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六章第一節 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第三課時 焓變新人教版 化學 必修第二冊01目錄反應熱及其測定02反應熱與焓變01一、反應熱的測定內容內容內容一、反應熱的測定1.體系我們將試管中的鹽酸、氫氧化鈉溶液及發生的反應等看作一個反應體系,簡稱體系(又稱系統)與體系相互影響等其他部分,如盛溶液等試管和溶液之外等空氣等看作環境2.環境內容內容內容一、反應熱的測定3.熱量指因為溫度不同而在體系與環境之間交換或傳遞等能量。4.反應熱在等溫條件下,化學反應體系向環境釋放或從環境吸收的熱量,稱為化學反應的熱效應,簡稱反應熱。內容內容內容一、反應熱的測定5.反應熱的測定許多反應熱通過量熱計直接測定簡易量熱計示意圖保溫杯式量熱計現代量熱計內容內容內容探究實驗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實驗目的測定強酸與強堿反應的反應熱,體驗化學反應的熱效應。根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的概念,通過簡單實驗測量一定量的強酸、強堿溶液在反應前后的溫度變化,計算反應放出的熱量,由此求得中和反應的反應熱。實驗原理實驗用品簡易量熱計、量筒(50 mL)兩個、0.50 mol/L鹽酸、0.55 mol/L NaOH溶液。內容內容內容②用一個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鹽酸,打開杯蓋,倒入量熱計的內筒,蓋上杯蓋,并用溫度計測量鹽酸的溫度(t1),記錄數據,然后把溫度計上的酸用水沖洗干凈。③用另一個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溫度計測量NaOH溶液的溫度(t2),記錄數據。實驗步驟②③用另一個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溫度計測量NaOH溶液的溫度(t2),記錄數據。用一個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鹽酸,打開杯蓋,倒入量熱計的內筒,蓋上杯蓋,并用溫度計測量鹽酸的溫度(t1),記錄數據,然后把溫度計上的酸用水沖洗干凈。打開杯蓋,將量筒中的NaOH溶液迅速倒入量熱計的內筒,立即蓋上杯蓋,插入溫度計,用玻璃攪拌器勻速攪拌,并準確讀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溫度(t3),記錄數據。④⑤重復實驗步驟②~④兩次。探究實驗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內容內容內容探究實驗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內容內容內容實驗次數 反應物的溫度/℃ 反應前體系的溫度 反應后體系的溫度 溫度差鹽酸 NaOH溶液 t1/℃ t2/℃ (t2-t1)/℃123探究實驗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數據處理記錄數據內容內容內容探究實驗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為了計算方便,可近似地認為實驗所用鹽酸、NaOH溶液的密度和比熱容與水的相同,并忽略實驗裝置的比熱容。取三次測量所得數據的平均值作為計算依據。根據溫度差和比熱容等計算反應熱鹽酸的質量m1=50 gNaOH溶液的質量m2=50 g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熱容c=4.18 J/(g·℃)反應體系的溫度變化Δt=t3-(t1+t2)/2,數據處理內容內容內容探究實驗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數據處理鹽酸的質量m1=50 gNaOH溶液的質量m2=50 g反應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熱容c=4.18 J/(g·℃)則生成1 mol H2O時放出的熱量為:實驗中反應放出的熱量為Q=c·(m1+m2)·(t2-t1)=Qn(H2O)4.18×100×3.4= 1421J = 1.421kJQ:中和反應放出的熱量 m:反應混合液的質量c:反應混合液的比熱容 Δt:反應前后溶液溫度的差值Q = c m Δt內容內容內容一、反應熱的測定6.中和熱大量實驗測得,在25℃和101kPa下,強酸的稀溶液與強堿的稀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H2O時,放出57.3kJ的熱量在稀溶液中,酸跟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 mol水時的反應熱。微點撥①弱酸弱堿稀溶液,因為電離吸熱,故生成1molH2O放熱 < 57.3 kJ②強酸強堿濃溶液,因為稀釋放熱,故生成1molH2O放熱 >57.3 kJ01二、反應熱與焓變二、反應熱與焓變化學反應為什么會產生反應熱?內能發生了變化二、反應熱與焓變1.內能(U)內能是體系內物質的各種能量的總和受溫度、壓強和物質的聚集狀態等影響化學反應前后體系內能會發生變化,是反應熱產生的根源等壓條件下的反應熱在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中一個與內能有關的物理量科學上引入2.焓(H)二、反應熱與焓變2.焓(H)二、反應熱與焓變課堂檢測內容內容內容10.下列反應屬于放熱反應的是A.煅燒石灰石制生石灰 B.煤的氣化制水煤氣課堂檢測D1.下列反應屬于放熱反應的是( )A.煅燒石灰石制生石灰B.煤的氣化制水煤氣C.Ba(OH)2·8H2O與反應D.H2SO4與NaOH的中和反應內容內容內容A.Na與H2O的反應屬于吸熱反應B.“H—Cl→H+Cl”過程中放出熱量C.干冰升華過程放出熱量D.反應“C+H2O(g)CO+H2”中的能量變化可以用如圖表示課堂檢測D2.下列有關能量轉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Na與H2O的反應屬于吸熱反應B.“H—Cl→H+Cl”過程中放出熱量C.干冰升華過程放出熱量D.反應“C+H2O(g)CO+H2”中的能量變化可以用如圖表示內容內容內容9.我國科學家實現了用氮氣、二氧化碳和水在常溫下合成尿素。該方法屬于A.人工固氮 B.自然固氮 C.大氣固氮 D.生物固氮課堂檢測C3.汽車受到猛烈碰撞時,安全氣囊內的NaN3固體迅速分解,產生氮氣和金屬鈉,該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NaN3屬于離子化合物B.NaN3的分解反應屬于放熱反應C.E1表示2molNaN3固體的能量D.NaN3作為安全氣囊的氣體發生劑,具有產氣快、產氣量大等優點課堂總結課堂總結01020304放熱反應吸熱反應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關系能量轉化與能量利用THANKSTHANKS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