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科學 教科版 六年級 下冊1在一項工程中,測試是重要環節,測試步驟:明確測試標準-測試--自我評估2明確標準應該以塔臺模型測試記錄表為依據大家可以根據塔臺模型制作評價表,記錄塔臺模型測試記錄表。展示與測試。3測試工具:為了測試公平,測試方法,工具,標準都要統一實驗材料塔臺模型、塔臺模型測試記錄表、問題梳理記錄單、學生活動手冊、米尺測量高度、裝滿水的礦泉水瓶3~5個或多本教科書、小盆、電風扇、地震模擬等展示與測試。測試高度4測試高度將塔臺模型放置于平穩的桌面上,米尺豎直放在塔臺模型旁邊,測量塔臺的高度,平視讀出數值。測試承重能力5測試承重能力將水或教科書逐個放上去,放第十本書倒說明承重9本。測試抗風能力6測試抗風能力依次用電扇的1檔、2檔、3檔靠近塔臺模型,電扇到模型距離相等三擋倒下,說明抗風能力二擋。測試抗震能力7測試抗震能力依次用地震模擬儀的1檔、2檔、3檔靠近塔臺模型,每組測試時放的方式、工具都需要保持一致。問題梳理記錄單1.塔臺模型高度太高,對于抗風有一定影響。2.塔臺模型承重結構不多,造成承重能力差。3.制作還不夠精細,角度不正對于抗震有影響。4.吸管用量過多導致成本過高,浪費材料。5.底端重量較輕,不利于抗震。我們小組建造的塔臺模型表現最佳是:塔高高度大,承重能力強,因為我們利用了大量三角形結構增強了塔臺的穩定性。1.小組建造的塔臺模型表現最佳的是哪些方面?我們是怎么做到的?2.小組建造的塔臺模型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哪些 所出現的問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需要改進的地方 出現原因抗風有一定影響塔臺模型高度太高抗震有影響制作還不夠精細,角度不正成本過高,浪費材料吸管用量過多成品有傾斜的問題測量有誤差3.其他小組建造的塔臺模型對我們小組有什么啟示?其他小組的搭臺模型,在塔臺形狀上傾斜角度更大,上小下大更穩定,有的小組塔臺底部的重量明顯比上部要重,增強了抗風能力。制作的過程中要對吸管的尺寸進行精細的測量,有助于塔臺形狀的對稱。1.測試塔臺模型抗風能力時,電風扇距離模型的遠近是隨意的。 ( )2.測試塔臺模型抗震能力時,要將塔臺模型的底面粘貼在儀器上,防止滑落。( )3.測試塔臺模型承重能力時,注意選擇的重物要一致,方便比較。( )判 斷×√課堂達標√夯實基礎一、填空題。1.在一項工程中, 測試 是重要環節,是衡量 設計 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重要方法。2. 塔高 、 承重 、 抗風能力 和 抗震能力 為塔臺模型制作的必要條件,我們需要測試塔臺模型的這幾項能力。3.完成一項任務(測試)需要使用特定的 工具 。 測試設計塔高承重抗風能力抗震能力工具二、選擇題。(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1.評價活動應該緊密貼合測試數據,找到數據( B )的項目進行問題整理。A.優勢 B.劣勢 C.所有2.下列用來測試塔臺模型“高度”是否達標的工具是( A )。A.米尺 B.測力計 C.電風扇BA3.下列用來測試塔臺模型“頂端承重”是否達標的工具是( A )。A.多本教科書 B.測力計 C.電風扇4.下列用來測試塔臺模型“抗震能力”是否達標的工具是( C )。A.測力計 B.電風扇 C.抗震檢測儀AC5.測試“抗風能力”是使用電風扇( C )風力吹動塔臺,根據情況進行打分。A.一擋 B.二擋 C.三擋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