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2023—2024 第一學期溫州市鹿城區期末教學質量監測時間:60 分鐘 滿分:100 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 分,共40 分)1. 下列物品中,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A. 汽車后視鏡 B. 放大鏡 C. 眼鏡A2. 如圖,日晷是古代人們用來計時的裝置,它的計時原理是( )。A. 日影的長短變化B. 日影的方位變化C. 日影的深淺變化B3. 如圖所示,在計算擺動次數時,擺錘從( )的運動記作一次擺動。A. 甲→乙→丙B. 甲→乙→丙→乙→甲C. 丙→乙→甲B4. 一炷香燃燒完約20 分鐘,適合用來測量( )。A. 100 米跑步時間B. 吃飯后的休息時間C. “科學三分鐘”脫口秀B5. 關于人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人腦只包括大腦B. 腦與脊髓相連C. 腦有顱骨保護,不怕撞擊B6. 下列主要由風蝕作用形成的特殊地貌是( )。A. 沙漠中的蘑菇巖 B. 彎曲的巖層 C. 魚骨沙洲A7. 灑水車在陽光下灑水時,形成了一道美麗的“彩虹”。這個現象與三棱鏡的色散實驗類似,起到三棱鏡作用的是( )。A. 灑水車 B. 空氣 C. 噴灑在空氣中的水珠C8. 日常生活中,屬于保護我們身體的做法是( )。A. 熬夜打游戲B. 背很重的書包上、下學C. 乘車時系好安全帶C9. 如圖所示,橋洞與水中的倒影組成了一個圓形。若長期下雨造成水位上漲,則橋洞與它的倒影組成的形狀可能是( )。A. 水面 B. 水面 C. 水面B10. 在開展擺的相關研究時,會出現的現象是( )。A. 擺動幅度逐漸變大B. 擺動幅度保持不變C. 擺動幅度逐漸變小C11. 要研究“植物對侵蝕的影響”,夢夢可以選擇的實驗組是( )。A. B. C.B12. 下列方法中,能有效緩解緊張情緒且最合理的是( )。A. 和同學打一架 B. 暴飲暴食 C. 與伙伴傾訴C13. 裝修時,我們往往使用激光來繪制直線,這主要利用了( )原理。A. 光的反射B. 光傳播的速度快C. 光沿直線傳播C14. 如圖,用吸耳球反復將水吸進擠出,這主要模擬了( )。A. 水鐘的工作原理B. 骨、關節和肌肉的協調運動C. 心臟推動血液流動C15. 下列計時工具中,計時最準確的是( )。A. 水鐘 B. 機械擺鐘 C. 原子鐘C16. 眼睛若突然被強光照射會迅速閉眼,避免受到傷害。發出這一指令的是( )。A. 手 B. 傳入神經 C. 神經中樞C17. 用橡皮泥制作地球內部結構模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可以把地球內部的三個圈層做得一樣厚B. 按照從外到里的順序制作結構模型C. 用不同顏色的橡皮泥代表地殼、地幔和地核C18. 關于下圖所示的潛望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光在潛望鏡內只進行了一次反射B. 潛望鏡的兩塊鏡片需要相對、平行放置C. 經過潛望鏡的鏡片反射后,光沿曲線傳播B19. 應對地震,下列行動正確的是( )。A. 地震來臨時,在高樓的人應該跳樓逃生B. 只有地震頻發的地區需要進行防震演習C. 如果不幸被埋,要沉著應對,尋找機會發出求救信號C20. 雁蕩山經歷過多次火山噴發,并在板塊運動、風、水等綜合作用下,形成了獨特而瑰麗的地形地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現在雁蕩山還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B. 火山噴發造就了美麗的風景,多多益善C. 火山噴發只會在陸地發生,海底是不會有火山噴發的A二、解答題(每空2 分,共26 分)21. 黃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九曲黃河萬里沙,黃河危害在泥沙”,黃河自西向東流經九省,最后流入渤海。作為世界上輸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每年向下游輸沙達16 億噸,最終在下游形成黃河三角洲。實際上,1500 多年前的黃河水流清澈,周邊森林茂密,動物繁多,但人類掠奪性的開發導致植被被嚴重破壞,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1)根據資料,黃河三角洲的形成是由于( )。A. 風的作用 B. 流水的作用 C. 地震的作用(2)黃河自西向東流經九省,最后流入渤海,這說明我國的地形特點是( )。A. 東高西低 B. 西高東低 C. 東西一樣高BB(3)下圖是科學小組對黃河流域進行研究時準備的模擬裝置,用水壺灑水模擬__________,在“山丘”頂部撒上帶有顏色的細沙,主要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隨著實驗的進行,陡坡上的河道會發生的變化是__________;緩坡區域會出現“平原”,說明此時產生了__________ (填“侵蝕”或“沉積”)現象。流水使實驗現象更明顯越來越陡沉積(4)要減少黃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可以采取怎樣的措施和辦法?請至少寫出2 點建議。(合理即可)建議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議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樹造林修筑梯田22. 天宮空間站內屬于失重環境,人和物體在空間站中總是“漂浮”著,然而,長期的失重會導致人體心血管功能障礙、骨鈣流失、肌肉萎縮等。在空間站內,航天員們除了積極鍛煉外,還配有秘密武器——企鵝服和套帶。企鵝服配備彈力拉帶,能讓人體長時間保持一定的緊張程度,防止航天員的肌肉萎縮。套帶裝有氣囊,通過給大腿加壓,來減少失重時回到頭部和胸部的血流量,使人體的血液分布與在地面環境中相似。(1)根據資料,企鵝服配備彈力拉帶,主要是為了( )。A. 鍛煉肌肉 B. 減輕負重 C. 更加美觀(2)龍龍采集了航天員與普通人在地球上平靜狀態下的呼吸、心跳次數,如下表所示:A人員 航天員 普通人序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每分鐘呼吸次數 17 12 14 21 24 22每分鐘心跳次數 66 59 63 72 78 75觀察表中數據,發現在平靜狀態下,航天員的呼吸和心跳比普通人要_______ (填“快”或“慢”),這可能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以上航天員和普通人進行百米沖刺跑,結束后最先恢復心跳至平常狀態的可能是_________ (填“航天員”或“普通人”)。慢航天員的肺活量更大, 心臟的跳動更有力航天員(3)有網友留言:“舉啞鈴也是很好的鍛煉方式,建議空間站配備啞鈴、杠鈴等舉重設備?!蹦阃膺@一觀點嗎?寫出你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意,因為空間站處于失重環境,啞鈴、杠鈴等舉重設備在空間站會“漂浮”著, 起不到鍛煉的作用三、探究題[23(4)題3 分、24(1)題4 分、24(5)題3 分,其余每空2 分,共34 分]23. 龍龍開展了“光的傳播方向會改變嗎”的相關研究,如下所示。(1) 要研究“光在不同液體里的偏轉程度一樣嗎”,龍龍可在①、②、③、④四個裝置中選擇________和________ (填序號)進行比較,他采用的實驗方法屬于___________ (填“模擬實驗”“對比實驗”或“觀察實驗”)。①③對比實驗(2)龍龍先讓光斜射入空水槽并記錄光斑位置,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3) 在正確的實驗操作后,龍龍記錄的光斑位置如下圖所示,可以發現:當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清水和鹽水中時,________ (填“清水”或“鹽水”)對光的偏折能力更強。作對比鹽水(4)龍龍還想研究“不同濃度的糖水對光的偏折效果”,他準備用淡糖水和濃糖水來進行研究,請你將實驗方案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寫在下面的方框內。步驟:①讓光分別斜射入空水槽、淡糖水、濃糖水中,觀察并記錄光斑的位置;②比較光通過空氣、淡糖水、濃糖水后的光斑位置。24. 學??萍脊澮e行鐵絲陀螺比賽,為了準確測量鐵絲陀螺的轉動時間(不超過3 分鐘),科學小組開始了“計時器設計師”項目化學習。(1)明確任務:科學小組根據項目需求,制訂了評價方案,請補充完整。項目 3 分 2 分 1 分穩定程度 ①__________ ___________ 結構較穩,偶爾搖晃 結構不穩,易翻倒測量范圍 能持續測量3 分鐘 ②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持續測量不足1 分鐘結構平穩,不搖晃持續測量超過1 分鐘但不足3 分鐘項目 3 分 2 分 1 分測量準確 測量誤差不超過3 秒 ③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測量誤差超過 10 秒使用方便 可以反復使用 可以反復使用,但比較麻煩 ④______________測量誤差超過 3 秒但不超過10 秒不可以反復使用(2)項目準備:科學小組準備設計制作一個水鐘,請幫忙完成以下“問題→解決”清單。問題:水流過快,只能測量1 分鐘時間→解決辦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水量問題:測量的準確性不夠,誤差大→解決辦法: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問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決辦法:用防水的塑料薄膜密封刻度換用瓶身更細的瓶子再標記刻度刻度不清晰,不防水,易掉色(3) 項目測試:科學小組對右圖水鐘進行測試,發現漏水的速度_________ (填“越來越快”“越來越慢”或“保持不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項目反思:在項目研究過程中,科學小組發現用水鐘測量 時間________ (填“準確”或“不準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越來越慢水越來越少,水位下降,漏水的速度變慢不準確水的流速不均勻(5) 項目拓展:科學小組還準備做一個1 分鐘擺動60 次的擺,請根據以下數據,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在下面方框中設計一個擺。(要求:畫出大致形狀,標明材料名稱和擺繩長度)不同的擺1 分鐘的擺動次數擺繩長度 第一次實驗 第二次實驗 第三次實驗15 厘米 72 72 7120 厘米 64 63 6425 厘米 56 56 5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