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和功 全章習題課件(11份打包) 蘇科版 九年級全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和功 全章習題課件(11份打包) 蘇科版 九年級全冊

資源簡介

(共14張PPT)
三、 功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和功
一、 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0分)
1. 中國女子籃球隊在杭州亞運會奪冠,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C )
A. 籃球離手飛向籃筐的過程中,人對籃球做了功
B. 籃球在地面滾動時,地面的支持力對籃球做了功
C. 籃球下落的過程中,籃球的重力做了功
D. 人將球抓在手中停在半空的過程中,人對籃球做了功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在水平地面上,用一方向水平、大小恒為10N的推力,將重為100N的
行李箱沿直線向前推了5m,撤去推力后,行李箱由于慣性又前進了
1m,則推力所做的功為( A )
A. 50J B. 500J C. 60J D. 600J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海南中考)用大小相同的力F,作用在質量不同的物體上,使它們
分別在同一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s,如圖所示,F所做的
功分別為W1和W2,則( B )
A. W1=W2 B. W1=W2
C. W1=2W2 D. W1=4W2
第3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如圖為兩節5號干電池,電池上有“AALR6 1.5V”標記,其中
“AA”表示型號,“LR”表示圓筒外形,“6”表示體積,“1.5”表
示電壓,電池的平均密度約為4g/cm3,若將兩節電池疊起來,需要對電
池做的功約為(g取10N/kg)( B )
A. 0.0012J B. 0.012J C. 0.12J D. 1.2J
第4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 大偉同學用一個距離手3m高的定滑輪拉住重為100N的物體,從滑
輪正下方沿水平方向移動4m,如圖所示,若不計繩重和摩擦,則他做
的功至少為( A )
A. 200J B. 300J C. 400J D. 500J
第5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 填空題(每空3分,共39分)
6. 為了記錄運動會中精彩的瞬間,學校邀請攝影師攜帶無人機來進行航
拍.如圖所示,當無人機懸停在空中時,升力對無人機 ;當
無人機水平飛行時,升力對無人機 .(做功/不做功)
第6題
不做功 
不做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如圖甲所示的鐵塊所受重力G=4N,被吸附在豎直放置且足夠長的磁
性平板上,當它在豎直向上的拉力F=6N的作用下向上運動時,鐵塊的
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為 N,4s內拉
力F做的功為 J.
第7題
2 
4.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如圖所示,A物體重為50N,B物體重為16N(繩重及滑輪與繩的摩擦
不計).A物體沿水平桌面向右勻速運動了3m,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
為 N,該摩擦力所做的功為 J,B物體所受重力做的功
為 J. 若要使A物體勻速向左運動,則應給它施加一個大小
為 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
第8題
16 
48 
48 
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長L=80cm的細繩上端固定,下端系一個質量m=100g的小球,將小
球拉起至細繩與豎直方向成60°角的位置,然后由靜止釋放,不計空氣
阻力,則小球擺到最低點時,重力做的功為 J,細繩做的功
為 J. (g取10N/kg)
第9題
0.4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 ★一根質量分布不均勻的金屬棒AB置于水平地面上,小明用彈簧測
力計豎直地將棒的B端緩慢拉起,如圖甲所示,在此過程中,彈簧測力
計對棒所做的功W與B端離開地面的高度x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其中OP段
為A端離開地面前,PQ段為A端離開地面后,則: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金屬棒的長度為 m.金屬棒的重力為 N.
(2) 小明用同樣的方式使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將棒的A端拉起,則A端剛
好被拉起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N.
0.8 
5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 解答題(21分)
11. ★小明同學的身高為1.8m,質量為70kg,他在學校田徑運動會上參加
了背越式跳高比賽,起跳后身體橫著越過了1.8m高的橫桿,如圖所示.
(1) 他在跳高的過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約是多少?(人體在站立時
重心離地面高度約為身高的60%;g取10N/kg)
解:(1) W=Gh=mgh=70kg×10N/kg×(1.8m-
1.8m×60%)=504J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若他在月球上跳高,則所跳的高度與在地球上一樣嗎?為什么?
(月球對物體的引力約為地球對同一物體引力的)
解:(2) 不一樣.根據W=Gh,同一個人在地球上與在月
球上所做的功是一定的,由于G減小,h要增加,所以他在
月球上所跳的高度要高些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4張PPT)
五、 機械效率
第1課時 認識機械效率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和功
一、 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 如圖所示,用挖掘機提升泥土的過程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D )
A. 克服挖掘機零件間的摩擦力做的功
B. 提升泥土和抓斗所做的功
C. 克服抓斗的重力所做的功
D. 克服泥土的重力所做的功
第1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廣州中考)如圖所示為甲、乙兩機械的參數.甲、乙相比,甲的
( B )
A. 總功較大 B. 有用功較小
C. 額外功較大 D. 機械效率較低
第2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甲、乙兩種機器所做的總功之比是2∶3,機械效率之比是3∶1,則它
們所做的有用功之比是( B )
A. 2∶3 B. 2∶1 C. 2∶9 D. 9∶2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邵陽中考)如圖所示,滑輪組下面懸掛一重為12N的物體,在豎直
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該物體在10s內被勻速提升了0.5m,拉力F的大
小為5N. 關于該滑輪組,下列計算結果正確的是( D )
A.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1m
B. 有用功為0.6J
C. 總功為5J
D. 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80%
第4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甲、乙兩斜面的長和高相同,甲斜面的機械效率是60%,乙斜面的
機械效率是80%.若將同一物體分別沿這兩個斜面從底端勻速推上頂
端,推力方向平行于斜面,則推力F甲∶F乙為( C )
A. 1∶1 B. 3∶4 C. 4∶3 D. 2∶3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用相同的滑輪和繩子分別組成如圖甲、乙所示的兩個滑輪組,用同
樣大小的拉力F把A、B兩個物體勻速提升,mA、mB分別為甲、乙兩圖中
物體的質量,η甲、η乙分別是甲、乙兩圖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計繩重及
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第6題
A. mA>mB;η甲>η乙 B. mA=mB;η甲=η乙
C. mA<mB;η甲=η乙 D. mA<mB;η甲<η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 填空題(每空4分,共36分)
7. 一臺起重機將重為1800N的貨物提高4m,做的有用功為 J,
如果額外功是4800J,那么總功為 J,機械效率為 .
8. 如圖所示,用力F沿斜面將重為1000N的小車勻速拉動,沿斜面拉動
的距離s為10m,上升的高度h為2m,若斜面是光滑的,則拉力
為 N;若斜面不光滑,且斜面的機械效率為80%,則拉力做的功
為 J,小車受到的摩擦力為 N.
7200 
12000 
60% 
200 
2500 
50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如圖所示,用豎直向上的力F勻速拉動較長的杠桿,使重為18N的物
體緩慢升高0.1m,拉力F=8N,拉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為0.25m,拉力
所做的功為 J,有用功為 J,杠桿的機械效率為 %.
第9題
2 
1.8 
9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 解答題(共34分)
10. (16分)(淄博中考)淄博城區東部快速路建設正在進行,施工現
場一臺起重機將質量為1800kg的重物以0.1m/s的速度豎直勻速提升一定
高度,用時60s,所做的額外功是7.2×104J. 求:(g取10N/kg)
(1) 起重機做功的功率.
解:(1) 重物被提升的距離h=vt=0.1m/s×60s=6m,起重機做的有
用功W有用=Gh=mgh=1800kg×10N/kg×6m=1.08×105J,起重機所
做的額外功W額外=7.2×104J,起重機所做的總功W=W有用+W額外=
1.08×105J+7.2×104J=1.8×105J,起重機做功的功率P==
=3000W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起重機的機械效率.
解:(2) 起重機的機械效率η=×100%=×100%=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 (18分)如圖,塔式起重機的滑輪組將重為1.8×104N的重物在5s
內勻速吊起2m,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0%,求:
(1) 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
解:(1) 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8×104N×2m=
3.6×104J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繩端的拉力F.
解:(2) 拉力做的總功W總===6×104J,由圖可
知,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n=3,則繩端移動的距離s=nh=
3×2m=6m,由W=Fs可得,繩端的拉力F===
1×104N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拉力的功率.
解:(3) 拉力的功率P===1.2×104W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3張PPT)
綜合實踐活動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和功
1. (18分)據報道,一名物理老師在動物園內,用彈簧測力計稱出了
一頭大象的重力,在稱象過程中,他用到吊車、鐵籠和一根很長的槽鋼
(質量分布和粗細均勻)等輔助工具,操作步驟如下:
  
第1題
1
2
3
4
5
a. 如圖甲所示,將鐵籠系于槽鋼上的一端B點,當吊車吊鉤在槽鋼上的
懸吊點移至O點時,槽鋼在水平位置平衡.
b. 將大象引入鐵籠,保持吊鉤懸吊點O點和鐵籠懸掛點B點的位置不
變,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住槽鋼的另一端,使之再次在水平位置平
衡,如圖乙所示.測得OB=10cm,OA=5m,鐵籠重2450N,彈簧測力計
的示數為400N. 根據上述數據測出了大象的重力.(g取10N/kg)
(1) 設計步驟a的目的是 .
(2) 大象的質量為 kg.
(3) 槽鋼的重力為 N.
消除槽鋼重力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2×103 
100 
第1題
1
2
3
4
5
2. (20分)如圖甲所示為一種搬運建筑材料的機械裝置.
  
第2題
1
2
3
4
5
(1) AB是個杠桿,O為支點,杠桿平衡時,B端受到的向下的拉
力 (大于/等于/小于)A端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小于 
1
2
3
4
5
(2) 如圖甲所示,轎廂重為300N,用于裝載貨物的小車自重為200N,
若搬運重為2000N的貨物,不計滑輪重、鋼絲繩重和摩擦,則此時電動
卷揚機拉鋼絲繩的力F甲= N,若貨物要升高3m,則電動卷揚
機要把鋼絲繩卷入 m.
1250 
6 
第2題
1
2
3
4
5
(3) 若用同樣的轎廂、小車和按圖乙方式組裝的裝置來搬運大理石,
電動卷揚機拉鋼絲繩時可提供的最大拉力為1500N,不計滑輪重、鋼絲
繩重和摩擦,則該裝置一次最多能提起 塊質量為25kg的大理石.
(g取10N/kg)
16 
1
2
3
4
5
3. ★ (20分)桿秤(圖甲)是我國古老的衡量工具,現今人們仍然在使
用.某興趣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了一支桿秤,其示意圖如圖乙所
示.使用時,將待稱物體掛在秤鉤上,用手提起B或C處的秤紐(相當于
支點),移動秤砣在秤桿上的位置,在D點時,秤桿處于水平平衡,由
秤砣線在秤桿上對應刻度可讀出待稱物體的值,秤砣最遠可移至E點.秤
砣的質量為400g,秤桿和秤鉤的質量忽略不計,AB、BC、BE的長度如
圖乙所示,g取10N/kg.
第3題
1
2
3
4
5
(3) 當提起C處秤紐稱一袋質量為1.6kg的蘋果時,D與C之間的距離
為 m.
(4) 若秤砣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了磨損,則待稱物體的測量值比其真實
值 (偏大/偏小).
0.2 
偏大 
  
(1) 桿秤是一種測量物體 的工具.
(2) 提起 處的秤紐,此桿秤的稱量最大.
質量 
B 
1
2
3
4
5
4. (17分)(湘潭中考)如圖所示,利用汽車液壓起重機從礦井中提升
重物.起重機啟動時滑輪組將重物豎直向上勻速提起,其中N是柱塞,可
向上支撐起起重臂ODC. 重物和動滑輪總重為15000N,不計摩擦和滑輪
組上鋼絲繩重.
第4題
1
2
3
4
5
(2) 當柱塞向上支撐起起重臂繞固定端O轉動時,起重臂ODC
是 力杠桿.
(3) 當重物以0.4m/s的速度勻速上升時,鋼絲繩自由端上作用力F的功
率是多少?
解:6000W
費 
(1) 鋼絲繩自由端上作用力F的大小為 N.
5000 
1
2
3
4
5
5. ★ ★ (25分)如圖甲為塔式起重機簡易示意圖,塔式起重機主要用于房
屋建筑中材料的輸送及建筑構件的安裝(動滑輪重、繩重均不計),請
你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答下列問題:
  
第5題
1
2
3
4
5
(1) 為保持平衡,起重臂的長度越長的塔式起重機,配備的平衡重的
質量應越 .圖乙為起重機鋼絲繩穿繩簡化示意圖,滑輪a的作用
是 .
(2) 若將重為1.2×104N的建材由地面沿豎直方向勻速提升30m,再沿
水平方向移動20m,則此過程中克服建材重力做的功為 J.
(3) 若該起升電動機的效率為90%,將重為1.2×104N的建材由地面沿
豎直方向勻速提升30m,用時50s,則該起升電動機做的總功
為 J,實際功率為 W.
大 
改變用力的方向 
3.6×105 
4×105 
8000 
1
2
3
4
5(共14張PPT)
二、 滑 輪
第2課時 滑輪組及其應用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和功
一、 選擇題(每小題7分,共42分)
1. 使用滑輪組肯定做不到的是( B )
A. 既省力又改變施力的方向
B. 既省力又省距離
C. 省力,但沒有改變施力的方向
D. 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B
1
2
3
4
5
6
7
8
9
10
2. 一滑輪組承擔動滑輪和貨物的總重的繩子共4股,若每個動滑輪重都
是10N,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是100N,摩擦和繩重不計,則貨物重
力應是( C )
A. 200N B. 220N C. 380N D. 400N
C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廣東中考)分別使用圖中四種裝置勻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計滑輪
重、繩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A )
A
B
C
D
A
1
2
3
4
5
6
7
8
9
10
4. 某一滑輪組的結構不清,但已知動力F拉著繩子自由端移動5m時,重
物G上升1m,若滑輪重、繩重及摩擦力都不計,則要提起200N的重物,
動力至少是( A )
A. 40N B. 50N C. 1000N D. 200N
A
1
2
3
4
5
6
7
8
9
10
5. ★把質量相等的A、B兩物體掛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下面,不計繩子、
滑輪的重力和摩擦,放手后( B )
A. A上升,B上升 B. A下降,B上升
C. A、B均靜止 D. A上升,B下降
第5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6. ★ ★如圖甲,大人、男孩、女孩用兩根相同木棍和一根繩子玩“比力
氣”的游戲,圖乙是該游戲裝置的示意圖.繩的一端固定在一根木棍
上,在兩根木棍上繞幾圈后女孩抓住繩的另一端向外拉,大人、男孩則
各握住一根木棍向外拉,女孩可以輕松把大人和男孩拉到一起(忽略繩
與木棍之間的摩擦).以下關于三人的拉力大小和運動距離的說法正確
的是( A )
A
第6題
A. 女孩的拉力最小,運動距離最長
B. 女孩的拉力最大,運動距離也最長
C. 三人的拉力一樣大,運動距離一樣長
D. 大人和男孩的拉力一樣,女孩運動距離最長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 填空題(每空5分,共20分)
7. 如圖為一種手搖升降晾衣架示意圖,它由4個定滑輪和兩個動滑輪組
成,繩子的尾端繞在一個固定在墻壁的旋輪上,旋轉搖柄可以使晾衣架
升降.若在升降過程中衣架橫梁保持水平,已知衣服和晾衣架(含動滑
輪)的總重是50N,則靜止時繩子拉力是 N(各種摩擦力忽略不
計);要使衣架橫梁上升1m,則繞進旋輪上的繩子長度是 m.
12.5 
4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8. ★如圖所示滑輪組,不計繩重及摩擦,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將重為
30N的物體A勻速拉動,已知繩子自由端移動速度為0.3m/s,物體A受到
的摩擦力大小為重力的,則水平拉力F為 N,在2s內物體A移動的
距離為 m.
第8題
1 
0.2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 解答題(共38分)
9. (18分)小強用如圖所示的兩個滑輪做組合滑輪組的實驗時,記錄到
彈簧測力計示數為1.25N以及其他實驗數據.(不計繩重和摩擦)
滑輪組結構 鉤碼重G/N 鉤碼升高的高度h/m 動滑輪重 G動/N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m
一個定滑輪、一個動滑輪 2 0.1 0.2
(1) 根據上表的數據可以計算出動滑輪重G動= N.
0.5 
1
2
3
4
5
6
7
8
9
10
(2) 請幫助小強在圖上畫出該滑輪組的繞繩方式.
第9題答
(3) 當動滑輪重為 N時,使用該滑輪組提起重為2N的鉤碼剛好不
省力.(提示:此時拉力與鉤碼重力相等)
第9題答案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 (20分)小明利用兩根滾軸和繩子組裝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借助該
裝置,小明用向下的拉力在20s內將質量是70kg的摩托車勻速提升了3m.
(g取10N/kg)
(1) 摩托車的重力是多少?
解:(1) 摩托車的重力G=mg=70kg×10N/kg=700N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2) 若不計滾軸重、繩重和滾軸與繩子間的摩擦,則小明需要施加的
向下的拉力是多大?繩子的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是多少?
解:(2) 若不計滾軸重、繩重和滾軸與繩子間的摩
擦,小明所需向下的拉力F===140N. 繩子的自
由端移動的速度v=5v物=5×=5×=0.75m/s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在實際情況下,小明所用的力為160N,若不計繩重以及滾軸與繩
子間的摩擦,則下方滾軸的重力是多少?
解:(3) 實際拉力F實=;所以下方滾軸的重G動
=5F實-G=5×160N-700N=100N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共25張PPT)
四、 功 率
第1課時 功率的概念及計算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和功
一、 選擇題(每小題7分,共56分)
1. 下列一些物體的功率約為70W的是( C )
A. 麻雀飛行的功率 B. 柴油機的功率
C. 人平時騎車的功率 D. 起重機的功率
2. 關于功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
B. 功率大,做功不一定快
C. 做功所用的時間越短,功率越大
D. 單位時間做的功多,功率就大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常州中考)初中生小明回家上樓,用30s從一樓走到三樓,他上樓
過程的功率大約為( C )
A. 1W B. 10W C. 100W D. 1000W
4. 甲、乙兩輛汽車功率相等,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勻速通過的路程之比
為2∶5,那么( B )
A. 它們的牽引力之比為2∶5 B. 它們的牽引力之比為5∶2
C. 它們做的功之比為2∶5 D. 它們做的功之比為5∶2
C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質量為50kg的小凡同學在跳繩時重心高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
示,根據圖像可估算出該同學在1min內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為(g
取10N/kg)( C )
A. 15W B. 90W C. 150W D. 300W
第5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如圖,物體A分別在水平推力F1、F2的作用下,在粗糙程度不變的
水平地面上做直線運動,物體運動的路程和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兩次
推力的功率分別為P1、P2,則( A )
  
第6題
A
A. F1=F2,P1>P2 B. F1>F2,P1<P2
C. F1=F2,P1<P2 D. F1<F2,P1>P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如圖甲所示的地面清潔機器人質量為3kg,機器人在水平地面上運動
時,發動機所提供的推力與其運動速度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則該機器人
在水平地面上以1.8km/h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水平推力的功率是
( C )
    
C
第7題
A. 180W B. 100W C. 75W D. 60W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小華同學騎著自行車在平直公路上以正常速度勻速行駛時的功率約
為100W,則他騎車時所受的阻力約為( B )
A. 2N B. 20N C. 200N D. 2000N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 填空題(每空4分,共24分)
9. 在水平地面上,小明在10s內用5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著重為100N的
小車前進了5m,則小明對小車做的功為 J,功率為 W.
10. ★ (德陽中考)無人機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某款新型智能
航拍無人機機身總質量為2kg,小李操作該無人機先以1.2m/s的速度沿豎
直方向勻速上升48m,接著又以2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勻速飛行80m,
無人機在上升過程中需要克服重力做的功為 J,在整個飛行過程
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為 W. (g取10N/kg)
250 
25 
960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從開始提升到h=2cm,彈簧測力計對鉤碼所做的功是 .
(2) 從開始提升到h=16cm,歷時0.5s,彈簧測力計對鉤碼所做功的功
率是 W.
0 
0.9 
11. ★ ★如圖甲,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水平桌面上的鉤碼所受的重力.彈簧測
力計從圖示位置開始向上勻速提升,測力計示數F與吊環上升的高度h之
間的關系如圖乙.請回答下列問題: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 解答題(20分)
12. 做引體向上的規范動作是兩手正握單杠,由懸垂開始,上提時,下
顎須超過橫桿;下放時,兩臂放直,不能曲臂,如圖所示,這樣上拉下
放,重復動作.小夢同學能連續做20個規范的引體向上動作,課外活動
小組的同學要估測小夢同學做20個引體向上動作的平均功率.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請你寫出需要的測量工具:
.
(2) 在虛線框內畫出相應的記錄表格.(要帶上所測的物理量的符號和
單位符號)
學生 姓名 質量 m/kg 人上升的 高度h/m 20個規范動作 所用時間t/s 功率
P/W
磅秤(或電子秤)、刻度尺、秒
表 
(3) 小夢同學做引體向上的功率的表達式:P= .(用所測物
理量的符號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四、 功 率
第2課時 功率的應用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和功
一、 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0分)
1. 汽車駛上陡坡時,司機通常要調換擋位,以減小汽車的行駛速度.這
樣做的根本目的是( A )
A. 增大爬坡的牽引力 B. 安全
C. 增大摩擦力 D. 省油
2. 老張乘坐電梯下樓與走樓梯下樓時,所受重力做功分別為W1和W2,
重力的功率分別為P1和P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W1>W2 B. W1=W2
C. P1<P2 D. P1=P2
A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如圖是小強設計的拉力器結構示意圖.他用恒為F的拉力向下拉動拉
桿,使重為G的物塊在t時間內勻速升高h,則小強做功的功率為
( C )
A. B.
C. D.
第3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 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小明站在學校五樓的陽臺上,每隔0.5s將一個
足球丟下陽臺,球由靜止下落,當第五個球剛丟下時,第一個球正好落
地.足球從五樓落到地面過程中,球的重力做功的功率約為( B )
A. 15W B. 30W C. 60W D. 90W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 ★如圖所示為使用汽車打撈水下重物的示意圖.在重物從水底被拉到井
口的過程中,汽車以恒定速度向右運動,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輪的摩擦.
四名同學畫出了汽車功率P隨時間t的變化圖像,其中正確的是( C )
第5題
C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 填空題(每空4分,共36分)
6. 功率為1000W的拖拉機在平直公路上勻速前進,受到的阻力是
2000N,在600s內拖拉機做了 J的功,拖拉機的行進速度
是 m/s.
6×105 
0.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如圖所示,質量為50kg的同學在做仰臥起坐運動.若該同學上半身的
質量約為全身質量的40%,她在1min內做了40個仰臥起坐,每次仰臥起
坐上半身重心上升的高度均為0.3m,則她在1min內克服重力做的功
為 J,功率為 W. (g取10N/kg)
2400 
40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雨滴在空氣中豎直下落時,受到的阻力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雨滴的
速度越大,其所受的阻力也越大,最終在落地之前變為勻速下落,則質
量之比為1∶4的兩滴雨滴,落地時的速度之比為 ,落地時重力
做功的功率之比為 .
1∶2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體育課上,同學們積極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如圖所示,體重為600N
的小明和體重為500N的小華進行跳小欄架比賽,小明用15s跳過了10個
小欄架,小華則用時10s.兩名同學每一次跳起的高度幾乎相同,約為
25cm.小明同學跳一次小欄架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約為 J,小華
跳完10個小欄架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約為 W. 如果以跳完10
個小欄架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大為勝出標準,那么 (小明
/小華)勝出.
150 
125 
小華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 解答題(共24分)
10. (16分)某校物理興趣小組的小明和小強兩名同學要進行“估測自
己上樓的功率”的實驗.
(1) 該實驗的原理是 (用公式表示).
(2) 需要的實驗器材有 、 、 .
P= 
臺秤(或電子秤) 
卷尺 
秒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小明設計的測量步驟如下,其中多余的是 (填字母).
A. 測出自己的質量m
B. 測出樓梯的總長度L
C. 測出一樓到三樓的豎直高度h
D. 測出自己上樓所用的時間t
E. 算出上樓的功率P
(4) 寫出功率的表達式:P= (用字母表示).
(5) 小明重500N,小強重600N,他們為比較上樓的功率的大小,都從
一樓跑到五樓,小明用時30s,小強用時28s,則 做功多,
做功快.
B 
 
小強 

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 (8分)質量為2t的汽車在平直公路上以恒定功率80kW從靜止開始
運動,經15s運動200m恰好達到最大速度,接著勻速運動25s后關閉發動
機,滑行100m停下,此過程中汽車的v-t圖像如圖所示.已知汽車在運動
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恰為車重的20%,求:(g取10N/kg)
(1) 運動過程中汽車所受阻力的大小.
解:(1) 全程中汽車所受的阻力f=0.2G=0.2mg
=0.2×2×103kg×10N/kg=4×103N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整個過程中發動機做的功.
解:(2) 由題意可知,整個過程中發動機的工
作時間t=40s,且在這段時間內發動機的功率不
變,整個過程中發動機做的功W=Pt=
80×103W×40s=3.2×106J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汽車的最大速度v最大.
解:(3) 因汽車勻速行駛時處于平衡狀態,受
到的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汽車的
牽引力F=f=4×103N,由P===Fv可得,
汽車的最大速度v最大===20m/s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3張PPT)
一、 杠 桿
第3課時 杠桿的應用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和功
一、 選擇題(每小題7分,共42分)
1. (濟南中考)爸爸領著小梅玩蹺蹺板.下列四幅圖中,最有可能讓蹺
蹺板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的是( B )
A
B
C
D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自貢中考)下列工具在正常使用過程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 C )
      
A. 食品夾 B. 筷子 C. 核桃夾 D. 鑷子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如圖所示,AOB為一杠桿,O為支點,杠桿自重不計,AO=OB,在
杠桿右端A處用細繩懸掛重為G的物體,當AO段處于水平位置時,為保
持杠桿平衡,需在B端施加最小的力為F1;當OB段在水平位置時保持杠
桿平衡,這時在B端施加最小的力為F2,則( C )
A. F1<F2 B. F1=F2
C. F1>F2 D. 無法比較
第3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如圖所示為等刻度的輕質杠桿,在A處掛一個重為4N的物體,若要使
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在B處施加的力( A )
A. 可能是6.5N B. 可能是1.8N
C. 一定是2N D. 一定是4N
第4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如圖所示,小猴與小兔一起發現一個胡蘿卜,想要平分,小猴找來
一個小石塊(用三角形表示)支起胡蘿卜,使其水平平衡,小猴要左側
部分,小兔要右側部分,則獲取蘿卜的情形是( A )
A. 小猴多 B. 小兔多
C. 二者一樣多 D. 無法判定
第5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 ★ (無錫中考)如圖所示為《天工開物》中記載的我國傳統提水工具
“桔槔”,用繩子系住一根直的硬棒的O點作為支點,A端掛有重為40N
的石塊,B端掛有重為20N的空桶,OA長為1.2m,OB長為0.6m.使用
時,人向下拉繩放下空桶,裝滿重為100N的水后向上拉繩緩慢將桶提
起,硬棒質量忽略不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向下拉繩放下空桶時桔槔為省力杠桿
B. 向下拉繩放下空桶時拉力為20N
C. 向上拉繩提起裝滿水的桶時桔槔為費力杠桿
D. 向上拉繩提起裝滿水的桶時拉力為40N
第6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 填空題(每空4分,共32分)
7. 一個杠桿的動力臂與阻力臂之比為1∶5,則該杠桿為 杠桿,
動力與阻力之比為 ,若此杠桿受到的動力是40N,則當阻力
為 N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
8. 如圖所示為三種類型剪刀的示意圖,請你為鐵匠師傅選擇一把剪鐵皮
的剪刀,你會選擇 (A/B/C)剪刀,這樣選擇的目的是 .
費力 
5∶1 
8 
C 
省力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如圖所示為一個比賽中使用的“機械手”.其O點為固定轉動軸,若它
水平抓住一個質量為4kg的工件G,則動力機械M至少要施加 N
豎直向上的推力.(g取10N/kg)
第9題
1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 (大連中考)如圖所示,放置花盆的支架只在A、D兩點用螺釘固
定在墻壁上,BC保持水平.已知AC長為l1,CD長為l2,BC長為l3,花盆
的重力為G,重力作用線恰好過BC中點.若不計支架的重力,則D點螺釘
對支架的水平拉力F= (用已知量表示).為了減小拉力
F,花盆位置應離墻壁 一些.
 
近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 解答題(共26分)
11. (6分)“節約用水,人人有責”,如圖甲所示為用水后及時關閉水
龍頭的情景.水龍頭手柄可以視為一根杠桿,請你在圖乙中畫出施加在A
點的最小動力F1及阻力臂l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20分)學完杠桿知識后,小明取一根質量均勻分布的木棒,測得
木棒AB長為80cm,質量為50g;另取一質量為350g的小盤和一質量為
150g的螺母制成桿秤.(g取10N/k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如圖甲所示,小明將小盤懸掛在木棒的A端,用細線在O點提起木
棒,木棒恰好水平平衡,則OA的長度為多少?
解:(1) 由杠桿原理F1l1=F2l2得,m1g·OA=m2g·
(AB-OA),350g×OA=50g×(40cm -OA),解得OA=5cm
(2) 小明用螺母作為秤砣,用桿秤稱某物體的質量,平衡時的情形如
圖乙所示,則該物體的質量為多少?
解:(2) 由杠桿原理得,m3g·OA=m4g·OB,m3×5cm=150g×75cm,解得該物體的質量m3=2250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13張PPT)
一、 杠 桿
第2課時 杠桿的平衡條件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和功
一、 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0分)
1.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多次改變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為了
( C )
A. 通過多次實驗減小摩擦
B. 使每組數據更準確
C. 獲取多組實驗數據歸納出規律
D.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C
1
2
3
4
5
6
7
8
9
2.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 杠桿的橫梁不在水平位置靜止時,它不處于平衡狀態
B. 杠桿的橫梁若能繞支點勻速轉動,則它處于平衡狀態
C. 杠桿的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動力和阻力的方向必須是豎直向下的
D. 杠桿的橫梁不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就進行實驗操作,探究不出杠桿的平
衡條件
B
1
2
3
4
5
6
7
8
9
3. (鹽城中考)如圖所示為小華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時的情
景,下列操作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C )
A. 增加鉤碼的個數 B. 向左調節平衡螺母
C. 向右移動鉤碼的位置 D. 減小彈簧測力計的拉力
第3題
C
1
2
3
4
5
6
7
8
9
4. ★ (連云港中考)如圖所示,每個鉤碼的質量為m,在均勻杠桿的A處
掛2個鉤碼,B處掛1個鉤碼,杠桿恰好水平平衡.在A、B兩處再各加1個
鉤碼,那么( C )
A. 杠桿仍水平平衡
B. 杠桿的左邊向下傾斜
C. 杠桿的右邊向下傾斜
D. 將A處的鉤碼向左移動一格,杠桿仍能水平平衡
第4題
C
1
2
3
4
5
6
7
8
9
5. ★如圖所示,輕質杠桿OA可繞O點轉動,OB=AB,用細線將重物懸
掛在A點,在B點作用豎直向上的拉力F,則在保持杠桿水平靜止的情況
下( D )
A. 拉力F的大小為物重的
B. 當重物的懸掛點右移時,F將增大
C. 若F改為沿圖中虛線方向施力,F將減小
D. 若物重減小2N,則F的大小將減小4N
第5題
D
1
2
3
4
5
6
7
8
9
二、 填空題(每空6分,共24分)
6. 如圖所示,輕質杠桿OB可繞O點轉動,OA=AB,物塊G重為30N,
∠α=∠β=30°.在B點作用一個豎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
衡,則在拉力F的方向轉動至位置①的過程中,拉力F的大小將
變 ,F轉動至位置①或位置②時,使杠桿水平平衡的拉力分別為
F1、F2,則拉力F1、F2的大小關系為F1 (>/=/<)F2.
大 
=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7. ★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
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用量程為0~5N的彈簧測力計在A處豎直向上拉
(如圖中M所示),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2.5N;若彈簧測力計斜向上拉(如圖中N所示),則杠桿在水平位置平
衡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大于/等于/小于)2.5N,此時拉力
的方向與豎直方向的最大夾角為 .
大于 
60°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三、 解答題(共36分)
8. (20分)(廣東中考)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
(1) 小明安裝好杠桿后,發現其左端下沉,如圖甲所示,為使杠桿在
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 調節.
     
第8題
右 
1
2
3
4
5
6
7
8
9
(2) 如圖乙,杠桿調節平衡后,在A處懸掛3個鉤碼,每個鉤碼重0.5N.
如果在B處施加一個拉力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那么當方向
為 時,拉力最小,大小為 N.
(3) 課后,小明制作了一個簡易杠桿,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然
后在它兩邊恰當位置分別放上不同數量的同種硬幣,使其在水平位置再
次平衡,如圖丙所示,則力臂l1∶l2= ,若兩邊同時各取走一枚
硬幣,則杠桿的 端將下沉.
豎直向下 
2 
2∶1 
右 
1
2
3
4
5
6
7
8
9
9. ★ (16分)如圖,AB為輕質杠桿,O為懸點,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質量
為32kg的物體M用細線懸掛在杠桿A端,當B端未懸掛重物時,杠桿AB
水平平衡,此時細線恰好伸直.已知OA∶OB=1∶2,g取10N/kg.
(1) 當B端懸掛質量為15kg重物時,求A端受到細線的拉力.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解:(1) 物體M的重力GM=mMg=32kg×10N/kg=
320N,B端重物的重力G=mg=15kg×10N/kg=150N,
杠桿B端受到的拉力FB=G=150N,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
可知,FA·OA=FB·OB,則杠桿A端受到的細線的拉力FA
=FB·=150N×=300N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解:(2) 由題可知,杠桿A端的細線對物體M的最大拉
力為320N,則FA'=320N,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
FA'·OA=FB'·OB,得FB'=FA'·=320N×=160N,則
此時B端重物的最大重力G大=FB'=160N,B端重物的最大質量m大===16kg,根據題意可知,當B端未懸掛重物時,杠桿AB水平平衡,此時細線恰好伸直,所以在B端懸掛重物的質量范圍是0~16kg
第9題
(2) 若在B端懸掛重物時,杠桿AB始終保持水平,求在B端懸掛重物的
質量范圍.
1
2
3
4
5
6
7
8
9(共16張PPT)
第十一章小測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和功
一、 選擇題(每小題7分,共35分)
1. 關于體育課上的活動情景,某同學對物體做功的是( B )
A. 舉著杠鈴不動
B. 將地面上的實心球撿起
C. 提著體育器材在操場上水平走動
D. 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滾動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長沙中考)如圖,大人和小孩分別將5塊相同的磚從一樓搬到二
樓,在這個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小孩對磚做功更多 B. 小孩對磚做功更快
C. 大人對磚做功更多 D. 大人對磚做功更快
第2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小明在體育測試中30s內做了10個引體向上,估算做引體向上時的功
率是( B )
A. 9W B. 90W C. 900W D. 9000W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如圖,小明用一輕質杠桿自制簡易密度秤的過程中,在A端的空桶內
分別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同液體,改變物體M懸掛點B的位置,當杠桿在
水平位置平衡時,在M懸掛點處標出相應液體的密度值,下列關于密度
秤制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每次倒入空桶的液體質量相同
B. 秤的刻度值分布不均勻
C. 增大M的質量,秤的量程會減小
D. 懸點O適當左移,秤的量程會增大
第4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 ★使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質量為300kg的物體,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00N,物體在10s內移動1m.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為物
重的.不計繩重和滑輪組內的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取10N/kg)
( B )
A.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50%
B. 動滑輪重為100N
C. 繩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為20W
D. 增大物重,機械效率不變
第5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 填空題(每空3分,共27分)
6. 如圖,工人把一罐裝滿油的油桶由水平位置勻速抬起到圖甲所示的位
置.圖乙是工人抬油桶的簡化示意圖,整個過程中,力F始終豎直向上.抬
油桶時小車相當于 (省力/等臂/費力)杠桿,抬油桶的過程
中,F (變大/不變/變小).
  
省力 
不變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鎮江中考)如圖所示,工人師傅利用滑輪將沙發運上樓,該滑輪
是 滑輪,若工人師傅用1000N的拉力,將重為800N的沙發勻速提
升5m,則工人師傅做的有用功為 J,該滑輪的機械效率
為 %.
第7題
定 
4000 
8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如圖所示,某裝卸工人利用長5m、高1.5m的斜面,將重為1000N的
貨物從底端勻速拉上貨車,若斜面是光滑的,則貨物克服重力做的功
為 J,拉力為 N;若斜面不光滑,所用拉力為400N,拉
至斜面頂端需20s,則該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拉力做功的功率
為 W.
第8題
1500 
300 
75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 解答題(共38分)
9. (6分)如圖所示是一個拋石機模型,O為支點,請你在圖中畫出將
石塊拋出時在A點所用的最小的力F1的示意圖及其力臂l1.
第9題答
第9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分)小明在探究利用杠桿做功的實踐活動中,將重力G為15N的
物體掛在一粗細相同、質量均勻的長硬棒的中點,手豎直提起棒的另一
端,用10N的拉力使物體在2s內緩慢勻速提升了0.1m,拉力移動了0.2m
的距離,如圖所示(不計摩擦),則: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小明利用杠桿所做的有用功為 J,杠桿的機械效率
為 %,長硬棒的重力為 N.
(2) 若把物體遠離支點移動一段距離,則將該物體緩慢勻速提升了
0.1m時,杠桿的機械效率將 (變大/不變/變小),理由是


.
1.5 
75 
5 
變大 

該物體的懸掛點離支點遠一點,物體被提升相同的高度,要把杠桿提升
較低的高度,克服杠桿重力做的功減少,即額外功減少,所以杠桿的機
械效率將變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12分)實踐小組設計了由廂體、承重板和動滑輪組成的提升重物
的裝置,如圖所示,廂體放置在水平承重板上,承重板的上表面裝有壓
力傳感器,裝置由電動機提供動力.已知廂體重為150N,承重板和滑輪
共重為100N,忽略繩重和摩擦.(g取10N/kg)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1) 由圖知,使用動滑輪時,承擔廂體、承重板和
滑輪重的繩子段數n=2,忽略繩重和摩擦,空廂勻速豎直
上升時繩子的拉力F=(G廂+G動)=×(150N+
100N)=125N
第11題
(1) 空廂勻速豎直上升時,求繩拉力F的大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在6s內將空廂勻速豎直提升3m,求拉力F做功的功率.
解:(2) 將空廂豎直提升3m,繩端移動的距離s=2h=
2×3m=6m,拉力做的功W=Fs=125N×6m=750J,拉
力做功的功率P===125W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3) 重物的重力G=mg=100kg×10N/kg=1000N,
忽略繩重和摩擦,該裝置的機械效率η=×100%=
×100%=×100%=
×100%=×100%=80%
第11題
(3) 若將質量為100kg的重物放在廂體內,求該裝置勻速豎直提升重
物的機械效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4張PPT)
五、 機械效率
第2課時 機械效率的測量與計算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和功
一、 選擇題(每小題7分,共35分)
1. 小亮不慎將質量為1kg的水桶掉到了井里,在將水桶撈出的同時,帶
上了2kg的水,若水桶升高的距離為2.5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取
10N/kg,不考慮繩重)( D )
A. 有用功是50J,機械效率約是66.7%
B. 有用功是50J,額外功是25J
C. 額外功是25J,總功是75J
D. 有用功是25J,機械效率約是33.3%
D
1
2
3
4
5
6
7
8
9
10
2. (桂林中考)下列辦法中,能提高如圖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是
( D )
A. 增大摩擦 B. 增大定滑輪重力
C. 增大動滑輪重力 D. 增大被提升物體重力
第2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北京中考)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提升重為800N的物體A,動滑輪重為
200N. 在卷揚機對繩子的拉力F作用下,物體A在10s內豎直勻速上升了
2m.在此過程中,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物體A上升的速度為0.4m/s B. 滑輪組的有用功為2000J
C. 拉力F的功率為100W D.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第3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4. ★如圖所示,一固定斜面傾角為30°,高為1m.現用一個平行于斜面向
上的50N的拉力F剛好使重為80N的物體沿斜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物
體的大小忽略不計,則將物體從斜面底端拉到頂端的過程中,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C )
A. 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50N B. 拉力F做的功為80J
C.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20J D. 斜面的機械效率為62.5%
第4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5. ★ ★(新疆中考)使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重力不同的物體時,
除了動滑輪的重力導致的額外功外,其他因素導致的額外功與總功之比
為一定值.已知動滑輪的重力為1.0N,繩子能夠承受的最大拉力為50N.
當勻速提升重為9.0N的物體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1%,則使用該滑
輪組勻速提升物體時的機械效率的最大值為( B )
A. 90% B. 89% C. 88% D. 87%
第5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 填空題(每空4分,共28分)
6. 如圖所示,小明同學將重120N的物體勻速提起,已知滑輪的重力均
為30N,不計繩重和摩擦,此過程中人對繩子的拉力為 N,滑輪
組的機械效率為 .
第6題
75 
80% 
1
2
3
4
5
6
7
8
9
10
7. (陜西中考)如圖所示,工人師傅用沿斜面向上的1000N推力,將重
為2000N的物體從斜面底端勻速推至斜面頂端.已知斜面長4m、高
1.5m,則此過程中的有用功為 J,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使用斜面可以 (省力/省功).
第7題
3000 
75% 
省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8. ★如圖所示,一根質量分布均勻的細棒OA,C是它的中點,現在A點豎
直向上施力將掛在C點的重為180N的物體勻速提升0.3m,細棒的機械效
率為90%,不計摩擦,提升該物體做的總功為 J,細棒重
為 N.
第8題
60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 解答題(共37分)
9. (18分)(南通中考)用圖甲滑輪組做“探究動滑輪的重對滑輪組機
械效率的影響”實驗.實驗中把不同的磁鐵吸附在動滑輪邊框上以改變
動滑輪的重,每次實驗都勻速拉動繩端使物體上升10cm.不計繩重,實
驗數據如表.
  
第9題
序 號 G物/N G動/N F/N η/%
1 6.0 0.3 2.2 90.9
2 6.0 1.0
3 6.0 1.9 2.9 69.0
4 6.0 3.2 3.4 58.8
1
2
3
4
5
6
7
8
9
10
(2) 第2次實驗中拉力F的示數如圖乙所示,為 N,第2次實驗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分析數據可知:在物重不變的情況下,
動滑輪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 .
(3) 實驗中若僅增大繩端移動的距離,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
.
(4) 本實驗中,在物重不變的情況下,動滑輪變重時,由摩擦引起的
額外功占總額外功的比例 (變大/不變/變小).
2.5 
80.0 
低 

變 
變小 
(1) 每次實驗繩端移動的距離為 cm.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19分)(眉山中考)如圖所示,工人用滑輪組提升重物,已知
重物重力G物=1000N,動滑輪重力G動=200N. 在工人用力F作用下,重
物勻速上升,30s達到規定高度6m處.不計繩重和機械之間的摩擦.
(1) 求拉力做功的功率.
解:(1) 有用功W有用=G物h=1000N×6m=6000J;額外功W額
外=G動h=200N×6m=1200J;總功W總=W有用+W額外=6000J+
1200J=7200J;拉力做功的功率P===240W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2) 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解:(2)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00%=×100%
≈83.3%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3) 若用該裝置提升另一重物時,機械效率達到90%,則該重物的重
力是多少?
解:(3) 不計繩重和機械之間的摩擦,根據η=×100%=
×100%=×100%可知,機械效率達到90%
時,有90%=×100%,解得G物'=1800N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共14張PPT)
二、 滑 輪
第1課時 定滑輪和動滑輪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和功
一、 選擇題(每小題7分,共42分)
1. 如圖所示,升旗時關于旗桿頂端的滑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
A. 該滑輪是動滑輪 B. 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C. 可以省力 D. 可以省距離
第1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簡單機械移動物體,當沿不同方向分別用力F1、
F2、F3,以不同速度勻速拉動物體時,已知v1<v2<v3,忽略繩子與滑輪
的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 F1<F2<F3 B. F1>F2>F3
C. F1=F2=F3 D. F1=F2>F3
第2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如圖所示,每個鉤碼所受的重力為2N,動滑輪所受的重力為2N,勻
速豎直向上拉動鉤碼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最符合實際的是( C )
A. 1.5N B. 2N C. 3.2N D. 6.4N
第3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4. ★如圖所示,某同學用重為10N的動滑輪勻速提升重為50N的物體,則
該同學所用拉力F的大小可能是( D )
A. 20N B. 25N C. 30N D. 32N
第4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5. ★如圖所示,三個理想滑輪拉同一物體在同一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做勻
速直線運動,所用拉力分別為F1、F2、F3,那么這三個力的關系是
( D )
     
第5題
A. F1>F2>F3 B. F1<F2<F3
C. F2>F1>F3 D. F2<F1<F3
D
1
2
3
4
5
6
7
8
9
10
6. ★ ★如圖所示,天花板上掛著一個滑輪,繩繞過滑輪后兩端分別連接
A、B兩物體,A、B兩物體所受重力為GA=8N、GB=10N,B放在光滑
水平地面上,A、B都處于靜止狀態,不計滑輪和繩的重力及摩擦,下列
說法不正確的是( B )
A. 繩對A的拉力大小為8N
B. 繩對B的拉力大小為10N
C. 地面對B的支持力大小為2N
D. 天花板所受拉力大小為16N
第6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 填空題(每空4分,共24分)
7. (海南中考)小謙想把被臺風刮倒的甲樹拉正,如圖所示.他把繩子
的一端系在乙樹上,然后繞過甲樹用力拉繩子,這樣做有 段繩子
拉甲樹.如果不計繩重和摩擦,甲樹受300N的拉力,那么小謙對繩子的
拉力至少為 N.
第7題
2 
150 
1
2
3
4
5
6
7
8
9
10
8. ★如圖所示,動滑輪右邊繩子固定,左邊懸掛物體A,物體A重為
10N,不計滑輪重、繩重及摩擦,在10s內動滑輪受豎直向上的拉力F作
用,將物體A勻速提升2m,則動滑輪升高的高度為 m,動滑輪上升
的速度為 m/s,拉力F的大小為 N,動滑輪這種使用方法的
好處是 (省力/省距離).
1 
0.1 
20 
省距離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 解答題(共34分)
9. ★ (18分)如圖甲所示是“探究動滑輪工作時的特點”的實驗裝置.
  
第9題
實驗序號 1 2 3
鉤碼重G/N 2 4 6
鉤碼上升的距離h/cm 5 5 5
拉力F/N 1.1 2.1 3.1
繩端移動的距離s/cm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小張記錄的數據如表所示,分析數據可得:使用動滑輪可以
.
(3) 第3次實驗中,繩端移動的距離是 cm.

力 
10 
(1) 實驗時,應該沿著 方向拉繩子自由端,使鉤碼
上升.
豎直 
勻速 
實驗序號 1 2 3
鉤碼重G/N 2 4 6
鉤碼上升的距離h/cm 5 5 5
拉力F/N 1.1 2.1 3.1
繩端移動的距離s/cm
1
2
3
4
5
6
7
8
9
10
(4) 小張繼續實驗,并作出“拉力與鉤碼重的比值隨鉤碼重的變化”
圖像,如圖乙所示,分析圖像可知:鉤碼越重,拉力F與鉤碼重的比值
越接近 (填數值).由此他推斷得出:使用動滑輪最多可以
省 的力.
0.5 
一半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16分)(寧波中考)在“動滑輪”實驗中,小寧利用如圖所示裝
置進行實驗,得到結論:使用動滑輪勻速提升物體,豎直向上的拉力F
小于物重G. 小寧思考后認為,即使不計摩擦和繩重,上述結論要成立,
物重G和動滑輪重G動之間也必須滿足一定條件.請你寫出這一條件,并
予以證明.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10題
解:條件:物重G大于動滑輪重G動.
證明:使用動滑輪勻速提升物體時,不計摩擦和繩重,拉力F=(G+
G動),若拉力F<G,則(G+G動)<G,所以,G>G動
1
2
3
4
5
6
7
8
9
10(共16張PPT)
一、 杠 桿
第1課時 杠桿的基本概念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和功
一、 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 關于支點的位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支點必須在動力作用點與阻力作用點之間
B. 支點一定在杠桿的某一端
C. 支點一定在杠桿上
D. 支點可以不在杠桿上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關于杠桿,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杠桿一定是一根直的硬棒
B. 杠桿的長度等于動力臂與阻力臂之和
C. 動力、阻力一定分居在杠桿的支點兩側
D. 力臂可能在杠桿上也可能不在杠桿上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如圖所示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用起子開瓶蓋的情景.起子也是一
個杠桿,下列關于這個杠桿的支點、動力作用點、阻力作用點對應位置
正確的是( B )
A. A、B、C B. A、C、B
C. B、C、A D. C、A、B
第3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如圖所示為一輕質硬棒,在A點懸掛重物G,在C點作用一拉力F,若
硬棒水平平衡,則硬棒的支點可能在( D )
A. A點 B. B點
C. C點 D. D點
第4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自行車的踏腳相當于杠桿.若作用在腳踏板上的力為F,下列圖中能正
確表示出該力的力臂的是( B )
A
B
C
D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如圖為用自行車手閘剎車的情景,下列關于該手閘使用時杠桿的示
意圖正確的是( A )
第6題
A
B
C
D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 填空題(每空4分,共28分)
7. 如圖所示,當手托住鐵球并繞腕關節向上轉動時,手就是一個杠桿.
鐵球壓在掌心上的力是 (動力/阻力),腕關節是 ,
前臂中的伸肌伸展和屈肌收縮產生 (動力/阻力),使托住鐵
球的手向上轉動.
 第7題
阻力 
支點 
動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杠桿在我國古代就有許多巧妙的應用,護城河上安裝的吊橋就是一個
杠桿,如圖所示,它的支點是 點,阻力是 .
第8題
B 
吊橋的重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超市里的手推車如圖所示,某顧客推著空車前進時,當前輪遇障礙
物A時,顧客向下按扶把,這時手推車可看成杠桿,支點是 點;
當后輪遇到障礙物A時,顧客向上提扶把,這時支點是 點.
第9題
C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三、 解答題(共42分)
10. (12分)畫出下列各杠桿的動力臂l1與阻力臂l2.
第10題答
第10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7分)圖甲是《天工開物》中記載的古人利用杠桿從水井中打水的
情景.現簡化成圖乙模型,AB為輕質杠桿,O為支點,B端系著石塊,A
端系著木桶,打水人正站在井邊將木桶放入井中.請在圖乙中畫出杠桿
AB的動力F1、阻力F2和動力臂l1、阻力臂l2.(假設左端的力為動力,右
端的力為阻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7分)如圖所示為一臺簡易吊車的示意圖,請畫出阻力F2和F1、F2
的力臂l1、l2.
第12題答案
第12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7分)如圖所示,輕質杠桿在力F1和F2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請
在圖中畫出力F2.
第13題答案
第13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 (9分)如圖所示,在輕質杠桿的A點施加一個力F,先后沿F1、
F2、F3的方向施加作用力.
(1) 分別畫出三個力的力臂.
解:(1) 如圖所示
 第14題答案
第14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比較三個力的力臂,力F方向怎樣時它的力臂最長?
解:(2) 當以動力作用點A到支點O的
連線為動力臂時,力臂最長,此時力F
沿F2方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靖县| 咸宁市| 玉屏| 方正县| 吉木萨尔县| 襄城县| 惠水县| 榆树市| 体育| 永福县| 湖南省| 西贡区| 乳源| 迭部县| 连州市| 安阳县| 梅河口市| 兴城市| 裕民县| 昌乐县| 甘德县| 赣州市| 霍城县| 天门市| 普格县| 通辽市| 宜州市| 正阳县| 高雄市| 肇州县| 永胜县| 宜宾县| 元谋县| 佛冈县| 民勤县| 东台市| 梁河县| 太仓市| 灌阳县| 南投市| 太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