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時 教 案 年級 學科課題 4-7.1.2 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周次課時 第二課時 課型教學目標 1、例舉說出環境污染對生物的不良影響。 2、設計并完成“煙草浸出液對金魚呼吸頻率影響”、“ 模擬酸雨對生物的影響”的探究實驗。 3、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創新思維、合作交流、語言表達等多種能力。教學重點及難點 探究模擬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教學方法 分析法、討論法、講練結合法教 學 過 程 設 計 二次備課 及雙邊活動創設情境、明確目標 知道酸雨的成因及危害。 自主學習、小組合作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獨立思考,在課本上做好圈點批注重點,完成“學習任務”中相關內容,無法解決的問題要用紅筆標注。 1.酸雨的成分有哪些? 2.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區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嗎? 3.討論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對改善環境應做到有哪些? 學習任務一 1.什么是酸雨? 2.知道pH值表示的含義。 3.酸雨是怎樣形成的? 4.酸雨的成分有哪些? 學習任務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酸雨。 2.溶液的酸堿度用_____來表示,當其數值等于_______時呈中性,其數值為____時,呈酸性,正常雨水的pH值大約為_____,酸雨的pH值則_________。 3.酸雨主要是________向大氣中排放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4.我國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的煤而形成,此外,各種機動車排放的________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三、問題探究、交流展示 1.酸雨與模擬酸雨有什么異同? 2.根據你設計的模擬實驗,你認為變量是什么? 3.實驗中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四、精講點撥、歸納提升 1.酸雨對生物有極大的危害,被稱為_______。其危害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過______,減少______、_________等燃料燃燒時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_______和______這些污染物的工作。 3.下列關于酸雨的陳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降水酸性越強,pH越大 B.即使是沒有受到污染的地區,降水也呈微弱的酸性 C.pH小于5.6的降水為酸雨 D.酸雨的酸性越強,危害就越大 4.下列各項不屬于空氣污染的是( ) A.工廠煙囪冒出的濃煙 B.工廠排放的廢水 C.汽車排放的尾氣。 D.生活燃燒煤排放的煙。 5.溶液的pH值小于7,那么溶液就是呈( ) A.酸性 B.堿性 C.中性 D.不能確定。 五、達標檢測、反饋講評(5分鐘左右) 1.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只要我們國家減少了空氣污染,我國就不會有酸雨的危害 B.1998年長江中下游特大洪災的主要原因是長江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壞 C.為了保護環境,應該提倡垃圾分類回收 D.如果土壤和水環境遭到了污染,位于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受到的危害最嚴重。 2.下列那一種情況不是由酸雨造成的( ) A.森林枯萎 B.魚蝦死亡 C.水俁病 D.土壤肥力降低 3.下列行為哪個不利于保護環境( ) A.節約資源,少用一次性用品 B.使用充電電池 C.注意衛生,大面積使用消毒劑消毒 D.購買貼有綠色標志的產品 4.實踐:許多污染物即使在濃度很低的情況下也會產生有害的影響。讓我們用鋼筆水模擬有毒物質,探究一下。 (1)取九個干凈的試管,并貼上標簽,編好號。 (2)用滴管給每個試管滴9滴清水,盡量使每個試管里的水等量。 (3)在1號試管里加一滴鋼筆水,輕輕震蕩試管使溶液混合。此時,1號試管里鋼筆水的濃度是十分之一。 (4)用干凈的滴管從試管1里取出1滴溶液,滴入試管2,輕輕震蕩使之均勻。 提示:你剛滴入的那一滴溶液的濃度是十分之一,當你將這十分之一的溶液再次稀釋十倍,溶液的濃度變成了百分之一。 (5)在3-9號試管中重復上述步驟??偸前亚耙辉嚬艿囊坏稳芤旱稳牒笠辉嚬苤?。計算新得到的溶液的濃度。 (6)觀察每一個試管的溶液顏色,和溶液的濃度記錄在一起。 分析:從試管1到試管9,溶液的顏色發生了什么變化?試管9里還有鋼筆水嗎?想一想,為什么有時候看起來很干凈的河水也是被污染了的?為什么在討論環境污染問題時,百萬分之幾的數量級會很有意義? 六、反饋講評、梳理總結(3分鐘左右)板 書 設 計 教 學 反 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