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化學平衡適用對象:可逆反應內在本質:v(正)=v(逆)≠0外在標志: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適用條件:一定條件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里,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的狀態。1.化學平衡狀態概念一、化學平衡狀態2.化學平衡狀態特征:逆:可逆反應(或可逆過程)等: v正 = v逆 (不等于零)動:正逆反應均未停止,只是速率相等,是動態平衡定:平衡時,各組分的濃度或含量保持不變變:條件改變,原平衡被破壞,在新的條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平衡移動v正=v逆≠0(1)用同一種物質來表示反應速率時,該物質的生成速率與消耗速率相等。即單位時間內生成與消耗某反應物(生成物)的量相等。②速率之比化學方程式中相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①表示兩個不同的方向。(2)用不同種物質來表示反應速率時必須符合兩方面直接判斷法1.等二、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例如,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 N2+3H2 2NH3,對該可逆反應,表示正、逆反應速率可以用N2或H2或NH3來表示:(1)單位時間內,消耗1molN2,同時1molN2生成(2)單位時間內,消耗3molH2,同時有2molNH3反應掉(3)1個 N≡N 斷裂的同時,有6個N—H 鍵斷裂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2.定①各組分的物質的量或物質的量分數保持不變②各氣體的體積或體積分數保持不變③各組分的質量或質量分數保持不變④體系的顏色和溫度不變⑤轉化率不變(注意不是相等,也不是成一定的比值)間接判斷法3.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M(1)若各物質均為氣體以mA(g)+nB(g) pC(g)+qD(g) 為例若m+n≠p+q若m+n=p+q一 定不一定例如: 2SO2(g)+O2(g) 2SO3(g) ,當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時,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H2(g)+I2(g) 2HI(g)當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時,不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變量不變即可判斷平衡)(2)若有非氣體參與,無論等計量數或非等計量數反應,M不變時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例如: C(s)+O2(g) CO2(g)當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時,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CO2(g)+C(s) 2CO(g)當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時,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二、間接判斷法(變量不變即可判斷平衡)3.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M特例:單一氣體的反應,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一定時,不能作為判斷平衡的標志二、間接判斷法4.氣體密度恒容:ρ總為恒值,不一定是平衡狀態。以mA(g)+nB(g) pC(g)+qD(g) 為例若m+n≠p+q若m+n=p+q一 定不一定(1)若各物質均為氣體ρ=m總V容器恒壓:例如: 2SO2(g)+O2(g) 2SO3(g) ,恒容條件下,當氣體密度不變時,不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恒壓條件下,當氣體密度不變時,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H2(g)+I2(g) 2HI(g)恒容條件下,當氣體密度不變時,不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恒壓條件下,當氣體密度不變時,不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ρ=m總V容器二、間接判斷法4.氣體密度(2)若有非氣體參與,無論等計量數或非等計量數反應, 恒壓或是恒容 , ρ不變時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 。例如: C(s)+O2(g) CO2(g)恒容條件下,當氣體密度不變時,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恒壓條件下,當氣體密度不變時,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CO2(g)+C(s) 2CO(g)恒容條件下,當氣體密度不變時,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恒壓條件下,當氣體密度不變時,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ρ=m總V容器因為恒容、恒溫條件下,n(g)越大則壓強P就越大,則無論各成份是否均為氣體,只需考慮Δn(g)。當Δn(g)=0,則P為恒值,不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當Δn(g)≠0,則P一定時,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二、間接判斷法5.體系總壓強PV=nRT例如:恒容、恒溫條件下 ,C(s)+O2(g) CO2(g)當體系總壓強不變時,不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CO2(g)+C(s) 2CO(g)當體系總壓強不變時,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2SO2(g)+O2(g) 2SO3(g) ,當體系總壓強不變時,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H2(g)+I2(g) 2HI(g)當體系總壓強不變時,不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PV=nRT觀察課本P31 表2-1 457.6℃時反應體系H2(g)+I2(g) 2HI(g) 中各物質的濃度。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C2(HI)C(H2).C(I2)該反應在457.6℃達到平衡時,是個常數對于一般的可逆反應mA(g) + nB(g) pC(g) + qD(g)在任意時刻時,稱為濃度商三、化學平衡常數當該反應在一定溫度下達到化學平衡時=KK是常數,稱為化學平衡常數,簡稱平衡常數三、化學平衡常數1.化學平衡常數的表達式K=mA(g) + nB(g) pC(g) + qD(g)化學平衡常數:濃度商:c為平衡濃度c為任一時刻濃度三、化學平衡常數2.化學平衡常數的意義化學平衡常數是表明化學反應限度的一個特征值,通常情況下,只受溫度影響當反應中有關物質的濃度商等于平衡常數時,表明反應達到限度,即達到化學平衡狀態三、化學平衡常數2.化學平衡常數的意義K值越大,反應進行得越完全,反應物平衡轉化率越高;K值越小,反應進行越不完全,反應物平衡轉化率越低。一般來說,K>105時,反應就進行得基本完全易錯警示(1)平衡常數必須指明溫度,反應必須達到平衡狀態(2)平衡常數表示反應進行的程度,不表示 反應的快慢,即速率大,K值不一定大( 3)在進行K值的計算時,純固體、純液體不作考慮,表達式中不需表達Fe3O4(s) + 4H2(g)高溫3Fe(s) + 4H2O(g)如:一定溫度下(4)平衡常數的表達式與方程式的書寫有關N2+3H2 2NH32NH3 N2+3H2某溫度下1/2N2+3/2H2 NH3易錯警示方程式的系數擴大n倍,K變為Kn;正反應與逆反應的K,互為倒數例1.在某溫度下,將H2和I2各0.01mol/L的氣態混合物充入10L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達到平衡后,測得c(H2)=0.008mol/L.(1)求反應的平衡常數.H2(g) + I2(g) 2HI(g) 始(mol/L) 0.010 0.010 0變(mol/L) 平(mol/L) 0.0080 0.00400.0020 0.0020 0.0040 0.0080K=C2(HI)C(H2).C(I2)=(0.0040)2(0.0080)2=0.25例1.在某溫度下,將H2和I2各0.01mol/L的氣態混合物充入10L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達到平衡后,測得c(H2)=0.008mol/L.(1)求反應的平衡常數.(2)在上述溫度下,將H2和I2各0.20mol的氣態混合物充入該密閉容器中,試求達到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2)根據題意:c(H2)=0.020mol/L, c(I2)=0.020mol/L設H2的變化濃度為xmol L-1 H2 + I2 2HI始 0.020 0.020 0變 平 2xxx2x 0.020-x 0.020-xK只隨溫度發生變化,因此K=C2(HI)C(H2).C(I2)=(2x)2(0.020-x)2=0.25解得x=0.0040mol/LC(H2)=C(I2)=0.016mol/LC(HI)=0.0080mol/L例2: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將 2.0mol CO和 10mol H2O(g)混合加熱到830℃,達到下列平衡:CO(g)+H2O(g) CO2(g)+H2(g) ,此時該反應的k=1.0。求達到平衡時CO轉化為CO2的轉化率。起:K=C(CO2) ·C(H2)C(CO) ·C(H2O)=(x/y)2(2.0-x)/y· (10-x)/y )=1x=5/3CO(g) + H2O(g) CO2(g) + H2(g)催化劑高溫變:平:【解】設達到平衡時CO轉化為CO2的物質的量為x mol,容器的容積為yL 轉化率為=×100%=83%Q<K ,反應向正方向進行Q=K ,反應處于平衡狀態Q>K ,反應向逆方向進行三、化學平衡常數3.化學平衡常數的應用(1)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三、化學平衡常數3.化學平衡常數的應用(2)判斷反應的熱效應若升高溫度,K值增大,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若升高溫度,K值減小,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現有一定溫度下的密閉容器中存在如下反應:2SO2+O2 2SO3已知c(SO2)始=0.4mol/L,c(O2)始=1mol/L經測定該反應在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K≈19,試判斷,當SO2轉化率為50%時,該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若未達到,哪個方向進行?Q﹤19,未達到平衡,向正方向進行。課堂練習謝謝觀看化學平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