昌市| 新源县| 井陉县| 双江| 乐山市| 武城县| 西乌珠穆沁旗| 建德市| 中西区| 恭城| 铜山县| 四会市| 都安| 德州市| 安龙县| 宣化县| 西青区| 古交市| 平顺县| 承德市| 阿荣旗| 高雄县| 永胜县| 衡山县| 炎陵县| 泰来县| 东方市| 麻栗坡县| 浑源县| 临安市| 龙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