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通談歷史網絡記憶法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七中學 李福南? 教會學生學習歷史,首先應該教會學生記憶歷史知識的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給學生的記憶插上“飛翔的翅膀”,應當成為每位歷史教師的自覺行動。網絡記憶法——把所學的知識點連成線,組成面,編成網,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也就清晰可見了。技巧1 垂直狀---如:君主專制的演進 技巧2 水平狀---如:二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技巧3 縱橫交錆狀---如: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發展技巧4 曲線狀---如: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歷程技巧5 時空連線狀---如: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創立與發展 重創與獨尊 改造與融合 轉型與成熟 批判與繼承技巧6 網絡狀---如:儒家思想的不斷發展技巧7 四周環繞狀---如:資本主義市場的形成和發展技巧8 結構圖示狀---如: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技巧9 邏輯推理狀---如: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提案恢復 要求 × 雙重代表權案 第26屆聯大(1971.10.25) 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技巧10 地理方位狀---如:紅軍長征當時中國國內政治形勢變化 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錯誤和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轉危為安 廣播火種 長征精神 開始新局面技巧11 關系狀---如:雅爾塔體系、兩極格局、冷戰的內在關系技巧12 脈絡狀---如:笫-單元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技巧13 思維導圖狀---如:近代中國經濟結構變化示意圖技巧14 坐標通覽狀---如: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的發展歷程技巧15 點線關系狀---如:對外開放格局逐步形成技巧16 鮮花狀---如: 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技巧17 “經緯度”狀---如:世界經濟全球化技巧18 遞進狀---如: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發展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么 人應該過怎樣的生活 人應該過怎樣的宗教生活 人應該過怎樣的政治生活技巧19 電梯升降狀---如:文學發展與社會環境的關系技巧20 嵌入狀---如: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技巧21 樹枝狀---如:笫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技巧22 登山狀---如:第二單元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技巧23 條塊狀---如: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技巧24 方塊狀---如:第六單元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中國統-技巧25 綜合流程狀---如: 近現代中國經濟、社會生活的發展與變遷歷史網絡記憶法的特點“三性”:(1)直觀性。網絡圖線條清晰,縱橫關系一目了然。同時還打破了正常行文的格式,給人以清新之感,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2)概括性。通過網絡,可集知識之精華,覽材料之概要,自己便于記憶和掌握。(3)條理性。突出了材料的層次以及各層次之間的關系,抓住這些條理,回憶是就可以“按圖索驥”了。歷史網絡記憶法的制作“四找”:(1)找出識記歷史事件有幾個要點。分清主次,綱舉目張。比如:要記憶“井岡山根據地是怎樣建立的”這個歷史事件。我們經過分析,首先確定它有五個要點:①湘贛暴動;②文家市轉移;③三灣改編;④井岡樹旗;⑤礱市會師。(2)找齊這幾個要點之間的聯系。抓住事物間的有機聯系,使知識層次分明。(3)找準網絡方法。列表繪圖、編制系統等手段,就可把知識內容納進到大腦中原有的知識結構,使其條理化、系統化和形象化。(4)找尋語言歸納。心理學家曹日昌說:“經過了自己的分析,用自己的語言做過提綱的材料,是比較容易記憶和保持的。”這樣我們才能使自己思路清晰,記憶清楚有序,回憶調動時就能“招之即來,來之能用”。中學歷史課的內容,縱貫古今,橫攬中外,涉及到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和科學技術等各個領域的發展和演變。它豐富的內容,常常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它紛繁的頭緒,又往往給學生帶來記憶的困難。不少學生反映:“歷史學起來有興趣,記起來真困難。”因此,“愛上課,怕考試”。原因之一是他們記憶歷史知識的方法不對頭。俗話說:方法得當,事半功倍;方法不當,事倍功半!我堅信:歷史網絡記憶法會為你攀登歷史高峰助一臂之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