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八下知識梳理 物理復習筆記 課件(50頁)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八下知識梳理 物理復習筆記 課件(50頁)

資源簡介

(共50張PPT)
6.3密度
1、定義:某種物質組成物體的______與它的______之比.
2、公式:____________ 變形公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單位 ρ→______ m→______ V→______
4、水的密度 ρ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質量
體積
m=ρV
kg/m3
kg
m3
1×103kg/m3
1g/cm3
7.1 力
1、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發生作用的兩個物體,一個是_______物體,另一個是_____物體。
2、單位:在物理學中,力用符號_____表示,它的單位是______,簡稱______,符號是_____ 。
3、常考舉例:托起兩個雞蛋(1包方便面)所用的力大約為______,一個中學生的重力約為______。
4、力的作用效果:力能改變物體的______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
5、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6、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_ 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施力 
受力 
F
牛頓
N
牛 
1N
500N
形狀
運動狀態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點
相互
7.3 重力
1、由于______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重力的施力物體______
2、符號______
3、公式______,變形公式______,g=______ 數值單位
4、方向____________,方向豎直向下的應用______
5、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______
地球
G=mg
豎直向下
鉛垂線
成正比
G
9.8N/kg
地球
8.2.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條件:平衡力作用在______ ②_______,③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力平衡條件
(1)將小車扭轉一個角度,松手后,小車將會扭轉回來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小車(塑料片)從中間分開,小車向兩側運動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物體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并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驗證平衡的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驗證平衡的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8、3.摩擦力
一、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測量工具:____________ 方法:____________ 原理:____________
要求: 使木塊在______方向做____________運動.
要求的目的:使______等于_____________,成為一對平衡力.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進實驗后: ________勻速直線拉動,示數穩定
水平勻速直線拉動時,砝碼受到的摩擦力(木塊受到砝碼的摩擦力)_________N
彈簧測力計
控制變量法
二力平衡
水平
勻速直線
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在壓力大小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拉力
滑動摩擦力
不需要
0
8、3.摩擦力
二、摩擦的利用與防止
增大摩擦 ____________ (車閘,張緊縫紉機的皮帶 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滑鏈,輪胎表面花紋)
__________________(剎車等)
減小摩擦 __________________(體操運動員握單杠不能太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機器上的接觸面加工的很光滑)
__________________(在重物下墊圓木,使用滾動軸承)
__________________(如加潤滑油,磁懸浮列車,氣墊等)
增大壓力
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
變滾動為滑動
減小壓力
減小接觸面粗糙程度
變滑動為滾動
分離接觸面
9.1.壓強
1.定義:物體所受_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之比叫做壓強
2.公式:__________ 變形式__________、_______
3.單位: F→______ S→______P→______
4.5Pa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壓力大小
受力面積
N
m
Pa
1m 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為5N
F=PS
9.1.壓強
二、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壓強)的因素
1.方法: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通過觀察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壓力作用效果)
2.結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變量法
轉換法
海綿的形變程度
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9.1.壓強 三、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
減小壓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枕木,滑雪板,書包帶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貨車限載、空心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卡車限載并增加車輪數量
增大壓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刀斧的刀片薄、注射器針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壓路機上碾子質量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砍柴時,斧頭鋒利,同時加大力量
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
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
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力
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
受力面積 一定時,增大壓力
減小受力面積,同時增大壓力
9.2.液體壓強 一、液體壓強產生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
1.實驗器材:____________(不是連通器)使用U形管壓強計前,應檢查裝置的________;檢查時液面的高度差發生變化,說明_________
不發生變化,說明_________。應該__________________
2.壓強的大小,通過U形管兩端的液面高度差來反映_______
3.方法:_____________ 4.實驗結論: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體受重力
液體具有流動性
壓強計
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液體密度相同時,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液體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氣密性
裝置不漏氣
裝置漏氣
取下軟管重新安裝
轉換法
控制變量法
9.2 液體壓強
三、液體壓強的大小
1、液體壓強公式__________
2、變形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物理量統一單位 p→______ ρ→ ______ g→______h→______
四、連通器
1、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容器叫做連通器
2、特點:當液體不流動時,連通器各部分_______________(與容器形狀,粗細等無關)
3、舉例:茶壺,鍋爐水位計,排水管U形反水彎,乳牛自動喂水器 船閘
Pa
p=ρgh
kg/m
N/kg
m
上端開口.下端連通
液面高度相平
9.3 大氣壓強
1、產生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證明大氣壓存在:__________________
3、大氣壓的精確測量:__________________
4、1標準大氣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殊情況:(1)若進入少量空氣,測量值______(水銀柱低于760mm)
(2)若不小心,把玻璃管頂部弄破,水銀將退回到玻璃槽中,直至液面相平
海拔高度越高,氣壓越______
自制氣壓計:不能測出大氣壓的值 P內=Po+P水
外界氣壓降低,液柱______; 海拔高度升高,液柱______;
氣體受重力
氣體具有流動性
馬德堡半球實驗
托里拆利實驗
760mmHg
1.013×10 Pa
偏小

上升
上升
9.4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一、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流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飛機的升力.
1、機翼的形狀:___________
2、升力產生原因:機翼上下表面向上______差:
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
上凸下平
壓力
10.1浮力
1、定義:浸在液體(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氣體)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2、施力物體:__________或__________
3、方向:總是____________(作用點在重心)
4、計算浮力大小的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體
氣體
豎直向上
稱重法:F浮=G-F
壓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公式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
平衡法:F浮=G(漂浮或是懸浮時、二力平衡)
漂浮或懸浮 F浮=G=G排,即mg=m排g 即m=m排
10.2.阿基米德原理
1、內容: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于它排開液體的重力
2、公式:____________
3、變形公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單位統一 F浮→______ ρ液→______ g→______ v排→______
5、稱重法計算物體密度(浸沒) ___________
6、漂浮法計算物體密度 ____________________
F浮=G排=m排g=ρ液v排g
N
kg/m
N/kg
m
ρ物gV物=ρ液gV排
4、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順序
(1)對比 A、D、E三圖,可以得出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對比A、B、C三圖,可以得出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要探究浮力與浸沒深度的關系,應該對比___________的實驗數據。得出結論,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后的深度______。
(4)物體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是____N
(5)物體浸沒在鹽水中所受浮力是____N
(6)在E圖中,物塊接觸杯底,彈簧測力計的
示數變為1N,此時物塊受到的浮力為____N
結論:_______________一定時,________越大,浮力越大
_________一定時,_______________越大,浮力越大
液體的密度
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A、C、D
無關
2
2.2
2.2
排開液體的體積
液體密度
液體密度
排開液體的體積
5、探究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1)實驗的最佳順序是_________
(2)物體受到的浮力(甲乙)F浮=___N;
F浮=G物-F示 =3.8N-2.3N=1.5N
(3)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丙丁)為____N;
G排=G桶+水-G空桶=2.7N-1.2N=1.5N
(5)根據實驗數據,得出結論是
浮力的大小_____排開液體的重力 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F浮>G出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更換大小不同的重物,重復實驗,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丁甲乙丙
1.5
1.5
等于
F浮=G排
水面未到達溢水杯的溢水口
得出普遍規律
10.3.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
一、物體的浮沉條件.
(1)物體在液體中的浮與沉取決于浮力與重力的大小關系
物體浸沒在液體中
靜止 漂浮 F浮___G V排___V物 ρ液___ρ物
動態 上浮 F浮___G V排___V物 ρ液___ρ物 最終______
靜止 懸浮 F浮___G V排___V物 ρ液___ρ物
動態 下沉 F浮___G V排___V物 ρ液___ρ物 最終______
靜止 沉底 F浮___G V排___V物 ρ液___ρ物 F浮+F支=G
=
<
>
>
=
>
漂浮
=
=
=
<
=
<
沉底
<
=
<
10.3.物體的浮沉條件的應用
1、輪船:利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增大排開液體體積進而增大可以利用浮力
原理:F浮=G物
從 河→海 F浮______ ρ液______ V排______ 上浮一些
2、潛水艇:方法:改變自身______,實現上浮和下沉
從 河→海 V排______ ρ液______ F浮______ 水倉充水(潛水艇在液面以下運動)
3、氣球和飛艇:靠充入或排出密度較小的氣體來實現升降
4、密度計: 測定液體密度,在任何液體中都___________
原理:物體漂浮受力平衡且F浮=ρ液gV排
下方放重物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度計刻度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度計露出液面越多液體密度越大)
空心
不變
變大
變小
重力
不變
變大
變大
豎直漂浮
使密度計豎直漂浮
上小下大
刻度不均勻
上疏下密
11.1 功的計算
功的公式____________W=F s 變形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重力做功或克服重力做功
____________ 摩擦力做功或克服摩擦力做功
2.單位:F→______ S→______. W→______
→J 焦耳,焦 1J=1N m(單位統一)
1J的物理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F s
W=Gh
W=fs
N
m
J
1N的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1m.
11.2.功率(P)
一、功率的物理意義:表示物體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定義:功與做功所用時間之比叫功率
1、表達式:____________ 變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單位:W→______. t→______ p→______
lw=1J/s 常用kW 1kW=10 W
2、5W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導公式 ____________ 變形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單位:v→______ F→______ P→______
做功快慢
W=Pt
J
s
w
物體在1秒的時間內做功為5焦耳
P=Fv
m/s
N
w
3、功率的測量.(測自己上樓的功率).
1.實驗原理_________
2.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
①用體重秤測出自己的______,求出自己的重力G=mg.
②用刻度尺測出樓______.或測一個臺階高度的h。即h=nh。
③用停表測出自已上樓所用_______.
W總=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 注“測樓高度不測樓梯長度
體重秤
刻度尺
秒表
質量m
高度h
時間t
nW
nGh
nmgh
11.3動能和勢能
一、能量:
1.定義:物體能夠對外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量,簡稱“能”
2.單位:_________
機械能 包括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勢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速 動能變大 減速 動能減小 勻速去看質量
上升 重力勢能變大 下降 重力勢能減小
焦耳J
動能
勢能
重力勢能
彈性勢能
二、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
1.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觀察:__________________
3.過程和結論
(1)同一鋼球,從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處滾下(高度越高,到達水平面速度越大)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讓質量不同的鋼球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
目的:到達水平面_________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質量和速度是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但速度對動能的影響大
控制變量法
轉換法
本塊被撞后移動的距離
質量相同的物體,運動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速度相同
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三、實驗:探究重力勢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1)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觀察:__________________
(3)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
物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大,物體的彈性勢能越大、
控制變量法
轉換法
木樁陷入的深度
物體質量相同時,物體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物體高度相同時,物體質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
彈性形變程度
11.4 機械能轉化:
一種形式能在減小,同時另一種形式能在增大。我們就說減小的能轉化為增加的能
(1)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
① 單擺:下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滾擺:下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造衛星(空間站)遠地點到近地點(下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造衛星(空間站)近地點到遠地點(上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機械能守恒
在只有動能和勢能的轉化過程中,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 (只受重力和系統內彈力)
(有摩擦力時,機械能減少,有外力做功機械能增加)
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12.1 杠桿
一、杠桿:
1.定義: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0轉動,這根硬棒就是杠桿
2.杠桿的五要素:
(1)支點(0):
(2)動力(F1)
(3)阻力(F2):
(4)動力臂 (L1)
(5)阻力臂(L2)
二、畫力臂 如圖,杠桿AOB保持靜止,O為支點,請作出動力的力臂
畫力臂的作圖題:
0
2、畫力的作用線,把
力的示意圖用虛線延長
3、過支點做力的作用
線的垂線
L1
4、 標垂直符號和大括號
5、 標動力臂L1
1、找到支點O
三、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杠桿平衡狀態:靜止或勻速轉動,
2.實驗時,杠桿處于靜止狀態,就是_________狀態
3.杠桿水平平衡的目的:_____________
4.如何調節,____________
5.支點在杠桿中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結論(杠桿的平衡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鉤碼換成彈簧測力計斜拉,彈簧測力計示數比豎直拉動時,_________(力臂減小)
平衡
便于測力臂
哪高哪調
消除杠桿自身重力對實驗的影響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示數變大
四、找最小動力
由公式F1l1=F2l2可知,當阻力、
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越大,動力越小
3、過點作垂線 過動力作用點,
垂直于支點和動力作用點的連
線畫出力的作用線
2、二連線 連接支點和動力作用點
1、一找點 找出支點和動力作用點
(杠桿上距離支點最遠的點)
例:如圖所示,請畫出要使硬棒OAB保持
平衡時所需的最小力F的示意圖。
0
B
F
五、三種杠桿
1、省力杠桿:__________________
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等臂杠桿:__________________
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費力杠桿:__________________
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力,費距離 L1>L2 F1撬杠,壓水井把子,羊角錘,鍘刀,獨輪手推車,瓶起子,核桃來,鐵皮剪,剎車閘
費力,省距離 L1F2
釣魚桿,船漿,筆,筷子,鑷子,夾子,理發剪,起重機
天平,定滑輪,翹板
不省力,不費力,不省距離,不費距離L1=L2 F1=F2
12.2.滑輪
一、定滑輪
1、滑輪的軸固定不動的叫定滑輪
2、實質:_________
3、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關系式:_________(忽略繩重,摩擦 勻速拉動) _______
二、動滑輪
1、滑輪的軸隨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
2、實質: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桿
3、特點:省一半力,但費2倍的距離,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4、關系式:_________ (忽略G動、G繩、Ff)___________________ (忽略G繩 Ff)_________
5、力的方向影響力的大小(___________拉最省力)
等臂杠桿
不省力,也不費距離,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且方向改變不影響力的大小
F=G
h=s
F=G物
F= (G物+G動)
s=2h
豎直向上
三、滑輪組
定義:定滑輪與動滑輪的組合叫滑輪組
1、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動滑輪有幾段繩子承擔重物,提起物重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3、公式 F =__________________ s=______
既省力也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費距離
nh
四、斜面和輪軸
1、斜面
(1)__________________
(2)斜面高度一定,斜面越長/緩 越省力
(3)應用:_________、_________,
2、輪軸
(1)兩個半徑不同的輪固定在同一軸上,半徑大的叫輪,半徑小的叫軸
(2)特點:動力作用在輪上省力,動力作用在軸上費力
(3)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力,費距離
螺紋
盤山公路
門把手,鑰匙,方向盤,螺絲刀,扳手,自行車
12.3機械效率
一、三種功:
1、有用功(W有):必須做的功
2、額處功:(W額):人們不需要而又不得不做的功
3、總功:(W總):有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
4、三者關系: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
W總=W有+W額
二、機械效率:(表示機械性能的好壞,與做功快慢.多少無關)
1、機械效率: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
2、公式:_________
η 無單位:用百分數表示。總小于1
2/3≈_________ 3/4=_______ 4/5=_________
5/6≈_________ 5/8=_________ 10/11≈_________
66.7%
75%
80%
83.3%
62.5%
90.9%
三、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與s、h無關)
1、原理 由于
在不計繩重和摩擦情況下
2、測量工具:____________(測F、G)、_________(可無)
3、要求:豎直向上______拉動。(保證拉力大小恒定且最小)
4、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提高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彈簧測力計
刻度尺
勻速
①動滑輪重一定,物重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②物重一定,動滑輪越小,機械效率越高
③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力越小,機械效率越高
減小摩擦
物重增加
動滑輪重減小
s=nh
W有=G物h
W總=G物h+G動h
四、探究影響斜面機械效率的因素
斜面的機械效率:
h為斜面高,S為斜面長,
G為物重,F為沿斜面對物體的拉力
提高斜面機械效率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機械效率越高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機械效率越高
斜面傾斜程度相同時,減少斜面的粗糙程度,斜面越光滑
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增大斜面的傾斜程度,斜面越傾斜
科學家
1、 對“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作出巨大貢獻_______
2、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________
3、最先準確測出了大氣壓的值________
4、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已推翻)_________
5、阿基米德原理 杠桿平衡條件_________
6、力的單位_________
7、壓強單位_________
8、功的單位_________
9、功率單位_________
伽利略
伽利略
托里拆利
亞里士多德
牛頓
帕斯卡
焦耳
瓦特
阿基米德
流體壓強(流速大壓強小)___、___、____
相互作用力:_____、____
物體的浮沉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連通器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氣壓強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飛機

風箏
直升機
火箭

潛水艇
熱氣球
飛艇
密度計
茶壺
鍋爐水位計
U型管
乳牛自動吸水器
船閘
吸盤(拔罐)
用吸管吸飲料
水壺蓋上的小孔
抽水機
注射器將藥液吸進管內(鋼筆吸墨水)
常考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能改變物體的______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_
3、重力方向_________,方向豎直向下的應用_______
4、彈簧測力計使用前要調零 測重力_____調零 測水平滑動摩擦力_____調零
5、撤去一切外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一直保持_____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_________狀態
6、物體具有_________
7、機翼的形狀:_________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形狀
運動狀態
豎直向下
鉛垂線
豎直
水平
靜止
勻速直線
上凸下平
慣性
實驗一、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測量工具:____________ 方法:____________ 原理:____________
要求: 使木塊在______方向做____________運動.
要求的目的:使______等于_____________,成為一對平衡力.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進實驗后: ________勻速直線拉動,示數穩定
勻速直線拉動時,砝碼受到的摩擦力(木塊受到砝碼的摩擦力)_________N
彈簧測力計
控制變量法
二力平衡
水平
勻速直線
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在壓力大小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拉力
滑動摩擦力
不需要
0
實驗二、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壓強)的因素
1.方法: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通過觀察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壓力作用效果)
2.結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變量法
轉換法
海綿的形變程度
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實驗三、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實驗:
1.實驗器材:____________(不是連通器)使用U形管壓強計前,應檢查裝置的________;檢查時液面的高度差發生變化,說明_________
不發生變化,說明_________。應該__________________
2.壓強的大小,通過U形管兩端的液面高度差來反映_______(填方法)
3.方法:_____________ 4.實驗結論: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壓強計
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液體密度相同時,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液體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氣密性
裝置不漏氣
裝置漏氣
取下軟管重新安裝
轉換法
轉控制變量法
實驗四、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順序
(1)對比 A、D、E三圖,可以得出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對比A、B、C三圖,可以得出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要探究浮力與浸沒深度的關系,應該對比___________的實驗數據。得出結論,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后的深度______。
(4)物體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是____N
(5)物體浸沒在鹽水中所受浮力是____N
(6)在E圖中,物塊接觸杯底,彈簧測力計的
示數變為1N,此時物塊受到的浮力為____N
結論:_______________一定時,________越大,浮力越大
_________一定時,_______________越大,浮力越大
液體的密度
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A、C、D
無關
2
2.2
2.2
排開液體的體積
液體密度
液體密度
排開液體的體積
實驗五、探究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1)實驗的最佳順序是_________
(2)物體受到的浮力(甲乙)F浮=___N;
F浮=G物-F示 =3.8N-2.3N=1.5N
(3)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丙丁)為____N;
G排=G桶+水-G空桶=2.7N-1.2N=1.5N
(5)根據實驗數據,得出結論是
浮力的大小_____排開液體的重力 公式__________
(6)F浮>G出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更換大小不同的重物,重復實驗,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丁甲乙丙
1.5
1.5
等于
F浮=G排
水面未到達溢水杯的溢水口
得出普遍規律
實驗六、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
1.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觀察:__________________
3.過程和結論
(1)同一鋼球,從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處滾下(高度越高,到達水平面速度越大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讓質量不同的鋼球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
目的:到達水平面_________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質量和速度是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但速度對動能的影響大
控制變量法
轉換法
本塊被撞后移動的距離
質量相同的物體,運動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速度相同
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實驗七、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杠桿平衡狀態:靜止或勻速轉動,
2.實驗時,杠桿處于靜止狀態,就是_________狀態
3.杠桿水平平衡的目的:_____________
4.如何調節,_________________
5.支點在杠桿中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結論(杠桿的平衡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鉤碼換成彈簧測力計斜拉,彈簧測力計示數比豎直拉動時,_________(力臂減小);彈簧測力計豎直拉動,_________(動力臂和阻力臂等比減小)
平衡
便于測力臂
哪側高向哪側調
消除杠桿自身重力對實驗的影響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示數變大
示數不變
實驗八、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與s、h無關)
1、原理 由于
在不計繩重和摩擦情況下
2、測量工具:____________(測F、G)、_________(可無)
3、要求:豎直向上______拉動。(保證拉力大小恒定且最小)
4、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提高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彈簧測力計
刻度尺
勻速
①動滑輪重一定,物重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②物重一定,動滑輪越小,機械效率越高
③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力越小,機械效率越高
減小摩擦
物重增加
動滑輪重減小
s=nh
W有=G物h
W總=G物h+G動h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邑县| 商南县| 麻栗坡县| 横山县| 萨迦县| 祁门县| 广汉市| 克山县| 怀宁县| 西和县| 南木林县| 泗洪县| 伊川县| 闸北区| 东光县| 玉林市| 潜山县| 乌鲁木齐县| 阳信县| 车险| 陇西县| 嘉善县| 河西区| 厦门市| 龙海市| 巫山县| 确山县| 锦屏县| 蓝山县| 若尔盖县| 阿坝县| 商城县| 玉山县| 黑山县| 贺兰县| 洛隆县| 嘉荫县| 裕民县| 逊克县| 正宁县| 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