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2024年秋季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 物態變化人教版(2024)3.3 汽化和液化學習目標1.知道物質在液態和氣態之間是可以轉化的,了解汽化和液化。2.了解汽化的兩種方式,能區分沸騰和蒸發,并分別了解沸點的概念和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3.通過實驗, 能用圖像描述水沸騰前后溫度的特點,知道沸騰圖像所表示的物理含義。4.了解液化的兩種方法。課堂導入在太陽下的濕衣服一會兒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夏天的清晨,草葉上的露珠又是怎么來的?如圖所示,在透明橡膠手套中滴入幾滴酒精,將袋擠癟,排進空氣后用繩把口扎緊。然后放入熱水中,你會看到什么變化?從熱水中拿出手套放入冰水中,過一會又有什么變化?怎樣解釋這些變化?想想做做課堂導入觀察酒精的變化(1)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2)液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汽化液化液態氣態從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到,手套中的液態酒精受熱后變成了氣態酒精,降溫后氣態酒精又變成了液態酒精。物質的液態和氣態可以相互轉化。課堂導入我們常將冷水燒開來飲用,所謂燒開就是將冷水加熱到有大量的氣泡冒出。水“開”了這一生活用語在物理學中叫做沸騰。沸騰是在液體內部、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新知探究知識點1 沸騰水在沸騰時有什么特征?水沸騰后如果繼續加熱,是不是溫度會越來越高?①水沸騰時會產生很多氣泡;②水沸騰以后,如果繼續加熱,水的溫度不變;如果繼續加熱,水的溫度會越來越高。①選擇實驗器材:鐵架臺、酒精燈、陶土網、溫度計、裝有適量水的燒杯和杯蓋、秒表、火柴等。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設計實驗(1)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新知探究知識點1 沸騰②按圖所示安裝實驗器材。③注意事項a.為了既節約能源,又讓水盡快沸騰。燒杯里面的水用熱水,且加蓋。水不宜過多,但需要沒過溫度計的玻璃泡。b. 安裝實驗器材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c. 實驗結束時,用燈帽蓋滅酒精燈。溫度計盛水燒杯陶土網杯蓋新知探究知識點1 沸騰①在燒杯中加入水,用酒精燈加熱,觀察水發生的變化:水的溫度、水發出的聲音、水中的氣泡等。②當水溫達到90℃時,每隔0.5min,記錄一次溫度。直到水沸騰后再持續幾分鐘為止。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③撤掉酒精燈,停止對燒杯加熱,觀察水的變化情況。時間/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溫度/℃水中氣泡 變化情況 沸騰前: 沸騰時: 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新知探究知識點1 沸騰新知探究知識點1 沸騰觀看實驗視頻④實驗數據與現象時間/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溫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水中氣泡 變化情況 沸騰前:氣泡上升時逐漸變小,未到水面就消失不見了。沸騰時:形成大量氣泡不斷上升、變大,到達水面破裂。新知探究知識點1 沸騰時間/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溫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①繪制水沸騰時溫度和時間關系的圖像分析與論證AB段:水吸熱,溫度會不斷升高;BC段:當溫度達到100℃時,水開始沸騰,雖然水還在不斷的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ABC新知探究知識點1 沸騰②描述水的沸騰現象從實驗中可以看到, 水的沸騰是一種劇烈的汽化現象。這時形成的大量氣泡不斷上升、變大, 到水面破裂開來, 里面的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沸騰前:上升過程中氣泡變小沸騰時:上升過程中氣泡變大新知探究知識點1 沸騰由圖像可以看出:沸騰以前,水的溫度不斷上升;沸騰時水的溫度保持不變。分析實驗數據和圖像得出探究結論:③實驗結論CAB水在沸騰過程中,持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新知探究知識點1 沸騰(1)與同學進行交流。你們觀察到的現象和水的沸點與其他小組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樣解釋?(2)回顧實驗中的各個環節,你認為這些探究還有哪些不足和疏漏的地方?請提出來,說出改進的措施。①在實驗中,水的沸點一定是100℃嗎?若不同的話,原因是什么?可能是溫度計有誤差,也可能是受外界大氣壓的影響。②為了既節約能源,又讓水盡快沸騰,有什么比較好的措施?提高加熱前水的溫度、減小水量(需要沒過溫度計玻璃泡)等。交流與評估新知探究知識點1 沸騰(2)沸點:①各種液體沸騰時都有確定的溫度,這個溫度叫做沸點。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液體 沸點/oC 液體 沸點/oC 液體 沸點/oC液態鐵 2750 甲苯 111 液態氧 -183液態鉛 1740 水 100 液態氮 -196水銀 357 酒精 78 液態氫 -253亞麻仁油 287 液態氨 -33.4 液態氦 -268.9幾種液體的沸點(標準大氣壓)新知探究知識點1 沸騰紙鍋燒水取一張光滑的厚紙,照圖那樣做成一個小紙鍋。紙鍋里裝些水,放到火上加熱。注意不要讓火苗燒到水面以上的紙。過一會兒,水就會沸騰,而紙鍋不會燃燒。紙鍋為什么不會燃燒?因為紙的著火點大約是183℃,而水燒開時的溫度約為100℃,沒有達到紙的著火點,所以紙不會燃燒起來。想想做做新知探究知識點1 沸騰濕拖布拖過的地板、晾在陽光下的濕衣服,溫度沒有達到沸點也會變干,這是由于水汽化,變成了氣體。這種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的汽化現象叫做蒸發。蒸發是汽化的又一種方式。蒸發只發生在液體表面,是緩慢的汽化現象。新知探究知識點2 蒸發①猜想: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哪些?a.將濕衣服晾曬在陽光下和樹蔭下,哪種情況下會先干呢?b.將濕衣服分別卷起來和攤開晾曬,哪種情況下會先干呢?c.將濕衣服分別放在通風與無風處,哪種情況下會先干呢?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蒸發的快慢與液體的溫度、表面積和表面上的空氣流動等因素有關。新知探究知識點2 蒸發蒸發 沸騰相同點 不同點影響 因素與液體的表面積、溫度以及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等因素有關①只發生在液體表面;②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③比較緩慢的汽化現象;④不容易觀察到。都是汽化現象,并且都需要吸熱與液體表面氣壓大小有關,氣壓不同,同種液體沸點不同。①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②達到沸點才能發生;③比較劇烈的汽化現象;④沸騰時產生大量氣泡。新知探究知識點2 蒸發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戶外的人們不斷呼出“白氣”;秋天的早上,會發現花草上有晶瑩的露珠,它是怎樣形成的呢?你能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來解釋嗎?想想議議新知探究知識點3 液化液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你見過早晨窗玻璃上因出現一層水霧而變得模糊的現象嗎?(里邊還是外邊?)新知探究知識點3 液化使氣體液化的第一種方式:降低溫度液化的兩種方式自然界中露水的形成、霧的形成都是因為氣溫下降使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新知探究知識點3 液化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壓縮成液體后便于運輸、貯存和使用。打火機液化石油氣新知探究知識點3 液化液化的兩種方式使氣體液化的第二種方式:壓縮體積為什么被100℃ 的水蒸氣燙傷比100℃的開水燙傷更嚴重?100℃ 的水蒸氣100℃的開水100℃ 的水蒸氣100℃的開水液化放出熱量水蒸氣液化時要放出大量的熱,放了這些熱之后才變成100 C的水,其還能繼續對人造成燙傷。新知探究知識點3 液化汽化液化液 態沸騰蒸發吸熱放熱氣 態兩種方式降低溫度壓縮體積兩種方法課堂小結1.下列現象中不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A. 夏天自來水管出“汗”B. 冬天,人口中呼出“白氣”C. 夏天,從冰柜中拿出的冰棒周圍冒出“白氣”D. 放在敞口瓶中的酒精逐漸減少D是看不見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酒精減少的原因是蒸發(汽化)了隨堂練習2. 火箭發射時,為了保護發射臺的鐵架不被火箭向下噴射的高溫火焰所熔化,工作人員在臺底建造了一個大水池。當高溫火焰噴到水中時,產生了迅速擴展的龐大的白色“氣團”,在這一過程中包含的物態變化是_______和 。汽化液化當高溫火焰噴到水中時,水因吸熱會發生汽化現象,由水變成水蒸氣;大量的水蒸氣升空后遇冷又會發生液化現象,由水蒸氣變成小液滴(白色“氣團”)隨堂練習3. 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兩塊高出水面的磚頭,磚頭上擱一只比盆小一點的籃子。籃子里有剩飯、剩菜,再把一個紗布袋罩在籃子上,并使袋口的邊緣浸入水里,就做成了一個簡易冰箱。把它放在通風的地方,即使經過一天時間里面的飯菜也不會變質。試著分析簡易冰箱的工作原理。這里介紹了一種利用蒸發吸熱保存食物的方法。因為水會沿著紗布的纖維結構爬上來,水蒸發時會吸熱,就可以使食物的溫度降低,這樣飯菜就不容易變質了。隨堂練習4.如圖所示,用水壺燒水,水燒開后能看到壺嘴周圍有“白氣”產生,其中a、b兩位置有一處“白氣”較濃。以下關于“白氣”的描述正確的是( )A.它是水蒸氣,a處較濃B.它是水蒸氣,b處較濃C.它是小水滴,a處較濃D.它是小水滴,b處較濃C壺嘴周圍的“白氣”是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因為溫度越低越容易液化,a處的溫度低于b處的溫度,所以a處的“白氣”較濃。選項C正確。隨堂練習謝謝!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3汽化與液化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pptx 探究水沸騰時溫度的變化規律.mp4 沸騰前后氣泡的變化.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