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知識要點第一單元小小工程師1 了解我們的住房1、工程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需要設計和使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和制造產品的活動。2、住房的基本結構包括基礎、墻或柱、樓地層、屋頂、樓梯、門窗。3、現代住房所必須具有的系統包括供水系統、供電系統、排水系統等。4、住房建造要經歷地質勘探、整平三通、挖土支護、基礎填土、主體砌筑、水電接通、內外裝飾等過程。2 認識工程5、港珠澳大橋能為港珠澳大灣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發展帶來強勁的動力。6、工程建設的一般步驟包括: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或方案、測試模型、評估改進、實施建設。7、工程建設中利用了大量的技術成果,同時遇到的難題又推動了技術更新。技術與工程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8、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被稱作中國“天眼”。是由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審議確定的國家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采用中國科學家獨創設計和我國貴州南部喀斯特洼地的獨特地形條件,建設的一個約30個足球場大小的高靈敏度巨型射電望遠鏡。3 建造塔臺9、塔臺競標標書內容包括建塔位置、使用材料、塔臺設計、成本預算、人員分工、時間分配等內容。10、塔臺設計主要考慮問題是塔高、塔型、實用性和安全性等。11、項目安全性和項目成本的和諧統一是工程設計和競標的關鍵。12、項目的成本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時間成本。13、項目的安全性包括工程的穩固程度、承重能力、抗風能力、抗震能力等。4 設計塔臺模型14、建立模型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工程師常通過模型來測試他們的設計。15、塔臺模型制作需要經過設計、制作、測試、評估和改進等。16、塔臺整體設計應該上小下大,上輕下重。5 制作塔臺模型17、制作塔臺模型時要注意:(1)、制作塔臺模型要與模型設計方案一致。(2)、塔臺的接口處要固定牢固,同時也要考慮節省膠帶。(3)、控制好立柱的高度,盡量等高,可以防止塔臺的傾斜。(4)、使用三角形結構可以使塔臺穩固。6 測試塔臺模型18、塔臺模型制作完成后要進行測試,測試的主要內容是塔高、頂端承重、抗風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統計、分工合作和美觀程度等。7 評估改進塔臺模型19、一項工程只有進行反復評估改進,不斷完善,才能達到工程的最終要求。20、改進后的設計還需要再次進行制作、測試、評估,如果遇到新的問題,仍然需要反復改進,直到達到建造要求為止。第二單元 生物的多樣性1 校園生物大搜索21、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礎。生物為人類提供了食物、建筑、家居材料及其他生活、生產原料。它們在維持氣候,保護水源、土壤和維護生態環境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22、調查是圍繞一定的主題進行了解、考察的科學研究方法。23、研究生物多樣性時,一是統計區域內生物的種類數目,二是統計單位面積內生物的種類數目。2 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24、二歧分類法又名拉馬克式二歧分類法,是指將特征不同的一群植物,用一分為二的方法,逐步對比排列進行分類。25、莖中木質部成分少,通常較柔軟,易折斷,外表常呈綠色的植物屬于草質莖。26、莖稈堅硬,大部分由木質部組成的植物屬于木質莖。27、有些動物以植物為食,動物的糞便可以給植物生長提供養分,有些動物在土壤中疏松土壤的行為有利于植物生長。28、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生存環境相互依存、相互影響。3 形形色色的植物29、植物后代和親代非常相似,這種現象叫遺傳。30、植物后代和親代之間也會有一些細微的不同,這種現象叫變異。31、遺傳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進化的基礎。正是因為有了遺傳和變異,自然界才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植物。32、孟德爾花了八年時間用豌豆進行實驗,終于揭開了生物一代與一代之間又像又不像的奧秘,這就是著名的孟德爾遺傳定律。4 多種多樣的動物33、動物也具有遺傳和變異現象,動物親代與后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細微不同。34、與植物世界一樣,正是有了遺傳和變異,自然界才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動物。35、像麻雀那樣,身體上長有羽毛的動物是鳥類。36、像兔子那樣,直接生下小動物,并用乳汁喂養小動物的動物是哺乳動物。37、像鯉魚那樣,終生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的動物是魚類。38、像螞蟻那樣,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三對足的動物是昆蟲。5 相貌各異的我們39、動植物的種類多種多樣,同種生物中也找不到兩個完全相同的個體。40、人類遺傳組合的可能性幾乎是無窮盡的,身高、體重、頭發、眼睛的顏色等有無數種組合可能。41、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著遺傳變異現象,許多疾病都是可以遺傳的。6 古代生物的多樣性42、化石是存留在巖石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借助地層中的化石,科學家們一點點復原出各種生物的樣貌、它們當年的生活環境,研究生物是怎樣變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樣性。43、1999年由我國科學家在云南發現的昆明魚化石是至今發現的最古老的魚類,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動物。44、猛犸象是長鼻目真象科猛犸象屬的哺乳動物,大小與近代象相似,是高度特化的真象類。猛犸象生活在中國東北、山東、內蒙古、寧夏,亞歐大陸北部及北美洲北部的寒冷地區,這些地區都曾發現過猛犸象的化石。猛犸象大約生活在距今480萬~1萬年的時期,是第四紀大冰期時一種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象。因氣候變暖、生長速度緩慢、沒有足夠的食物以及人類和猛獸的追殺,其幼象的成活率極低,導致數量迅速減少直至絕滅。7 保護生物多樣性45、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各種各樣的生物在這個家園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46、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的健康和生存至關重要。生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形成復雜的、互相聯系的生態系統,提供了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條件。47、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瀕危物種、建立植物種子庫和花粉庫、建立動物精子庫、頒布相關法律法規是目前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正在采取的措施。48、自然保護區,是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體或者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49、亂扔垃圾、污染環境、圍湖造田、肆意砍伐樹木、亂捕濫殺野生動物、破壞生態平衡等,這些行為會危害生物的生存,會使生物的多樣性減少,最終影響人類的生存。第三單元 宇宙1 太陽系大家庭50、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地球是太陽系大家庭中的一顆行星。51、太陽處于太陽系的中心位置,它的質量占整個太陽系所有天體質量的99.86%,正因為如此,它支配著太陽系中所有其他天體的運行。它是一顆充滿活力的恒星,每時每刻都在向太空發出光和熱。52、太陽是一個由熾熱氣體組成的大火球,主要由氫和氦組成,其直徑約為139萬公里,約為地球直徑的109倍。太陽的質量約為地球的33萬倍,體積約為地球的130萬倍。太陽表面溫度約為6000℃,核心溫度高達1500萬℃。太陽的核心是產生能量的地方,通過核聚變反應釋放出能量。53、太陽的大氣層從里到外可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54、太陽黑子實際上是太陽表面一種熾熱氣體的巨大漩渦,是太陽的光球層出現的一些暗的區域,它是磁場聚集的地方。55、太陽對地球上的生命至關重要,它提供了光和熱,支持地球上的生物生存。56、太陽系是由太陽、8個行星、近500個衛星、至少120萬個小行星,以及矮行星、彗星、流星體、行星際物質等組成的天體系統。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所有的太陽系成員都在圍繞太陽運動。57、恒星是由熾熱氣體組成的,能自己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58、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恒星運轉的天體。59、小行星是指太陽系內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絕大多數的小行星都集中在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60、矮行星是圍繞恒星運轉、質量足以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形狀(近于球體)、沒有清空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同時不是衛星的天體。61、彗星也繞太陽公轉,有的大約幾十到幾百年繞太陽一圈,有的繞太陽一圈需要長達數千年甚至數百萬年。第2課八顆行星62、太陽系有八顆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63、八顆行星按直徑從大到小排列依次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3 日食64、在太陽的引力作用下,太陽系中的天體都在圍繞太陽運行。月亮在繞著地球運動的同時,也被地球攜帶著繞太陽公轉。65、日食又叫日蝕,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的現象就是日食。66、觀測日食時不能直視太陽,否則會造成失明。67、金星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恰巧三者排成一條直線時,就會出現金星凌日天象。凌日現象發生時,地球上的人們會看到金星在太陽的圓面上緩緩移動,從太陽的東邊緣進入,最后從太陽西邊緣移出。金星的直徑和地球差不多大(比月球大得多),但凌日現象發生時,金星看上去像一個小黑點。4 認識星座68、在夜晚觀星中,天空中有許多閃爍的星星。這些星星絕大多數是太陽那樣的恒星,天空中眾多的恒星組成了不同的星座。69、為了方便認星,人們把星星分成了群,劃分成不同的區域,根據它們的形態想象成人、動物或者其他物體的形狀,并且給它們命名。天空被人們劃分成的不同區域就稱為星座。70、1928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統一將全天星空劃分為88個星座。71、天空中的星星雖然遙不可及,但我們可以通過建星座模型來幫助我們認識星座。72、光行走一年的距離叫1光年,它是一個長度單位。73、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組成斗狀的七顆星其實離我們的距離并不相同,它們分布在離我們有50~150光年遠的宇宙空間里。我們抬頭所見的星座,其實是從地球角度看到的一些恒星組成的圖像。而這些恒星的大小可能不同,與我們的距離也不等,同時彼此之間的距離也十分遙遠。5 夏季星空74、夏季是觀察星空的好季節,天空中有許多亮星,可以幫助我們識別一些星座。75、要找到北極星,首先需要找到北斗七星,也就是大熊星座。北斗七星由七顆明亮的星星組成,形成一個巨大的勺子形狀,在晴朗的夜空很容易找到。北斗七星勺子的外緣由兩顆星星組成,其連接線指向北極星,因此稱為指極星。從指極星的延長線方向看去,約其間隔五倍處有一顆較亮的星星就是北極星。76、晴朗的夜空中有一條閃亮的光帶,它就是銀河。銀河是由許許多多的恒星組成的。77、夜晚觀星時,將事先制作好的活動觀星盤舉過頭頂,并轉動觀星盤,讓盤中的“北斗七星”與天空中的北斗七星處于大致相同的方位,就可以根據盤中的星座來認識天上的星座了。78、星座是人類認識星空的產物,不能決定人的命運和性格,人生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家庭、教育、社交環境以及自身的努力和決定,因此,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星座觀念。6 浩瀚的宇宙79、銀河系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小部分。80、太陽系只是銀河系中一個極為普通的天體系統。銀河系大約由2000億到4000億顆恒星組成。81、銀河系像一個盤子,銀盤直徑約10萬光年;又像一個漩渦,它有多條旋臂。太陽在其中一條獵戶座支臂上,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銀河系中的天體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高速公轉。82、銀河系以外還有許多類似銀河系一樣龐大的恒星集團,比如仙女座星系、獵犬座星系。它們大小不一,直徑從幾千光年到幾十萬光年不等;它們形狀各異,有橢圓的,有旋渦狀的,有不規則的…….。這些星系都在高速運動著。7 探索宇宙83、在古代,人們就開始觀測和記錄各種天象,比如日升日落、月圓月缺、斗轉星移等,并由此形成了日、月、年等時間概念。為了更好地觀測,專門建立了觀測、記錄和研究天象的場所—天文臺。84、自從1609年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創制了伽利略望遠鏡以來,人類借助望遠鏡觀察太空,對宇宙的探索有了飛躍性的發展,所觀測的宇宙空間不斷擴大。85、隨著航天技術的進步,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進入了航天時代。為了更好地觀測宇宙,人類利用火箭將望遠鏡、人造衛星、空間探測器以及航天員等送到太空。人類還在太空建設空間站,航天員可以在空間站進行長時間的太空實驗和科學觀測。86、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天宮”空間站、“嫦娥”系列探月衛星、“玉兔”號月球車、等都順利實施。第四單元 物質的變化1 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87、上課使用的課本和桌椅、居住的房子和各種食物,都是由物質構成的。各種動植物,包括我們的身體,也是由物質構成的。88、水是無色、無味、無毒、透明的液體,會流動,可飲用,純凈的水不易導電。水的凝固點是0℃,沸點是100℃。89、食鹽是一種白色顆粒狀的結晶體、有咸味、易溶于水,烹調食物時用來調味。90、物質總是在不斷地變化。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大小、形態等,這種變化叫物理變化;而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產生了新物質的變化叫作化學變化。91、泡沫滅火器噴出泡沫、放煙花和銅獅生銹都有新物質產生,它們的變化都屬于化學變化。2 產生氣體的變化92、 取一個能盛水的密封袋,在里面放入三勺白醋。在一個塑料瓶蓋中加入一勺小蘇打,再把它小心地放進密封袋中,注意不要讓小蘇打與白醋接觸。先封好袋口,再打翻袋中的瓶蓋,讓小蘇打與白醋混合,這樣可以收集白醋和小蘇打混合后產生的氣體。93、讓小蘇打與白醋混合后產生的氣體叫二氧化碳,其特點是無色、無味、無毒、相同體積的情況下比空氣重、能滅火、導熱性差、能溶于水、還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我們呼出的氣體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94、人體通過控制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來維持酸堿平衡,對于保持身體健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次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主要由人類活動造成,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因此,二氧化碳既是我們生理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的關鍵因素之一。3 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95、蠟燭燃燒不但會發出光和熱,還會產生水、炭黑等新物質。96、加熱白砂糖時,白砂糖首先會熔化,這是物理變化。但很快白砂糖顏色會變黃,然后越來越深,這是因為在加熱過程中產生了有顏色的新物質。最后白砂糖變成了黑色的固體物質,我們也會聞到特殊的氣味。黑色固體物質是新物質,氣味是散發到空氣中的新物質。97、產生新物質變化有些對我們的生活有益:比如煮熟食物、洗滌用品、食品飲料,此外,還有生產藥品、化工生產、生火取暖等,都具有對生活有益的一方面。同時也有些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對我們的生活有害:比如鋼鐵生銹造成巨大的損失、酸雨、工業廢棄、汽車尾氣;食物變質等。4 變化中伴隨的現象98、物質的變化經常會產生很多現象。有的變化會發光發熱,有的會改變顏色,有的會產生氣體,還有的會生成沉淀。有時這些現象也可能會同時發生。99、鐵制品放在潮濕的空氣中,日子久了就會漸漸變色,并在表面生成一種紅褐色的物質,這就是鐵銹,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鐵。100、鐵生銹的條件是有水和空氣同時存在,二者缺一不可。鐵生銹的原因很復雜,其主要原因是鐵和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汽、二氧化碳等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101、鐵銹是一種棕紅色的物質,它不像鐵那么堅硬,疏松多孔,很容易脫落,不能阻礙內層的鐵繼續與氧氣、水等反應,因此鋼鐵制品可以全部銹蝕。鐵銹特別容易吸收水分,鐵一旦生銹也就爛得更快了,天長日久,就會銹成一堆廢品。102、并非所有顏色變化、發光發熱、產生氣體、產生沉淀的變化都是化學變化。比如電燈發光發熱、燒開水產生氣泡、紅墨水在水中擴散顏色變淡等。 103、防止鐵生銹的方法就是阻止鐵與水和空氣接觸。5 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104、我們生活的大地蘊藏著許多寶藏。有各種礦物,可以用來冶煉不同的金屬;有許多美麗珍貴的寶石,可以裝點我們的生活;還有煤炭、石油等可以給我們提供能源。這些寶藏,并不是在一開始就存在的,而是經歷了億萬年的許多變化才形成的。105、 在億萬年前,地球上生長著大片茂密的森林。在湖泊、沼澤等低洼地帶,死亡的植物大量堆積,被泥沙層層掩埋。隨著時間推移,有更多的泥沙堆積,更多的植物被掩埋。埋在深處的植物,在地底高溫高壓的環境下,慢慢變成了煤。106、早期地球的大氣層中并沒有氧氣。經過長時間的演變,氧氣含量仍然很低。當綠色植物出現之后,地球的氧氣含量逐步增加。綠色植物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與水轉化為氧氣和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質,增加了大氣層中氧氣的含量。107、石油是地球賦予人類的寶藏,它也是經歷化學變化形成的。我們利用石油可以生產很多重要的生產生活材料。從鐵礦石里把鐵冶煉出來,需要經過化學變化;用不同的原料合成藥品,需要經歷化學變化;農業上需要的化肥,也是通過化學變化過程制造的。108、煤和石油是億萬年前的動植物尸體被掩埋在底層深處,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形成的。煤和石油的顏色與動植物尸體不同,它們的燃燒能力也比動植物尸體強,說明煤和石油是新物質,這個變化是個化學變化。6 生命中的化學變化109、在動植物包括我們人體內,每時每刻都在發生這各種各樣的化學變化,這些變化維系著我們的生命。110、一些干燥的食物能夠被點燃,說明食物蘊含著大量的能量,并且能夠以燃燒的形式釋放出來。食物被我們吃進體內后,并不是像燃燒那么簡單地釋放出能量,而是需要經歷更復雜、更平穩的化學變化,才能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111、我們身體的生長也是一種化學變化,這種化學變化把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轉換成我們身體的一部分。112、人有各種各樣的情緒,有時候我們會開心,有時候我們會難過,甚至憤怒。情緒的產生非常復雜,但也與化學變化有關。當我們特別積極地做某件事情時,大腦中有一種物質可以讓我們的心情變得愉快,這種物質是通過化學變化產生的。7 美麗的化學變化113、紫甘藍浸泡在白醋里會變成紅色,這是一個化學變化。114、化學變化可以創造各種漂亮的色彩,美化我們的生活;可以生產藥物,幫助我們恢復健康;可以制造礦泉水瓶,方便我們把飲用水帶到很多地方。115、 塑料礦泉水瓶透明、輕便,而且不容易發生化學變化,是很好的材料。但如果它們被丟棄到環境中,會在環境中存在幾百年,造成環境污染。因此我們要學會回收礦泉水瓶和其他塑料廢物,減少對環境的污染。116、我們對石油、煤、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廣泛使用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造成氣候變化和海水酸化。酸化的海水會溶解貝類生物的外殼,造成貝類的死亡,破壞海洋中的生態平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正在利用化學變化,開發新的清潔能源,比如供電更持久的充電電池、更高效的太陽能電池等,為我們創建一個綠色的未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