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2024年秋季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 物態變化人教版(2024)3.2 熔化和凝固學習目標1.能區分物質的氣態、液態和固態三種狀態,知道物質的固態和液態之間是可以轉化的。2.通過探究實驗,了解固體熔化和液體凝固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知道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3.知道熔化曲線和凝固曲線的物理含義,初步會用圖像表示物理規律。課堂導入云,形狀各異!似魚鱗,像城堡。你是否知道讓人浮想聯翩的云朵從哪里來?雨,時而悄然無聲,時而漂泊傾盆,它來自何處?又落向何方?水變化萬千。它不僅可變成云、雨、雪……而且還可以化為露、霧、霜等。水是怎么變化的呢?今天讓我們走出神話,開始對水進行科學探究吧。雪,使大地“銀裝素裹”!傳說紛飛的雪花來自天神的羽毛枕頭,你信嗎?若不信,你知道它們來自哪里嗎?(1)物質的三態自然界中的物質,通常以固態、液態、氣態三種形式存在。液態:水、油等固態:各種金屬塊、冰塊等氣態:空氣、水蒸氣等.新知探究知識點1 物態變化(2)物態變化物質各種狀態間的變化叫做物態變化。隨著溫度的變化,物質會在固、液、氣三種狀態之間變化。冬天,水結冰鐵在高溫下化為鐵水水沸騰時變為水蒸氣注意:水蒸氣無色透明,人眼看不到。新知探究知識點1 物態變化(1)熔化和凝固①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②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熔化凝固固態液態冰水冰化為水的過程叫做熔化,水結成冰的過程叫做凝固。新知探究知識點2 熔化和凝固不同物質在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相同嗎?①在熔化過程中物質溫度應該不斷上升(或不變)。②每一種物質熔化時溫度應該不同(或相同)。探究海波(硫代硫酸鈉)和石蠟的熔化過程。①分別取適量的海波和石蠟,對它們進行加熱,測出加熱過程中的溫度,觀察熔化的情況。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圖像,比較二者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設計實驗(2)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新知探究知識點2 熔化和凝固③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海波石蠟溫度計盛水燒杯攪拌器海波陶土網攪拌器②實驗器材海波(硫代硫酸鈉 )、石蠟、鐵架臺、 酒精燈、陶土網、燒杯、大試管、溫度計、攪拌器、水、火柴。試管新知探究知識點2 熔化和凝固④知道一些器材的作用陶土網:使燒杯均勻受熱。水浴法:把盛海波的試管放入盛水燒杯 中加熱,可使物體均勻、緩慢受熱。攪拌器:使物體均勻受熱。實驗結束時,用燈帽蓋滅酒精燈。⑤注意事項安裝實驗器材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溫度計盛水燒杯攪拌器海波陶土網試管新知探究知識點2 熔化和凝固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①將石蠟和海波分別放入試管中,并用酒精燈加熱。②溫度計插入試管后,待溫度升至40℃左右開始,每隔大約1min記錄一次溫度;觀察不同溫度下它們的狀態變化,在海波和石蠟完全熔化后再記錄4~5次。把數據填入表格。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海波溫度/℃石蠟溫度/℃新知探究知識點2 熔化和凝固畫出溫度—時間圖像以方格紙上的縱軸表示溫度,橫軸表示時間,將表中的數據分別在兩方格紙上描點,然后再將所有的點用平滑的曲線連起來,得到海波和石蠟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析與論證海波(石蠟)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新知探究知識點2 熔化和凝固實驗現象①海波的熔化過程:海波吸收熱量,溫度逐漸上升,溫度達到48℃時開始熔化。熔化過程中繼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熔化完,繼續吸熱升溫。②石蠟的熔化過程:吸收熱量溫度持續上升,在此過程中,石蠟由硬變軟變稀,最后熔化為液體。 熔化前 熔化中 熔化后海波 吸收熱量,溫度升高 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海波和石蠟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個階段溫度變化的特點:石蠟 吸收熱量,溫度升高 吸收熱量,溫度升高 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新知探究知識點2 熔化和凝固海波熔化需要達到一定的溫度(48℃),熔化過程中需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是固液共存態。石蠟熔化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熔化過程吸收熱量,溫度一直升高。實驗結論所以不同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不同。新知探究知識點2 熔化和凝固交流與合作與同學進行交流。你們的結果和別的小組的結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樣解釋?(1)選用小顆粒固體的原因:使固體受熱均勻;便于與溫度計的玻璃泡充分接觸.(2)燒杯中的水要適量,原因是:①水太多會延長實驗時間;②水太少不能使固體浸沒,會造成固體受熱不均勻.(3)為了縮短實驗時間,可采取的方法:①適當提高水的溫度;②適當減少水的質量.新知探究知識點2 熔化和凝固根據固態物質熔化的特點不同,可把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1)晶體①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的固體叫做晶體。②常見的一些晶體:冰、海波、食鹽、石英、萘、各種金屬等。③晶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曲線:一些晶體冰水晶食鹽新知探究知識點3 熔點和凝固點(2)非晶體①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的固體叫做非晶體。②常見的一些非晶體:如石蠟、松香、玻璃、瀝青等。③非晶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曲線:玻璃松香瀝青橡膠新知探究知識點3 熔點和凝固點(3)熔點:①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熔點。②晶體的熔化圖像。圖像上每一段的溫度和狀態特點:CD段:物質處于液態,表示液體吸熱升溫過程。AB段:物質處于固態,表示晶體吸熱升溫的過程。BC段: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表示晶體熔化過程,吸收熱量,溫度不變。熔點BACD固態固液共存態液態新知探究知識點3 熔點和凝固點②晶體的凝固圖像:(4)凝固點①晶體凝固時的溫度叫凝固點。分析圖像上每一段的溫度和狀態特點:凝固點液態固液共存固態DE段:物質處于液態,物質放熱降溫的過程。FG段:物質處于固態,晶體放熱降溫過程。EF段: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液態晶體的凝固過程,放出熱量,溫度不變。新知探究知識點3 熔點和凝固點③同一種物質的凝固點和熔點相同。例如:在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凝固點是0℃,冰的熔點也是0℃。BC是冰熔化過程,熔點是0℃.EF是水凝固過程,凝固點是0℃.新知探究知識點3 熔點和凝固點小資料幾種晶體的熔點 (標準大氣壓)由表看出:不同晶體熔點不同,熔點是晶體的一種特性。晶體 熔點/℃ 晶體 熔點/℃ 晶體 熔點/℃鎢 3 410 銀 962 冰 0鐵 1 535 鋁 660 固態水銀 -39鋼 1 515 鉛 328 固態酒精 -117灰鑄鐵 1 177 錫 232 固態氮 -210銅 1 083 萘 80.5 固態氧 -218金 1 064 海波 48 固態氫 -259新知探究知識點3 熔點和凝固點(5)非晶體熔化、凝固時溫度的變化曲線①非晶體熔化時的特點:非晶體熔化過程中,隨著吸熱,溫度不斷地上升,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逐漸變軟、變粘、變稀、變成液態。②非晶體凝固時的特點: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隨著放熱,溫度持續降低,也沒有一定的凝固溫度,狀態逐漸變粘、變稠、變硬,變成固態。新知探究知識點3 熔點和凝固點(2)非晶體熔化的條件:吸收熱量。物質在固態時能量低,在液態時能量高,物質熔化時,是從低能量狀態到高能量狀態,所以要吸收熱量。(1)晶體熔化的條件:一是溫度達到熔點;二是繼續吸收熱量。晶體熔化時雖然溫度不變,但是必須加熱,若停止加熱熔化也會馬上停止,即熔化過程要吸熱。固態新知探究知識點4 熔化吸熱 凝固放熱凝固是熔化的逆過程,液體在凝固時要放熱。(3)晶體凝固的條件一是溫度達到凝固點;二是繼續放出熱量。(4)非晶體凝固條件放出熱量。物質在液態時能量高,在固態時能量低,物質凝固時,是從高能量狀態到低能量狀態,所以要放出熱量。新知探究知識點4 熔化吸熱 凝固放熱(5)熔化吸熱的現象及應用夏天我們要喝冰涼的飲料,往往會在飲料中加上一些冰塊,并不是直接加冷水。這是因為冰塊的溫度更低,冰塊熔化成水的過程中要吸收熱量,從而使飲料的溫度下降的更多。俗話講“下雪不冷化雪冷”中的“化雪冷”就包含了熔化吸熱的道理。化雪是熔化過程,熔化時雪從周圍的空氣吸熱,導致空氣溫度降低,人們感到寒冷.新知探究知識點4 熔化吸熱 凝固放熱(6)凝固放熱的應用北方的冬天氣溫低,在菜窖里放幾桶水利用水凝固時放熱,使菜窖內溫度不致于太低,菜不致于凍壞。北方的秋季,夜間氣溫會比較低,果農夜間會給果樹灑水、農民夜間會給秧苗周圍灌水,就是利用水凝固時放熱使果實秧苗不至于被凍壞。新知探究知識點4 熔化吸熱 凝固放熱課堂小結凝固熔化液 態固 態晶體有凝固點非晶體無凝固點晶體有熔點非晶體無熔點放熱吸熱氣 態1.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種固體的熔化圖像,則______是晶體,______是非晶體。圖中晶體的熔點是______℃,圖中C處是___________態,E處是______態。甲乙48固液共存液有溫度不變的過程,判斷為晶體,此時對應的溫度為熔點。C處在熔化過程中是固液共存態。隨堂練習2.如圖所示,甲是觀察冰熔化現象的實驗裝置,乙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的實驗裝置,安裝時應按照“由上到下”的順序B.實驗中,需要觀察試管內物質的狀態,并記錄溫度和加熱時間C.由圖乙可知,冰的熔點為0℃,熔化過程持續了5minD.由圖乙可知,冰熔化時需要吸收熱量,且溫度不斷升高B自下而上,目的是保證用酒精燈外焰加熱BC段的時間:(15-5)min=10minBC段吸熱溫度不變隨堂練習4. 水的凝固點是0℃,酒精的凝固點是 -117℃。冬天,室外地面已結冰。小明把酒精和水的混合液體放到室外(室外溫度大約-5 ℃)。經過相當長的時間后,從室外取回混合液時,卻發現混合液沒有凝固。就這個現象你能提出什么猜想?根據這一猜想舉出一個實際應用的例子。提出問題:加入酒精后,水為什么在0℃以下還沒有結冰?猜想:加入酒精后,水的凝固點降低了。應用:可以做防凍液。隨堂練習謝謝!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