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摭談歷史多通道記憶法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七中學 李福南《學記》曰:“學無當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意思是說,學習和記憶如果不能動員五官參加活動,那就學不好,也記不住。宋代學者朱熹說,讀書要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現代科學研究也表明,人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25%,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15%,若把視覺與聽覺結合起來,能夠記住65%。通過視覺、聽覺、動覺、觸覺等多種感知覺參與對歷史知識的記憶,使記憶時高度重視眼看、耳聽、口念、手寫、腦思等多種感官協同作用的記憶方法,叫做“歷史多通道記憶法”。這種協同記憶方法效果比單通道記憶強得多。 21教育網怎樣進行多通道記憶?殫盡竭力做到:(1)平時“五多”:①多看:歷史記憶80%靠眼睛,15%靠耳朵,5%靠手、口和心,因此要多看。看歷史課本要做到過“五關”:實關(瞄準歷史知識基礎點和常考點)、細關(瞧準歷史知識隱蔽點和關鍵點)、深關(盯準歷史知識重點和難點)、聯關(看準歷史知識間的銜接點)、透關(看準歷史與其它學科知識間的延伸點)。②多聽:除聚精會神聽老師講課之外,還要多聽歷史知識方面的活用磁帶和錄音機、視頻和聽本人歷史知識方面的錄音,讓人通過耳朵來記憶,使大腦更加靈活,同時磁帶聲音有節奏,使記憶滲透到“無意識領域”中去,記憶從“平面”到了“立體”,效果自然好。③多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應用讀背結合記憶法、限定時間閱讀法、粗讀、分析閱讀、泛讀、精讀、速讀、默讀、重點讀、咬碎骨頭讀法、探究閱讀法、強記閱讀法、符號標記法、批注筆記法等。讀歷史課本集中“五精”:精典的歷史試題、精粹的知識體系、精湛的學法導航、精美的圖片和史料、精練的重難點剖析。這樣,不僅能積累歷史知識,而且還是鍛煉記憶力的“硬功夫”。④多說:通過 討論法、“小教師”講解法、交談記憶法等,參加者往往全力以赴,積極思索,互相取長補短,次對方的觀點中獲取“靈感”,得到啟發,還可以增長有關知識。⑤多寫:有人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動筆墨不讀書”“眼過千遍,不如手寫一遍”,旨在說明動筆對于記憶的重要。可采用紅色符號標記法(對非記住不可的重點內容用紅色彩筆在書上或筆記中做上標志的記憶法)、批注筆記法、摘抄式筆記法、提綱式筆記法、提要式筆記法、標題內容分開法、結構筆記法、濃縮筆記法、記錄中心法、框架筆記法(即指掌握某一重大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記憶方法)、備忘錄筆記法、剪貼筆記法、卡片筆記法、記心得體會法等。這可起到語言和精神同構、樂趣與實效共存、方法習慣跟品質兼得等作用。21cnjy.com(2)調動感官。實踐告訴我們,記憶時若只有一種感官單通道地記憶,效果遠不如多種感官協調參與好。調動盡可能多的感覺器官作用來強化記憶,如耳聽歷史,嘴讀歷史,眼看歷史,手寫歷史,可以使內容在大腦皮層上建立起很多通路,留下多方面的痕跡,注意力就當不了“逃兵”了,效果會上臺階了。(3)交替記憶。這是把不同性質的識記材料按時間分配、感官交替進行記憶的方法。僅僅將記憶術看成幫助記憶的一個拐杖、一個工具,而不要將其看成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因為那樣就是將記憶術看成一個百分之百解決記憶問題的唯一工具,而拋棄了其他有效的工具。歷史多通道記憶法只是提高歷史成績的一個拐杖、一個工具!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