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第一節 化學反應速率 第3課時 活化能 1.培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素養 2.培養“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素養 3.培養“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 ”的素養 核心 素養 學習 目標 認識“基元反應”、“反應歷程(反應機理)”、“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等概念。 用簡單碰撞理論說明反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體會理論模型的建構過程,強化模型認知意識。 了解催化劑對于化學科學研究和化工生產的巨大作用。 回想?質疑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探究實驗 影響因素 結論 未加催化劑 催化劑 2H?O?=2H?O+O?↑ 催化劑可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溫度 升高溫度化學反應速率加快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反應物濃度 增大反應物濃度化學反應速率加快 宏觀現象 提出問題 微觀本質 情景導入 未加催化劑 加入FeCl3(aq) 5%H2O2 思考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本質是什么呢? (1)微粒觀:原子的重新組合 (2)能量觀:化學反應伴隨能量的變化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1 深入認識微粒的運動 1 活動 活動?探究 模型建立 資料1:通常情況下,當氣體的濃度為1mol/L時, 在每立方厘米、每秒內 反應物分子的碰撞可達到1028次。 資料2:不同溫度下,各速率區間的氧氣分子數占總分子數的百分比 分析: 分析: 分子之間存在劇烈碰撞(碰撞是發生化學反應的前提) 1.同溫度下,分子的能量、運動速率不同 2.能量很高或很低的分子所占比例很小 3.升高溫度,分子的能量增大 一、有效碰撞理論模型建立 (一)化學反應發生的前提: 反應物分子間必須發生碰撞 基元反應 2HI = H2 + I2 實際上是經過下列兩步反應完成的: ① 2HI → H2 + 2I? ② 2I? → I2 自由基:帶有單電子的原子或原子團。 (每一步反應) 反應歷程(反應機理) 基元反應發生的先決條件:反應物分子必須____________________ 互相接觸發生碰撞 什么樣的碰撞才能使化學反應發生呢? 問題 2 有效碰撞理論-能量 21 活動 活動?探究 模型建立 一、有效碰撞理論模型建立 (二)有效碰撞理論模型 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 足夠的能量 合適的取向 2)碰撞時取向不合適 3)有效碰撞 1)碰撞時能量不足 能夠發生化學反應的碰撞。 一、有效碰撞理論模型建立 (二)有效碰撞理論模型 有效碰撞: 活化分子: 具有足夠的能量,能夠發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能夠發生化學反應的碰撞。 化學反應經歷的過程: 活化能: 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與反應物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之差。 4 有效碰撞理論-活化能 41 活動 活動?探究 有效碰撞理論 4 有效碰撞理論-活化能 41 活動 活動?探究 有效碰撞理論 普通分子 (能量低) 活化分子(能量高) 如左圖所示: E1表示反應的 ; E2表示活化分子變成生成物 分子 ; E1-E2表示 。 活化能 放出的能量 反應熱(即ΔH) 有效碰撞次數的多少與單位體積內反應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關。在一定條件下,對于某一化學反應來說,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是一定的。 5 解釋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51 活動 活動?探究 模型應用 因素 單位體積內 化學反應速率 分子總數 活化分子數 有效碰撞次數 增大濃度 增加 增加 增加 加快 熱水 冷水 5 解釋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51 活動 活動?探究 模型應用 因素 單位體積內 化學反應速率 分子總數 活化分子數 有效碰撞次數 升高溫度 不變 增加 增加 加快 5 解釋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51 活動 活動?探究 模型應用 催化劑:改變反應歷程,降低反應活化能 因素 單位體積內 化學反應速率 分子總數 活化能 活化分子數 有效碰撞次數 加入催化劑 不變 增加 增加 加快 降低 應用?實踐 課后作業 試一試 (1) 醫用藥品常在低溫、干燥的環境中密封保存。 (2) 向一堆篝火“鼓風”可以使火勢變旺。 1.你能解釋下列現象嗎? 2.工業生產調控反應速率: 以合成氨為例:為提高氨的產率,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呢? 考慮 因素 反應設備 反應條件 生產成本 …… 措施 升高溫度 加入催化劑 提高反應物濃度 …… 課堂小結 活化能 相關概念 有效碰撞理論 足夠的能量 合適的取向 基元反應 反應歷程 活化分子 活化能 實踐 運用模型解釋微觀本質 拓展?提升 關于催化劑,你了解多少呢? 閔恩澤 德國的哈博,用鐵作催化劑將大氣中的氮和氫轉化成氨,使農作物產量得到成倍的增長。 德國的齊格勒和意大利的納塔,發現烯烴聚合催化劑,使人類進入了高分子時代。 美國孟山都公司用銠作催化劑,由甲醇合成醋酸獲得成功,從而改變了過去依靠糧食制醋酸的歷史。 ………… 中國“催化劑之父”石油化工催化專家,中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人,中國綠色化學的開拓者。 感 謝 您的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